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1901
2894000000025

第25章 表演艺术(6)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道格拉斯于1942年到华盛顿,被任命为民防局艺术委员会主任,次年加入陆军。战争结束后,他以陆军少校的军阶复员,重返好莱坞。已满45岁的道格拉斯不再是爱情题材影片的理想男主角了,他接连拍了好儿部影片均不很成功。50年代初,他再次回到百老汇剧坛,作为一位优秀的戏剧演员,很快又重建声誉。由于他在《最佳人选》中出色地刻画了一个总统候选人,因而获得了1960年最佳男演员托尼奖。10年的舞台磨炼使他的演技更臻成熟,60年代初,他作为一名性格演员再次重返影坛,虽然不再担任主角,然而他塑造的人物却给人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1963年,他因在《赫德》(又译《牧野枭獍》)一片中成功地饰演了一位饱经沧桑、备尝生活艰辛的老牧场主而获得了36届奥斯卡最佳男配角金像奖。此后,道格拉斯不仅继续参加电影的拍摄,而且还不时在电视上露面。他在电视剧《别虚度良宵》中的优异表现,又为他赢得了1967~1968年一项个人单项表演的埃米奖。

道格拉斯的艺术生命长盛不衰,直到1979年,他还在喜剧片《在那儿》(又译《富贵逼人来》)中扮演了一个角色。获得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男配角奖和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授予的最佳男配角金球奖,更重要的是他第二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金像奖。

道格拉斯参加演出的其他影片还有:《慧心丽质》(1932)、《碎艇缘》(1932)、《奈格那》(1933)、《人海沧桑》(1933)、《危险解落》(1934)、《社会公敌》(1935)、《玉惨花愁》(1935)、《绝色佳人》(1935)、《怒海余生》(1937)、《风流歌后》(1937)、《恩爱冤家》(1938)、《玩偶夫人》(1938)、《巫山梦回》(1933)、《偷香圣手》(1940)、《我们的太太》(1941)、《两面女人》(1941)、《陇上秋色》(1947)、《心头恨》(1947)、《燕雀香巢》(1948)、《新路》(1949)、《绝代妖姬》(1949)、《比利·巴德》(1962)、《挺进敌后》(1963)、《侍卫官奇谭》(1964)、《饭店》(1967)、《候选人》(1972)、《房客》(1976)、《最后警告》(1977,美、联邦德国合拍)、《参议员》(1979)、《乔·泰纳的诱惑》(1979)、《告诉我一个谜语》(1980)、《鬼故事》(1980)等。

埃迪·纳尔逊

(1901~1967)美国电影演员。生于罗得岛的普罗维登斯。儿时便在教堂唱诗班任高音歌手,十多岁随家迁居费城。当过配电盘工人、转运业事务所的小职员,在报社负责报导丧葬方面的新闻。当他在业余音乐团体的竞赛活动中获胜后,便被选进费城市立歌剧团。他扮演的第一个角色就是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歌剧《阿依达》中的阿摩纳斯罗。

米高梅影片公司的艾达·科尔曼在洛杉矶交响演奏会上见到埃迪的演出后,要求公司聘用埃迪,他在影片《舞台三杰》(1931)、《飞燕惊鸿》(1933)《学生旅游团》(1934)中演唱歌曲。

1935年与珍妮·麦唐纳搭档主演《鸾风和鸣》,一举成功。与麦唐纳合作的影片还有《罗斯玛丽》(旧译《凤凰于飞》)、《桃花恨》(1937)、《金色西部女郎》(旧译《凤侣鸾俦》,1938年,饰演墨西哥强盗)、《情侣》(旧译《比翼双飞》)、《新月》(1940)、《血泪相思》(1940)等。他俩最后一次合作的影片是《我娶了个仙女》(1943)。

1947年,他为共和影片公司拍摄了影片《西北前哨》后就退出影坛。以后以演奏及灌录唱片为业。他同夜总会一位名叫盖尔·舍伍德的女郎合作演出,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他们演唱的歌曲大多是埃迪以前主演的影片中的插曲。

1967年,埃迪在迈阿密海滩演出时,因心脏病发作,倒在舞台上,与世长辞。

他主演的影片还有:《广寒春色》(1937,饰演西点军校的学员)、《让自由之歌唱起来》(旧译《自由之声》,1939)、《三弦琴》(旧译《风流王孙》,1939)、《歌场魅影》等。

埃德尔曼·路易斯

(1901~1976)美国电影制片人。生于纽约城,攻读于哈佛大学。曾在米屈罗影片公司当道具员,后进剧本部工作,1928年升为制片人。1931年他为米高梅影片公司撰写《小乡情鸳》的电影剧本。1933年加入华纳兄弟影片公司。1934年,他监制的影片《海上权威》获该年最佳影片金像奖的提名;1945年,他为哥伦比亚影片公司监制的彩色音乐片《一曲难忘》当选为《每日电影》十部最佳影片第五名。

