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1965)现代著名戏剧家,文学翻译家,教授。浙江省余姚县人。七岁入私塾,十四岁上中学,十八岁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不久改为国立东南大学)。学生时代受“五四”运动的影响,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组织同学演剧队。1924年从东南大学文学院毕业后,进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所,编译《少年史地丛书》,翻译了《希腊一瞥》、《巴黎一瞥》、《缅甸一瞥》及高斯华绥的《相鼠有皮》(商务印书馆)和《哈代短篇小说选》(开明书店)等书,并改编活剧《同胞姐妹》。后历任暨南大学、复旦大学教授、外语系主任等职。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一面在复旦大学补习部任教,一面与于伶等人组织了上海剧艺社,从事抗日救亡戏剧活动,先后写了《孤岛男女》(世界书局)、《梁红玉》(开明书店)、《八仙外传》(世界书局)等话剧,改编了《三千金》(世界书局)、《水仙花》(永祥印书馆)、《恋爱与阴谋》(永祥印书馆)、《生财有道》(永祥印书馆)、《人之初》(永祥印书馆)、《梅萝香》(世界书局)、《红楼梦》(永祥印书馆)和《衣冠禽兽》(永祥印书馆)等剧本,还翻译了《英美独幕剧选》(北新书局)、《英美演说文选》(北新书局)和《人生小讽刺》(真善美书店)等。这时还与费穆、黄佐临改编、导演话剧《秋海棠》,在沪演出。抗日战争胜利后,曾任上海戏剧学校校长,因支持学生反蒋反饥饿的民主运动,受反动派迫害而辞职,回复旦大学任专职教授。为了抗议国民党制造的白色恐怖,他与洪深、陈望道、张志让等人筹备组织教授会并被推举为筹备会主任,起草章程,发表罢教宣言,与反动当局进行了坚决斗争,后与欧阳予倩等人一起逃亡香港。1948年任香港文协监事。1949年回北京,参加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工作者代表大会。此后,历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上海电影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上海文联理事,民盟上海市委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等职。1956年,翻泽出版了少年儿童读物《国王打喷嚏》(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63年,应邀到北京中央戏剧学院讲学,并将讲学内容编写了四十余万字的大型戏剧理论著作《编剧理论与技巧》(戏剧出版社),内容丰富,论述精辟,是他一生戏剧创作实践的结晶。
梁宗岱
现代诗人,文学翻译家,教授。笔名岳泰。1903年9月10日生。广东省新会县司前白庙同安里人。小时接触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三国演义》等,其父常在灯下课以《四书》、《五经》及唐宋八大家文,故早年文思畅通,立志献身于文学。十三岁入新会县立中学,后升入培正学校中学部,曾主编该校的《培正学报》、《学生周报》等。1921年冬,应郑振铎之邀为文学研究会会员。1923年秋入广州岭南大学,与刘思慕等组织文学研究会广州分会,并借《越华报》篇幅出《广州文学旬刊》。1924年赴欧,先在日内瓦大学学习法语,一年后转赴巴黎大学听课。在法国期间,曾先后在《欧洲》、《欧洲诗论》等刊物发表法文诗若干篇,又由巴黎Le Marger出版社印行法译《陶潜诗选》。1929年夏赴德国逗留半年,1930年经苏黎士赴意大利各地游览。1931年应国际联盟附属机构“为争取和平的宗教和道德”之邀,发表题为《裁年的道德问题》的演说,颇受听众欢迎,被选为该会永久理事。“九·一八”事变后,接受北京大学催归主持法文系之请,是年由法国乘船回国,同时在北大和清华任课。不久与文学院长胡适意见相左,1934年东渡日本小住一年,旋接受南开大学之聘任英文教授。1938年任重庆复旦大学外文系主任兼教授,当时重庆乌烟瘴气,1944年乃辞职,到广西百色,隐于商贾。1945年至1950年任西江学院教务长兼教授。1950年至1951年任广西省政协委员兼省参事。1956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任广东分会理事,同年至1970年到中山大学西语系执教。1970年起到广州外语学院任教授。1979年出席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主要作品有诗集《晚祷》(1924年,商务印书馆),译诗《水仙辞》(1930年,中华书局),文学批评《诗与真》(1933年,商务印书馆)、《蒙田试笔》、《诗与真》二集(1935年,商务印书馆),译诗集《一切的顶峰》(1937年,商务印书馆),论文《屈原》(1941年,华胥社),译文《罗丹》(《R.M.Rllke》,1941年,重庆正中书局),论文《非古复古与科学精神》(1942年,西南联大学术季刊创刊号),传记《歌德与斐多汶》(1943年,华胥社),小说与短剧《交错集》,《商籁》六首,词集《芦笛风》(1943年,华胥社),《直觉与表现辨》(1944年,复旦大学学报创刊号),《诗钞1958~1962年》,《我的体育锻炼》,《论神思》(1962年,《羊城晚报》),《莎士比亚十四行诗》(1979年,人民出版社),《浮士德》(上集)等。此外,他自1944年起还致力于医药的研究,经三十余年如一日的努力,现有绿素酊、宁神、草精油三种药行世,疗效颇佳。
陈炜谟
