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1907
2894600000035

第35章 国运记事(8)

徐锡麟,字伯荪,浙江山阴(今绍兴)人,1873年生。义和团运动期间,曾拟在家乡创办团练,为人所阻未能如愿。1901年绍兴府中学堂建立,徐锡麟被举为算术讲师,次年升任副监督(副校长)。1903年徐锡麟赴日本大阪参观博览会时,积极支持江浙留学生营救因“苏报案”入狱的章炳麟,并结识陶成章、龚宝铨。在留日学生革命潮流的影响下,决心颠覆清廷。1905年初,他在上海由蔡元培邀请加入光复会,亲往嵊县、诸暨、义乌、东阳等地联络会党,旋在绍兴创立体育会,招青年学习射击。4月,与陶成章、龚宝铨筹办大通师范学堂,以训练会党骨干。1905年8月25日,大通师范学堂开学,从此成为光复会在国内的大本营和领导中心。徐锡麟计划谋取政权以倾覆清廷,故纳资捐道员,以借捷径实现革命理想。分发至皖后,徐锡麟深为安徽巡抚恩铭赏识,被任为安徽巡警学堂会办,又加授陆军学校监督之职。徐锡麟原与秋瑾约定,皖、浙二省同时起义。5月初,因事泄露,徐锡麟遂定举义期为7月8日,即巡警学堂第一班学生举行毕业典礼之日,计划乘机尽杀恩铭及诸满员,逼其他文武官员就范,待事成即溯江直下,袭取南京为根据地,后因故起义提前至6日。

新疆哈密地区维族民众要求减免粮差举行暴动。在家米雅斯、杜洛买提率领下,围攻王府。9月20日,在毛拉惹吉率领下,冲进哈密城,旋被清兵镇压。

7月7日。清廷宣布变更外省官制。清廷于1906年变更中央官制后,命厘定官制大臣载泽等拟定地方官制。载泽等商定外省官制草案后,经征求各省意见,并请******奕等复核。具体内容为:改各省按察使为提法使,省会增设巡警、劝业道各一员,前者专管全省警政事务,后者专管全省农工商业及各项交通事务,府州县将有辖境的同知、通判改为州县,有属县的直隶厅改为直隶州,裁撤分守、分巡各道,酌留兵备道。设高等、地方和初级审判厅。督抚设会议厅,定期传集司道以下官员讨论紧要事件,决定施行。涉及地方,让乡绅与议。府州县取消佐贰杂职,一律以佐治官代之,分掌巡警、教育、农工商、交通、监狱、税收事宜,通过考试录用。分期设立府州县议事会、董事会,增设民意机构,试行地方自治。同日,清廷允准,谕命由东三省首先实行,直隶、江苏两省因风气渐开,亦择地先行试办,俟有成效,逐渐推广。其余各省,由各省督抚体察情形,分年分地请旨办理,限15年全国一律通行。开始清廷对于督抚军政财政两权并无变动,其后清廷一方面由陆军部渐次吸取各省督抚军权,复用清理财政监理官,将各省督抚财政收归中央,一方面将权势最大的督抚调京任职,表面尊崇实则裁抑。

秋瑾处理浙江武义起义善后事宜。绍兴知府贵福得士绅胡道南密告秋瑾、竺绍康等私藏军火,本日赴杭州面告浙江巡抚张曾歇请兵往大通学堂严捕。7月12日,秋瑾指挥大通学堂学生掩藏枪弹,焚毁名册,疏散学生及办事人员,待王金发嵊县兵到,再图举事。

7月8日 。清廷准许各省官民言事。凡有实知预备立宪之方、施行之序者,先上报地方政府,后呈都察院、疆吏甄录代奏。

中俄订立北满洲税关章程。主要内容为:(一)中国允许所有货物由铁路运往交界百里内之各车站暂不征税;(二)铁路运货“按三分减一纳税”,哈尔滨总站四面各距10华里为界,扎赉诺尔等14站四面各距五华里为界,中东路各小站四面各距三华里为界。(三)中国允许除俄运至中国“亦一体均沾”。

