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梦碎大学
28144000000032

第32章 应考之策

当我的大学开始如鱼得水、渐入佳境,准备继续逍遥下去的时候,期末考试的噩耗如期而至,使我的生活重新陷入迷茫,诚惶诚恐地把教材翻出来,准备展开考前突击,八门课总共26个学分,任务非常艰巨,全部过关几乎没什么希望,必须放弃一两门才能获得一线生机,否则必将全军覆没。

此前重修学分已经达到15分,学校允许重修学分为30分,这学期和下学期英语预算重修后,我的重修学分就达到了25分,只剩下5个学分可以重修了,也就是说此后的两年半时间里除了英语最多只能再挂一科,两科以上就该回家了。

英语已经提前被预算为重修课目,自然就不用考虑了,但是还剩七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只够把教材通读一遍,通读一遍教材就想通过考试显然不可能。

这学期有三门课难度很大考试通过率不会很高,教材至少要看过五遍以上才有可能通过考试,它们是:《古代汉语》、《古代文论》和《文学史》,前两门主要是因为内容晦涩难懂,看都看不懂;而《文学史》就有些让人欲哭无泪了,教材没什么难度,对这门课还有点兴趣,老师也是一个才华横溢讲课风趣的教授,也几乎没怎么旷过课,似乎找不到不及格的理由。但学长们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这门课通过率极低,及格率不超过50%,原因恰恰因为老师太有才华了,严于己的同时也严于人,对于考试非常严格。

这种状况让我们非常矛盾,我们都希望自己的授课老师有真才实学,但同时又担心碰到这种老师;照本宣科、单调呆板的老师授课虽然吸引不了我们去听课,但考试一般不会很严苛,很容易就能通过考试。

正在我盘算着到底放弃掉那一刻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消息让给我如获至宝。考试临近了,其他人也应该和我一样抱着教材开始死记硬背,但是奇怪地发现很少有人直接抱着教材复习,很多人都那本小册子疯狂地翻阅着,打听之后才知道是笔记和一些重点,这让我恍然大悟,原来其他人是这样复习的。

一本厚厚的教材落实到试卷上只不过是100分的试题,两张卷子而已,完全没有把一本书全部搞懂的必要,只需掌握试卷上100分中的60分即可,这就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薄薄的几十页笔记相对于几百页的教材,显然要精简得多。

找专业里笔记做得最好的女生借笔记去复印,校本部有家复印室,每当临近期末考试生意就会变得异常火爆,从早上七点学生公寓开门到晚上十一点学生公寓关门,一直有学生排队复印笔记,晚上十点多的时候还有很多同学在等着复印笔记,但时间显然已经来不及了,很多同学都会把笔记留给老板,交代老板晚上加个班帮忙复印一下,第二天早上来取。复印室的老板每天需要加班到凌晨三四点钟才能休息,这样的火爆场面会持续半个月,校外虽然也有复印室,但是不会有人跑出去复印的,在学校复印A4纸0.1元/张,而在学校外面要5毛钱一张。

拿到基本薄薄的册子,我不禁有些热泪盈眶,终于有希望了,中文专业以概念、常识为主,并不需要逻辑推理和复杂的计算,背完这些笔记差不多就能过了。想起上学期挂那么多科,我深感不值,当时如果有这种东西,考试应该就不会那么惨烈了,当时还是太单纯了,当然条件也不允许,新区压根就没有复印室这种东东。

笔记减少了我们的复习量,但还是有些多,很多东西都记不住,如果能猜到题就好了。书中的重点内容无非就是那么多,对于每届学生来讲都是一样的,如果能找到往届的考试试题,那猜题就会变得简单许多。

但是往年的试卷很难找到,往届的学生显然跟我们一样,考前突击一下,考完就忘了,谁还记得考试内容。

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这种试卷我们没有,自考生会有,找他们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自考是我们学校主考,考试出题的就是那几个人,我们专业好几个老师同时兼代着自考生的课程,自考考试前老师都会发给学生很多复习资料,这些资料显然是考试重点,这是毋庸置疑的,找他们借一下相同科目的复习资料用来复习,完全行得通,也会简单一些。

学校的自考生已经被赶出宿舍,从今年开始学校不给这些人提供宿舍了,想住哪住哪,来不来上课也没人管,想找到这群人的难度可想而知。不过好在我还有一个自考生的联系方式,那是一个女孩,是在新区认识的,现在住在边家村的一间民房里。

我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奇怪,各自有着自己的学习、生活,基本没什么交集,平时也不经常在一起,只有在一方需要的时候才回联系,借对方的身体用一下,之后再回到各自的生活。对于感情双方都刻意地不去提及,彼此心照不宣地恪守着不影响对方生活的原则,这种单纯的交往也挺好的,这种关系一直持续到她修完所有课程离开学校为止,离开的时候没让我送,也没有留下联系方式,就像一颗流星一样从我眼前划过,之后消失不见。

所有能想到的东西全部准备齐全,隔几天结束一门考试,隔几天结束一门考试,以前对考试的恐惧消散得无影无踪,居然开始变得游刃有余起来,这个时候我才感觉到大学生活的一丝美好,从深沉的绝望中苏醒过来。

考试成绩下学期才会出来,考完直接就放假了。考试成绩学校也不会发给家里,对于学校的这项政策我们非常喜欢,这会让我们度过一个美好的寒假,欢心舒畅地过一个新年,不用背负着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压力而郁闷地过春节,即使有什么不好的消息,也要让我们知道得越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