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世界篇)
2893500000049

第49章 历史知识(2)

马其顿帝国崛起在公元前400年前后。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马其顿两代君王腓力二世和亚历山大大帝将原本地处偏远的马其顿发展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其疆域东自喜马拉雅山的支脉和印度的西北边陲,直抵西方的巴尔干,北从中亚细亚、里海和黑海起,南达印度洋和非洲今日的苏丹边境。马其顿帝国是世界历史上第二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亚历山大死后,帝国崩溃。

布匿战争

布匿战争是公元前264—前146年古罗马与迦太基两个古代奴隶制国家之间为争夺地中海西部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著名战争。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战争因此得名。这场战争前后进行了3次,第一、二次战争是作战双方为争夺西部地中海霸权而进行的扩张战争,第三次战争则是罗马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在布匿战争期间,罗马在与迦太基及其盟友的反复争斗中,占领了欧、亚、非的广大地区,掠夺了大量奴隶和财富,这对罗马奴隶占有制社会内部阶级关系的变化、经济的发展以及地中海地区后来的历史命运,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角斗士

角斗士最早出现在公元前264年。这些角斗士大多是奴隶出身,是经过训练的职业杀手,他们为了取悦皇帝和当地的领主而搏杀到死。一般来说,角斗士的社会地位比奴隶略高。而且,也有些角斗士,因其所向披靡的高超搏杀技巧而成为超级明星。角斗士要进行非常严酷的锻炼并接受严格的饮食控制,只能进食高热量的食物,要学习使用各种武器,包括匕首、剑、网以及锁链等。角斗士们两人一组互相格斗。在一些重大的皇家庆典上,有时出场的角斗士达5000对之多,平均算下来每场大概有100对角斗士出场。失败的角斗士通常是被胜者杀死,血腥而残忍。

斯巴达克起义

斯巴达克起义是公元前73年—前71年在斯巴达克领导下,罗马帝国爆发的一次最大的奴隶起义。起义的主要原因是罗马奴隶社会内部(即奴隶主和被剥夺人权、遭受残酷剥削的奴隶之间)的阶级矛盾。起义队伍最初由70余名角斗士迅速发展壮大,很快发展为几万人,并多次战胜罗马军队。但是后来起义队伍内部出现分歧,在阿普里亚省南部的激战中,斯巴达克军队被击败,6万名起义者战死,斯巴达克也阵亡了。轰轰烈烈的起义失败了。起义历时两年虽然失败,但却震动了整个西方世界,其不畏强暴、前仆后继求解放的斗争精神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奴隶,谱写了奴隶解放的光辉诗篇。

日耳曼人大迁徙

原住在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地带的日耳曼人是一个古老的欧洲民族。他们东邻阿兰,南临罗马帝国。罗马帝国衰落后,少数日耳曼人进入罗马境内,成为雇佣兵、手工工人,或在庄园劳动。另一方面,日耳曼各部也和罗马进行过零星战争,互有胜负。进入4世纪末,匈奴人对日耳曼人领地的入侵却使日耳曼人如潮水般向罗马帝国境内涌来,形成了一场日耳曼民族大迁徙运动,它绵延200多年,规模宏大,波及了大半个欧洲和北非广大地区,在西罗马帝国的旧土上建立了许多日耳曼人的国家,书写了西欧历史的新篇章。

