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抢占先机,把现在的工作做好
机遇青睐有准备的头脑,如何抓住机遇,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准则可循,但过人的洞察力和预见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职场中,要抓住每一次机会,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不至于被时代所淘汰。
经典寓言
两国的士兵在沙漠中展开了为时一个多月的拉锯战。一个月下来,双方士兵都已疲惫不堪。
一天,双方的指挥官同时接到上级的命令:争取一个荒废已久、却具有战略价值的碉堡。
两军指挥官立即命令部队向碉堡进军,由于双方与碉堡的距离相同,且双方的士兵同样疲惫,所以根本没有可能按指挥官规定的速度进发。
甲军的指挥官下令:每前进10千米,就停下来休息一次,休息只有10分钟,到时间立即前进。体力不支的人不必扶持,也不必急救,免得影响前进速度。
乙军的指挥官下令:坚持到底,一刻也不能休息。为了减轻负担,除了水壶和武器,其余东西一律扔掉,甚至连干粮也不许带。如果有停下的,一律视为违抗军命,就地枪决!
甲军出发时300人,到达碉堡的有200人;乙军出发时也是300人,但到碉堡时只剩100人。但是一阵枪响后,包括指挥官在内,甲军全部死在了碉堡附近。
为什么是这样呢?原来,乙军早到了20分钟,并架好了机枪等着甲军的到来。
职场链接
无论是刚步入职场的白领,还是谋求更大发展的职场精英,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围,成为游刃有余的职场高手,必须学会马上行动。
玛丽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可是她有一个不良习惯,那就是她每做一件事时,都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准备工作上,而不是马上行动。
和玛丽住在同一个镇里的索顿先生有一家水果店,出售本地产的草莓之类的水果。一天,索顿先生对贫穷的玛丽说:“你想挣点儿钱吗?”
“当然想,”她回答,“我一直想有一双新鞋,可家里买不起。”
“好的,玛丽,”索顿先生说,“格林家的田地里有很多长势很好的黑草莓,他们允许所有人去摘。你去摘了以后把它们都卖给我,一公斤我给你13美分。”
玛丽听说可以挣钱,非常高兴。于是她迅速跑回家,拿上一个篮子,准备马上就去摘草莓。
这时,她不由自主地想:“我还是先算一下采5夸脱草莓可以挣多少钱比较好。”于是她拿出一支笔和一块小木板,计算结果是65美分。
“要是能采12夸脱呢?”她计算着,“那我又能赚多少呢?”
“上帝呀!”她得出答案,“我能得到1美元56美分呢。”
玛丽接着算下去,要是能采50、100、200夸脱,索顿先生会给多少钱呢?玛丽开心地算着,她将不少时间花费在这些计算上,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她只得下午再去采草莓了。
玛丽吃过午饭后,急急忙忙地拿起篮子向牧场赶去。但许多男孩子在午饭前就到了那儿了,他们都快把好草莓摘光了,可怜的小玛丽最终只采到了一夸脱草莓。
回家的途中,玛丽想起了老师常说的话:“办事得尽早着手,干完后再去想。因为一个实干者胜过一百个空想家。”
我们都喜欢想象,想象着如果将这份工作做好,那就可以在两年内被提升,五年内开一家自己的公司,十年内将公司变为跨国企业……想象着过上高质量的生活。
然而,更多的人只是停留在了想象的层面上,却从来不愿去付诸实践。渐渐地,连自己都忘记了实现美好愿望的前提就是“把现在的工作做好”。
达人支招
抢占先机
体育赛场上往往分秒定输赢,职场中也是如此,谁先抢占了先机,谁能在机遇来临时马上采取行动,谁就能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取胜。年轻人要记住:主动不一定百分百成功,但不行动一定与成功无缘。
第二节 压力是职场晋升的助推器
经典寓言
伯乐在集市上选了一匹青鬃马。他说,只要经过训练,这匹马一定可以成为千里马。
可是,一个月过去了,无论伯乐采取什么办法,青鬃马的成绩始终不理想,每天只能跑900里左右。
伯乐对青鬃马说:“伙计,你得抓住每次机会啊!再这样下去,你会被淘汰的!”
