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1907
2894600000008

第8章 文学类(1)

吉卜林

1907年获文学奖,时年42岁。1865年12月30日生于印度孟买,1936年1月18日死于英国伦敦,享年71岁。国籍:英国。教育:没有上过大学。双亲:父,约翰·罗克伍德·吉卜林(John Lockwood Kipling),牧师;母,艾丽丝(Alice Mac Donald Kipling)。配偶:凯罗琳娜(Caroline Starr Bolestier),1892年结婚。后裔:一子二女,长女约瑟芬(Josephine),次女艾尔希(Elsie);子约翰(John)。经历:1882~1887年在印度《军民公报》(Civil and Military Gazette)担任编辑;1887~1889年任印度《先锋报》(Pioneer)编辑;1889年后专司写作。其他获奖介绍:1916、1921、1924年三次获荣誉勋章;1926年获皇家学会金质奖章。

主要著作:诗集《机关打油诗》(Departmental ditties),1886。短篇小说集《山地轶事》(Plain Tales from the Hills),1888。短篇小说集《三个士兵》(Soldiers Three),1888。中篇小说《雪松下》(Under the Deodars),1888。短篇小说集《失去的光》(The Light that Failed),1890。诗歌《兵营歌谣》(Barrack Room Ballads and Other Verse),Leipzig,Germany:Heinemann and Balestier,1892。儿童故事《林莽之书》(The Jungle Book.The Second Jungle Book),Garden City,NY:Doubleday,Page,1895。自传体小说《斯托基公司》(Stalky and Co.),1899。《从海洋到海洋:旅行通信》(From Sea Sea:Letters of Travel),New York:Scribner’s。1900。杰出长篇小说《基姆》(Kim),Leipzig,Germany:B Tauchnitz,1901(此书有汤新楣的中译本,《诺贝尔文学奖全集》第5卷,1~354)。儿童故事集《正是如此的故事》(Just So Stories for Little Children),Leipzig,Germany:B.Tauchnitz,1902。诗集《五国》(The Five Nations),Leipzig,Germany:B.Tauchnitz,1903。小说,《普克山的柏克》(Puck of Pook’s Hill),Leipzig,Germany:B,Tauchnitz,1906。小说《奖赏和仙人》(Rewards and Fairies),1910。《士兵的故事》(Soldier Stories),Garden City.NY:Doubleday,Page,1920。小说《老虎!老虎!》,文美惠等译,漓江出版社,1991。

参考文献:R.L威尔涅斯:“吉卜林及其作品”,《诺贝尔文学奖全集》第5卷,355~381。J.R.吉卜林:《我的经历》(Something of Myself:An Autobiography),London:Macmillan,1933。K.Amis:《鲁德雅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 and His Word),New York:Scribner’s,1975。B.Dobree:《吉卜林:现实主义者和寓言家》(Rudyard Kipling:Realist and Fabulist),New York:OxfordU.Press,1967。W.M.Clemens:《吉卜林传略》(A Ken of Kipling Being a Biographical Sketch Rudyard Kipling),Toronto:G.N.Norang,1899。Andrew Lycett:《吉卜林传》(Rudyard Kipling),Weidenfeld Press,1999。

评述:吉卜林“因为观察入微、想象新颖、气概雄浑和杰出的叙事才能”,获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吉卜林是英国文学才华横溢的作家、诗人,而且是一位颇有影响的代表人物。由于他渊博的知识和杰出的才能、对异国风光的精细入微的体会以及他的幽默,他的作品大受欢迎和赞赏。但他的作品多半是描述英国殖民主义者在印度的生活,颂扬帝国主义的殖民政策,把他们的侵略活动说成是对“野蛮人”传播了白人的“文明”。同时,由于吉卜林认为殖民主义政策是“理所当然”的,没有必要对事实作什么粉饰,所以他的作品在客观上倒是清楚地揭露了英国殖民主义者奴役印度人民的真实情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吉卜林四处演讲,积极发表文章,鼓吹种族主义,号召青年为“永不落日”的大不列颠帝国献身。后来,由于他的独子死于比利时战场,他一下子坠入极度的悲哀之中,从此他的作品带有一层阴郁的色彩。

夏尔·勒内

(1907~1988)法国诗人。1907年6月14日出生在法国沃克吕兹省的伊斯勒,1988年2月19日逝世于巴黎。

他的家乡是普罗旺斯地区索尔戈河边上的伊斯勒,早年在阿维尼翁上中学。有一段时期,他曾去******小住,归国后进入马赛贸易学院攻读商务专业。1927年到1928年他在军队中服役。