7月9日。中俄发生黑龙江捕鱼权之争。根据俄廓米萨尔的意见,黑龙江省交涉总局改拟黑龙江沿岸鱼票章程十条,规定按网收税,每网一合发票一张,准领票各户互相网捕,以昭平允。7月25日,俄廓米萨尔来照,认为鱼票章程十条限制过严,提出修改意见四条,以图扩大捕捞范围,减少俄人网税,延长捕捞时间。黑龙江省交涉总局8月2日复照驳拒。

涡阳千余人起事。安徽涡阳千余人自称革命新军谋起事,但未成功。

浙江巡抚张曾敏饬属缉拿徐锡麟父母家属。查抄其家产,并将大通学堂及明道女学校一律封禁拿人。教员、学生被杀者2人,逮捕13人。

张之洞奏报湖北省城新造模范监狱章程。陈明其地址、建造、设置、移禁、典狱、守卫、习艺、教养、经费、规则各情形,其体制仿日本监狱,管理兼采东西各国,并体察中国情形能行者。

7月10日。北京《爱国报》附页《暮鼓晨钟》创刊 。每日随报发行一页,近似活页文选,每月装订成一卷。《暮鼓晨钟》共21卷,前13卷未见,每卷约二万字,终刊止于1909年3月21日。《爱国报》主持人丁宝臣撰序中说,该刊的宗旨是唤醒我四万万同胞,各知尽当然之义务,免为外人之马牛。命名为《暮鼓晨钟》,乃明朝警夕惕之义。《暮鼓晨钟》本质上是忠君爱国、保守改良的刊物。

《卫生世界》在上海创刊 。由中国国民卫生会主编。

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准许日人贩盐至南满洲 。但每年不得超过七万石。

7月11日。礼部奏准设礼乐馆。制订学礼、军礼、宾礼并厘定民间丧祭冠婚器物与服礼节,奏旨准行。

福州将军崇善因病解职,以镶黄旗蒙古都统特图慎为福州将军。

两江总督端方奏准由宁苏皖赣四省合办赣州府长排岭铜矿。

外务部电饬出使美国大臣梁诚与美政府商议华工禁约。若美政府延宕不决,万一再有抵制美货事,中国政府不负责任。15日,清外务部再次电饬出使美国大臣梁诚,速与美商议华工条约。

