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1907
2894600000039

第39章 国运记事(12)

第二次国际保和会在荷兰海牙闭幕。国际保和会在1899年由俄皇发起创议,本年6月14日召开第二次会议,由美国总统发起,俄皇主持,在荷兰海牙召开,会期长达三月余,与会者计有45国,中国亦派代表参加。大会标榜以维持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幸福为宗旨,议定条约共14项,计和解国际纷争条约97条,限制用兵索债条约7条,关于战争开始条约8条,陆战规例修正条约9条,修正陆战规例条文56条,开战初处置敌国商船条约11条,商船改充战舰条约12条,沉设水雷条约13条,海战中限制捕获权条约14条,设立国际海上捕获审判所条约57条,陆战时中立国及其人民权利义务条约25条,战时海军轰击条约13条,海战时中立国之权利义务条约33条,禁止由气球上放掷炮弹及炸裂品声明文件10则。各条约的正本存于荷兰外部,各国合适权至海牙签押的期限为1908年6月30日。

10月19日。清廷命各省筹设咨议局。由各属合格绅民公举贤能,作为该局议员,凡地方选举事宜,议员共同集议,由本省大吏裁夺施行。将来资政院选举议员,可由该局公推递补,并命预筹各府、州、县议事会。

清廷令内外大臣荐举人才。谕令在京大学士以下,副都御史以上;在外总督以下,臬司以上各官,访求人才,不论有无官职,每署每省荐举多至五人少至一人,限六个月具奏,由吏部奏派大臣察验,引见录用。

孙中山为防城起义事致函日人宫崎寅藏,请接济军饷军械。函称,广西革命军近日攻破防城县,队伍发展到数千人,极得民心,现正挥师北上,以攻取南宁。若广东、长江等方面响应,大有可为。现时最急需者为军饷、军械,且钦州海面已是革命党控制地区,运输军械较前容易。故专此托付宫崎寅藏接济革命军饷军械。

10月22日。清廷谕令各省设立调查局,各部院设立统计处。随时将调查各件汇报给宪政编查馆。统计一项,由各部院先总其成,设立统计处,按所定表式详细填报,按期咨报,以备刊行统计年鉴。

10月25日。清廷命运六十万石米济日灾民。以外务部奏日本水灾乞米,遂谕令江南皖赣共运米30万石,鄂湘两省共运米30万石,妥速办理。

10月26日。清廷派两艘军舰巡视南洋。考察商务大臣杨士琦乘“海圻”、“海容”军舰自上海赴南洋考察,历经菲律宾、西贡、曼谷、爪哇、马来亚等地。考察商务,宣慰华侨。

清廷创办《政治官报》。为适应预备立宪,清廷从御史赵炳麟所奏,参照东西各国官报体例,设立官报,将朝廷立法行政公诸国人,使全国绅民明悉国政,为预备立宪之基础。本年8月13日宪政编查馆奏请,开辟原已奏准的《政治官报》,分类选录刊载除军机、外交秘密外,凡立法、行政之上谕,官员奏折及咨牍、电奏,各项章程,条约合同,统计调查报表,驻华领事报告,东西各国紧要新闻等等。为求快速精确,采取日报形式,以期“归纳众流,启发群治”。为此,该馆增设官报局一所,以军机处章京华世奎为局长,候补知府傅范初为印刷科科员,综理编译、校对、印刷、发行事宜。该刊将10月7日至24日加以补刊。《政治官报》设馆于北京王府井大街,于1911年8月停刊,共出1370期。

10月27日。直隶鸡泽、平乡两县商农抗捐罢市。反对统捐,农民赶走局员。

10月30日。正太铁路竣工。自清政府议定修筑卢汉铁路之后,山西巡抚胡聘之鉴于省内煤铁蕴藏丰富,于1896年请准开办太原至正定支路(实东起今石家庄)与卢汉铁路相接。经山西商务局向俄道胜银行借款兴修,请法国工程师勘路。1898年,山西商务局与道胜银行签订借款合同,借款2500万法郎,不久因义和团运动而停顿。1902年由铁路总公司负责人盛宣怀与道胜银行订借款、行车合同。1904年道胜银行将正太借款合同让给法国银公司,债权亦归法国。正太铁路因通过崎岖山路,工程艰难,改用窄轨。测量始于1903年秋,1905年底完成。1904年5月正太铁路开始施工,至本年10月全路完成,共用三年零四个月,全长250公里,设36个车站,山西境内设23个车站。邮传部派铁路提调梁士诒验收。

