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十载夫妻两世情
28265600000135

第135章 两世梅花

“东风才有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只有梅花吹不尽,依旧新白抱新红。”在已然开始绽放的白色的粉色的还有红色的梅花和花蕾之间文慈欢快的吟诵着这首《早梅》。

她黑色的头发,和她身边的宫粉梅一样颜色的呢子长大衣,荷叶边的白色衬衣上是她年轻姣好的鹅蛋型的脸。脸上犹如秋水般的双眸。

都说女人生过孩子后不管是体型还是声音都会变。可是文慈没有。此刻她梅花间说着,跳动着,依然如同少女一般。她的身影和笑颜与周围的梅花融为了一体。她的声音就像花间吹拂的清风。都是那么的令人沉醉。

他坐在亭子里笑着看向她。只见她踮起穿着高跟靴子的双脚,伸手想要去摘一支开在高处白梅,摘了好几下却又摘不到,一时便有些娇恼的吟道“一枝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

他笑着,拄着个拐杖一瘸一拐的走了过去。一伸手就折下了那只高高在上的白梅。奉与他的爱妻并说“莫恼了,赠卿一枝春!”

她笑了接过。洁白的梅花衬着她白净的脸。他一时有感而发便说“不受尘埃半点侵”文慈听罢,还未等他念到下半句就杏眼怒睁娇喝道“不许说这首。这首不好。”他愣了愣问“怎么不好?”文慈“就是不好。不许说。”

他猛地想到这首诗的下一句是“竹篱茅舍自甘心”。在红楼梦里曾被用来暗指李纨的命运。而李纨是个寡妇。文慈是喜爱读红楼梦的。难怪会生气。她是如此的忌讳。因为爱,所以她忌讳。她竟敏感到这种地步。一句原为赞美的诗词都会让她联想到她最害怕的事情。

他的心颤抖着。她是如此的害怕失去自己。他折下一枝还未全开的宫粉梅。在妻子的脸上轻拍几下笑着念道“胭脂桃颊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妆。”念完又说“这样总行了吧?”文慈推了他一下“去!就知道欺负我。”

他“哎呦”一声跌坐在地上。文慈笑“就会耍赖皮!这就伤到了?”“我伤员。”他越发无赖。文慈去拉他,他不起来。文慈就说“都这么大人了!还跟个小孩子似的,也不怕人笑话?”他还说“我伤员。”文慈“地上不凉啊?看有人来了。”他左看右看“哪有人?你骗我。”

“姑父,你干嘛坐在地上?”娃娃的声音传来。眨眼间她已经从一株红梅中间走出。谢华干脆无赖到底“你姑姑欺负我?”娃娃睁着她的大眼睛眨巴眨巴的看着他“不会吧?你不欺负她就好了。她怎么会欺负你?”文慈听了就笑。谢华“到底胳膊肘都是往里拐的。”

“师座”“夫人姐姐”十斤,阿义,小宝的声音自梅花丛中传来。谢华一听,就站了起来大声喝道“叫什么叫?在这了。”这会他不是伤员了。

娃娃偷偷的笑着和文慈说“姑父还真跟个孩子似的!”文慈也笑“可不是,有时真的是很烦人!”“是吗?”娃娃捂着嘴看着她笑个不停。文慈“笑什么笑?”

阿义“夫人姐姐,我和小宝编了个花环,你看,好看吗?”小宝递上他们编的花环。不知道他们用什么编的一个环,上面插满了红色和粉色的梅花。

文慈“好看!”“这是我们送给夫人姐姐的新年礼物。”他们两个相互看了看笑着说。文慈“谢谢!”她兴奋的接过,戴到头上。他们几个“真好看!”文慈“真的吗?”他们就又说“真的好看。”

“小宝,阿义!”娃娃突然气鼓鼓的叫到。大家就都看向娃娃。只见她双手叉腰,小嘴撅的老高。小宝,阿义“怎么了?”娃娃“我怎么没有?”