他监制的其他影片还有:《大学游艺会》(1937)、《潜艇第一号》(1937)、《布鲁克林来的牛仔》(1938)、《国防第一线》(1939)、《西线铁军》(1940)、《桃花宫》(1942)、《想入非非》(1944)、《柏林饭店》(1945)、《警匪喋血战》(1949)、《梦中相会》(1952)等。

埃尔德里奇·弗洛伦斯

(1901~)美国电影女演员。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原名弗洛伦斯·麦基奇尼。17岁在纽约登台演戏,后来成为百老汇最出色的戏剧演员之一,她在尤金·奥巴尔的戏剧《长日旅行直到深夜》中的表演,使她获得纽约戏剧评论家奖。

她同丈夫弗雷德里克·玛区搭档演出的影片有《孤星泪》(1935)、《女王殉国》(1936)、《家》(1948)、《谋杀》(1948)、《哥伦布传》(1949)、《雄才怪杰》(1960)等。

她参加演出的其他影片还有:《六汽缸车上的爱》(1923)、《画室谋杀案》(1929)、《名教罪人》(1929)、《格林谋杀事件》(1929)、《弃妇》(1930)、《婚礼的床》(1930)、《十三个女性》(1932)、《危险年代》(1933)、《美人关》(1933)、《奇女传》(1933)、《当代英雄》(1934)等。

亚历山大·凯瑟琳

(1901~)美国电影女演员。生于阿肯色州。是颇有资历的舞台演员。30年代在好莱坞担任过许多影片的次要角色和性格角色,擅长扮演文雅的女人。她的杰出表演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她演出的主要影片有:《女人就规矩点吗?》(1933)、《死神休假》(1934)、《闺怨》(1931)、《彩色面纱》(1931)、《下班以后》(1935)、《红衣主教》(1935)、《萨特的金子》(1936)、《就是那个女人》(1937)、《风流伟人》(1939)、《钟楼怪人》(1939)、《苦恋》(1942)、《人类的喜剧》(1943)、《卖吻汜》(1945)、《约翰爱上玛丽》(1949)等。

艾伯森·梅布尔

(1901~1982)美国电影、电视女演员。是电影演员杰克·艾伯森的姊姊。曾在《长热的夏季》(1958)、《天黑前返家》(1958)以及喜剧片《加扎博》(1959)和《音乐研究家被困记》(1972)中扮演要角。

拜伦·沃尔特

(1901~1972)美国电影演员。生于英格兰莱斯特。在二、30年代的好莱坞影片里扮演主角和重要配角。1928年,埃里奇·冯·斯特洛汉姆导演《女皇凯莉》,由他同大明星格洛丽亚·史璜逊合演。这部影片曾在欧洲发行公映,但在美国从未作商业性的公映。拜伦在有声电影初期曾同蓓蒂·黛维丝合演《威胁》(1932),同琪恩·哈罗合演《聪明三女子》(1932)。之后,他拍片虽多,但大多属一般影片。

他演出的影片还有:《觉悟》(1928)、《舞蹈家》(1930)、《狮口余生》(1931)、《最后的飞行》(1931)、《黄色执照》(1931)、《旧恨新仇》(1931)、《春梦影》(1932)、《辣手惩谣》(1932)、《野美人》(1932)、《陈查礼探案》(1933)、《英国情报员》(1934)、《女皇殉国》(1936)、《天涯情侣》(1939)等。

艾姆菲斯持洛夫·丹尼尔

(1901~)美国电影作曲家、音乐指挥。生于圣彼得堡。就读于罗马皇家音乐院。曾在巴黎、罗马、布达佩断、维也纳等城市任客座音乐指挥。30年代中期到美国,1938年任波士顿交响乐队客座指挥;同年应聘去好莱坞,长期从事电影音乐作曲。以《游龙戏凤》(1945)和《南方之歌》(1947)获当年奥斯卡最佳电影配乐金像奖提名。

40年代到60年代,由他担任电影作曲、配乐的影片约四十部,主要有:《义犬寻主》(1943)、《人海遗珠》(1946)、《原子弹秘密》(1947)《同生共死》(1944)、《谍报敢死队》(1946)、《重逢有日》(1947)、《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1948,旧译《巫山云》)、《蛊姬》(1947)、《叱咤风云》(1947)、《家》(1948)、《扇子》(1949)、《沙》(1949)、《沙漠之狐》(1951)、《审汛》(1955)、《西班牙事件》(1957)、《邓迪少校》(1965)等。

