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从鄂豫陕根据地北上的红二十五军3000余人,在徐海东、程子华的带领下,经泾川、镇原、西峰、合水,于9月初进入南梁根据地的大凤川、豹子川、唐庄、碾庄、王街子、张岔等一带。
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3000多名指战员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
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有不少是未成年的孩子,他们庄重严肃的脸上,还挂着明显的稚气。偶尔闪过一两个年龄稍大些的,都是腰挎手枪的领导,但实际年龄也不大,军长程子华29岁,政委吴焕先27岁,副军长徐海东是长者,也仅34岁。营团长们多是20出头。
就是在这支年轻的队伍中,后来产生了共和国的一名大将,三名上将和六七十位将军,原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的******上将,就是从这支队伍中产生的。
这支部队在1935年7月得知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向甘肃进军的消息后,程子华等人毅然决定红二十五军西进甘肃,到南梁根据地会合******。部队经陕西的周至、凤县进入甘肃的天水、隆德、泾川。在泾川城西四坡王村抢渡讷河狙击敌人战斗中,吴焕先政委壮烈牺牲。当部队渡过泾河,抵达合水板桥镇时,敌骑兵尾追而来,9月4日凌晨,徐海东命令参谋长戴季英带队出发,可是这位没有当上军政委的参谋长看了一眼命令,发了一通牢骚后倒头睡觉。徐海东带着前卫部队出发后,久久不见后卫跟来,又派人传送紧急命令。
可是,已经晚了。
敌人骑兵蜂拥而至,后卫团顽强抗击,才阻挡住追兵,200多名红军战士,在进入陕甘边区大门时,倒在了敌人的铁蹄之下。
9月初,长征中的第一支红军——徐海东率领下的红二十五军,跨进了南梁根据地。
9月初的天是蓝的,大地一片金黄,一片深情,覆盖着丰收的成熟,在远道而来的战士们的眼中,到处充满着新鲜和惊奇。
一切都弥漫着到家的亲切感:墙上白灰刷写的标语、村庄上空飘扬的红旗、白底黑字的苏维埃标牌、满耳响彻同志之间的问候……红二十五军健儿们的眼眶湿湿的。
9月7日,在豹子川,部队短暂休整,每个战士都洗了洗披满征尘的身子,换上了干净的衣服。
晚上,在豹子川的王街子召开了鄂豫陕省委扩大会议,讨论了红二十五军的领导人选,大家一致同意徐海东任军长,程子华任政治委员、代理********,决定红军继续北上。
与此同时,****西北工作委员会向各级党组织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动员起来,发动群众,筹集粮草,欢迎远征而来的红二十五军,******亲自起草了《欢迎红二十五军的指令》,并在玉家湾专门召开会议,讨论迎接有关事项。派苏维埃政府主席习****、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刘景范,立即前往瓦子川迎接。红三团政委黄罗斌等同志前往刘家堡迎接二十五军先头部队。
9月10日,在永宁山召开了热烈欢迎红二十五军的群众大会。陕北苏维埃政府主席马明方,亲自召集干部讨论欢迎的有关事宜,并组织工作组分赴各根据地动员组织群众。
队伍以连为单位,进行了动员教育。其实不需要说什么,豪爽好客,是渗透在南梁人民血液深处的天性。从指挥员到战士,人人洗换了衣服,修剪了头发,准备了小礼物。有的小战士还在小礼物上用红线缝上“送给红二十五军老大哥”的字样。
红二十五军在南梁豹子川休整三天。当地群众见这些远道而来的南方红军和对待******率领的陕甘红军一样亲切,他们又苦又累,又有伤病员,就行动起来,腾房让窑、磨面碾米、杀猪宰羊、捐献鞋袜、热情慰劳。