7月12日。东三省总督徐世昌、黑龙江巡抚程德全奏报收捐情况。全省共收进国民捐银9.0138万两,中钱1.3015万吊,银元496元,俄币568卢布。

7月14日。清廷准设哈尔滨关道。由萨荫图调补。该道分隶吉、江两省,辖呼兰、依兰等处地方,所有铁路交涉各事均归该道办理。

7月15日。度支部奏陈预备裁制外债,请旨饬下各省督抚。嗣后兴办一切,应就地筹拨,不得轻易息借外债,以防危害而维大局。

秋瑾遇害。秋瑾,原名闺瑾,后易名瑾,字卿,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今绍兴)人,1875年生。绍兴大通学堂督办秋瑾(光复会会员兼为同盟会会员),主持浙江光复军起义的计划,为清吏侦知,在大通学堂被捕,15日秋瑾死难。秋瑾幼年随父至湖南湘潭任所,1902年同丈夫王廷钧入北京。秋瑾赋性豪侠,笃倡新学,与王廷钧意见不合。1904年春,秋瑾与其夫析产分居,自谋生计。不久,即变卖家产,集资东渡,留学日本。在日期间,她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参与发起实行共爱会,创办《白话》月刊,鼓吹推翻清朝统治,提倡男女平等,参加冯自由等组织的“洪门天地会”,受封为军师。1905年春,经徐锡麟介绍加入光复会。7月,复赴日本,入青山实践女学校,旋即由冯自由介绍加入同盟会,任评议部评议员兼浙江省主盟人。黄兴在横滨设立制造炸弹机关,秋瑾加入练习,又与刘道一等九人结成十人会,又名十人团。因反对日本文部省颁布《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1906年初回国,在上海参与创办中国公学,安置留日回国学生。3月,赴浙江湖州浔溪女校任教。暑假返沪,与陈伯平、张兆卿一起设立一秘密机关,试制炸弹,挂“蠡城学社”的牌子。在与陈伯平试制炸弹时,因操作不慎,引起爆炸,机关被破坏,遂迁他址。后在虹口设立“锐进学校”。次年1月,创办《中国女报》。旋至诸暨、义乌、金华等地联络会党,图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又与徐锡麟约定皖、浙同时举事。被推为大通学堂督办,联络军队、会党,训练会党骨干,组织光复军,推徐锡麟为首领,自任协领。预定7月6日先由金华起义,处州响应,诱清军离杭州后,义军乘虚攻省城,如不克,则返回绍兴,由金华、处州入江西,攻安庆,与徐锡麟相呼应。6月,绍兴等地会党暴露。7月6日,徐锡麟仓促起义,失败。清军于7月13日下午4时包围秋瑾所在大通学堂,秋瑾旋即被捕。秋瑾被捕后,三次受审,仅书“秋风秋雨愁煞人”以对。15日凌晨,秋瑾于绍兴轩亭口壮烈就义。1908年2月25日,秋瑾葬礼于西泠桥畔举行。秋瑾生前的好友吴芝瑛、徐寄尘、陈去病等人,根据秋瑾生前“愿埋骨西泠”的遗愿,将秋瑾安葬于杭州西湖西泠桥衅的岳坟附近,为秋瑾举行葬礼,吴芝瑛亲自撰写墓表。葬仪之后又在风林寺召开悼念秋瑾的追悼会。会上,徐寄尘报告了修墓及安葬秋瑾的经过,贵翰香等人发表演说。会后,到秋瑾墓前设奠致祭,并诵读祭文,决定设立“秋社”,每逢暑假来此祭扫。

7月16日。京师大学堂附设博物品实习科 。并订具规则课程咨部照准。

7月17日。日人大闹齐齐哈尔交涉局 。日人在河神庙演戏场摆设抛球、掷骰各赌场,颠倒胜负,人心不平,发生争执。8月10日,日人18名藉故讹诈、殴打、捆绑华人,大闹交涉局。

清廷命两江总督端方会同沿江督抚及水师提督,妥议巡缉长江章程。

留日学生绍兴同乡会浙江同乡会致电江督、浙抚,抗议杀害徐锡麟、秋瑾。

7月19日。广西永安县黄金养部农民起义军在瑶山地区被镇压。

7月20日 。外务部照会法国驻华公使巴思德,请协助缉拿逃亡越境的游击梁秀春、都司李世桂。8月8日,清外务部照会法驻华署使潘荪纳,缉拿潜逃越南的已被革职的梁秀春等人,经越督拿获,请电饬依约移解。

7月21日。清廷设立军咨处。作为赞助皇帝通筹全国陆海各军事宜的最高军政机构,隶属于陆军部,设正、副军咨使,分别由冯国璋和哈汉章担任,负责管理全处事务。1909年,军咨处脱离陆军部独立,改设管理大臣,由王公大臣中简派,通筹全国陆海军各项事宜,下设总务厅等办事机构。1910年设军事会议处,次年改称军咨府。

浙江海宁州长安镇农民举行暴动。安镇聚众万余人,反对路局征购土地,捣毁铁路工程,并殃及学堂、教堂。

7月22日。清廷谕军机大臣等,东三省兴办一切要政,务须详慎妥筹,息借洋款须有把握,且应陆续议借,随时奏明办理。

德兰士瓦中华公会发表“南非洲杜省虐待华侨惨状书”。

7月23日。武昌创设存古学堂。清廷允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设该学堂,于湖北省城以保国粹而息乱源。设经学、史学、词章、博贤四门课程,倡尊古读经。并送存古学堂课表章程,请通饬照办。

鄂省募四万人赴伊犁实边。巨富陈汝翼愿以全家移往,鄂督张之洞奏保知府以奖之。

7月26日。湖北潜江县郭家嘴数百人反对教会。

7月28日。徐世昌致电外务部,安东铁路不能任日本驻兵。

袁世凯奏陈应派大臣赴德日考察宪法。在立宪国中,德国与日本最与中国相近,应派大臣分赴两国“专就宪法一门,详细调查”。奏请派明达治体之大臣分赴德日考察宪政,并请简择王公近支聪颖特出者赴英德学习政治兵备。

