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以民为天
2842200000015

第15章 整合还是放纵(3)

他回去一一的走访那些受到损失的商户,和他们研究共同对付上边的策略。他对大家说;“我知道大家心里肯定不好受,因为大家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我们就把这笔帐给他们记上,让他们付出代价。”他告诉大家,现在他们园区的事有求于我们,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不要让他们那么顺利的把园区办好,因为一旦他们能够成功的把园区办起来,我们就没有一点出路。大家表示要听他的话。李善其高高兴兴的回到了家里。看到村里的其他加工户也在等他,他忙把大家让到了院子里,一边给大家倒水一边对大家说:“我们辛辛苦苦的折腾了这么点家业,不能说没有就没有了。我们不要指望别人,就指望我们自己。不要给当官的下跪,他会可怜你吗,不会的,我们要把自己的尊严树立起来。我们要捍卫自己的权利。”有人这样问他:“我们是不是没有其他路可走了?听那个柳书记说,我们可以加盟那些正规企业。我觉得也是一条路子。我们这样和人家对着干是不是太不自量?”

李善其看了看对方,伸出手来去摸他的脑袋,看看是不是发热:“小子,你的脑门没有发热,怎么就说出胡话了呢。就我们这些家当,拿出去放到那些企业里,还不是给人家当伙计?赚钱不赚钱是人家说了算,那时,你就是后悔也来不及了。”随即有人符合他说:“那等于把自己这点家当往水里扔,你连个响也听不到。”李善其对大家说:“别指望别人,要活得靠自己。我们不能这样算了。我们还是把自己的生意保留起来起来。我们要组织人员进行保护性巡逻,发现县里执法队的人就及时关门。我们也学学主席他老人家的游击战术。”大家听了他的话,都笑了起来。

柳林和吴明月在一起谈话,他们这是接触以来不知道多少次谈话了,柳林还是很尊重老县长的意见的。柳林分析了眼下的工作进程,他首先感到不理解的是老百姓的不配合。他觉得建立园区是为了老百姓着想,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为什么老百姓就不理解呢,从园区呈报的情况来看,他们进行的并不顺利,到了每个村子都会遇到一些阻力。有些老百姓甚至还和执法人员进行对抗。他感到不理解,他多次下到老百姓的家里,为什么听到的和自己实际遇到的有出入呢?他原来并不是做基层工作出身,他原以为只要一心为老百姓办事,老百姓就会拥护自己,可是现在自己遇到的问题是没有得到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好似自己站到老百姓的对立面。是这样吗,他责问自己,可是他找不出来自己和老百姓对立的理由。园区建设第一受益的就是当地的老百姓,他们可以从传统的农业圈圈里走出来,可以缩小城乡差别。可是为什么自己的一番苦心得不到理解呢。老县长是长期做基层工作的人,也是从基层干部中提到这个位置的老干部,他试图从他那里找到答案。他们这次是单独在一片科技试验田里散步。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晚上。他们走到田埂上,看这绿油油的稻田,他们很高兴,这片稻田是老县长亲自种的,这是他多年的习惯。他们看着晚霞在西方的天空中分布,很像是一张美丽的画布。老县长看着那些晚霞,十分风趣的说:“给老百姓办事有时就是会遇到一些误会和麻烦。我们的老百姓毕竟是老百姓,他们接受问题的程度还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怎么办,我们只有先做,做完了,他们会想到我们是为他们着想的。”老县长说着,他脱去鞋子,捋起裤腿,下到了水里,他开始拔一些发黄的稻苗。他举起稻苗对柳林说:“看上去这是一块非常好的稻苗,可是你看到这些已经有病的苗子不去根除时,他很快就会传染到其他苗子。我们必须下决心把这些坏了根的东西彻底的清除。”老县长从里边出来,已经是两腿泥。他对柳林说:“这是我打算引进的比较先进的稻子。我首先要进行实验,不然的话,我就说服不了农民去接受这个种子。我要邀请他们来参观,他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就不反对了,他们就会支持你。”

柳林从老县长手里接过稻苗子,他的双眉紧锁,终于看到了一线光明。他捂出来一些道理来,他觉得老县长说的对,觉得自己的思路没有出问题。清理市场没有错,建立园区更没有错。只是老百姓因为一些眼前的利益暂时还没有看到长远利益。他决定先抓试点村,给大家找一个榜样,让他们看到实际利益,他们就不会反对我们了。

柳林书记开始了进一步调研。他来到了小李村,和大家一起交心。他看到各家各户都在忙碌着加工起重配件,看到了这个产业对人们的生活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找到一家比较大的加工企业,这家企业已经形成了规模。他们已经具备生产正规产品的能力。但是,他们一直生产的就是一些翻新产品。老板见书记过来,忙把柳林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老板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看起来他刚刚从车间出来,脸上还带着油污,他在脸盆里洗了洗手,对柳书记说:“书记,你百忙中还到我这小庙里来,真是蓬荜生辉呀。”柳三木看见他的办公室就是生产部和销售部,里边的办公人呀还在忙着,来买货的客户熙熙攘攘。柳林皱了皱眉头:“看起来生意还是不错嘛,他们都是来买货的吧?”老板说:“生意确实还过得去。这都是我十几年的老客户。”柳林和大家在一起谈话,他顺便问了问一个客户:“你们这些零部件都销到什么地方?”“全国各地都有。”柳林非常痛心,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如果是让这些产品进入市场,那么,就会把这个市场给腐蚀掉。小李村是翻新市场最大的集结地,也是成了气候的地方。这个加工企业还是深加工,他们不但加工翻新产品,还加工一些新产品。柳林看见这些新产品的加工还是技术含量很高的。他看了老板的深加工车间,也看到了希望。他把老板叫到一边,对老板说:“你的规模已经成为不小的加工企业,按照你的实力可以成为一个很好得配套产品的企业。为什么还要加工这些翻新产品呢?”老板不好意思:“一些低端用户还有这方面的需要。”柳林告诉他们:“你加工他们就需要。我们所以要杜绝这些产品的存在,就是他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隐患。我们的产品被用到一些高危险的企业内,他就是安全生产的隐患。出了事,你就承担不了责任,你的企业就会破产。你是存在侥幸心里,但是侥幸过一时,侥幸不过一世。”柳林劝他立即停止这些翻新产品的生产。