但这里人烟稀少,毕竟粮饷欠缺。这时正巧两个商贩赶着三四百只羊过来,部队负责人叫去谈话,他们慌忙跪在地上求饶。首长说明原委后,和气地让部下端上许多白花花的银元,说要全部买下他们的羊让战士们充饥,两名商贩只求饶了性命,哪敢接收银元,在首长的再三解释、催促下,他们才拿了部分银元。两人出门后,还半信半疑地念叨着:“天下还有这么好的队伍,和******的队伍一样。”
9月9日,徐海东在军部迎接了陕甘边南梁苏维埃政府主席习****和陕甘边********刘景范。
徐海东紧紧握住习****的手,似乎怕飞了一般。“可找到你们了”,半天他才说出一句话。
习****沉静地望着徐海东,内心深处也翻卷着激动的浪花,他使劲地摇着徐海东的手,告诉他说:“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正向陕北开来”。
徐海东是个急性子,一听党中央、中央红军就要上来,立即说:“那我们赶快和志丹会合,商量一下迎接党中央。”
习****说:“那我们马上走,志丹同志也正带着部队往永坪镇开进,准备在永坪镇迎接你们”。
红二十五军在南梁根据地行军、驻扎、休整4天,部队生活清苦、艰辛,但他们个个精神抖擞,士气旺盛,仍坚持学习操练,此起彼伏的嘹亮歌声、军号声不时地响彻豹子川的旷野山谷。
9月10日,“北上先锋”红二十五军离开豹子川,部队带上南梁人民支援的粮食和慰问品经高桥、安塞、蟠龙,9月15日到达延川县永坪镇,根据地军民夹道欢迎。
16日,******率红二十六、二十七军赶到与红二十五军会师。
******伸出热乎乎的大手,热烈欢迎徐海东,欢迎红二十五军。
徐海东拉着******的手,兴奋地说:“我们早听说过你的名字,今天总算聚会了!”
徐海东认真地说:“我只是一个粗人,今后你要多多帮助。”话语里透出坦率和真诚。
******笑了。他虽然上过黄埔军校,是个知识分子,但却十分喜欢徐海东直爽、热烈的性格。他笑呵呵地回答说:“海东同志,你不要客气呀!你们来了,陕北革命力量更壮大了!只是我们这地方太穷……”
徐海东坦率地说:“穷才要革命啊!我从前是个穷窑工。”
知心的话儿越说越近,越说越亲,两支军队领导人,一见面就难以分开,都敞开胸怀,把心里话往外掏!这个晚上,他俩一直谈到深夜方散。
这就是人民军队!这就是红军的将领!他们没有地域之分,没有山头门户之见,一见面就像水和乳交融。
《信天游》这样唱道:
一杆杆红旗空中飘,
红二十五军上来了。
来到了南梁北洛河川,
劳动百姓好喜欢。
9月17日,中央派驻西北代表团在永坪镇召开会议,决定撤销西北工委,改组西北军委,成立****陕甘晋省委,朱理治任********,郭洪涛任副书记,聂鸿钧任********。将红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政委,******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高岗任政治部主任。
18日,在永坪镇举行了庆祝大会,成立红十五军团,下辖3个师,即红二十五军编为七十五师,红二十六军编为七十八师,红二十七军编为八十一师。
部队经过几天休整,派出八十一师一个团佯攻甘泉,调动驻延安的东北军支援,其余大军在途径甘泉的崂山地区隐蔽,经过6个多小时激战,全歼敌一一○师,击毙敌师长何立中和参谋长等千余人,随后,在阳泉歼敌一个营,敌人不得不改变战术,采取步步为营的政策,10月25日,****陕甘省委、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机关从永坪镇移驻瓦窑堡。接着,向榆林桥守敌进行了强攻,歼敌四个精锐营,俘敌1800余人。这次战斗的一大收获,是俘虏了曾当过张学良警卫营长的六一九团团长高福源。
