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硅谷禁书2
2888600000021

第21章 精神世界的自然法则(五)(2)

20.相对我们来说,这片小小的空间可能也涵盖了相当宽广的内容。揭开这片小空间的真面目的金钥匙就是,适用于这部分空间的自然法则。这就保证了精神世界的可知领域至少跟其自然世界的对应物是一样宽广的。而不得不感谢自然法则,正是有了这些法则,我们才有机会和基础去探索别的法则,比如精神法则之类。

21.毫无疑问,还有一些自然法则有待探索和发现,而这些自然法则将启发人们继续探索和研究精神世界法则。然后,我们最终就会从自然界和精神世界两方面去了解世界到底是怎样的。也许世界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知道的模样了,也许我们认识的世界只是沧海一粟,仅仅是宇宙间非常微小的一部分,结果如何,需要我们去进行积极的考证。

22.中心法则掌握着那个看不见的精神世界的权杖。精神世界必须有一种权利——自由的权利。它将自由灌输在我们的头脑中,而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尊重它。它跟我们相处、接触,形成了“模板关系”。在这期间我们并未感觉到还有其他的法则。

23.最高法则就是唯一主宰我们的法则,除了最高的法则并没有别的了。即使有,它们也仅仅是最高法则的一部分而已,大自然也不能完全将其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的头脑尚未到达的地方就是最高法则所在——爱的法则。然而,最高法则不会因为有人看不到、感觉不到别的法则的存在而恩惠于他,也不会因为有人发现了从爱的法则演绎出的具体科学的法则,就阻断他与爱相逢的任何机会。

24.关于这些假定的精神世界的新法则,也就是我们在精神世界首先发现的法则,处在最低层次的它们没有类比。我们要说的是,我们没有必要夸大它的重要性和其存在的数量,它的重要性已经摆在我们面前了。

25.在此,我不得不说,语言与一致性原则的联系已经不止一次地被提到。很明显,此前我们只借用自然界的语言来表达精神世界法则,但精神世界的法则则直接建立在我们意象方面的词汇量的基础上。

26.如果一套全新的陌生的法则的确存在于精神世界,那么它们的形成是不可能像具体的想法那样只对词汇有要求。这种假定的新法则仍然有望在自然界或精神世界里被发现。一旦发现,就有可能为更高层次的法则提供索引和帮助。当然,这就意味着我们对于后者,也就是较高层次法则并不陌生,而是感觉似曾相识,或者更为熟稔——就好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完全雷同或者相同,就像长相没有区别的双胞胎。

27.再假如自然界法则跟这些更高层次的法则都没有交集,那么谁还更有资格与之有联系呢?语言从何而来,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如果这些更高层次的法则对我们有那么一点点实际作用的话,我们就一定要弄清它们的原委,揭露出它们的本质如果当中的某些层次可以适用于自然,我们就要懂得如何发挥其功效如果现在我们人类一时半会儿用不到这些新法则,最好这些法则不会令人类感到难堪。毕竟,我们对于更高层次法则的了解是建立在对较低层次法则的了解的基础上的。

28.根据目前所知,自然法则已经相当全面具体地概括了自然界的种种事实和现象,且不论以后会有别的什么事情发生,或者还有别的什么法则产生。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些自然法则在精神世界的演绎和展示是对精神世界或者是对精神世界一个或两个明显组成部分的符合事实的描述和再现。那么现在就是要给出描述的时候了。

29.掩盖在神学法则里的精华其实就是自然法则。神学的一个伟大的任务就是向人类揭开神学的神秘面纱,并更具有对超自然的怀疑精神。超自然现象中也有自然的部分。

30.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认同自然法则与精神世界法则的联系,这实在是很奇怪的事。除了可能的建立在因果关系上的原因外,两者的关系还涉及到整个由上帝主宰的西方世界的基石结构。当这两个世界的两种现象出现很相似的情形时,主宰两者的法则不仅仅是相似而是完全相同的。然而在《圣经》里却忽视了这个,或者对其注意还远远不够。