袁世凯奏请尽快实行预备立宪。清廷自1906年9月1日发布“预备仿行立宪”上谕后,复颁布一系列关于改革中央与地方官制,调整机构与人事之诏令,希望以“预备立宪”,缓和人民的不满情绪,抵制革命运动。满汉大臣纷纷上折献策。本日袁世凯上奏列陈十事:一昭大信,亲诣太庙昭告立宪;二举人才,京外保荐,不拘官阶破格录用;三振国势,重交涉,修武备;四融满汉;五行赏罚,新政无进步,徒托空言者惩罚;六明党派,对公党、私党勿加疑忌,使人心瓦解;七建政府,采内阁会议制度以固基础;八设资政院(州设议事会,省设咨议局);九办地方自治;十普及教育。

卢押筹建香港大学。卢押,军人出身,曾在印度、阿富汗、非洲等地服役。来香港前任北尼日利亚专员兼总司令。12月,卢押在圣士提汉中学的毕业典礼上致词时,首次提出创办香港大学一事,主张西医书院和香港工学院合并,再加设一个文学院即构成一个香港大学。富商摩地响应卢押的倡议,捐款15万元,两广总督张人俊捐款20万元,南洋华侨也有捐助。到1909年时,收到各方捐款共达127万多元。1910年3月,卢押亲自主持香港大学建校奠基礼,并自任校长。9月开始上课。

上海绅商要求参与商约。上海商务总会、商学公会与预备立宪公会联合召开特别会议,议决致电农工商部、商约大臣,要求允许商人派代表参与商约。

7月30日。日俄签订维护各自侵华利益的《日俄协定》、《日俄密约》。《协定》规定:尊重彼此现时领土之完整,及所有两国各自与中国缔结之条约协定暨合同之权利;“承认中国之独立与领土完整”,及各国在华商工业之机会均等主义,并相约各用所有之和平方法,以扶助及防护现状之存续及对上述主义之尊重。实际上是两国互相勾结,以保护各自在中国的侵略利益。《密约》有四条,规定将中国东三省划为北满和南满,北满为俄之势力范围,南满为日之势力范围。俄承认日在朝鲜之地位,日承认俄在外蒙之利益。日俄两国通过密约的签订,使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调整,结束了双方在中国东北地区因侵略权益等问题长期对立和猜忌的局面,由妥协走向勾结,同时严重地分割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滇人设立云南死绝会。云南绅民对于外国入侵深抱恶感,他们愤外侮交侵,而清政府保境无力,遂设立“云南死绝会”,将以野蛮手段对付外国入侵者。

7月31日。学部奏准京师大学堂总监督由兼差改为实缺,秩视左右丞,三年为一任。

本月 。农工商部奏请各省仿行直隶创设农务总会。农工商部奏请朝廷批准立案,并请谕令各省一体仿行。10月,农工商部又奏筹为农会酌拟简明章程折,阐明农会之设,实为整理农业之枢纽。本年底,农工商部奏准颁行《农会简明章程》23条,规定各省于省城设立农务总会,于府厅州县酌设分会,其余乡镇、村落、市集次第酌设分所。总会设总理一员,协理一员,分会派总理一员,不设协理。总、协理以下设董事,总会约自20员至50员为率,分会约10员至30员为率,分所董事至多不得超过5员,任期均为一年,其组织和领导体制也与商会完全相同。自此以后,更多地区的农务会相继宣告成立。

山西大学堂聘请英人苏慧廉担任西斋总教习。

伊犁将军长庚在伊犁设立武备学堂。聘请日本人原尚志为总教习。

《科学一斑》月刊在上海创刊 。由上海龙门师范学堂科学研究会主办,曹祖参、沈丹成编辑发行。该刊设教育、国文、历史、地理、政法、数学、理科、博物、图画、体育、音乐、手工、附录等栏目,以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为宗旨。已知发行四期。

《广西官报》在桂林创刊。由广西官报局主办,以刊发本省公文、公牍,剪辑穗、沪、京、汉各报新闻为主要内容。该刊设电传、谕旨、宪政、外交、吏政、民政、财政、礼教、教育、军政、实业、邮传、特别事件、评述文件等栏目。初为旬刊,后曾改为周刊、半月刊、月刊、五日刊。1911年10月,广西独立前夕停刊,共出108期。

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