青鬃马愁眉苦脸地说:“好的,我会尽最大的努力来训练的。”
伯乐问:“真的吗?”
青鬃马说:“真的,我要抓住每一次训练的机会。”
新的一天开始了,青鬃马很努力地训练,它想:“伯乐认为我具有成为千里马的潜质,我想我一定能行。”
青鬃马正在思考时,突然背后响起惊雷般的一声吼叫。青鬃马一听,是老虎的声音。
它大吃一惊,撒开四蹄,拼命地狂奔起来。
晚上,青鬃马气喘吁吁地回到伯乐身边说:“好险!今天差点儿被老虎吃了!”
伯乐笑道:“可是,你今天跑了1050里!”
“什么?我今天跑了1050里?”青鬃马望着伯乐,伯乐脸上挂着神秘的笑容。
青鬃马心中豁亮。从此,他一上训练场,就设想有一只老虎在后面追赶自己。后来,他果然成了一匹千里马。
职场链接
要想在职场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除了要有天赋之外,还应该有一定的压力。
在北方某大城市里,诸多电器经销商经过明争暗斗的激烈市场较量,在彼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后,有张、李两大商家脱颖而出,他们又成为最强硬的竞争对手。
这一年,张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采取了极度扩张的经营策略,大量地收购、兼并各类小企业,并在各市、县发展连锁店,但由于实际操作中有所失误,造成信贷资金比例过大,经营包袱过重,其市场销售业绩反倒呈直线下降。
这时,许多业内外人士纷纷提醒李:这是主动出击、一举彻底击败对手张,进而独占该市电器市场的最好商机。
李却微微一笑,始终不曾采纳众人提出的建议。
在张最危难的时机,李却出人意料地主动伸出援手,拆借资金帮助他顺利过关。最终,张的经营状况日趋好转,并一直给李的经营施加着压力,迫使李时刻面对着这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有很多人曾嘲笑李的心慈手软,说他是养虎为患。可李却没有丝毫后悔之意,还是四处招纳人才,并以多种方式调动手下的人拼搏进取。
就这样,李和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既是朋友又是对手,他们彼此绞尽脑汁地较量,但各自的实力却都在不断增强。多年后,李和张都成了当地赫赫有名的商业巨子。
面对事业如日中天的李,当记者提及他当年的“非常之举”时,李一脸的平淡:“击倒一个对手有时候很简单,但没有对手的竞争又是乏味的。企业能够发展壮大,应该感谢对手时时施加的压力。正是这些压力,化为想方设法战胜困难的动力,进而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着一种危机感。”
没有压力,人的潜能就会逐步退却,人的动力就会慢慢消退,生命的机能就会不断萎缩。最终,人的事业消沉,生活散漫,人生越来越暗淡。只有注入强有力的压力,在压力中多多用心,努力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才有可能使生命越来越有活力,激发出更多的人生潜能,最终取得事业的成功。
达人支招
正视压力
只有注入强有力的压力,在压力中多多用心,努力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才有可能使生命越来越有活力,激发出更多的人生潜能,最终取得事业的成功。
第三节 打破职场的思维定势
经典寓言
有位商人,由于投资失败,欠下了一屁股债,天天有债主上门催债,他只好到处躲藏。他想发财想到几乎发疯的地步,有位仙人同情他的遭遇,准备帮他一下。
一天清晨,商人照例祈祷起来,祈求能够发大财。仙人飘然出现在他面前,告诉他说:“在太阳还没升起的时候,你到东海边的沙滩上寻找一颗许愿石。许愿石与其他石头相似,但其他石头是冷的,而那颗许愿石却是热的。一旦你寻到那颗许愿石,你的愿望就会实现。”
商人很感激这位仙人,连忙叩头谢恩。待他抬起头来时,仙人已乘仙鹤远去了。
每天清晨,这个商人便在沙滩上捡石头,不是温暖的便丢下海去。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商人在沙滩上寻找了大半年,始终没找到许愿石。宝石虽然没找到,但他扔石头的动作却越来越熟练了。
有一天,他如往常一样在沙滩上捡石头。一发觉不是许愿石,他便丢下海去。一个,二个,三个……
突然,“哇”的一声商人哭了起来,因为他刚把一个石头丢入海中后,才发觉那个石头是热的!