本月。浙江海宁县爆发大规模的抗租暴动。地主无理地要求农民所种的已被铁路局征购去的田地仍旧交租,激起农民反抗,聚众上万,分两路攻打城镇,攻入硖石镇,进而围海宁城,崇德县农民也加入。清政府派军镇压,捕杀领头人施福生。此役被称为“烟管头造反”。

《晋阳公报》在太原创办 。由同盟会山西支部创办,为山西第一家民办报纸,由武缵绪、仇元畴主办,刘绵训为经理,王用宾任总编辑。山西同盟会从此以晋阳公报馆为总机关,联络革命人士,进行活动。

王钟声、任天知在上海组建春阳社。首演《黑奴吁天录》,并以油画、美术布置舞台,开中国舞台布景之先例,并演出《秋瑾》、《徐锡麟》、《官场现形记》等剧。1905,年因内部矛盾解散。这是国内第一个职业化的新剧剧团。

11月

11月1日。清电报总局与山东德国铁路公司订立《山东路电交接办法合同》。共五款,自1907年11月1日起按照施行。此后如欲修改或作废者彼此须于12个月以前知照,否则仍留照行。

徐世昌等咨报黑龙江沿江一带俄人越境私垦情形。黑龙江省沿额尔古纳河溯流而上,由依格那斯屯起,至满蒙交界卡鸟不请四克屯止,自义和团运动后,俄国人越境私垦的有24屯,1031户,垦地2015俄垧之多。本日,东三省总督徐世昌、黑龙江巡抚程德全,咨报俄人越境私垦情形,饬由交涉局照会沿边俄官,令越境俄民一律迁回俄国。

江苏铁路协会在上海成立。江苏绅商借江苏咨议局成立之机,经曾孟朴提议,为反对苏杭甬铁路借款,应即设立一机关,以便做持久的争路权斗争。众人一致赞同,当场集捐,作为该会开办及维持费用,遂成立江苏铁路协会。

11月2日。清政府批准罗马万国农业会合同。

11月3日。瑷珲广益木植公司成立。木税局、善后局、交涉局与鼎盛昌、升德堂、福安堂、福庆堂、杨勤订立合同,成立瑷珲官商合办广益木植公司。在瑷珲江沿设总公司,库玛尔河设分公司,总资本银6000两,官商股各半。