31.所以,夏普尔主教这么说:“精神世界法则在自然界里可以显示出来,这并不是幻想,自然界与精神世界是千真万确有联系的,它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科学在某些程度上并未证明确有其事,但是我们只要放开思想的翅膀,充分地进行想象,就可以发现一个世界在另一个世界的对应物。”

32.这难道不是相似的法则决定相似的现象的一个合理解释吗?实际上,这个问题涉及到我们是否认为法则跟法则之间具有相似性。现象跟现象之间有相似性,而法则之间也是这样,法则本身也是一种现象。

33.在讨论自然界与精神世界之间的关系时,所有的论据似乎都在暗示,精神世界法则是源于自然界法则的。首次从相似性来研究这两个世界的学者可能很自然地有这样的印象低级的自然世界先诞生,之后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更高级的自然世界和精神世界。在这里,自然世界充当了桥梁的作用。而现在看来,应该把两者颠倒一下位置才对,最先产生的应该是精神世界。

34.在这里我们没有必要再次详细论述《宇宙的另一端》中最近才陈述出的富有说服力的种种论断。其结论就是,可见的宇宙(自然界)是从不可见的宇宙(精神世界)发展而来的。此结论还没有受到攻击。他们的根据除了一致性法则外,还有别的独特见解。

35.他们认为:首先,赫斯切尔和克拉克·迈克斯韦尔坚持的事实,即组成可见世界的物体都具有大批量生产的产品的特性其二,从关于能量消散的已知事实看,宇宙在起源时间上随着宇宙整个能量的消散,损失的能量要一直消耗到消失殆尽。这样一来,在某个时间点上,宇宙的能量必然全部消散完毕。既然在时间上最终会结束,那就是说不可能无穷无尽,有结尾必有开始。所以,看不见的比看得见的存在在前,即精神世界在自然界之前就存在了。

36.我们急切想要找到自然界与精神世界的血亲联系,这并不需要什么真正崇高的理由。我们这么做不仅是因为这些法则(精神法则)是最基础的法则,即使我们地位低下也有很多机会接触到;也不仅仅是因为像《宇宙的另一端》指出的“它们(精神法则)是法则之中最低级别的,而且最简单,我们人类有限的资源和思考能力决定了我们只有从最低做起,而这些法则具备了这些条件”那样,我们这么做的真正原因和意义是事实上这些法则确实在法则名单之列,而这些法则名单只有一个,或者所有的法则名单都是一样的。它们的身份是精神法则而不是自然法则,它们一端跟物质接头,一端跟精神结尾。

37.有了上帝手把手教给我们的实实在在的物质财产——字母,我们才能学习,如果学习方法正确,我们还有可能吃透“宇宙”这本大书。在此基础上,自然法则使我们读到“看不到的宇宙”的副本,启发我们思考如何与之和谐相处。毕竟,法则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它能够让我们看到我们看不见的。

38.可见世界上的法则就是可见法则里不可见的东西,法则是不可见的。我们说法则是自然的或者说自然法则,是为了定义它在宇宙中的应用。它是宇宙的一部分,可以用感官感受到的一部分。而一个覆盖面更广的研究则使我们对这一点深信不疑,那就是法则本质上是具有精神属性的。

39.为了更清晰地认识我们这个小小世界的法则——自然法则,我们的宇宙观不得不保守。法则很伟大并不是因为这个充满自然现象的宏伟的世界,而是因为这些正在消失的自然现象正在通向最后的世界——精神世界的必经之地。

40.如果我们认为宇宙是那条通向上帝居住的天堂的无尽的道路,那不虔诚。但如果我们把宇宙看做是一个由不可穿透的厚墙围起来的那一片小天地,我们透过墙看过去,如果我们的眼睛能穿透墙的话,我们就能立刻看到那片最后的精神乐土真的存在。这样说显得更不虔诚。实际上《宇宙的另一边》的作者并不认同“物质世界”的说法。因为,正如他们在书里写的那样:

41.“物质就是存在于客观世界里的没有什么重要性和意义的一部分。”(虽然听上去有点矛盾。)甚至胡克斯勒先生也从不同角度肯定了这点。他引用了数学家笛卡尔的话:“我们了解我们的身体,但我们更了解我们心里在想什么;精神世界的存在比物质世界的存在更真实更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