徐海东等红军领导人备了茶果,去看望了高福源,对他晓以民族大义,告诫他作为一名军人,一个东北军人,日本鬼子占了东三省,你为什么不去打日本人?!你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正在被日本鬼子压迫糟蹋,你如果是个有骨气的军人,就应该打日本鬼子去,为什么要来打红军,在中国人面前充当英雄好汉!现在,大敌当前,应该枪口一致对外,不要睁着眼睛干瞎事,替军阀卖命打内战,成为民族罪人……朴实的语言,深刻的道理,严肃的口气,令高福源又感动又羞愧。
后来,******来到这里,又亲自接见了高福源,并将他放了回去,让他做张学良的统战工作。
这些卓有见识的举措,不但教育了高福源,也影响了东北军的一大批军官,对促成“丙子双十二事变”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崂山,榆林桥战役,打击了敌人嚣张气焰,粉碎了南线敌人的“围剿”,扭转了西北战场局势。
这期间,****陕甘晋省委和陕甘边特委,积极进行了恢复南梁根据地的工作,9月下旬,高生荣、白凤武等同志率领游击队回到南梁,在荔园堡成立了华池战区,由白凤武负责战区工作。成立了战区保卫队,何兴胜任队长,郑兴才任副队长。在华池战区的领导下带领人民群众立即行动,拆碉堡、平战壕、重建家园,开展生产自救,迅速消除敌人所带来的灾难,积极恢复战争创伤。各区、乡、村的革命政权和群众组织,逐步得到了恢复。各区建立了赤卫军营,各乡都有赤卫军连。南梁又回到人民手中。
根据地第二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和两块根据地的统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梁土地革命战争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统一后的西北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我党仅存的一块最完整、最巩固的红色根据地,成为后来各路长征红军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地。
3.党中央来了晴了天
永坪镇会师后,胜利不断,捷报频传,根据地一片欢腾,《信天游》一曲接着一曲,唱红了南梁根据地半边天。
山丹丹开花红又红,
红十五军团出了征。
徐海东******指挥妙,
崂山榆林桥打得好……
但是,这时发生了一件令人痛心疾手的事,给热气腾腾的根据地泼了一盆冷水,******被保卫局逮捕了!
1934年初,王明控制的中央驻北方全权代表就派人来到陕北,纠正所谓“富农路线”、“****机会主义”,推行王明“左”倾路线。他们以“钦差大臣”自居,对陕甘边工作横加指责,并把情况报告上海临时中央局。1935年7月,派出中央驻北方代表朱理治来到根据地解决“****反革命问题”,朱理治在延川县永坪镇召开西北工委会,传达《****驻北方代表给红二十六军的信》、《****驻北方代表五月份机密指示》等五封指示信。会上,对革命形势未能作出正确估计,认为西北形势和全国一样,处在“伟大阶级决战之前夜”,革命力量占“绝对优势”,提出陕北党的任务是:巩固发展陕北根据地,与陕南、四川以至甘肃、新疆、青海连接起来;军事上要“全面出击”、“不让敌人蹂躏苏区一寸土地”的口号,要红军去攻打瓦窑堡、延安等城市。当时,******等西北根据地主要领导人仍在反“围剿”前线指挥作战,没有参加会议。
对于上述决定,******先是有抵制、有斗争的。******认为这一主张完全脱离了敌人陈兵10万“围剿”根据地的实际。
8月下旬,朱理治等人来到文安驿召开前总会议,重申永坪会议主张,大反“取消主义”,为贯彻“左”倾路线的旨意,把对“左”倾路线怀疑,抵制的人,一律戴上“****取消主义”的大帽子。这次会议,实际上就为“肃反”定了调子,造了舆论。最后,朱理治决定强攻瓦窑堡。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率部决定攻打瓦窑堡。瓦窑堡敌人早有防备,城内碉堡林立、山寨相连、火力成网、密无死角,城外沟壕纵横、陷坑相套、尖桩密布,******在会同指挥员察看地形后,决定放弃进攻,后决定打横山,原定偷袭,被发现变为强攻,激战半日,终未攻克,遂撤出战斗。
