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陇原艺术探析
2890600000033

第33章 试论藏族戏剧与民间舞蹈(2)

这出剧充分表现了善与恶、美与丑斗争的故事,揭示了通过曲折的斗争,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主题。通过剧情,反映人们面对错纵复杂的现实生活中的不合理而又得不到解决的各种社会现象,只有通过幻想来表达自己的要求与愿望。

⑥《卓娃桑姆》:该剧是根据西藏“门”地区流传的历史故事《姐弟俩》改编的。

从前,有一个门支岗小王国,国王名叫呷拉旺布,他先后娶了两个妃子,其中一个是卓娃桑姆,另一个是哈江堆姆。国家大权旁落到哈江堆姆手中,国王、王子和公主都深受其害,王子和公主逃到邻国,当了邻国的国王,后来,经过了许多周折,杀死了女魔哈江堆姆,国王得救,天下太平。

本剧通过许多曲折的故事情节,集中表现了真、善、美战胜假、恶、丑的这一主题。

⑦《智美更登》:该剧根据佛教大藏经《甘珠尔》中的《太子须大拿经》写成。剧中描写智美更登乐施好舍,见苦就助,见贫则济,有求必应。有一次,邻邦的婆罗门趁机要去镇国之宝,国王知道后,一怒之下,把他流放到远方,王子又将随身携带的财物、儿女、妻子、眼睛施舍予人,这件事感动了上天,最后,在天神的帮助下,双目复明,夫妻团聚,父子团圆。

本剧主要表现的是《佛本生三十四生》中的第九生,正修六度布施业果思想。被佛学界视为珍品,也是藏戏传统剧目之一。

⑧《白玛文巴》:主要描写了白玛文巴之父因才能出众而被国王陷害,白玛文巴长大后更能干,国王便又设各种计谋加害于他,后白玛文巴凭智慧勇敢战胜了国王,当上国王的故事。

除了上述各地常演的剧目以外,甘南藏区还普遍流行由拉卜楞寺琅仓活佛根据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改编创作的剧目——《罗摩王》和拉卜楞藏传佛教宁玛派寺院藏戏队根据著名史诗《格萨尔王传》中《地狱救妻》部分改编成剧的《阿德拉姆》。这两出剧的内容充满了传奇色彩和宗教渲染,但在表演艺术上,完全融于“南木特”剧的演出风格。“南木特”剧的脚本,大多是一种说唱体作品,其特点是叙事用散文,对话则用韵文。比喻生动确切,文字通俗流畅。总的来说,藏剧作为独立的综合性艺术,有其久远的历史传统,丰富的思想内容,独特的表现形式,古朴的舞美音乐,洗练的语言风格,为广大藏族人民所喜爱,成为藏族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

藏剧作为藏族戏曲剧种,从它的产生、形成到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将藏剧发展的整个过程按史分期,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①从原始部族的民间歌舞开始,到公元14世纪唐东杰布时代,称为藏剧的孕育时期。

②从唐东杰布综合民间流传的各类艺术、正式创建雅砻部七人剧团,到五世****洛桑嘉措时期,称为藏剧的形成时期。

③从五世****到五世嘉木样·丹贝坚木参时期,可称藏剧的全面发展和完全定型时期。

除了传统的八大藏戏以外,各地根据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改写编创的剧目约有六七出。每逢节日和****期间,寺院和民间剧团轮流开演上述各剧,深受群众的欢迎。

二、藏族舞蹈

甘肃藏区位于雪域的东北隅,平均海拔3400米,是一个高山、大河、森林、草原荟萃的引人神往的地方。这里有阿尼玛卿、阿尼念青、多拉让茂等众多的神山。这些神山由西向东横贯西藏和甘肃之间,犹如一道道天然的屏障,横亘在甘肃藏区的周围。黄河、白龙江、大夏河、洮河、大通河等江河湖海都发源在这里,与这块神奇的大地一起成长壮大,和这些奔腾的江河一块儿喷香流芳的,是盛开在这高山之巅、草原深处的艺术之花——藏族舞蹈。

甘肃藏区不仅有着许多脍灸人口的说唱故事史诗、民间叙事长诗,而且有着地方特色浓郁和草原气息强烈的民间音乐、舞蹈。藏民族由于长期受本教文化的影响,对自然、图腾、祖先都比较敬仰崇拜,所以,在漫长的生产劳动实践中,根据生活环境的需要,他们创造了图腾、祭祀、生活等方面的舞蹈。流传在甘肃藏区的常见舞蹈有:祭祀舞、图腾舞、劳动舞、宗教舞、习兵舞、民间舞等六类。

