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理性的光芒
2891300000055

第55章 西部大开发与甘肃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研究(1)

杨伟良

江****总书记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我国下个世纪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这是党中央高瞻远瞩,把握大局,审时度势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也就是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总理也明确指出,搞好天然林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重大步骤。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视。西部大开发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促进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和切入点,这无疑给地处西北地区中间地带的甘肃民族地区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甘肃民族地区曾在历史上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但是多年来,由于自然作用力和人为不合理开发行为等多种因素的破坏,生态环境已明显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现在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制约跨世纪甘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显性障碍。那么,甘肃民族地区如何在21世纪抓住西部大开发的难得机遇,促进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为大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已成为全省上下普遍关注的焦点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就此作些粗浅探讨。

一、甘肃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现状透视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全省有44个少数民族,其中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是甘肃省的三个特有少数民族,其人口分别占全国该民族总人口的83.3%、96%和90%。从总体上看,全省少数民族虽然人口比重小,仅占全省总人口的9.3%左右,但所占地域较大,其聚居的地方面积有19.4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43.2%,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主要表现在:

(一)聚居的地方地形复杂,自然条件恶劣。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甘肃少数民族基本上分布在远离中心城市和交通沿线的边远、高寒、干旱地带。从居住地域看,主要是省境南部的甘南高原,中部的陇西黄土高原,陇山地区,以及祁连山地和河西走廓西端山区。这些地区的地形特点是:高原、山地、沟壑居多,沙漠、戈壁、草原相间。其中甘南高原为青藏高原东部边缘部分,阿尼玛卿山从青海插入,西倾山和积石山分别为西北和西南屏障,整个地形东低西高,海拔从3000米增至4000米以上,缓缓上升,地处积石山的乔木格日,海拔4800米。这些地区气候寒冷潮湿,生长期短,但有大面积草滩分布,为甘肃主要畜牧业基地。甘南藏族自治州处于该区,藏族同胞多从事畜牧业。

陇西黄土高原,亦称甘肃中部干旱区,为黄土高原最西部分,海拔1200米至2500米之间。区内黄土深厚,沟壑纵横,植被稀疏。临夏回族自治州在区内,商品经济比较发达。但因气候干旱,农业受到影响。

陇山山地,位于甘肃与宁夏交界处,海拔平均在2000米以上,全长120公里。在甘肃境内的山地平均宽度为20公里,山地平缓,适宜于农业生产,但水源少,灌溉不足,农业产量低且不稳。

祁连山地,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以南,甘、青两省交界处。东起乌鞘岭,西至当金山口,长约1000多公里,大部分海拔在3500米以上。其东部气候湿润,为甘肃的重要牧区和林区之一。西部干旱,多为荒漠、半荒漠、草原。这一带主要生活藏族、土族、裕固族、蒙古族和哈萨克族。还有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马鬓山地区,位于河西走廓以北的北山山地,东西长1000多公里,海拔2000米至3400米。山地周围有广阔的荒漠和半荒漠草原,能放牧,有少量牧畜。

从以上可以看出,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地处贫困山区,山地约占80%,以旱作农业为主,农业基础薄弱,农作物受制因素多。如南部高山少数民族地区,绝大多数海拔在2500米以上,高寒阴湿,气温低凉,仅有100天以下的无霜期,一般农作物很难生长成熟,人们说:“山高地凉,大燕麦不黄。”道出了这里自然条件的恶劣。陇南境内,山高沟深,少数民族大都生活在崇山峻岭中,从当地民谣“一山重一山,出门就爬山,隔山能对话,相见大半天,地是卧牛间,无雨禾苗枯,有雨连根翻”中,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地理环境的险恶。

