书城历史历史年鉴:1908
2894700000002

第2章 世界历程(2)

海定曾多次穿越亚洲中部探险。1893年至1897年间,踏遍塔克拉马干沙漠时,找到中国地理书上的梦幻之湖罗布泊,1899年至1902年,则在罗布泊北岸发现汉代城邑楼兰的古迹。最近,海定至外喜马拉雅山脉探险,绘出了详尽的地图,对亚洲地理贡献了许多心力。

亲王摄政,小皇帝登基

12月2日。中国已故光绪皇帝的侄子,3岁的溥仪今天登上清王朝的宝座,年号为宣统。小皇帝的父亲是先帝的弟弟醇亲王。他将成为摄政王,辅佐小皇帝。

光绪的死,特别是统治中国长达40多年的实权人物慈禧太后的死标志着巨大变革的开端。慈禧太后反对西方化,也反对为改革而做出的任何努力。但她从来未能彻底消灭改革分子。现在他们会产生一些影响了。

反对派无疑把小皇帝登基看成是一次行动机会。这些反对派团体包括那些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团体,也包括那些进步的社团,他们要求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共和制。多数团体的活动基地设在海外,因为它们的领导人都是受慈禧太后迫害逃到国外的改革派。

波斯尼亚危机。

1908年9月16日,俄、奥外交大臣在布赫劳举行秘密会谈,并达成口头协议:俄国同意奥匈帝国占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奥匈则同意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向俄国舰队开放。正当俄国外交大臣带着奥匈的允诺在欧洲大国间征询意向,奥匈抢先于10月7日合并了波、黑两省。俄国因自身的要求没有兑现而十分不满。它在英国支持下,要求召开国际会议来讨论波、黑合并问题,支持塞尔维亚掀起反奥运动。德国认为“这是对俄国算账的最好机会”,于是支持奥匈与塞作战,并胁迫俄国同意奥匈兼并波、黑两省,劝塞放弃反奥行动,俄国也拒不让步。奥匈于1909年3月22日宣布战争动员。波斯尼亚危机已升华到战争边缘。俄国由于国力空虚,战争准备不足,加上英法不愿为波、黑两地得失卷入战争,不得不决定暂时让步。3月22日当天,尼古拉二世电告德皇,接受德奥要求。3月31日,塞尔维亚也表示屈服,一场几乎爆发的战争最终平息下来。

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

地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到20世纪初已成为十分衰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先进的民族主义政治家和思想家,在他们的宣传和组织下,促进了土耳其人民的觉醒。当1905年俄国革命的影响传到土耳其境内后,人民游行示威,罢工罢市,抗捐拒税到处发生,甚至出现士兵哗变、赶走省长和反抗征兵等事件。土耳其国内革命形势正在迅速发展。1907年,青年土耳其人在巴黎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决定于1908年8月底举行武装起义,但由于事态的发展,起事提前于7月初爆发。7月3日晨,驻马其顿雷士那的青年军官尼亚齐率领200名爱国志士,携带武器进入附近山区,揭开武装起义的序幕。一周后,义军增至3000人。苏丹政府令谢姆西将军领兵镇压,但被其部下处决。起义很快席卷马其顿。领导这次起义的统一与进步协会在马其顿行使政权。7月20日,义军在市民配合下攻占莫纳斯特尔市,逮捕了驻军元帅和一大批军官,并通电苏丹,要求在7月26日前恢复1876年宪法,否则将进军君士坦丁堡。由于起义规模日益扩大,苏丹被迫于23日同意复宪。土耳其国内出现了活跃的民主气氛,各种俱乐部和工会、社团纷纷出现,欢庆自由、正义的新时代。但是在1908年底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的青年土耳其党人未能实现人民的民主要求,反而和封建势力相勾结,下令解散人民武装,严重削弱了自己的社会基础。这种情况很快为封建、买办和教会反对派所利用,在国内出现了一股反动逆流。4月12日出现反革命叛乱。青年土耳其党人不得不重新集结革命力量再次向京城进军,4月26日重新控制首都。4月27日,议会决议,废黜“血腥苏丹”——阿卜杜拉·哈米德二世,立老朽听话的穆罕默德五世为苏丹。青年土耳其党人直接控制政权。土耳其废除了君主****,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这是土耳其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保加利亚宣布独立