柳林对小李村进一步的调查,发现这里的翻新产品并没有一下子停了下来。他感到非常被动。他意识到这不是一句话就解决的事情。他来到了镇政府,把这里的干部叫到一起,开始给他们讲话,他告诉大家:“现在你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把翻新市场彻底的清除。要实行包村制。机关干部都要下去,把每一村的情况摸透,不要放过一个死角。我们是该下大功夫的时候了。不要心存侥幸。出了问题,党委书记要首先问责。我就是从书记抓起,看看你们镇里又没有成效。吴镇长是主抓镇长,你现在的任务不是去园区,而是把你们镇的加工户动员起来,让他们成立一个联盟,这个联盟就是抵制旧货的联盟。”吴兰高听到柳书记亲自点自己的名字,受宠若惊,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些加工户动员起来。他要当这个联盟的领导人。

柳林走后,镇党委书记对吴兰高说:“这就是一个政治任务,你就亲自挂帅,到一线去。你可以成立一个办公室,这个办公室你自己组织,你自己领导。”吴兰高自己组织了反旧货办公室。他把自己的一个相好的调过来当办公室主任。然后,他把各村的驻村干部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对大家说:“今天的会议大家都领会了,眼下最当紧的任务就是摸清各村的加工户具体情况。我们要动员所有的加工户参加这个联盟。我们要不定期的到各村进行盘查,如果发现有隐瞒的情况,大家就是第一责任人。我们也实行问责制。”

见大家都出去了,吴兰高回到办公室对办公室主任小张笑着说:“这一次又是我们发大财的时候了。我们抓住一户,他们肯定会找我们说情,我们可以趁机捞他们一把。”小张是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刚分过来没有事干,平时也是一个驻村干部。她平时就和吴兰高眉来眼去的。现在一下子被调到办公室当主任,十分高兴。她对吴兰高说:“千万不要出事呀。”吴兰高说“怎么会出事呢?我们只管发财,别的不用操心。”

李善其知道大家成立什么反旧货联盟,吴兰高就是发起人。他紧急召集了那些做旧货的人们。他们就在李善其的家里开会。大家都感到非常紧张。李善其说“我们该反击的时候了。我们应该组织起来,我们来一个集体上访。我们开着自己的车,去到综合楼找柳林说理去,他们不给我们个说法,我们就不离开。我们就是给他们造成影响。让他们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想法。”大家有些担心:“这样会不会被抓起来呀?”李善其对大家说:“法不责众,别怕。我们来到关键的时候了。”他和大家一起合计,决定在关键的时候,准备集体到综合楼前情愿,给柳林来个下马威。他对大家说:“我们要团结一致,不要各扫门前雪。明天咱们就一起去那里,我们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大家表示一切都听李善其的,一定把自己的利益争取过来。他们坚决抵制反旧货协会的成立,各自到村里动员加工户不参加他们那个协会。大家分头回去,剩下李善其自己在家里。他自己在家里实在非常激动,想象着明天的行动会不会成功。他觉得自己还是有些冒险,要捍卫自己的利益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他自己看着自己家里那些闲置在那里的设备,觉得自己还是可以东山再起的。

他在没有上访前觉得还是瓦解一下吴兰高的力量,他就去小吴庄去找吴大。他希望拉吴大作为自己的同盟军。他知道吴大是一个非常贪财和好色的人,在支书任上得罪了不少的村人。他也知道小吴庄的人都非常恼恨吴大,都恨不得让吴大下台。现在是小吴庄卖地的时候,小吴庄的土地正好是园区中心地带。小吴庄如果搬迁成功了,就可以把园区建立起来。李善其知道吴大为什么主张卖地,因为他急需一笔资金,这笔资金就是他的项目资金,卖地款可以解除他的燃眉之急。李善其知道卖地款是动不得,因为这笔款是村民的生命款,如果动了,就有可能被判刑。吴大什么都不怕,就是掉脑袋他也敢动。李善其了解这里的故事,就来到了小吴庄,见到了吴大。吴大确实正为自己企业的后期资金犯愁。卖地款虽然已经到位,可是他还是有些犹豫。见李善其来到,非常高兴。他就在自己的家里接待了李善其:“什么凤把你吹来了?”李善其说:“听说你们村的地卖了,来看看。我们小李村那里也有这个意思,看看款项是不是到位的快。”吴大给李善其一支烟,自己也兑着一支烟:“我还为这事犯愁呢。资金已经到位了,怎么个分发,我也犯了难。听说分钱,好些人都争着迁户口,还有些没有户口的小黑孩也是个问题。钱就那么一点,大家都死死的盯着,我也是第一次犯这样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