小宝比较老实只说“我们再给你做一个。”阿义比较滑头嬉笑着“要做一个也容易。不过你得叫我们一声叔。”娃娃“凭什么?”阿义“你叫夫人姐姐‘姑姑’我们叫‘姐姐’。你可不是得管我们叫叔?”“什么,找打!”娃娃听罢气势汹汹的就要上前去打阿义。阿义撒腿就跑,嘴里还说“我说的不对么?”

娃娃追不上阿义,又见十斤和小宝两个还站在那里笑。于是就又去打他们。他们两个见状也是撒腿就跑。小宝“你打我做啥子嘛?”娃娃“我就打你,你可恶!”十斤“哎呀!沈小姐,这关我啥事?”娃娃“谁叫你笑我?”他们笑着,追逐着消失在梅林里。

谢华和文慈看着他们笑笑。这梅林一眼望不到头。他拉着她站在半山腰上往下望去。因为时日尚早,梅花开的还不是很多。不过从那占满枝的花蕾来看,一片香雪海已不遥远。

时不时的可以听到娃娃他们的笑声,时不时的可以从花蕾海里看到他们追逐的身影。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望着枝头即将怒放的梅花,谢华感叹。文慈望去也说“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他们彼此笑笑。看来春不远矣。

望着眼前的梅蕾成阵他又说“梅花坚韧高洁。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我中华民国的国花。梅花开了,预示着我中华民族的春天将近。相信很快倭寇就会出境。到时候我们再带着我们的孩子来这里赏梅。我想那时,这里一定是一片香雪海!”他说这话时,神采飞扬,充满力量就像枝头含苞欲放的梅。

文慈点点头应道“是!”尽管她知道这场战争旷日持久,艰苦异常。但是她知道,即使她不是来自后世,不知道最后的结果。只此刻丈夫眼中的信仰也足以让她相信会有那一天。

抗战已经打了一年多。这一年多的亲眼所见。文慈终于明白,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这个苦难的民族。走到现在。并且赢得最后的胜利与自由。

不是美元不是苏联。也不是什么战略,什么方针。而是我们梅花一样的民族魂。坚韧,顽强,不屈不饶,梅花孤傲不同流俗,梅花不惧严寒,悄然绽放。君不见梅花去后,百花尽欢颜。

在百花中只有梅花可以“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葬。”古往今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们用尽一切他们可以想到的赞美之词来称颂梅花。在已然流逝的几千年的漫长岁月里,梅花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

梅花是报春之花,最后却是“化作春泥更护花”“只有香如故”。这跟在战场上的誓死血战的将士是多么的相像。是融入骨髓的梅花品质促使着他们在战斗。是那遗传自远古先祖的“忠孝廉耻”,使得他们“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如果有所违背,将永远不会被原谅。听着虽不人道,难道不就是这样的精神支撑着我们苦难的民族走过了五千年?

谢华摘下一小枝红梅插到妻子胸前的纽扣上。“人家想要梅妻鹤子。我没那么清高。吾妻如梅,于愿足矣。”文慈笑“梅花我是比不了。不过夫君既然如此说。我当用尽今生来世,不负君心。”他笑“又说来世。”文慈“不好吗?”他笑“好!”

文慈看着笑吟吟的丈夫就想“你那么好!我该这么做才配的上你?”“不过,自我懂事以来我就想。女人应该是这样的。既要有梅花的品质,又要有兰花的德行。坚强而又贤德,坚韧并且婉约。

你知道吗?在遇到你之前,我觉得自己一直就是在修炼,为的就是可以配的上你。我知道,我现在还不够好。不过因为你,我会继续修炼的。我一定要配的上你的爱!因为你这就是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好多年后,年关刚过。两名年轻的女子带着一个可爱的男孩。来到这片梅林。她们就是文慈和娃娃。文慈依旧是今日的打扮。依旧带着插满梅花的花环。她折下一小枝红梅依旧插在胸前。手里依旧握着一枝从高枝上折下的白梅。只见她站在半山腰的亭子里朝山下大声喊道“华哥,我带着我们的孩子来赏梅了。你看,这满山的梅花都开了,果然是一片香雪海!好美!”

周围依稀的游人见了她们就笑。有人说“她们像是从民国的黑白相片中走出来的。”这是真的。她们确实是自民国而来。历经两世,只愿修身为梅。

<a href=http://www.*****.c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