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古琴清英
2891400000078

第78章 梁溪·若遗探曲(5)

(三)傲世溯《骑气》

《神游六合》,相传为晋代谢涓子所作,或曰宋代雪祖生所作。该曲风格颇为古朴,据臞仙解题曰:“是曲之来也,尚矣。”按《小尔雅广诂》释《吕氏春秋·古乐》“乐之所由来者,尚矣”之“尚”为“久也”,可知“尚”字在此亦“久”之意,故知该曲来源已久,盖为宋代或宋代以前的作品。另据臞仙解题可知,南宋《紫霞洞谱》编者杨缵(1201?~1267)杨缵(1201?~1267),字嗣翁,号守斋,又号紫霞,官至司农卿,以女进淑妃赠少师。其洞晓音律吕,知音妙天下,为端淳间荐绅四绝之一,浙派古琴领袖人物。晚年和门客一起订正调意、操弄四百六十八首,编为《紫霞洞谱》十三卷,系收录最丰富的大型琴谱集成,南宋最大谱集。曾得授此曲,因其秘而不传,故未辑入《紫霞洞谱》,且其临逝时嘱咐儿子,改其字谱,从将泯示后学。没想到该曲的另一位传人雪祖生使此曲流传了下来。由此可见,雪祖生仅仅是将该曲公之于众的一代传人。吴文光先生怀疑雪祖生是否就是“雪江”,即南宋琴家徐天民(号雪江,师郭楚望,传世之作为《泽畔吟》)。徐天民,名宇,号雪江,又号瓢翁,严陵人,南宋琴师,参与编辑《紫霞洞谱》,后人推崇为“徐门正传”,撰有《徐门琴谱》十卷,《泽畔吟》为其代表作。然古有雪姓,按《路史》:“楚公族之后有雪姓。”历史上的名人元朝有雪别台,明代则有吴江巡检雪霁。故窃以为雪祖生即“雪江”的可能性并不很大。

《神游六合》是否晋代谢涓子所作,今已难考,或许只是假托与传说而已。该曲现存于《神奇秘谱》《新刊发明琴谱》《风宣玄品》《西麓堂琴统》《琴苑心传全编》《天闻阁琴谱》六谱中。《神奇秘谱》《新刊发明琴谱》《风宣玄品》《琴苑心传全编》《天闻阁琴谱》五谱段落、谱字完全相同,仅《西麓堂琴统》与之稍有差异,但整体旋律基本相同。可以说《神游六合》在其传承过程中,基本上没有多大演变与发展,这大概与其代代秘传、弹少听稀有关。笔者试将两谱分别弹后,觉得《西麓堂琴统》之《骑气》传谱并非直接来自《神奇秘谱·神游六合》,然两谱却有可能从同一传谱发展而来,而《西麓堂琴统》谱在其祖谱的基础上发展得似乎更为完善。其中“神”谱以修饰音完善而见长,“西”谱以旋律完善而见长。