大化革新

大化革新,又作大化改新,是645年(大化元年)发生在日本的社会政治变革运动。646年元月以诏书形式公布改新的主要内容:第一,废除王室和贵族私有土地和部民,全国土地和人民都直属天皇,成为公地和公民;第二,实行“班田收授法”,统定班给人民土地,六年一班,不得买卖继承,受田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第三,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中央政府设二官八省,分掌各项政务,地方行政设国(省)、郡、里(乡)等单位,分别由国司、郡司、里长治理。大化革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也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帝国(630—1258年)是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人于中世纪创建的一系列******封建王朝。帝国崛起于公元7世纪阿拉伯半岛,存在了600多年,主要有神权共和时期和倭马亚王朝、阿拔斯王朝两个世袭王朝。到8世纪中叶,疆域东起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南至撒哈拉,北迄高加索,形成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封建大帝国。帝国的政治宗教中心原在麦加—麦地那,后又迁至巴格达,8至9世纪为极盛时期。1258年,蒙古人入侵,阿拉伯帝国灭亡。阿拉伯帝国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改变了周边许多民族的发展进程,在中世纪的历史上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国,大约存在于395年直至1453年。拜占庭之名原起于一座靠海的古希腊移民城市,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此建城,作为罗马帝国的陪都,并改名为君士坦丁堡。395年帝国一分为二,东部帝国即以君士坦丁堡为首府,因此东罗马帝国又称为拜占庭帝国,但在其上千年的存在期内它一般被人简单地称为“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共历经12个朝代、93位皇帝。疆域在11个世纪中不断变动,色雷斯、希腊和小亚细亚西部是帝国的核心地区。拜占庭帝国融合罗马帝国的政治传统、希腊文化和希腊正教,创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拜占庭文化。建筑艺术方面,如圣索菲亚大教堂,尤以雄伟庄严著称。拜占庭帝国将文字和东正教传给斯拉夫人。它所保存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起了一定的作用。另外,拜占庭的宗教(景教)传入中国,开欧洲宗教传入中国的先河。

吉卜赛人

吉普赛人也叫茨冈人,以过游荡生活为特点的一个民族,原住印度西北部,10世纪前后开始外移,足迹遍及欧洲、亚洲、美洲、北非和澳洲各国。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巴尔干成为全世界茨冈人最为集中的地区。吉卜赛人的语文及文化,在欧洲已经超过500年的历史。其语言茨冈语属于印欧语系新印度语族。现在,吉卜赛人以改说各所在地的语言,擅长歌舞,信奉当地流行的宗教。

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发生在1096年到1291年的九次宗教性军事行动的总称,是由西欧基督教国家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的战争。十字军东征目的是夺回落入******教徒手中的罗马天主教圣城耶路撒冷,战争持续将近200年。东征期间,教会授予每一个战士十字架,组成的军队称为十字军。十字军东征一般被认为是天主教的暴行。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指14—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反映西欧各国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引起了科学与艺术革命,揭开了现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文艺复兴开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为打破封建制度与宗教神学的束缚,随着罗马、希腊古典文化的影响,东方文化的西传,以及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不断向前发展,16世纪达到鼎盛。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作为世界观与指导思想,主张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要求用人性、人道、人权取代神性、神道、神权;主张个性解放,重视人的价值,提倡文化科学与世俗享受。人文主义渗透到了文艺复兴的各个领域,打破了天主教会的思想统治,推动了反封建的斗争,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与文学艺术的繁荣,并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文艺复兴着重表明了新文化以古典为师的一面,但它并非单纯的古典复兴,实际上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创造。

英法百年战争

英法百年战争是指英国和法国之间的战争。1328年,英王爱德华三世以法王查理四世外甥的资格,与腓力六世争夺王位,触发战争。1337年11月英王爱德华三世率军进攻法国,战争开始。1340年,英法两国发生海战,法军战败。1360年法国王子查理被迫签订屈辱的《布勒塔尼和约》,把加来及法国西南部大片领土割让给英国。1364年,王子查理继位,称查理五世,为了夺回失地,改编军队,紧张备战。1429年,法国女民族英雄贞德率军击退英军,解奥尔良城之围。此后,英军节节败退。1429年7月,王子查理在兰斯加冕,称查里七世。1453年10月,驻波尔多英军投降,除加来外,法国领土全部收复。至此,百年战争以法国的胜利而结束。

英国入侵印度

1600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颁布命令,特许刚刚成立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等亚洲国家进行殖民活动,不久,东印度公司便在印度沿海建立了殖民据点。最初,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建立了商业事务所和商馆,只是从事贸易活动。后来,公司势力逐渐扩张,成为一个拥有武装的政权机构。并通过一系列战争,把法国势力赶出了印度,接着占领了印度的大量土地,进行了疯狂的掠夺当地财富,印度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

