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道德经》虽只五千言,然其言简而意赅、辞约而义远,包罗了宇宙、自然、社会、人生诸多方面。就文章结构和总体思想而言,则由“道”和“德”这两大部分构成。《道德经》博大精深,诚如所云:“道,可道,非常道”,稍有不慎,则对其解说分析便可能堕于“旨愈繁而理愈晦”,成为“非常道”的东西。敝人不才,愿就对《道德经》的思想子谜的理解,撮为以下诸条,以就教于智仁。
一、道论
纵观《道德经》所言及之“道”,有如下几种不同用法和意义:
1、指万事万物的终结本质。“道,可道,非常道”中的第一个道即是此义。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这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述的状态。但为了传播这种道的境界,又不得不借助语言的方式来表达。怎样用语言来表述呢?那就要针对人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和智慧限度,以人的思维能够接受的方式,以人的语言方式煞费苦心地妙选词汇、巧言譬喻,这是一件既苦又难的差事。本来是超言绝相的,却无奈地要用“言”和“相”去表达它,因为人们习惯地要用“言”和“相”去理解一切。这比对人说人话、对狗说狗话、对鸟说鸟话、“四季人”对“三季人”、“两季人”说“三季话”和“两季话”还难,但智慧的老子找到了适合于人的表达真谛的方法,这就是——“道”。
2、指万事万物的存在、发展、演变的法则,即规律。比如“物极必反”、“无为而无不为”、“将欲夺之,必固予之”等。这种“道”既包含客观规律,也包含人们对这种规律的正确认识、顺应和和谐合一,无论是社会政治和个人修养均在此列。
3、言说之“道”。“道,可道,非常道”之“可道”即言说之义。现在我们许多人在“说”、在“道”,但道的东西有没有“道”呢?语言文字的形成是由简约而至繁复,诚实的古人在“说”和“道”的时候,是尽力表达事物真相和实情的,其以这样的说和道为“道”,而并不是以颠三倒四、语无伦次、口是心非、自相矛盾、花言巧语、坑蒙拐骗的语言表达作为“道”。由是可知,从言说之“道”的衍义上溯其源,只有合于“礼”、合于自然,合于事物法则的语言表达,才配得上称之为“道”;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都合于道的言说,才是道的本来面目。
二、德论
一部《道德经》由《道经》和《德经》两部分构成,先是《道经》,后是《德经》,这样的结构和序列不是随意的,而是合于道且合于德的。所谓德,指合于道的精神修养和行为实施——“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这是讲出了道和德的主从关系和统一关系。故在《道德经》中,讲道离不开讲德,讲德离不开讲道。简而言之,合于道则德,不合于道则不德。
三、太极辩证法
老子思想中充满着辩证法的思想,比如:“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微明”、“退其身而身先”、“不以其无私欤,故能成其私”等等。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老子宇宙学思想的组成部分。不理解老子的宇宙学思想,便不能真正理解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而老子的宇宙学思想,其实就是太极的思想,准确地讲,与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的思想是一致的。因此,老子的辩证法,其实就是太极辩证法。
四、“为腹不为目”审美观
《道德经》的审美观从属和派生于道,也可以说属于“孔德”的范畴。“为腹不为目”、“去彼取此”之类的论道,实质上是引导人们去看重和追求朴实的东西,以便进而靠近大道并与道融合。因此,《道德经》的审美观仍不外是“道德”观。《道德经》中特别强调对兵器的欣赏是“乐杀人”,这点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的。
五、“微明”和“不敢为天下先”的“谋略”观
谋略属于斗争的方法策略,它其实不是《道德经》所推崇的东西,它实质上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谋者见谋、好斗者见斗争的结果。正如核能可以利用于和平也可以利用于战争一样,这不是核能本身的错。《道德经》向我们揭示了宇宙、自然、人生的存在原理和相互关系,一些话听起来就像是在讲谋略,如:“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其实这讲的是自然变化之理,用之于正则道,用之于不正则不道。这种自然之道是太极辩证法的思想结果,这种太极辩证法思想在社会人生方面的运用,还包括“不敢为天下先”之类,这些思想也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为后世谋略的组成部分,这种思想被谋略化后的最大特色就是处在幕后,制人于无形,这就是幕后哲学或幕后谋略。由于老子思想是对客观规律的揭示,因此,谋略家们掌握了这种谋略思想以后,非常有利于其达成自己的战略目的。因此我们学习老子思想的意义之一就是要“使乎智者不敢为”,为祖国造福,为人类造福。然而,从更高意义上讲,真正的谋略、最高的谋略又必然是合于道的,又岂是任由小人、邪人所可随欲而取者也!
六、“不道早已“的“生存观”
有先生讲,一部《道德经》可以归结为四个字——“弱者生存”。该先生的这种高度概括肯定不是针对《道德经》的全部思想内涵,而可能是仅从“生存观”的角度来下的定语。如果硬说《道德经》有什么“生存观”的话,那么既不是简单的弱者生存,也不是简单的强者生存。因为弱者有时可存,有时可亡,强者存亡的道理亦然,此类事例无论就古今中外,还是就自然社会人生都是屡见不鲜的。由于《道德经》中讲“柔弱胜刚强”、“上善若水”等,如果不去全面完整地把握《道德经》的思想精髓,便可能造成自误而曲解之。
老子曰:“不道早已”;又曰:“死而不亡者寿”。《道德经》的“生存观”究竟是什么?其实答案就在名称中。合于道者生存,合于德者生存——这就是《道德经》的“生存观”。《道德经》的“生存观”不是苟且偷生观,也不是长生不老观——“杀身成仁”、“舍身取义”不违背《道德经》的“生存观”,“朝闻道,夕死可也”更不违背《道德经》的“生存观”。
七、返朴归真的思想精髓
老子的思想精髓,道德经五千言,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主张返朴归真。这种返朴归真的本体论依据就是无极生太极(说无极生太极即无极非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虽然老子没有这样明确表述,但其思路和思想原理与之是相通的。这种返朴归真既包括个人修养,也包括社会政治。而实现返朴归真的方式,从思想方法而论,就是中观;从行为实施方法而论,就是走中道。这种返朴归真的境界就是复归无极或肖法无极态。
八、“无为而治”的社会学主张
老子思想的社会学主张,其立论依据是太极宇宙学和太极本体论的道,主张人类社会也要与道合一、合于道。而道的最高和最终极形态是无极,那么治政的方式就应该肖法无极,秉承玄德而采取无为,通过无为而实现无不为,实现充分的民主与法制,最终实现“至治之极”。
而这种“至治之极”的社会形态与儒家“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政治主张是一样的。事实上,儒家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之“道”就出自《道德经》和《易经》。
九、太极宇宙观
老子主张的人生观、社会学思想,本于老子的宇宙观。而根据笔者的研究,老子的宇宙观不是别的,正是太极宇宙观。《道德经》的全部五千言,无不是对太极宇宙观的阐述,无不是用太极宇宙观来理解和解释万事万物,无不是太极宇宙观在宇宙、自然、社会、人生方面的运用。这种太极宇宙观,本可以叫“无极宇宙观”,为了说明和理解的方便,为了在说理和理解方面更具有兼容性,故叫“太极宇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