1.祭祀舞。

“赤格咒乌”,是流传在文县一带藏区的12相祭祀舞。祭祀舞也为一种面具舞,相传很久以前从西藏传来。舞者头上各戴狮、虎、豹、龙、凤、雕、豕、牛、羊、熊及大鬼、小鬼等12种面具。当地藏族称“赤格咒乌”,汉语叫12相祭祀舞。每年一跳,一般在藏历正月十三祭奠山神时跳,从文县铁楼藏族乡麦贡山一带开始,然后从茹贡山、强区、枕头坝、草坡山、荔枝山一山一峰、一村一寨地按次跳,一直跳到正月二十日止。成为当地最隆重也是最受藏族群众欢迎的一种传统祭祀古舞。

据有关藏文经典中记载,这种“赤格咒乌”祭祀舞,最早始于公元7世纪初,当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成功地创造吐蕃文字和制定各种法律而举行了一次规模盛大的庆典仪式。在这次庆典仪式上首次上演了装扮狮、虎、豹、龙、凤、雕、豕、牛、羊、熊等动物的面具舞。后来,这种拟兽面具舞作为吐蕃本土的传统舞蹈在各地流传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化成为民间祭祀山神、祈求神灵的祭祀舞蹈。

跳祭祀舞祭奠山神时,队列最先一人打着一面旗幡,旗中央画着一个披发齐肩、头戴颅骨花冠、腰挂三角虎皮的部落护法神画像。跳时第一步先向左侧打开,并以开胯向右的力量将身体徽微向右转移,支撑脚左脚在原地随着旋律稍微移动,右脚的姿态这时延伸向左;第二步先起左脚,向着左侧开胯,打开的同时,左脚姿式是朝右,转圈左提起向右方,产生向右猛冲姿态。这样翻来覆去地跳,跳舞的人表现了一种庄严而饶有兴致的神态。舞蹈表现了祭祀祈求神通广大的部落护法神战胜一切妖魔鬼怪,祝愿人畜两旺、五谷丰登。

从赤格咒乌祭祀舞的形式到内容看,反映了人们认识自然的一种原始观念形态,完整保留了本教最早祭祀山神的一种方法和风貌。

2.摆阵舞(习兵舞)。

摆阵舞是流行在舟曲一带藏区的一种反映古代士兵操练的传统舞蹈,它具有强烈的战斗气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摆阵舞最早流传在西藏山南工布、达布地区,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所建的大昭寺的壁画中,也绘有手持长矛、身着盔甲的古代吐蕃士兵的跳摆阵舞的场景。这些士兵,古时称作“拉马”,意为神兵。

摆阵舞主要是反映战争生活的舞蹈,所以,其内容和舞蹈的表演形式大致相同,主要为表现古代士兵为保卫本国领土而苦练武功的军旅生活场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练兵场上的壮观气势。摆阵舞是男性壮年演员表演的一种群舞,具体人数一般不作限定,习舞的人均手持长矛,由一位本教祭师领队,领舞人长矛上倒挂着一只羊腿,象征着被征服的仇敌。舞中的基本队形变化不大,有时随领舞者的吼声变换各种队形,群舞演员的队形一般都是在圆圈位置上做学习动作。当表演进入高潮时,演员口里喊出“咴咴咴”的口哨声,这种声音能够渲染演出气氛。

摆阵舞的旋律比较平稳,一般边唱边舞。整个舞蹈从形式到内容完整统一、奔放有力,真正显示出了神兵天降、驱魔压邪的神威。舞蹈场面气势高昂,情景壮观激烈。

3.宗教舞蹈。

是寺院举行羌姆时的跳神舞,属藏族宗教舞蹈。羌姆规模宏大,舞蹈种类繁多,各寺有各寺的特点,各派又有各派的跳法,但各地比较普遍喜跳的是黑帽舞和骷髅舞。

黑帽舞:即身着咒舞的服饰,戴黑帽子,黑皮镶边,帽顶像天杖,身着古代能藏箭弓的大袖黑衣袍,手舞足蹈,其咒语舞姿,酷似对准吐蕃赞普郎达玛双眉之间作射箭的姿态。该舞藏语称“夏那巴”,即黑帽舞。在藏传佛教各派寺院中都跳这种舞。

骷髅舞:是藏传佛教寺院举行“羌姆”时最常见的一种角色。据传,有一个吐蕃本土的一种厉鬼,为印度高僧莲花生降伏,煮于沸腾的湖水中,煮成骷髅后,作了皈依佛门的一种神灵。后来莲花生把降伏这个本教凶恶的厉鬼皈依佛门使其变成佛教善良的精灵的故事,编入羌姆中,流传于世。

扮演骷髅的一般为10岁左右的童僧,以单腿蹦跳为主,舞蹈动作滑稽活泼、天真有趣。

由于跳神中的宗教舞也多以印度密宗金刚舞为基本素材,所以,这种“金刚舞”的舞蹈也多以各种神秘的“手印”为特征,以两手十指种种姿势之相,来表达“密印”的象征意义。从构成宗教舞蹈的元素骷髅、面具、服装、舞蹈来看,受了西藏本土文化和外来佛教文化的双重影响,而更多的是受了印度佛教文化的影响。

4.图腾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