从曲风旋律之高古不俗及字谱指法之声多韵少等特点来分析,《神奇秘谱》《神游六合》盖为宋代之传谱。据《神奇秘谱》解题“是曲之来也,尚矣”及明清诸谱“圣贤名录”中皆有谢涓子(晋人)作《神游六合》来看,若言该曲原创为晋代作品,亦不是没有可能。而据《神奇秘谱》解题“岂意雪祖生曾授受之,故有所传”及明清诸谱“圣贤名录”中皆有“雪祖生作《神游六合》”来看,存见《神奇秘谱·神游六合》盖接近宋末雪祖生传谱,并已在谢涓子或他人原创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故已不似魏晋或隋唐曲风,而更近宋代,因此后人亦称该曲为雪祖生作。另《琴苑心传全编·历代帝王圣贤名氏录》《太音希声·圣贤名氏目录》中皆称“王晋叔作《骑气》”。王晋叔,北宋人,与苏轼(1037~1101)同时,苏轼有诗作《王晋叔所藏画跋尾五首》;另《全宋诗》卷七三三中录有韦骧(1033~1105)诗作《答王晋叔》。窃以为,《神游六合》或许原名《骑气》,盖臞仙之流更俗为雅,将其名更作《神游六合》。其传承盖由晋代谢涓子原创→北宋王晋叔→宋末雪祖生→明初朱权《神奇秘谱》→清初《琴苑心传全编》……宋代僧居月《琴曲谱录》中所保存的北宋以前的古琴曲目中,及明蒋克谦《琴书大全》卷十三“曲调名品”、“曲调拾遗”所录宋人所撰古琴曲目(盖撰于北宋沈遵之后至南宋郭楚望活动年代之间)中皆未见录有《骑气》或《神游六合》,故亦有可能《骑气》即王晋叔所作。该曲或许存在于南宋韩侘胄韩侘胄(?~1207),南宋人,字节夫,宋相州安阳人(河南安阳),为韩琦五世孙。韩琦(1008~1075),字雅圭,自号赣叟,北宋政治家、名将。之家传古谱(其曾祖韩琦所藏)中,韩党张岩张岩,字肖翁,南宋和州人(安徽和县),乾道五年(1169)进士,年三十八参政,官至光禄大夫,为韩侘胄亲信,以鼓琴闻于时,著有《琴操谱》十五卷、《调谱》四卷。又将韩氏家传古谱与市间购得的野谱合编为《琴操谱》十五卷,后为其门客郭楚望得之,又传于弟子刘志方。刘志方,南宋浙江天台人,郭楚望的学生,继承了楚望的琴学,创作琴曲《吴江吟》《忘机曲》。刘志方创作的《忘机曲》即受到《骑气》的影响。后来少师杨缵派门客徐天民、毛敏仲就学于刘,从而得到了楚望所传的张岩《琴操谱》及郭氏《潇湘水云》《泛沧浪》及刘氏《忘机》诸曲。其中有许多琴曲被收录进杨缵晚年和门客徐天民、毛敏仲一起编辑的《紫霞洞谱》中,而《神游六合》却因其秘而不传,故未被收录。杨守斋临逝时嘱咐其子,更换掉《神游六合》曲谱内容,从而使后学琴子再也看不到原谱。明初《神奇秘谱》“霞外神品”三十四曲,皆朱权亲授熟悉之曲,如序中所言“予昔亲授者三十四曲,”见臞仙《神奇秘谱》序:“予昔亲授者三十四曲,俱有句点,其吟猱取声之法,徽轸之正,无有吝讳,刊之以传后学,观是谱皆自得矣。”《神游六合》亦在“霞外神品”之列,据其解题可知,虽说未言作者是谁,然朱权对该曲传承的某些细节及隐情知之甚详,对该曲主题思想、意境风格的描绘亦颇近完美。所以说宁王朱权亦可谓《神游六合》在明初的一代传人。