9月下旬,在永坪镇召开的红二十五军与西北红军会师联席会议上,朱理治还是重复他在文安驿会议上的那一套,把西北工委书记惠子俊,西北********刘志丹说得一无事处,声称“西北工委、西北军委和前总都要改组”,要开展“反****取消主义的斗争”,“要进行肃清****反革命的肃反运动”等,强行改组西北工委、西北军委和前敌总指挥。他们撤消了西北工委,成立陕甘晋省委,朱理治任********,郭洪涛任副书记,免去惠子俊的书记职务,调清涧县的修械所当工人,免去******西北********职务,任命聂洪钧为主席,杨琪被免去二十七军八十四师师长职务,被迫离开部队去后方为部队筹备冬装。这样一来,他们把******等西北领导人从党政军的重要领导岗位上排挤下来,安插“左”倾路线执行者担任要职,并继而打击那些跟着******闹革命,为创建苏区和西北红军有功的军事负责人。一场空前的大“肃反”的灾难落到了西北党政军干部的头上。
一时,根据地出现了一种怪现象,红军在前方打仗,抵抗******反动派的进攻,“左”倾路线的执行者却在后方积极筹划着夺权、抓人。在崂山战役前,他们颁布了所谓“赤卫戒严令”,在永坪镇先逮捕了蔡子伟、张文华、黄子文等所谓“来路不明****派分子”,并将与他们持不同意见的党中央代表张庆孚,诬蔑为“叛徒”,也逮捕起来,接着又逮捕了后方工作的张秀山、张文舟等同志。对这些同志施以酷刑逼供。
10月4日,徐海东、******率红十五军团,刚刚获得崂山大捷后,他们指令前方“立即逮捕”******、杨森、习****、刘景范等同志。这时,从崂山战役缴获敌人的一个机密文件中,已得悉红军到达甘肃通渭、静宁地区,正向陕甘苏区挺进。
据此,******等同志提出“红十五军团出击庆阳、环县之间,迎接中央红军”。同时,徐海东、聂鸿钧等同志对逮捕******等同志“考虑事态严重”,提出最好还是等待中央来到后解决。“左”倾路线的执行者不仅不采纳,反而采取调******“到后方主持军委工作”的欺骗手段,将这位根据地创始人逮捕起来,然后在前方抓人。
******奉命回瓦窑堡开会,在安塞真武洞,恰好碰上从瓦窑堡来的通讯员,这位通信员常送信,认识******,下马敬了个礼,便将一封送给红十五军团的急件交给他。
******一看是急件,怕误事,遂打开封口,抽出信一看,不由愣住了。原来,不是什么通知,而是一张密令逮捕自己和陕甘边党、政、军领导干部的逮捕令,被捕人一栏赫然写着“******”三个大字。
事情就是这般凑巧而离奇,逮捕令交到被捕人手里。
******面对这种不顾大局,搞阴谋诡计,陷害同志的罪恶行径,非常气愤。
******思索了一下,头脑冷静下来。当时,这种随便抓人,随便杀人的事,不但在陕北,就是在中央苏区,在各个根据地,发生的还少吗?******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影响,曾经保护过不少同志,也眼睁睁地看着不少同志含冤死去。今天这件事落到他头上,他知道,自己是在劫难逃了,不过,他还可以有另外的选择。比如,打发走通讯员,而后逃走。在南梁、在陕北,每一户庄稼人的院落都可以成为******坚不可摧的堡垒。但是******没有这样做。那种深植于血脉深处的对党的忠诚,使他只能有一种选择,惟一的选择。
******同志表现出了崇高的党性,为了不使党分裂,不使红军自相残杀,不给敌人可乘之机,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和荣辱,郑重地把信交给通讯员,让送给团部,他遂去瓦窑堡打算说服“左”倾路线执行者,宁愿自己接受审查,不要逮捕前线赤胆忠心的好干部。
他刚到瓦窑堡即被抓人监狱,被解除了一切职务,接受“党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