(1903.10.16~1955.9.30)现代作家,教授。四川省泸县云锦场人。地主家庭出身。1917年毕业于四川泸县中学,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英文系。“五四”运动时期开始进步文学活动,1922年参加林如稷,陈翔鹤,冯至等人在上海创办的浅草社,出版《浅草季刊》,从事文学创作。1925年同原浅草社的主要成员林如稷、陈翔鹤、冯至及杨晦成立沉钟社,出版《沉钟周刊》;1926年改为《沉钟半月刊》。这时期他出版了短篇集《信号》(1925年)和《炉边》(1927年,北新书局)。1927年《沉钟》停刊后,曾于1932年又继续出刊过若干期,其间出版过七本《沉钟文艺丛书》。沉钟社在“五四”运动后发生过一定影响,鲁迅曾著文称赞,说它“确是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又说:“看现在文艺方面有力的、仍只有创造、未名、沉钟三社……”。他与鲁迅关系较深,长期选修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同鲁迅保持着通信和来往。鲁迅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选了他的《狼将军》、《破眼》、《夜》和《寨堡》。1927年夏于北京大学毕业后,曾在北京中法大学、天津女子师范学校和哈尔滨第一中学教授英语。1929年因病由杨晦、冯至护送回川,此后再未离开家乡。1931年至1933年,先后在四川泸县中学、川南师范学校任教。1934年至1939年在重庆大学外文系任讲师,其间给《春云》、《宇宙风》、《人间世》等杂志撰写散文和文艺论文。抗日战争期间曾任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常务理事。抗战胜利后,在四川大学、华西大学、成华大学任副教授、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参加四川省文联、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并先后任四川大学外文系、中文系主任。曾被选为成都市人民代表,市政协委员。其它著作有《论文选集》(1957年,作家出版社)、《英语学习手册》(1946年)、《英语前置词》(1946年)和转译俄罗斯作家梭罗古卜的中篇小说《古屋》(1936年,商务印书馆),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高尔基的《在世界上》和《我的大学时代》等。
沈起予
(1903.1~1970.1)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四川省巴县人。从小生活在一个贫苦的山村农民家庭。早年就读于重庆巴县中学。1920年赴日本东京求学。初在高等预备学校及高等学校学习,后入日本京都帝国大学专攻文学,直至1927年。此期间,日本及西欧文学艺术各流派的思潮、倾向和成就对他产生过重要影响。1927年回国后在上海参加创造社,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28年,在上海艺术大学执教期间,发表以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人民中间的生活为题材的中篇小说《飞露》。1929年再次赴日,仅一年,便在日本反动派的迫害下提前回国。1930年1月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投入左翼文化运动。从此专事文学创作和翻译。1931年,他的译作《欧洲文学发展史》由开明书店出版,不久,又译左拉的《酒场》,由中华书局出版。在广西桂林良丰师范专科学校任教一年,回到上海。1935年由良友图书公司出版了表现青年追求革命的中篇小说《残碑》和短篇小说集《火线内》。1936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曾主编当时有影响的《光明》半月刊至1937年。其间,发表文艺讲话小册子《怎样阅读文艺作品》(三联书店),比较通俗地介绍了文艺理论知识。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上海至重庆。1938年,曾先后主编在重庆刊行的进步报纸《新蜀报》副刊和《新民晚报》副刊。是年,在《新蜀报》连载了《抗战回忆录》。1939年至1940年夏,在重庆日俘收容所做组织日俘进行反战宣传工作,写反映日俘思想转变过程的报告文学《人性的恢复》,又译了日本左翼作家鹿地的同一题材的小说《我们七个人》,于1941年出版。抗战胜利后,主持中国作协重庆分会的日常工作,积极参加争民主、反内战的斗争。1948年,由上海群益出版社出版他翻译的欧洲文艺理论名著《艺术哲学》。同年下半年,离重庆,经由香港到北京。1949年,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回上海后,任上海群益出版社主任编辑。加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总会。1950年当选上海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以后,又被选为政协上海市第四届委员会委员。1951年起,因患重病而停止了工作。
冯雪峰
(1903.6.2~1976.1.31)杰出的文艺理论家、现代著名作家、诗人,文学翻译家。笔名雪峰、画室、吕克玉、成文英、何丹仁、O.V.等。浙江省义乌县人。十八岁入私塾读书,次年入县立小学学习。1918年高小毕业后,考入金华浙江第七师范学校。1921年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同年,在杭州参加了朱自清、叶圣陶、柔右等人组织的青年文学团体晨光社,发表《小诗》(1922年,《诗》)。1922年与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组织湖畔诗社,后合出白话新诗集《湖畔》和《春的歌集》。1925年到北京,在应修人主编的《支那二月》上发表诗和散文。1926年开始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介绍与传播工作,先后翻译了《新俄文学的曙光期》、《新俄的戏剧与跳舞》、《新俄的无产阶级文学》和中篇小说《我们的一团和他》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因他在被查抄的一部译稿上写有“这本译书献给为共产主义而牺牲的人们”被追捕,后到上海。1928年12月,通过柔石的介绍,认识了鲁迅,编辑《萌芽》月刊,并与鲁迅共同编辑《科学的艺术论丛书》。这时的译著有:《枳花集》(1928年,泰东图书局)、苏联伏洛夫斯基的《社会的作家论》(1929年,上海昆仑书店)、普列汉诺夫的《艺术与社会生活》(1929年,上海水沫书店)、卢那卡尔斯基的《艺术之社会的基础》(1929年,上海水沫书店)、《作家论》(1929年,昆仑书店)、《流水》(1929年,水沫书店)、德国梅林格的《文学评论》(1929年,上海水沫书店)、匈牙利玛察的《现代的欧洲艺术》(1930年,上海大江书店)及高尔基的中篇小说《夏天》(1946年,上海杂志公司)。