奥尔顿·约翰

(1901~)美国电影摄影师。原籍匈牙利。1924年到好莱坞,在米高梅影片公司当技术员。1928年任派拉蒙影片公司摄影师。后去巴黎,又赴南美洲,曾编导、摄影几部西班牙语影片。1937年获阿限廷颁发的最佳电影摄影奖,同年返好莱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好莱坞的共和与鹰狮两家小公司任摄影师,拍摄了:《杰拉尔丁的爱情纠葛》(1946)、《怀俄明州》(1917)、《1947年流行歌舞大会》(1917)、《卡尼翁城》(1918)、《线索》(1948)、《开塞钻》(1948)等二十多部影片。1949年起,主要为米高梅影片公司拍片,他摄影的影片有:《边境事件》(1949)、《魔鬼门口》(1949)、《新娘之父》(1950)、《一个美国人在巴黎》(1951,由他摄影的第一部彩色片)、《人民反对奥哈拉》(1951)等。《一个美国人在巴黎》获得第二十四届六项奥斯卡金像奖,包括他和另一摄影师艾尔弗雷德·吉尔克斯共同分享的最佳彩色片摄影奖;在这部彩色歌舞片中,芭蕾舞蹈场面在布光、角度、取景、人物造型等方面,都有精心的设汁。

50年代后半期,理查德·布鲁克断导演的三部影片:《婚事》(1956)、《卡拉玛佐夫兄弟》(1958)和《埃尔默·甘特莱》(1960),都由奥尔顿负责摄影。

早在50年代初,奥尔顿曾总结他的黑白电影摄影经验,著有《电影布光》一书,由美国麦克米伦出版公司出版。

坎农·罗伯特

(1901~1964)美国动画片家。生于加利福尼亚州诺思里奇。1934年在华纳兄弟影片公司的动画片部门工作。他制作的以小胖猪波基为主角的动画短片如《胖猪抓鸭记》(1937)、《胖猪的调皮鬼外甥》(1938)、《胖猪和愚人》(1938)等,都颇受欢迎;其后到华尔特·狄斯耐的动画制片厂工作。1944年参加筹组拍摄动画片的美国联合制片公司(UPA),任副总裁。1948年他制作的《罗宾汉小阿飞》曾获最佳动画短片金像奖的提名。根据塞斯教授的故事,创造了杰拉尔德·麦卡波音·波音和克里斯托弗·克伦普特这两个动画人物。1950年制作的《杰拉尔德·波音·波音》获得了第二十三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金像奖。他制作的动画短片获金像奖提名的还有三部,即:1952年的《马德林》、1953年的《克里斯托弗·克伦普特》和1956年的《杰拉尔德·波音·波音在行星上》。

他制作的其他主要动画短片还有:《人际关系》(1951)、《魅力劲儿》(1952)、《小子威利》(1952)、《杰拉尔德·波音·波音交响曲》(1953)、《带着巨型号角的小孩》(1954)、《法葛特的预算》(1954)、《波音·波音现在怎么啦》(1954)、《克里斯托弗·克伦普特的游戏伙伴》(1956)等。

邱吉尔·弗兰克·E(1901~1942)美国电影作曲家。生于缅因州鲁姆福特。1930~1947年他曾多次为华尔特·狄斯耐制作的动画片谱写歌曲或谱乐。狄斯耐在1932年绘制的动画短片《三只小猪》,正是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公映的,但却使美国观众联想到当时美国经济的现实情况。对许多人来说,影片暗示了:只有建成一幢不可摧毁的房子,才能抵御那只饥饿和可怕的大恶狼。特别当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那篇要求美国全体人民团结一致不要失望的著名演说之后,《三只小猪》的那支主题歌《谁害怕那只大恶狼?》流行一时。美国电影史学家刘易斯·约柯布在《美国电影的兴趣》一书中这样指出:“这支主题歌,在一夜之间,好象变成了一支国歌那样传开了。影片原来脱胎于一个流行的童话,但是由于环境和时代精神的驱使,成了国家多事之秋一个用来振奋民心的号召了。”这支主题歌就是由邱吉尔谱曲的。《三只小猪》获得第六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金像奖。

邱吉尔也为狄斯耐制作的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白雪公主》担任配乐,并由他作曲,拉里·莫里填词,谱写了几支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如《当你工作的时候吹起口哨》、《有朝一日我的王子终会来临》、《嗨嗬》等。邱吉尔与其他两位作曲家获得第十届(1937)奥斯卡最佳电影配乐金像奖的提名。1941年他与奥立弗·华莱士合作,为狄斯耐的动画长片《小飞象》配乐,终于获得第十四届奥斯卡最佳音乐片配乐金像奖,而该片中由他和内德·华盛顿合作的插曲《我的宝贝》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金像奖的提名。1942年他与莫里为狄斯耐的动画长片《小鹿班比》谱写的插曲《爱情是一支歌》获得该年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金像奖的提名。同年5月14日,邱吉尔因病去世,终年仅41岁。

邱吉尔担任作曲或配乐的其他影片还有:《珠转玉盘》(1938)、《骑士降龙记》(1941)等。

克勒曼·哈罗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