明初朱权所修订的《太古遗音》(1413)“古琴曲调名”中“商意”字谱后所附琴曲(无谱)目录中,就有《骑气》。其中晚出的琴曲 “商意”曲目中有宋末刘志方作的《忘机》;“角意”曲目中有宋末毛敏仲作的《御风》;“征意”曲目中有毛敏仲作的《涂山》《山居吟》《樵歌》;“凄凉意” 曲目中有徐天民作的《泽畔吟》;“蕤宾意”曲目中有郭楚望作的《泛沧浪》《水云》;“姑洗意”曲目中有郭楚望作的《秋鸿》。琴曲《秋鸿》,一曰郭楚望所作,一曰臞仙所作。然睹近年故宫所藏文物—明初浙派徐门徐和仲所献《秋鸿》谱及元代倪云林诗中有“秋鸿曲”,可确定大操《秋鸿》乃楚望所作。而其余诸曲亦基本上都是宋末以前的作品,故将《骑气》的创作年代断为宋末以前,有据可证。其中《骑气》正好与后来朱权所编《神奇秘谱》中《神游六合》曲题下所注“即《骑气》”相吻合。按朱权所修《太古遗音》《太古遗音》,旧为南宋田芝翁所撰。按明代《新刊太音大全集》中所录臞仙序言可知,南宋嘉定(1208~1224)之前,曾有一部三卷琴论集《太古遗音》问世,辑撰者为田芝翁。到嘉定年间,杨祖云将此书改名为《琴苑须知》而献于朝廷。到两百年后的明初公元1413年,朱权又将这部琴论集考校增删,分两卷重新刊印,仍名《太古遗音》。成书于明永乐癸巳(1413),其后朱权所编《神奇秘谱》成书于洪熙乙巳(1425),其间正好相隔十二年。据臞仙《神奇秘谱》序云:“如此者十有二年是谱方成”,可见《神奇秘谱》的编撰工作恰好始于公元1413年,两书是紧接着编撰的。编撰《神奇秘谱》时,朱权在崇雅黜俗的思想指导下,“曲名鄙俗者悉更之,以光琴道”见臞仙《神奇秘谱》序。,将通俗的《骑气》更名为高远的《神游六合》,也就顺理成章了。此外,明代浙派《文会堂琴谱·曲名·第十三》亦录有《山堂神游六合》(一名《骑气》),不过其中已出现一些明代创作的琴曲名,且《文会堂》中亦未收录该曲具体字谱,故难测《山堂神游六合》的传谱年代,其名大概已受到《神奇秘谱·神游六合》的影响。另清代祝桐君《与古斋琴谱》(1855)“考存琴谱”后所附二百六十余首曲操目录中,亦有“《神游六合》,又名《骥气》”,此中《神游六合》与《骥气》又似乎混淆了,因其无谱可参,故难作论述。是以笔者据前猜测《神游六合》一名乃明初臞仙据《骑气》原名而改。

(四)探玄归根本

针对《神游六合》解题中“改其字谱”及《神游六合》《六合游》异曲同名这两大困惑,于百思难得其解中,笔者有一大胆推测:《诚一堂琴谱》之《骥气》祖本盖南宋杨守斋自制或改编,临终嘱其子将自制谱更换浙派楚望《骑气》传谱,从而使自己的得意之作《骑气》能够流传光大。未料雪祖生曾得授楚望《骑气》,并传与后人,故异曲同名的两种《骑气》传谱共同流传了下来。雪本《骑气》为商调,杨本《骑气》为蕤宾调,显然不是同一首曲子。后人在察知两谱差异的情况下,将杨本《骑气》曲名改为《六合游》和《骥气》,以分别两谱。《六合游》的传承大致为:杨瓒(?)→毕尔恕→胡远山→程允基→《诚一堂琴谱》→《天闻阁琴谱》……

“道不可须臾离也”,人生本是一个求道与悟道的过程,古琴曲亦往往寓道于其中。如果说《神游六合》如《老子》一样言简意赅、博大精深;那么《六合游》则像《庄子》一般潇洒放逸、汪洋恣肆。《骑气》以意境见胜,《骥气》以旋律见长。同是驭炁释神,遨游六合,《骑气》之神韵为“傲世欺俗”;《骥气》之真趣为“逍遥自在”。体悟《神游六合》,应顺其自然,放下物我,可顿下超然;感受《六合游》,可勤勤拂拭,融会曲意,亦渐渐洞然。这两首曲子在数以千计的古琴曲中堪称经典之作,在众多的“道家琴曲”中更是佼佼者,只是由于长久以来的珍秘不传,使其远离了琴人,更远离了大众。希望此文的撰写能使更多的同仁了解它们,令更多的有识之士喜爱它们。至于其中一些探讨性的推测,未必正确,还望老师及琴友们批评指正与进一步深入研究。

(王烈,江苏人,琴学家,致力于古琴曲的演变考证,编撰、改编、修订琴歌《天音弦歌》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