1928年他发表了第一部诗集《心中的钟声》,从此步入诗坛。次年他出版了《子午线》和《兵工厂》,这一举动使他得以在家乡伊斯勒结识著名诗人艾吕稚,并从此和他结下深情厚谊。不久,夏尔动身去巴黎,与布勒东和其他超现实主义运动成员相遇。夏尔与他们一拍即合,欣然参加了超现实主义集团的活动。1934年,因观点分歧,他脱离了集团,和超现实主义运动保持一定距离。

从1928到1934年是夏尔诗歌实践的第一阶段,他的散文诗初步形成风格,明显带有超现实主义色彩。这一时期,他和艾吕雅、布勒东合作写了《缓一缓工程》(1930),这是一部你随便说一句,我任意接一句的自动写作法的产品;夏尔还创作了《阿尔蒂那》(1930)、《无主的锤子》(1934)。

1937年,夏尔发表了《第一号磨坊》,这是他诗歌创作的转变标志。他的诗开始向着细致、晦涩的方式演变,形式上更紧凑,涵义则更丰厚,他独创的以格言的运用和谜语般的格局为标志的散文诗开始得到了人们的承认。

因患败血症,夏尔不得不时常休息疗养,不能全力投入诗歌创作。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在法西斯德国大举入侵法国后,夏尔积极参加了地下抵抗运动,而且成了南方抵抗运动中的著名人物。1943年,他担任了下阿尔卑斯抵抗力量空降部队总指挥,1944年他去阿尔及尔与戴高乐领导的军队会师。他于这几年间写的《伊普诺斯之页》(1946年出版)“表明了一个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深知自己的德行,渴望保卫阳光下自由的土地并决心为此付出代价的人道主义者的抵抗决心”。他说他的诗都是在“紧张、愤怒、恐怖、激奋、厌恶、狡诈”之中写成的。从这些表白中我们可以看出,为了保卫祖国,他不得不暂时放下笔杆扛起枪,但他在密密丛林中开展游击战时仍不忘挤时间写诗作文,记录下正义者保家卫国的英勇斗争和他们美好的心声。

法国光复后,夏尔才有可能全身心地投入诗歌创作。1947年他发表了《粉碎的诗》,次年又有《愤怒与神秘》问世。1949年,他写了诗体剧《克莱尔》、以后出的诗集还有《早起的人们》(1950)、《水中的太阳》(1951)、《致激怒中的安详》(1951)、《为了蛇的健康》(1954)、《上下求索》(1955)、《群岛上的谈话》(1962)、《令人费神的年龄》(1963)、《共同出场》(1965)等。

诗为他赢得了声誉,1966年,他荣获批评奖。另一诗人圣琼·佩斯评论他说:“夏尔是无师的奇才。”这当然不是说他不吸收前人的经验,他早年就十分喜爱波德莱尔、马拉美、兰波等人的诗,并从中汲取养分,其后的超现实主义运动也对他有很大影响。但他的诗歌确实具有明显的独特之处:简练、隽永,富于哲理,形式典稚、紧凑,追求一种平衡的效果。

暮年的夏尔仍壮心不已,勤奋笔耕不辍,出的诗集有《艰难的回程》(1966)、《绵绵雨中好打猎》(1969)、《****的遗失》(〗971)、《辟邪驱魔的夜》(1972)、《具有驱赶力的香料》(1976)。剧作有《树下三击》(1967)。

1983年,伽里玛的“七星丛书”出版了夏尔的全部作品,这种情况一般在仍健在于世的作家中是极为罕见的,这也是对他的诗作价值的一种肯定。

瓦扬·罗歇

(1907~1965)法国小说家,评论家和剧作家。1907年10月16日生于瓦兹省阿西勒米田,1965年5月12日在安省麦约纳逝世。

罗歇·瓦扬先后求学于兰斯和巴黎,毕业于高等师范学校,少年时代开始写诗,一度参加超现实主义团体,1928年与志同道合者创办杂志《大游戏》,后在《巴黎午报》和《巴黎晚报》当记者谋生,二次大战爆发后,他担任战地记者,1940年以笔名艾蒂安·麦尔潘发表《瑞典,1940》,法德休战后,他参加了抵抗运动,并于1942年申请加入法国共产党(1956年匈牙利事件后脱党),法国光复后他发表了《阿尔萨斯战役》和《拉特尔部队的最后一役》。

罗歇·瓦扬的第一次婚姻以失败告终,1949年与伊丽莎白·纳尔迪相识,两人结为终生伴侣。

罗歇·瓦扬一生创作了多部小说。第一部小说《奇怪的游戏》以抵抗运动为题材,发表于1945年,获得当年的联合文学奖。其他小说有《坏事》(1948)、《手轻脚健》(1950)、《漂亮的面具》(1954)、《325000法郎》(1955)、《法律》(1957)、《节日》(1960)、《鳟鱼》(1964)等等,其中《法律》获1957年龚古尔文学奖,并于次年搬上银幕。《鳟鱼》也在1982年被拍成电影。