(二)人为的破坏,加重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一方水土难以承受一方人口。建国以来,由于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一直实行比较宽松的人口生育政策,加之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少数民族人口不断增长。有资料显示,1964年人口普查时,全省少数民族人口为95.5万人,到1982年人口普查时,其人口猛增至155.5万人,到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达185.6万人,而到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时,少数民族人口已达227.58万人,已占全省总人口的9.38%。(参见目倩《甘肃人口增长的特点分析》一文,《西北人口》1999第一期)人口的过快增长加重了民族地区生产生活的压力。为了生计和生存所迫,广大少数民族在其居住的地区因生活来源渠道少,不得不过量砍伐林木、过度垦植、超载放牧甚至重载乱牧,由此导致森林锐减、草场退化、植被破坏、生态恶化、灾害频发,加剧了贫困程度,以至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更加重了生态环境的恶化。首先看草原资源。甘肃是全国五大草原牧区之一,全省共有9个少数民族牧区县,9县约有1.2亿多亩天然草原,占全省草原面积的65%左右,其中可利用草原有1.15亿亩,甘南和祁连山中段草场被公认为我国品质优良的草场之一,过去给国家提供的畜牧产品产量多、质量高。但现在的情况如何呢?据专家调查分析,目前9县1亿多亩草场约1/4出现了明显退化。特别是冬季草场严重不足,形成“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的状况。全省7个纯牧区草场目前的载畜量已高达760多万只羊单位,而实际理论上能载畜量仅为547万只羊单位,多出近40%。长期超载放牧、重载乱牧,造成大面积草场退化。在1.2亿亩草场中,缺水草场就达2200万亩,无水草场就有3700万亩,现在真正可以利用的草场已不足50%。再加上鼠害破坏,草原受损更严重。草原鼠类虽然个体较小,但数量众多,对草原的危害比较大。如它的体重虽仅有一二百克,但平均每天能吃鲜草733克,56只成年老鼠一天食用的牧草相当于一只绵羊的日食量。更为严重的是,它们啃食牧草的根部,挖洞堆土,草原形成大量土丘,彻底破坏植被。据统计,仅甘南草原每年受鼠虫害达800多万亩。草原一旦严重退化,必然导致生态恶化。因为草地虽然根系分布浅,但生长快,根系密,强化的根系对土壤有较强的吸附力和粘着力,它对地表的保护,防止土壤侵蚀,减少地表径流有显著效果,所以当草原出现问题时,水土流失必难避免。甘南州80年代初,水土流失面积仅为80万公顷,到现在水土流失面积已扩大到456万公顷,不到20年就增加了44.5%。同时导致白龙江流量下降了20.6%,而含沙量增加了73.3%,大夏河流量减少了31.6%,而含沙量增加了52.4%。草原退化还造成降水量逐年减少,大部分山谷小溪绝流,一些泉水干涸,大小湖泊水位下降,地表径流量锐减,仅甘南州原有120万亩沼泽缩小到不足30万亩,绝大部分沼泽地变成了戈壁滩和植被稀疏的半干滩和黑土滩。草原退化还会直接造成旱灾荒漠化。甘肃由于深居内陆,植被稀少,成为旱灾多发省区。据《甘肃水旱灾害》介绍,仅广大民族地区不同范围不同程度的旱灾平均3年一次,较重的旱灾平均13年一次。并且随着时间的延续,旱灾频率间隔越来越短,近年几乎每年都闹旱灾。由于草原严重退化,使土地荒漠化加剧。目前全省荒漠化面积已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8.5%。尤其是河西地区,风沙危害十分严重,沙尘暴频繁发生,给当地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或绝收,人畜伤亡时有发生。1996年5月29日的一场强沙暴袭击整个敦煌市,在这次沙尘暴中有5人死亡,5万多亩棉田、2600座温室大棚、30公里长的渠道被毁,直接经济损失有5000余万元。可见,草地退化、植被减少,给当地农牧民以至全省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

其次,再看森林资源的损失给生态环境的影响。应该说,我省少数民族聚居地森林面积比较大,很有优势。全省民族地区有森林面积1625万亩,木材蓄积量约有1亿立方米,分别占全省的32%和54%。省内较大的迭部、舟曲、洮河、大夏河、祁连山、太子山等国营林业局(场)都地处少数民族地区。但是由于建国以来森工企业的过量采伐,部分林区和林缘区地带群众乱砍滥伐,加之管理不善、灾害性消耗等原因,致使森林资源大量减少,林地面积逐年缩小,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旱、雹、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日趋频繁。甘南林区是甘肃最主要的林木生产加工基地之一,该林区自1951年大规模开采以来,已累计采伐面积7.3万公顷,采伐蓄积1627万立方米,分别占林区总面积、总蓄积的15.11%和19.92%。因缺乏保护性限量开采,致使林线大量后移、林木质量大幅度下降、江河流量减少、含沙量逐年增大、水土流失加剧、草场沙化严重。目前全州草场退化面积已达1200多万亩,占全州草地面积的29.38%,草场产草量由50年代的436公斤/亩下降到90年代的301公斤/亩。1986年以前,全州旱、洪、雹等自然灾害发生面积为1.17万公顷,1998年农业受害面积增加到5.27万公顷,增加了近3倍,且在去年又遭7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迭部县是森林资源县,但该县的森林经过30年的持续大量采伐,现已到了全线枯竭的地步,森林作为县境内的优势已名不符实。就蓄积而言,该县80年代初调查的活立木蓄积量为4670.9万立方米,若按林业部森林调查规程,坡度在36度以及不易更新的林区应划分为防护林的规定来统计,县城林区防护林面积则占总面积的80%以上,用材林尚不足20%,用材林蓄积量实际只有900万立方米,而历年实际采伐外运的木材已超过1000万立方米,按生产每立方消耗2.27立方米木材计算,实际已采伐和消耗2270万立方米以上。这就是说迭部林区用材林早已采光,近年来采伐的大都是不该采的水源涵养林、防护林,甚至连早年采后保留的林墙、林帽也难逃厄运。森林资源濒临枯竭,使不少山体土层流失,岩石裸露,水土流失加剧,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目前全县30%的自然村人畜饮水已成问题,60%农田灌溉水源濒临干枯。由于采伐面积逐年扩大,地表没有森林覆盖,每遇雨水季许多坡耕地变成了水、土、肥的“三跑田”;河谷地带的农田又常被泥石流淹没;山体滑坡,十几个村庄面临搬迁,全县水土流失总面积已达1,500多平方公里。不仅对本地的经济生活和社会安定带来危害,也威胁着长江流域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卓尼县洮河段林区是甘南州主要林业生产基地,该区自1958年开始大规模采伐以来,森林覆盖率已由60年代的50%下降到目前的25.6%,林线普遍后移8~20公里。由于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致使该区气候由高寒阴湿变为高寒干旱,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仅旱灾从95年以来的五年中,就有四年发生了严重干旱,造成粮食大幅度减产,给农牧业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

以上不可置疑的严峻事实充分说明,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已经到了不容忽视,需要下决心治理改善的时候了。

二、植树种草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