1908年6月,土耳其驻马其顿的军队发动了反土耳其苏丹的起义。土耳其的青年土耳其党人也加紧活动,积极同义军配合,要求苏丹恢复1876年宪法。土耳其的事变使保加利亚的资产阶级和斐迪南大公大为惊喜。他们决定利用这一形势宣布独立,摆脱对土耳其帝国的臣属关系。当时,奥匈帝国为了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同土耳其的关系日趋恶化。保加利亚的请求立刻得到奥匈政府的积极支持。随后,斐迪南亲赴奥匈进行秘密协商。以便两国步调一致对土耳其采取行动。不久,土耳其外交大臣举行外交午宴,没有邀请保加利亚驻君士坦丁堡的外交代表参加,保加利亚利用这一侮辱性事件召回其外交代表以示抗议,并着手准备宣布独立。斐迪南大公从奥匈返回后,于1908年9月22口在保加利亚古都—图尔诺沃宣布独立,并向保加利亚人民发表了特别咨文,宣称保加利亚为王国,他自己是“保加利亚人之王”,改称沙皇。保加利亚独立后,与土耳其之间的关系变得异常紧张,战争一触即发。俄国为了从中渔利,主动在保土之间进行调停。它同意豁免1877—1878年俄土战争结束后所规定的土耳其赔款;作为交换条件,土耳其也放弃对保加利亚的赔款要求,并承认保加利亚的独立。保加利亚实际上成了俄国的势力范围。

赤旗事件

1908年6月22日,东京社会主义者在神田锦辉馆集会,欢迎在反对东京电车加价斗争中被捕的山口义三等人出狱。会后,群众高举红旗唱着革命歌曲走上街头,有的红旗上写有“无政府主义”、“无政府共产”字样。当即遭到50多名警察的镇压,抢走红旗。利彦、大杉荣等14人被捕,并被判处徒刑。这件事充分暴露了日本政府妄图扑灭社会主义运动的险恶用心。

河内起义(又称河内投毒事件)

1898年,安世起义第二次停战后,义军领袖黄花探充分利用时机,积极准备新的斗争。他派人到河内对越籍士兵进行爱国宣传,争取了包括河内红带兵(越南正规军)阮志平、阮文谷、邓廷仁、阮侧阿在内的一些官兵。他们表示愿当黄花探的内应,发动士兵,举行起义。1907年8月和1908年5月,黄花探两次派人到河内组织起义,但由于起义领导人优柔寡断,起义时间再三推迟。1908年6月27日晚8时,法军举行官兵招待宴会,负责烹饪和布置宴席的起义者,按原定计划在食物里投毒,致使属于第4炮兵联队的125名官兵和属于第9殖民地步兵联队的80名官兵中毒,昏迷不醒。起义者还把炮口堵住,马脚砍断。正准备发动士兵起义时,一个姓张的天主教徒立即向河内大教堂的恩传教士告密。恩传教士马上用电话通知法军司令部。法军总司令比埃尔中将随即下令全城戒严,并派兵把越籍士兵包围在兵营里,进行盘问和搜查。按预订计划埋伏在郊外的义军久不闻号枪声,料定事已败露,只好撤退。但不久,义军领导人几乎都落入敌网。13名主要领导人被判处死刑,许多人遭流放。河内起义最后失败。

东洋拓殖株式会社成立。日本为了把朝鲜经济纳入日本的殖民体系,1908年12月,日本在朝鲜设立了类似英国东印度公司性质的“国策会社”——“东洋拓殖公司”(简称“东拓”),总公司设立在汉城,资本1000万日元,日本政府每年补助30万日元(连续8年),另发行公司债券2000万日元,由政府保证红利。任命前陆军省军务局长宇佑川—正为首任总裁,给予公司特别保护。社员皆身着制服,腰佩手枪,如遇反对东拓在朝鲜活动者则立即动用武力。“东拓”就是这样在朝鲜进行殖民掠夺的。1910—1919年,东拓占有的土地自11000多町步增长至7万余町步。东拓还大量组织移民,每年预计1万人。又大量掠夺朝鲜人民的土地,贱价转交日本人经营农场。1917年,总公司迁移东京后,营业区域扩大到关东州,中国东北、蒙古、华北、南洋群岛、甚至到达菲律宾、马来半岛、泰国等地,该公司以拓殖金融为中心,经营农业、水利灌溉事业、移民等广泛的拓殖事业。到1938年它已拥有朝鲜电力、东拓矿业、朝鲜铁路、东洋畜产业等52家公司的股份,而且在朝鲜拥有水田36000町步、旱田19000町步,佃农79000人,征收高额地租。该公司在殖民地经营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使朝鲜人民受到了残酷的剥削和压迫。1945年,日本战败后“东拓”解散。

罗脱—高平协定的签订。日俄战后,远东的国际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日本不仅攫取到独霸朝鲜的特权,而且取代沙俄将中国东北纳入殖民势力范围,同英美,特别是美国在中国的扩张发生了日益尖锐的对立。曾经是日本老朋友的美国和英国,日俄战后日益转变为日本的敌国,头号强敌俄国却暂时成为日本的盟邦。日美两国为争夺中国和太平洋霸权,1908年11月30日日本驻美大使高平小五郎和美国务卿罗脱,分别代表本国政府签署了一个《日美关于太平洋方面的协定》,即“罗脱——高平协定”。主要内容为:两国须保持彼此在太平洋地区的贸易自由和稳定。两国必须在中国维护工商业机会均等的原则。还强调,应该保护各国在中国的利益。实际上,要美国希望由日美帝国主义共同瓜分中国,而不应由日本独霸中国和太平洋有关地区。此协定签订后,美帝国主义开始积极向中国东北渗透,日美矛盾更加尖锐化。