11月4日至12月中旬。苏、浙、皖掀起收回筑路权运动,反对苏杭甬铁路借英款。1898年10月,英国怡和洋行代表英国银公司与清铁路公司总办盛宣怀签订《苏杭甬铁路草约》四款,规定从苏州经杭州到宁波的铁路由英国银公司修建。但此草约仅由盛宣怀画押,并没有报请清政府批准,也一直未签订正约。1905年至1906年间,浙江与江苏铁路公司相继成立,一致要求将苏杭甬铁路收回自办。英国驻华公使萨道义却拿出七八年前的草约来进行阻挠,声称这项草约合同应当立即切实照办,要求清政府迅速签订正式合同。江苏、浙江两省绅商坚决反对,并积极筹集资金,1907年动工修筑从苏州到杭州的路段。英国新任公使朱尔典得讯到清外务部,指责清政府“有意失信”,要求下令停工。最后双方商定,将筑路与借款分为两事,路归江浙两省绅商兴建,而由英国贷款150万英镑,按九三折扣交纳,常年五厘利息,以30年为期,并聘用英国人为总工程师,同时,把苏杭甬铁路的起点改为上海,同沪宁铁路联结在一起。这样,“商办”的名义虽然保持,实际上却仍受英国控制。10月20日,清廷命外务部派员与英人商订苏杭甬铁路借款详细章程,同意苏杭甬铁路交英国“借款筑路”。24日,江浙铁路公司咨呈两江总督端方,反对苏杭甬铁路借款。本日,江苏铁路公司在沪股东召开苏杭甬铁路拒绝借款大会,决议电告江苏总督代奏劝阻借款。11月3日,江浙两省留日学生集会,反对苏杭甬铁路借款。4日,江浙铁路公司上书清廷,痛陈利害;致电川、陕、鄂、皖等省,请求支援。除此之外,江苏士绅举行会议,提出召开江浙协商大会,发起组织国民路矿公会,迅速设法招足股款等建议。浙省绅商拒绝苏杭甬铁路借英款,公呈由督察院入奏,组成公民拒款会,散发通告,列举借款筑路的害处,并宣布削去主持借用外款的京官汪大燮、吴士鉴、章棱、许宝衡四人浙籍。5日,浙江铁路副工程师汤绪(迪臣),因愤恨苏杭甬铁路借款,绝食而亡。同日,浙江11府绅士代表115人,公呈浙江巡抚冯汝,请代表奏浙路拒借外款理由。9日,苏浙绅商合力拒借英款,成立拒款会,公举代表赴外务部议拒英款。10日,上海苏浙士绅开苏浙铁路拒款大会,并公举代表赴外务部继续议拒英款。同日,旅沪浙人召开特别大会,反对向外国举借铁路贷款,并当场认捐2700万元。大会决议,立即将500万元存入户部银行,以备每年续存相同数目,直到全部捐款收齐。11日,安徽铁路公司召开大会,协争江浙铁路借款,并力请自办浦(口)信(阳)铁路,公电军机处、外务部。13日,江苏铁路公司召开特别会议,到会1200余人,大会力主自办铁路,反对借款。14日,清廷命两江总督端方等严防革命党从中“煽惑”。16日,苏州、常州妇女组织“女界保路会”。18日,南京学生召开“学界拒款大会”。20日,清廷命学部晓谕学堂学生专心向学,不应干预政事。25日,杭州举行“国民拒款大会”。12月1日,留日学生2000余人,在东京举行苏浙铁路拒款大会。12月15日,清廷命盛宣怀会同外务部妥筹办理苏杭甬铁路草约合同。12月17日,旅沪皖省人士召开保卫路矿大会,反对清政府出卖皖省路矿利权。1908年2月23日,浙江寓沪学会开会,到会6000余人。会长周晋镳号召浙省同乡继续努力集股保路,勿稍疏懈。4月3日,浙江各界士绅代表在杭州召开铁路保存会。

11月6日。清廷借美、英款建筑新(民)法(库门)铁路,遭日本反对未果。清廷因鉴于日俄分占东三省的危机,提出建筑一条自新民至法库门、再至辽源州抵齐齐哈尔的铁路的计划,以联络蒙疆,收回利权。美国为与南满路竞争,首先由美国驻奉天总领事司戴德和奉天巡抚唐绍仪接洽,商谈兴建新民至法库门铁路,作为京奉铁路之支线,将来展至齐齐哈尔与瑷珲,而达西伯利亚,并于1907年8月7日成立借款备忘录,以2000万美金设立东三省银行,为东三省之经济总枢,由美国投资。8月13日,日本向清政府提出抗议,声言新铁路的线路与南满路平行,依据1905年中日北京会议第十一号会议录内载有不能在南满路附近另设并行干线的记录,反对新法路的修建。恰又逢美国发生1907年的大金融风潮,因此美国修建新法路的计划暂告中止。唐绍仪乃转与英国资本家接洽,与英国保龄公司订立建筑新法铁路草合同,借款50万英镑。11月19日,日使向清外务部提出三次抗议。12月12日,清外务部致函徐世昌、唐绍仪,暂缓接洽新法铁路借款。1909年1月27日,日使伊集院向清外务部提出新法铁路新办法:允日本由铁岭经法库门至郑家屯造一支路,或将新法线改为自新民出彰武门,往西筑造。

