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星上天,弹着地
2799100000014

第14章 中国航天之“栋”

“孙家栋”中国航天的名字!

一栋擎天,群星闪烁!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一生与“中国第一星”结下不解之缘,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次绕月探测、第一个北斗系统……都是第一,不愧为中国的“卫星之父”。

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1958年,孙家栋毕业于苏联儒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飞机设计专业。年轻的孙家栋从苏联留学归国,被分配到当时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工作。院长钱学森一见到这个年轻人,觉得是个人才,经常与孙家栋讨论中国航天的话题。

两年多时间,孙家栋跟着钱学森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中国航天之路,首次用国产燃料成功发射了第一枚近程弹道导弹。他那种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让钱老看到了中国航天之光,看到中国卫星的未来。

1967年7月29日,北京干燥的气温超过40度!开着空调,吃着冷饮的人都觉得闷热难当!而孙家栋似乎忘记了气温的存在,只顾全神贯注地设计他的导弹,为了不让汗水滴到图纸上,他用毛巾围住脖子和膀弯,阻止汗滴流动。

忽然,一位同事兴匆匆地推开门:“哎!老孙,中央决定组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老向聂帅推荐你了,决定调你去负责卫星的总设计师!”

“我?!……”这么重要的任务!孙家栋感到既吃惊又激动,二话没说,扛着被卷书箱去新岗位报到。

发射卫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首颗人造卫星,1958年5月17日,******在八大二次会议上发出号召:“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1965年,国家开始制定卫星研制计划,确定1970年发射,并达到“上得去、抓得住、听得到、看得见”的总体目标。

如何尽快组建卫星总体设计部?如何将各系统的科研工作联接起来?一个个难题摆在孙家栋面前。他决定首先抓住人才关,从组建队伍着手,把杰出的科研人才挑选出来,有了人才就能办好事情。经过考察,最终选定了18个不同专业技术特长科研人员,这就是中国卫星发展史上有名的“18名将”。

“18名将”的聚会,卫星总体设计部如虎添翼,很快解决了卫星“上得去、抓得住”两大难题。如何使卫星上天后能“看得见、听得到”呢?孙家栋和大家琢磨来琢磨去,最后决定:在第三级火箭外面套个表面镀亮的球形气套,卫星发射时,气套闭合,卫星上天后,利用第三级火箭自旋时产生的离心力,给气套充气,成为一个发光的球体,地面上的人用肉眼就能看到一个亮亮的小星星在行走。

为了“听得见”,科学家们动足了脑筋!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呼叫信号,只是“嘀嘀答答”的电报码声,遥测信号是间断的。中国这颗卫星可以发射一个连续的信号。于是,孙家栋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让卫星的连贯信号播送《东方红》乐曲,同时建议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命名“东方红一号”。再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转播,通过广播喇叭将“东方红,太阳升!”8节音符,送到了千家万户!

“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日渐走向成熟。

一往无前的中国气概

1988年,香港亚洲卫星公司购买了美国休斯公司生产的通信卫星“亚洲一号”,并准备让中国的长征三号火箭发射。

1990年4月7日21点30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空气几乎凝固了!眼看“长三号”如同一根擎天之柱,巍然屹立在发射台上,让人感到分外紧张和激动。

这时,孙家栋的神神经几乎绷到了极限,呼吸也急促起来!

随着秒表的“咔!咔!咔!……”,所有的心都在聆听最后呼叫——

“点火!”

指挥员一声口令,闪电般掠过人们的心地!打破沉静的期盼!只见发射台一阵烟雾喷起,长征三号运载火箭,雷霆般地拔地而起!21分钟后,精确地将“亚洲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在场的美方专家叹息道:“没想到,中国的运载火箭能达到这样的水平!”

这时的孙家栋,百感交集,眼睛里闪动着混浊的老泪!小时候,常听老人常说,“洋火、洋油,什么都是洋人制造。今天,我们的火箭也能发射美国卫星了!……

2004年1月,绕月探测一期工程正式启动,已经75岁的孙家栋毅然出任工程总设计师。当看到“嫦娥一号”传回第一幅月面图片,******总理握着孙家栋的手说:“家栋,你是身经百战啊!你辛苦了!”

总理的一声辛苦,深深安慰了这位耄耋老人一生,觉得一股暖流激越全身,悄悄地转过身拭泪——党和人民给了自己多少荣誉和关怀呀!1985年获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在种种荣誉和成功面前,孙家栋的航天步伐没有停止,年过八旬,仍然接下“北斗七星导航系统”的总设计师任务。这个导航系统将由十余颗卫星组成,是一个庞大的空间系统工程,建成后,对我国经济建设、国土安全,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钱老在给孙家栋生日贺卡上说:“家栋都要到80岁了,在我眼里,他好像还是个28岁的小伙子。”——孙家栋是28岁时跟着钱学森搞航天的。

是啊!大家希望这棵航天之树永葆常青!用他不朽的躯杆支撑中国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