至善社在爪哇成立

1908年5月,爪哇医科学校的一些学生响应医生哇希丁·苏提罗·胡索多的宣传,创立了第一个民族组织——文化教育团体至善社。该社号召团结起来,得到普遍响应。在其他的中等和专科学校里,都设有至善社的分部。1908年10月5日,胡索多主持召开至善社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至善社章程草案和宗旨,并选出第一届领导人。该社宗旨是:普遍地发展教育事业;促进农业饲养业和发展贸易;发展技术和发展工业;复兴固有文化和学术;普遍地提倡人道主义;极力保证本国人民和受尊重的民族一样的生存。大会选举第多辜苏摩为主席,胡索多为副主席。会后,至善社得到飞速发展,不到一年就建立了40个分会,会员达1万人左右。会员主要是贵族,知识分子、公务员和学生。领导者把至善社的活动局限于启蒙的目的,要求给印度尼西亚上层人提供报酬更优厚的官职,使他们与欧洲人的官员有同等的权利。1911年以后,温和派和激进派发生分裂,激进派脱离至善社,另立新党。从此,至善社越来越脱离群众。该社虽是一个改良主义组织,但对印度尼西亚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运动的兴起起了重要作用。后来,人们把它成立的日期定为“民族觉醒日”(或“民族复兴节”)。

劳合·乔治财政改革

1908年,英国自由党政府首相坎贝尔·班纳曼辞职,阿斯奎斯出任首相。劳合·乔治在新的自由党内阁中担任财政大臣。当时,因参加帝国主义军备竞赛,政府急需大量资金。1909年,英国出现了150万镑的赤字。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劳合·乔治在阿斯奎斯的支持下,向议会提出了著名的“人民预算”财政改革草案。草案首先规定对每年3,000镑以上的收入,税率从1先令提高到1先令2便士;另外对于一切每年收入在5,000镑以上的,其超过3,000镑的部分,一律课以一笔超额所得税;同时,大量增加遗产税、烟酒税和土地税。征收土地税时,首先对土地进行测量与估价,然后先收增值税。对产业买卖或继承过户,规定要缴纳全部金额的20%。对相地人在租田期满时,课以增值部分的10%为归佃税。而对未开发的土地的地基价值,课以每镑半便士的年税。这项改革,只是稍微增加了对大地产所有的捐税,但却遭到大地主们的激烈反对。在保守党人占多数的上院里,他们打破了禁止上院否决下院所批准的财政法案的多年常规,否决了劳合·乔治提出的财政预算议案。这样便发生了自由党内阁和上院之间的冲突。斗争结果产生了1911年的“国会法”,大大削弱了上院的权力。

孟买工人总罢工

从1905年起,印度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高潮。1908年7月,殖民当局以“煽动叛乱”罪逮捕了国大党中激进派领袖提拉克。孟买高等法院不顾印度人民的强烈反抗。竞在7月13日宣布开庭审讯提拉克。从这天起,印度最大工业城市孟买,每天都有工人上街示威游行,援救自己的领导人。在审讯的十天中,盂买有60多家工厂、6.5万多人罢工示威,与荷枪实弹的军人发生多次冲突。工人们声明:给提拉克判刑几年,就以几天的流血斗争来回答。7月22日,当法院悍然宣布对提拉克判刑6年时,罢工领导者们当即决定举行6天总罢工。从次日起,先后有10万多工人走上街头,示威者举着提拉克画像,高呼“提拉克万岁”、“祖国万岁”的口号,高唱爱国歌曲,散布各种传单,声势之大,前所未有。不仅工厂停工、商店关门、交通断绝,而且连证券交易所也关门停业。孟买市场陷入全面瘫痪。罢工工人面对当局的威胁和镇压毫不畏惧,和武装军警发生多次搏斗,有的地方甚至演变为街垒战。工人们以木石沙袋垒起防御工事,用石块瓦片作武器,回击军警的进攻。特别是27日发生在谢赫·麦龙街的战斗最为激烈。《印度时报》记载说:“石块像倾盆暴雨……”“持续时间之长……是前所未见的。”在这些街垒战中,有一位25岁的商人——凯·库古,英勇指挥,多次打退军警的进攻,最后光荣牺牲。孟买工人虽然付出重大代价——牺牲约200人,另有300多人被捕,但斗争仍按事先规定,坚持到6天以后,才自动复工和开业。这次大罢工初步显示了印度无产阶级的力量,表明印度无产阶级以一支独立力量登上政治斗争舞台。孟买工人大罢工把1905~1908年的印度民解放运动推向高潮,它的失败也标志这次高潮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