职场链接
当机遇降临时,之所以有的人能慧眼识珠,有的人却与机遇失之交臂,其根源就在于人的主观条件存在着差异。
以X射线的发现为例,其实在伦琴发现X射线之前,曾有一位英国科学家和两位美国科学家接触到了X射线,但这些科学家都以为是实验中的失误造成的,因而与这一伟大发现失之交臂。
有一天,伦琴正在做阴极射线实验。为了阻止紫外线、可见光的影响,并且又不使管内的可见光泄露出去,伦琴用黑色的厚纸板把放电管严严密密地封好,当他在暗室里接通高压电源时,意外地发现1米以外涂有亚铂氰化钡的荧光屏发出了光,一断开电源,荧光屏即刻消失。伦琴意识到一定有某种不可见的射线自阴极发出,由于这种射线具有神秘特性,他称之为“X射线”。于是他深入研究,才使X射线能够为人类所用。
人都有惯性思维,爱用常用的方式思考,善用常用的行为方式处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惯性思维。
门上的锁子再复杂也能被打开,但如果心门上了锁,那就是一件十分悲哀的事情了。
一代魔术大师胡汀尼有一手绝活,他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开无论多么复杂的锁,从未失手。
他曾为自己定下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目标:要在60分钟之内,从任何锁中挣脱出来,条件是让他穿着特制的衣服进去,并且不能有人在旁边观看。
有一个英国小镇的居民,决定向伟大的胡汀尼挑战。他特别打制了一个坚固的铁牢,配上一把看上去非常复杂的锁,考验胡汀尼能否从牢中出去。
胡汀尼接受了这个挑战。他穿上特制的衣服,走进铁牢中。牢门“哐啷”一声关了起来,大家遵守规则转过身去。胡汀尼从衣服中取出自己特制的工具,开始工作。
30分钟过去了,胡汀尼用耳朵紧贴着锁,专心地工作着。45分钟、一个小时过去了,胡汀尼头上开始冒汗。两个小时过去了,胡汀尼始终听不到期待中的锁簧弹开的声音。他筋疲力尽地将身体靠在门上,结果牢门却顺势而开,原来,牢门根本没有上锁,那把看似很厉害的锁只是个样子。
小镇居民成功地“捉弄”了这位逃生专家,门没有上锁,自然也就无法开锁了,但胡汀尼心中的门却上了锁。
我们都学过“司马光砸缸”,这个“缸”就可以看作我们的惯性思维,很多时候我们对机遇视而不见,只因我们被“缸”束缚住了,此时,唯有勇敢砸“缸”,才能放飞我们的思维,进入新天地。
达人支招
打破惯性思维
《孙子兵法》讲究以正合,以奇胜。奇招,绝对不是常规的方法。在职场中,只有肯定创新的方案,超出对手的想象和预测,打破惯性思维,才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第四节 危机感意识让你远离“裁员”
经典寓言
每天,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撒哈拉沙漠上的动物们就开始奔跑了。
小猎豹已经跑得很快了,尽管这样,小猎豹的妈妈还是不断地教育它:“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儿,再快一点儿,你要是跑不过最慢的羚羊,你就会活活地饿死。”
在另外一个场地上,羚羊妈妈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儿,再快一点儿,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猎豹还要快,那你就会被它们吃掉。”
职场链接
危机感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可以时刻提醒我们周围危机四伏,警醒我们不要安于现状,并鞭笞我们采取行动、发奋图强。危机感可以激发我们不甘落后的斗志和进取精神,所以说,危机感是个人成长的信号。如果安于现状,看不到自己所面临的危机,那么你必定会被淘汰。
N先生在某中外合资企业做了3年的网络通信设备销售经理。3年来一直忙于日常事务,在一片“干杯”声中度过了3年,除了酒量以外,其他才能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增长。可是就在这3年中,他的下属鞍前马后跟随着他,慢慢地积累了一些经验,羽翼也渐渐地丰满了,而且销售业绩惊人,连续多次在公司的绩效考评中名列第一,在“业绩才是硬道理”的今天,迅速地超越了他这位上司,N先生也因此被淘汰出局。
所以,在竞争激烈、危机四伏的当今社会,不是自己淘汰自己,就是被别人淘汰。我们只有主动出击,抓住一切机会提高自己,才能够逐渐强大起来,否则,只能失掉竞争和生存的能力,留给自己的只有岁月的蹉跎和时光的惋惜。
