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梦碎大学
28144000000030

第30章 扶贫补助

听说国家扶贫补助到学校了,院里让班长通知大家,有需要的同学准备一下材料,这种补助跟助学贷款最大的区别就是不用还,相当于白给。很多人都动了心思,申请贫困补助再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很多人恨不得死了爹丢了娘,在申请材料里各显其能,终极目标是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百世难遇的悲惨人物,凡是听说过的惨剧恨不得全部发生在自己身上。想象是中文系的强项,虚构是中文系的生存手段,此类高手不胜其数,编出来的故事惊天地动鬼神,文采激扬,感人涕零。

仅仅编故事并不能取信于人,必要的证明材料还是要提供的,想办法弄两张贫困证明就差不多够了。一张是村级的,一张是乡级的,托关系去民政局就开出来了。贫困证明其实就是拿给老师看的,只要他认定你贫困就会给你名额,至于是否真的贫困,没有人会亲自去考证,这种直接定下来的情况,只有跟老师关系非常好的时候才会发生,但是跟老师有矛盾就相当困难了,所以想获得这种补助至少不能跟老师把关系搞得太僵。

跟班干部搞好关系也是必不可少的,只要跟其中的一个班干部有矛盾,这个补助就不用想了,举报是理所当然会发生的。至少会有1/3以上的人去申请扶贫补助,申请的人很多,但名额有限,补助名额的认定,院领导会征求所有班干部的意见,举行一个小型会议,然后投票选出,班干部会有举报名额的硬性指标,最少需要指出一个,这种得罪人的事班干部也不愿意多干,只要有人跟其中一个有矛盾,商量之后所有人举报的名额就会是那个名字。

国家扶贫补助的初衷是资助贫困大学生,但真正的贫困生能得到的并不多,很多限制会把真正的贫困生拒之门外。

最操蛋的一条规定就是“不能拖欠学费,但同时又没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这TM的什么逻辑?如果学生家里有钱或者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怎么可能会拖欠学费?国家助学贷款一般不到学生手上,会直接拨给学校,学生自己挪作他用是不可能的。如果申请到了国家助学贷款拖欠的学费直接就冲抵了,自然就不存在拖欠学费的问题了,既然拖欠学费,国家助学贷款当然就没申请到。

这是一条非常荒谬的规定,很少有大学生无故拖欠学费,难道交不起学费还不能成为家庭贫困的证明吗?为什么家庭贫困需要几张纸来证明?家庭是否贫困需要几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来认定?

同等条件下成绩优秀者优先。何为同等条件?声泪俱下的申请书是必不可少的,另外一个硬件就是那两张证明,只要贫困证明能开出来,家庭收入什么的还不是想写多少就写多少,开证明的谁有闲工夫去调查核实。学习成绩跟家庭状况更是风马牛不相及,家庭贫困成绩就优秀?家境优越学习成绩就差吗?

可能是太多寒门子弟成才的故事给了人们错觉,其实恰恰相反,家境贫困的学生一般都来自农村,农村的教育资源跟城市是没法比的,考上大学也大多是将将过线而已,基础原本就差,更何况背负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因经济困难产生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情感等方面的挫折是无法回避的,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失衡、紧张和焦虑,思想包袱,情绪低落,心理灰暗,很容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专注于学习对贫困生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坚持上完大学不被开除就算不错了,获得优秀那只能算是奇迹了。

能否开到贫困证明也是一件考量手段的事,家庭贫困不见得就能开来贫困证明,没有必要的渠道和手段这种证明是很难开的。有些人就非常游刃有余了,你需要什么材料他很快就会拿来什么材料。贫困生由于缺乏经济资源和组织资源很难获得这些贫困生认定必备的各种证明文件,而一些非贫困生由于拥有大量的经济资源和组织资源,他们有更多的渠道来获得各种证明文件,这也是让人非常无奈的一件事。

同时贫困和贫困也是不一样的,贫困是相对的,这种贫困证明是由当地政府开出的,只能证明学生的家庭在当地属于贫困,并不能证明在学校里属于贫困。更何况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发展不均衡,上海的贫困生跟河北的贫困生能一样吗?

竞争太激烈了,虽然不至于刺刀见红,但也差不多了,担心误伤,这种竞技活动我就不参与了,与其用自己真实的故事和别人写出来的故事一同竞争去博取老师的怜悯,最终落一个文采太差、故事不精彩的评论,还不如坐看云卷云舒、看一场精彩的情景喜剧来得惬意。

国家扶贫补助的名额确定下来了,发放的时候,我们惊奇地发现一位已经使用上手机的同学也去领了(专业里只有两三个人在用手机),我们不无恶意地希望在他领补助的时候手机铃声响了,幻想着他的尴尬。

补助分为三个等级,获得3000元补助的同学添了点钱买了部电脑放在宿舍,接入校园网,在宿舍就可以轻松地查资料了,一些小游戏在宿舍就可以玩了,再也不用频繁地出入网吧了,对其他人最大的福音就是想***再也不用租碟机,只需租碟就可以了。

几个得1000和300补助的同学请大伙吃了顿大餐,唱了一晚上歌,美其名曰酬谢大家,也算是堵住了悠悠之口,其他人愤愤不平的心理也得到了些许平息。

有些人开心了,但是有几个人却开心不起来,那是几个真正需要补助的同学,微不足道的一点补助,对于生活的帮助原本就杯水车薪,还要从干瘪的口袋拿出一部分用来请客是非常痛苦的,不凑份子也不像话,毕竟是集体活动,不参与的话,下次补助可能就没机会了。

当然最痛苦的还是那些需要帮助,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最终一无所获的同学了,吃一顿饭、唱一次歌并不能抚平心灵的创伤,他们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自我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