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在以后将慢慢的消失,终究会成为一段历史。
刚上大学时候我还没有自己的手机,还发誓大学不会用手机,可是这成了无知的我笑话自己的笑柄。那时候手机追求还是是否彩屏、和旋多少,哪里像现在那样的纷繁复杂。
穷孩子刚从家里出来,能读书就是该对父母莫大的感激,没有奢望拥有自己的手机,更不敢想象自己也会拥有电脑。逃脱了高中学业的压力,脱缰的野马快乐的撒欢在大学这片肥沃的没有尽头的原野上,我应聘学生会、加入社团、交往全国各地的才子才女们。那时候在我们学校手机的普及率也就是50%,我不自卑、不羡慕有手机的同学,但是我发现在活动中总是不能及时的得到通知,总之是很多的不便,然后我决定在第一个圣诞节我购买了我的第一部手机,后来发现用在活动上的时候真是以下部分。在那个晚上我就让电话卡透支了几十元,想想现在没事的时候看着手机都不想摸得感觉真是差的太多。第二天交了50块钱的电话费,也看到了这个不节制就要抢我饭吃的宝贝的可怕。以后的日子打电话经常是在晚上6:00以后,发信息总是尽可能多打字,多表达自己的意思。每当长时间没有电话短信的时候,总是看了又看,还是没有动静的话,有时候打个1860,不是现在的10086,查查自己的花费,或者人工服务聊一下话务员,于是才有了那个叫Mzone的猫吃了电话卡的经典段子。
那时候大家都讨厌跟联通的同学联系,移动联通互通电话很贵,发短信还1.5毛钱,很多时候大家就是这样计较着开着玩笑。一部手机改变生活,让我们寝室的电话都安定下来,后来就干脆下岗了,不知道现在的大学寝室还有没固定电话,其实我觉得五花八门的彩铃没有嘟嘟嘟的电话铃声显得亲切,但是这就是大学的个性所在,我乐于接受。
晚上的时候寝室里交换着铃声,熄灯以后黑暗的夜里四个发光体在各自的床头不知道给谁发着信息,还是玩着手机里的游戏,当然那时候还没有斗地主。是啊,那时候在床头和自己的恋人在手机传情是多么浪漫的事情,也成就了多少对眷属啊!
讲个手机成就恋情的故事吧!我的一个同学在回家的火车上碰到一个女生,看了动心了,不认识,主动和人家搭讪怕是惊了美眉,于是乎冥思苦想。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这句话绝对不错,爱情的创造力更是大得惊人,要是我不说大家想想这家伙是怎么搞到女生的电话号码,又没有引起对方的怀疑呢?正是这个创意让两个人慢慢的通过手机走到了一起,尽管没有走到最后。答案是这样的:快下车时男的称自己的手机没电了,借女的手机发个短信给自己,早已把自己的手机调到了静音,就这样搞到了那一串数字。可能大家会想到比这更微妙的办法,女孩子们要注意了,这种伎俩简单又奏效,防不胜防。
大学的爱情是主旋律,手机是个使者,可是手机还有很多的功能,比如说,在上自习、吃饭的时候拿它来占座,高吧!座位没占到,手机估计200%的没有了,开个玩笑,嘿嘿。到了快毕业的时候,手机就没消停过,吃到第N季的散伙饭临时通知、团委老师的骚扰电话、专业课老师催毕业设计的要账电话......
这时候你的电话可能不会马上退休,可是很多人的电话号码估计用到了头,尽管大家都有了手机,可是中国这么大,分开之后手里还能存着每个同学的号码吗?或许这只是个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