一个主动超越自我、淘汰自我的人一定是一个充满危机感意识的人,这种危机感意识成为他不断超越自我的动力。相反,一个骄傲自满的人一定是一个很少有危机感意识的人,这样的人只会故步自封,一生也很难有大的作为。
杰克·韦尔奇是一位危机意识很强的领导者,当他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走马上任时,通用电气看起来正是美国最强大的公司之一。
然而,韦尔奇一上任便指出:应该把通用电气放在“全球性经济环境”中来思考其未来,要为进入下一个世纪做准备。这里,所谓“全球性经济环境”的一个重要部分指的就是以日本企业为主的竞争。以他当时的话来说,就是“2000年后能否与国外公司竞争,是我们从现在起每一天都必须考虑的问题”。
韦尔奇进一步指出:在这个越来越小的世界上,胜者和败者的界线日趋分明,在这里没有“还过得去”的企业的位置。
他希望这个公司变得更有竞争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韦尔奇感到他需要一个流畅的和进取的通用电气,这意味着当时的通用电气将被简化为一个较小的却反应灵活的公司。因此,韦尔奇采取了一系列艰难的举措,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而成为当今全球经理人的楷模。
中国有一句话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在提醒人们要有忧患意识。在这里,就是要有危机感意识。
未来是不可预测的,而人也不是天天走好运的,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要有危机感意识,在心理及行动上有所准备,以应付突如其来的变故。如果没有准备,不要谈应变,光是受到的冲击就会让你手足无措。
达人支招
危机感意识
身在职场,你必须时刻保持危机感意识。不让自己在环境中沉沦、时时充电、虚心请教、不断进取,如果你有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且对领导没有安排的工作也都能提前考虑和做出相应的准备,那么,你起码具备了一定的个人竞争力。
第五节 竞争对手是你努力的方向
经典寓言
一位动物学家对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奥兰治河两岸的羚羊群进行了长期研究。他发现,东岸羚羊群的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奔跑速度也比西岸的快。
这些不可思议的差别,曾使这位动物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这些羚羊的种类和生存环境都是相同的:都属羚羊类,都生长在半干旱的草原地带,食物来源也一样。
有一年,在动物保护协会的赞助下,动物学家在奥兰治河的东西两岸各捉了10只羚羊,分别把它们送往对岸。结果,从东岸运到西岸的10只羚羊,一年后繁殖到14只,从西岸运到东岸的10只,一年后还剩下3只,另外7只全被狮子吃了。
职场链接
这位动物学家终于明白了,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它们附近生活着狮群;西岸的羚羊之所以羸弱,正是因为缺少了天敌。没有天敌的动物往往最先灭绝,有天敌的动物反而会逐步繁衍壮大。
李婷在广告公司工作,每天都很紧张、忙碌,但她每天也过得充实和快乐。让李婷想不到的是,有一天,策划部竟然又来了一个人——美女刘青。刘青人长得漂亮,字写得也漂亮,创意更漂亮。
李婷立刻感到了刘青带给她的威胁。平时李婷是文案兼策划,公司里的人都夸奖她才华横溢,一人顶两人用,这也是李婷深以为豪的事。现在,刘青来了,也做策划,还做得那么好。
终于有一天,李婷担心的事真的发生了,总监对她和刘青说:“公司接到一笔业务,你们俩各自做几个策划。做得好的,公司会重用,做得不好的,自己看着办。”
听了这话,李婷立刻就在心里默默地认输了:“最终胜出的肯定是刘青,自己干脆识相点儿,辞职算了。”那天晚上,李婷坐在书桌前流了一夜的泪。李婷决定放弃。
第二天早上,当灿烂的阳光洒落窗前的时候,李婷内心深处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却奇异地复活了。她对自己说:“怕什么!不能自己输给自己。这一次,一定要搏一搏!即使输,也要输得轰轰烈烈!我要坚强,我不能还没上阵就倒下了!”