同盟会谋划在四川江安、泸州起义事败。1906年秋,孙中山派黄复生、谢奉琦、熊克武等回四川吸收党员,促进革命运动,四川革命思潮高涨。1907年夏,熊克武、曹叔实、黄宗干等到成都,与杨兆蓉、龙光等30余人聚于草堂寺密议起义,决定分头进行。四川同盟会会员佘英等原约定端午节那天在泸州起义,后改为11月6日江安、泸州同时起义。佘英与驻江安监务巡防军哨官文镜泉、刘安邦等约定,6日晚城内火起,即率众入城内号称救火,占据江安再宣布起义。但因有人告密,江安城早有准备,刘安邦率军到城外,被统领率队所阻,刘安邦潜逃,江安起义失败。泸州革命党人闻知江安事败,各路首领都主张立即起义,佘英认为外援已失,清兵已有所准备,起义只能自取失败。后杨兆蓉前往叙府,见同志谢奉琦、刘永年,将叙、泸情况密电成都革命党人,随即与刘永年返泸州,准备待成都起义,再与佘英相机举事响应。

广东地方自治研究社成立。该社由梁庆桂倡议,联合许秉璋、杨晟、莫鸿秋等人发起组织,于本日在文园召开成立大会,与会者90余人,梁庆桂作报告,宣读章程草案。10日,召开第二次会议,投票选举梁庆桂为社长,易学清、杨晟、许秉璋、卢乃潼为副社长。17日召开第三次会议,议定该会职员和《广东地方自治研究录》的编辑凡例,确定莫鸿秋、杜之(木大)、黎庆恩、曹受坤为编辑,卢乃潼、张树柑为总编辑。12月,该社通过社章。该社以忠君爱国为首务,以研考宪法为宗旨,经常派人到各地演说自治原理,将章程分寄各城乡。1911年武昌起义后,研究社解散。

11月7日。陆军部奏定考验陆军军队章程。计总则15条,编制4条,细则4条,办法26条。本日,清廷允准。

11月10日。清外务部照会法公使巴思德,请饬越南官员驱逐在越孙中山“党羽”。

11月13日。吏部命各省制定褒奖章程。对在中国工作满三年且成效突出的洋务人员进行奖励。

上海集成储蓄公司成立 。总资本一亿美元。

湖广总督赵尔巽电请外务部力阻日人在汉口租界外购地。日本人在租界地外私买地段,拟增修马路,有损中国主权,赵尔巽乃电告外务部力阻。

四川成都革命党人谋起义,事泄流产。初计划在成都起义,叙、泸、永响应。9月8日,革命党人在宝和店开会,谢持提议应分清职责,军事由余切、龙光、王资军主持,从弁目队中挑选精者相助;各校学生由廖泽宽、张培爵负责,从学生中选数人辅助。众人表示赞同。江安、泸州起义失败后,遂计划在成都内联新军弁目,外招会党,定于11月8日发难。随后改为14日欲借西太后寿辰,尽歼城内诸吏。预备火药置于四门,城内候炸声,城外视火焰,同时起义。新军有东校场、凤凰山各部,由黄成璋、姜友三等指挥,旧军有巡防军及督署卫队,由黎靖瀛指挥,余切招会党4000人于6日齐集小天竺、安顺桥、茶店子,相约闻警即发。但是清兵在当晚突然戒严,革命党无从下手,加之筹备不充分,起义流产,革命党人六人被捕。

11月14日。墨西哥在汉口设立领事馆。

台湾北埔反日起义。蔡清琳领导的台湾北埔起义爆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起义军竖起“复中兴总裁”旗号,联合高山族同胞,攻入北埔警察支厅和四个警察分遣所,杀死支厅长等日本官吏、警察50余人,遂向新竹进军,途中与大队日军遭遇,起义军被日军残酷镇压。蔡清琳被害,9人被处绞刑,97人被判无期或有期徒刑。

11月15日。兴东道荒务局左右两哨队勇发生兵变。叛逃31人,打死哨官、哨长、通事和借宿俄人共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