罗欺·瓦扬的作品反映了二次大战后法国工人阶级的贫困生活和可悲的劳动条件,如《325000法郎》写的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发生在当时的塑料制品中心比奥拉山城的故事,年轻工人贝尔纳爱上了缝衣女工玛丽·让娜,姑娘提出离开父亲受工伤致死的城市作为结婚条件贝尔纳打算在巴黎至蓝色海岸的7号公路上经营一家快餐馆,为交足保证金,他尚需325000法郎,于是决定与另一个人合开一台注塑压模机,两人不分昼夜,每隔四小时轮一班,187天后将把这笔钱挣到手。但就在最后一天,贝尔纳因过度劳累不慎受伤,失去了一条胳膊。这对年轻人没有实现他们的梦想,仍然留在山城,当了一家小咖啡店的老板。贝尔纳终日打牌酗酒,小店经营不善,等待这对夫妇的命运仍是去塑料制品厂当工人。罗歇·瓦扬对等级制度造成的压力,阶级分化导致的冲突,贫困引起的异化十分敏感,这在内容纯属虚构的《法律》中同样有所反映。

除了阶级矛盾外,弱者与幸运者的冲突也是罗歇·瓦扬着力表现的人际关系激烈紧张的一个方面。他笔下的某些人物行为放荡,厚颜无耻,贪恋自私自利的乐趣,追求个人主义的幸福,如在《法律》中,开银行的赌棍残忍放荡,强迫他的舞伴们作出种种屈辱的姿势,垂死的意大利阔佬荒淫好色。剩下最后一口气时还要摸摸漂亮女仆的乳房。《奇怪的游戏》中,玩世不恭的主人公马拉甚至到战斗中寻找快感的源泉,发现一种与酒不相上下,与女人和旧书同样富于刺激性的快乐。这些作品反映了瓦扬表现自我、追求个人主义理想的强烈倾向,并打上了他本人放荡不羁的标记。

罗歇·瓦扬写过不少评论文章,如1946年发表的《真正放荡者的素描》、《梅维尔夫人与卢克雷蒂亚谈话录》、《八度音程和薰风》、《作为法国人的独特性的几点感想》;1956年的《德·贝尔尼红衣主教赞》。以上各篇均收入1962年出版的《冷眼集》。

作为剧作家,罗歇·瓦扬的主要作品有以朝鲜战争的一段故事为主题的《福斯特上校将申辩自己无罪》,颂扬社会自由和性自由的《哀洛依丝和阿贝拉尔》,以及批判资本主义的《若望先生》。

奥登·威斯坦·休

(1907~1973)英国诗人,1946年加入美国籍。1907年2月21日山生于约克郡,1973年9月29日在维也纳去世。父亲是位名医,爱好文学,母亲笃信英国国教。1922年开始写诗,1925年入牛津大学攻读文学,同时从事诗歌创作。大学毕业后赴德国学习德国语言和文学,1930年回国后当过五年中学教师。

奥登把自己的创作生活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927~1932),他在牛津大学的文艺青年中崭露头角。这一批年轻人之中包括戴·刘易斯、斯彭德·麦克尼斯等人、30年代成为英国“新诗”的代表,被称为“奥登派”或“奥登一代”的诗人。他的第一部《诗集》给英国诗带来了新内容、新方向、新技巧。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这些诗在政治上是****的,反映了英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严重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同时,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影响下,他又分析了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们的心理和道德问题。他用现代工业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提供的形象,以堂皇的和不雅的字眼并列,用现代口语的节奏,创造了新风格和新意境。《雄辩家》(1932)是一部交替用诗与散文写的政治讽刺作品,是对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现状的猛烈抨击,也是他在诗的形式和技巧方面进行长期实验的开始。

第二个时期(1933~1938),奥登思想进步,成为英国左翼青年作家领袖。这个时期的作品都具有鲜明的左翼政治观点,反映当代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是诗集《看吧,陌生人》(1936;1937年在美国出版时改名为《在这座岛上》)。1937年发表长诗《西班牙》,声援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同年,亲赴西班牙战场,给政府军当过担架员和救护车驾驶员。1938年和英国小说家衣修午德一起来中国采访,并与他合作写了报道抗战中的中国的《战地行》(1939),其中的十四行诗系列《战争时期》是奥登所写,对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表示同情与支持。这一时期他还和衣修午德合作写了三出诗剧:《皮下之狗》(1935),《攀登F6》(1936)与《在边界上》(1938),曾先后在伦敦一个实验剧院上演。由于题材触及到当代重大的社会和政冶问题,技巧新颖(受到东德戏剧大师布莱希特和表现主义的启示),语言明快隽永,三部诗剧与当时充斥伦敦剧院的消遣戏剧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