1929年10月后,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筹备工作,他是基本成员之一,编辑《萌芽》月刊,共出六期。1930年与鲁迅、柔石、郁达夫等发起成立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并主持暑期补习班。1931年任****左联党团书记。为纪念左联五烈士,在鲁迅协助下秘密编辑出版《前哨》杂志,协助丁玲筹办《北斗》,并引见瞿秋白与鲁迅及左联建立密切关系。1932年任****中央宣传部下属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上海中央局宣传部干事。次年任****江苏省委宣传部长。这时期写了些文章,与国民党的文化围剿作了坚决斗争。1933年底到江西瑞金,任****中央党校教务主任、副校长。1934年10月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到陕北,在红军大学和党校工作。1936年,党中央派他回到上海工作,任****上海办事处副主任。他支持鲁迅提出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笔录了鲁迅的《论我们的文学运动》和《答托洛斯基派的信》;同年10月主持了鲁迅的丧事。冯雪峰是鲁迅的战友,在长期的战斗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37年曾回浙江义乌。1939年任中央东南局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1941年,皖南事变后被捕,在上饶集中营被关近两年,写了诗集《真实之歌》(1943年,重庆作家书屋)和《灵山歌》(1946年)。1943年在重庆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抗日战争时期著有论文集《鲁迅论及其他》(1940年,充实社)、《乡风与市风》(1944年,重庆作家书屋)、《有进无退》(1945年,上海国际文化服务社)和《跨的日子》(1946年,上海国际文化服务社)等。1946年又到上海工作。解放战争时期著有论文集《过来的时代》(1946年,上海新知识书店)、《雪峰文集》(1948年,上海春明书店)、《沦民主革命的文艺运动》(1947年,上海作家书屋)及寓言集《今寓言》(1947年,上海作家书屋)、《雪峰寓言三百篇》(上卷;1949年,上海作家书屋)。1948年任时代出版社编辑。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上海市文艺工作者协会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文艺创作丛书》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1950年初任鲁迅著作编刊社社长,长期主持《鲁迅全集》的注释出版工作。1951年至1957年,先后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文艺报》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协党组成员,并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8年被错划为****,1979年平反,恢复党籍。解放后的作品有:电影文学剧本《上饶集中营》(1951年,华东人民出版社)、历史小说《太平天国》(未完稿)及《论文集》(第一卷;195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和他少年时候的朋友》(1951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回忆鲁迅》(195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论<保卫延安>》、《论<野草>》(1956年,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及寓言集《雪峰寓言》(195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寓言》(1956年,作家出版社)等。另有未成集的诗歌、杂文、论文、散文、译作近百篇。冯雪峰一生为党的统战工作和中国无产阶级文艺事业付出了心血,做出了很大贡献。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雪峰的诗》和《雪峰寓言》。
哈特兰
(1903~1983)美国生理学家生于布卢姆斯堡。1923年毕业于伊斯顿的拉斐特学院,获理学士学位。1927年获霍普金斯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27-1929年在霍普金斯大学从事医学研究工作。1929年到莱比锡大学和慕尼黑大学进修。1931年回国,任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员,1936年任生物物理学助理教授。1940年任康奈尔大学生理学副教授。1943年任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物理学副教授。1948年任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物理学教授、系主任。1953年后任洛克菲勒大学教授。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哲学会、美国生理学会、美国生物物理学会、美国光学会、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哈特兰研究视觉神经生理学,知觉感受器生理学,光感觉生理学,节肢动物与脊椎动物眼睛的电反应。研究过光刺激视网膜时视觉神经纤维与细胞的电反应,解释人眼如何区别形状和辨别差异的化学及生理过程。由于这些研究成果,1967年,哈特兰与沃尔德、格拉尼特共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