最早的领事

领事是政府派驻外国,维护本国利益,保护本国公民及法人合法权益的官员。领事源于意大利,中世纪中叶,意大利沿海的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了便于国与国或地区与地区之间进行商品交换,很多商人经常往来于中东、西班牙等地,他们之间经常发生商务纠纷。为了解决纠纷,他们互相调解,互相充当仲裁人。后来,有选举产生一个或几个专门的人来做仲裁人,被称作“商人仲裁领事”,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领事。

四大文明古国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中国和古印度。古埃及,公元前3000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古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制定了“太阳历”,修建了金字塔;古巴比伦,公元前18世纪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巴比伦人建造了空中花园,创造了星期制,把7天作为一周;古中国,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建立了奴隶制国家,从商朝的甲骨文时期就有了历史,一直绵延至今,历经五千年而不衰;古印度,公元前3000年左右,就出现了奴隶制,发明了计数法,创造了包括“0”在内的10个计数符号,完备了十进制,后来称为“阿拉伯数字”。

十大古文明

世界十大古文明分别是:苏美尔文明、古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腓尼基文明、希伯来文明、亚述文明、古希腊文明、波斯文明、古罗马文明、古中华文明。

世界近现代史

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是指15世纪末叶至19世纪中叶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封贵族使用暴力剥夺农民土地的过程。这种情况在英、德、法、荷、丹等国都曾先后出现过,其中以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所谓圈地,就是用篱笆、栅栏、壕沟把强占的农民份地以及公有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而丧失了土地和家园的大批农民就成为了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这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最重要手段之一,而海外的贸易和掠夺是另一个重要手段。德意志、法国、俄国和丹麦等也先后出现过圈地运动。

西欧三大工人运动

西欧三大工人运动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法、德等国无产阶级开展的独立的政治运动,分别是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两次起义;1836—1848年的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为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也使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成为可能;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则从反面提出了创立科学的革命理论的迫切要求,因为工人们没有认清资产阶级政权的实质,不懂得只有从资产阶级手中夺取政权,才能实现社会的改造。

普法战争

普法战争是1870—1871年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陆霸权而爆发的战争。战争是由法国发动,战争后期,普鲁士将战争由自卫战争转化为侵略战争。最后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告终。德法两国于这次战争中的结怨,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伏线。普法战也争改变了欧洲政治军事格局。法国国际地位下降,普鲁士支配除奥地利以外的其他全部德意志邦国,成为强国。

资产阶级革命

17、18世纪,世界历史继续向着更为深广的方向发展。封建主义在欧洲和北美受到打击,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欧洲大陆的主要封建国家也陆续进行改革,推行富国强兵政策,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此期间,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欧洲政治思想领域出现了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套政治构想。在法国的大革命,摧毁了封建****统治,为资产阶级掌权开辟了道路。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建立了新兴的美国。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厂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工业革命在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逐步发展到采矿、冶金、机器制造、运输等部门。18世纪80年代,因蒸汽机的使用而得到进一步发展。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法、德、美等国也于19世纪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人类跨入了机器时代,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以及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形成了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拉大了东西方社会进步的距离,并把世界纳入了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体系。

启蒙运动

18世纪初,法国社会内部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已经有很大的发展,然而,它仍然是一个非常腐朽的封建等级制的、****主义的、天主教会的国家。资产阶级要求自由发展,要求进行改革和革命,扫除封建制度的障碍,于是涌现出了很多资产阶级的理论家,如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等,他们著书立说,批判封建制度的不合理性,宣扬建立“合理”的社会制度。他们的宣传启发了人们反封建的意识,所以,这些人被称为“启蒙思想家”。启蒙运动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领导和发动的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政治学、文学、教育学等。它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为诶西方资产阶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整个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

美国独立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