说干就干,李婷竭尽全力,抱着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顽强拼搏。在短短的几天里,竟然做了几十个策划方案。重压之下的李婷爆发出了全部的工作热情,使刘青也心生敬佩。
这一次,李婷赢了,刘青选择了离开。
感谢竞争对手,一个人,如果终其一生都没有遇到一个竞争对手的话,也许是一种悲哀。因为竞争对手对我们而言是一种动力,竞争对手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巨大的潜能,我们的潜能就像漂浮在海面上的一座冰山,我们只看到它露出水面的极小部分,而绝大部分则隐藏在深处,不为人所察觉。多数人只使用了天赋潜能的10%,另外90%还没被开发出来。如果我们能正视竞争,我们就能唤醒自己的创造意识,把那部分未曾启用的潜能转化为获取成功的强大力量。
在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强大对手,这绝对不是件坏事。或许你的同事可能对你造成威胁,但他更可能成为你前进的动力。
达人支招
感谢你的“敌人”
在职场中,竞争对手让你感受到差距,也让你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而且竞争对手越强大,给你的压力就越大,你若能把压力化作动力,你也会变得更加强大,因而,你应该感谢你的对手。另外,对手毕竟是对手,工作中该争取的还是要尽量争取。
第六节 急于反驳害处大
经典寓言
一只大蚂蚁正带领一群小蚂蚁进行操练。它发现小蚂蚁们的动作总是不正确,不是这里不标准,就是那里出差错。于是,大蚂蚁开始大发雷霆:“你们这是怎么回事?真是一群笨蛋!”
小蚂蚁们全都低下了头,没有说话,但是都显出愤怒的神情来。这时,一只老蚂蚁走过来对大蚂蚁说:“你先不要发脾气,你知道它们为什么做得不好吗?那是因为你教给它们的动作就是错的!”大蚂蚁惭愧地低下了头。
职场链接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在工作中,不要只是一味地责怪他人,更应该时常检讨自己的言行。只有自己做好表率,才有权利去批评别人,才能够令别人服气。
对于刚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批评别人的时候应该不多,反而被上司和前辈批评却时常发生。人们常说:“不挨骂,不长大。”这时,如何面对上司和前辈的批评才是应该学习的。
通常,即使我们确实有错,受到上司和前辈的斥责时还会不高兴,甚至一张脸立刻拉下来。如果没有错,却无缘无故受到上司和前辈的批评,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遇到这种情况,第一反应便是急着为自己平反、澄清。但因害怕背黑锅和遭受冤枉后的心态不平和,这时候往往反驳的力道和态度也会比较激烈,结果呢?即使洗刷了自己的冤情,却也因为情绪问题和上司杠上了。
有一次老黄被主管叫进办公室,老黄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就遭到主管一顿痛骂:“你怎么做这么久了,还会出这种小错?”
“你指的是……”老黄一脸错愕。
“这种很基本的处理程序也处理不好,你这样怎么带新人?”主管丝毫不给老黄解释的机会,大声接着说,“这就是为什么你都做了三年了,还只能在基层混,一点儿上进心也没有……”
斥骂的声音大到外面的人都听得一清二楚。没想到这时候老黄突然重重拍了下桌子,开始回骂。
虽然事后主管发现是自己搞错了,出错的并不是老黄负责的业务,但是也因为和老黄吵翻了,脸拉不下来,硬是把老黄调走了。
像这种情况,不仅是考验你的智商的时候,事实上也是考验你会不会做人的时刻。主管犯了错,误会了你,但如果你当着大家的面立刻情绪化地反击,那你就没救了,即使你真的是无辜的。
达人支招
被误会,不要急于反驳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而上司和前辈的自尊心是你应该优先考虑的。当上司和前辈批评你时,你最好耐心地听完,之后再把自己应该说的话心平气和地说出来。如果你急于反驳,上司和前辈很可能会愈发变本加厉地批评你。耐心地听完批评,结果会好一些。
第七节 机遇,往往在不经意间到来
经典寓言
很久以前,几百个中原人奉命出使西域。在途中,使者们屡遭抢劫,随身携带的货物财宝几乎被洗劫一空。
一天晚上,他们来到了大漠上,正准备安营扎寨的时候,忽然被一束耀眼的强光所笼罩。他们知道神出现了,于是他们殷切地期盼并恭候着神的出现。
神说话了:“你们沿路要多捡一些鹅卵石,把它们放在你们的马鞍里。明天晚上,你们会非常快乐,但也会非常懊悔。”
说完,神就消失了。使者们感到非常失望,因为他们原本期盼神能够给他们带来巨额的财富,但没想到神却吩咐他们去捡鹅卵石。但是不管怎样,那毕竟是神的旨意,他们中虽有人不满,但是仍旧各自捡拾了一些鹅卵石,放在了他们的马鞍里。
就这样,他们又走了一天,当夜幕降临,他们开始安营扎寨时,忽然发现马鞍里的每一个鹅卵石都变成了钻石。
他们高兴极了,同时也懊悔极了,后悔没有捡拾更多的鹅卵石。
职场链接
生活中蕴藏着许多机遇,如果你不是一个有心人,许多好的机遇会与你擦肩而过,而也许其中的一个就足以改变你的一生。
新东方的校长俞敏洪就是一个显明的例子。
俞敏洪一开始并不是一个企业家,他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毕业后留校任教,他当时的薪水是每个月120元。他说,他当时唯一的能力就是教英语。
1991年底,他开始在一些英语培训学校兼职教英语,一天教6个小时可赚60元,两天挣的钱就相当于刚在北大教课时一个月的工资。次年他就辞掉了北大的教职,专职为别人补习英语。
“当时目标简单,就想教书赚钱,然后出国读书。”他说。但教着教着,他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商机,那就是准备出国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有补习英语的需求。
1993年10月,俞敏洪创办了新东方。但是,那时学校的员工只有4个人,而学生也只有20来个人。然而新东方很快就发展起来了,它收费很低,且处于高校的聚集地——北京市海淀区。周围有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等数十所高校,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再加上他有声有色、带有激情的讲课方式,吸引了很多学生的到来。
1994和1995年,新东方发展特别快,并在留学梦群体中树立了权威。1995年,从全国各地走进新东方的学员达到了1万多人,俞敏洪编写的《GRE词汇精选》被大学生们称为出国留学考试的“红宝书”,几乎人手一册,俞敏洪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人生是这样,职场也是这样。只有善于抓住机遇的人,他的职业生涯才有可能走向成功。机遇来临时往往是静悄悄的,而且在机遇到来之前往往伴随着许多磨难。
在工作中,年轻人要抓住每一次晋升的机会,好好把握职场,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起来。
机遇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只要我们在找工作和选择职业时,有充分的准备,那么我们就会及时地抓住机遇,否则即使有再多的机遇,我们也会遗憾地一一错过。
达人支招
做好准备
常言道:“你可以没有开枪的机会,但当机会来临时,你的枪里一定不能没有子弹。”换言之,要抓住机遇,人得有真本事,本事从何而来,就靠不断地学习。好员工都是善于学习的人,他们不会坐等机遇,总是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从而在机遇来临时能轻易地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