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帝国60年
2799000000024

第24章 武帝传奇(2)

其虔诚之心苍天可鉴,然而神仙始终不来。用方士们的说法,神仙来临时都有风雨,而武帝祭祀各山时并无此现象出现,所以还不是时机。他们由此更加坚信,神仙是绝对可以请到的。武帝大喜,再次来到东海边,满怀希望地盼望能遇到神仙,并计划这一次要亲自出海去寻找蓬莱仙山。一位臣子认为风险很大,就劝说:“与神仙相遇,要自然而然,不能急躁强求。果真有缘,就不怕遇不到;如果无缘,纵然到了蓬莱仙山,神仙也不会见您。您还是回到宫中,安静地等候神仙的驾临吧。”武帝思考很久,才终于打消了自己亲自主持这个项目的念头。

第二年春天,公孙卿终于带来了好消息,他向武帝报告说:自己在东莱山见到神仙,神仙的意思似乎要见天子。于是,武帝又前往缑氏城,封公孙卿为中大夫。武帝到东莱住了几天,仍未见到神仙,只看到了巨大的足迹,武帝又派出数以千计的法术师去寻访神仙。

公孙卿这个时候再次上奏武帝说:“神仙都喜欢在楼阁中。”于是,武帝命人在长安兴建蜚廉观、桂观,在甘泉宫兴建益寿观、延寿观,再派公孙卿携带皇帝符节,布置好所有的迎接神仙之物,恭候神仙的驾临。又兴建通天茎台,在台下设摆各种祭祀法器,扩建甘泉宫及其他各处的宫室。他希望以此能吸引到神仙的到来。

然而,神仙始终就没有来。或许来了,武帝无幸,没有见到。迷信自然是被今人所唾弃的,即使有很多事情我们无法说清,也不会用迷信的方式来解释它。而武帝的这个摧残了汉帝国的神仙工程在我们今天看来恰好就是迷信的极端。无疑,如果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那么,武帝一手缔造的神仙工程其耗费帝国的所为是被人所不齿的。但是,汉帝国从一开始就经了三代以及秦的影响,其神仙思想相当普及。诸如今天的科学普及一样。武帝无法跳出那个怪圈,就如同我们今天无法抛弃科学而生存一样。武帝的错误是他过分地依赖“神仙是第一生产力”了。我们今天所流行的科学正是汉帝国当初所流行的神仙学说一样。是否非要把“神仙是第一生产力”、“神仙是无所不能的”当作帝国发展前进的动力,武帝所做的一切已经告诉了我们。整个汉帝国,神仙学说始终是一个主旋律,武帝南征时,祭祀鬼神,希望通过鬼神的力量来取得战争的胜利已经名著史书,高祖皇帝当年逢战必卜,并没有被当作一种愚昧,而是被许多人认为是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一种手段。或者短视一点说,是成就帝国政事的一个激励手段。

许多年后,武帝对当年自己大搞神仙工程的所为很是后悔,“朕自即位以来,干了很多狂妄悖谬之事,使天下人愁苦不堪,如今已是后悔莫及了。”然后又将天下的法师通通罢黜,最终他想明白了:“都因我往日愚感,才受了法术师们的欺骗。天下哪里有什么神仙,全是胡说八道!节制饮食,服用药物,也不过是少生些病而已。”

武帝的悔悟并不是他思想的升华,不过是一种回归。他所以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神仙,是因为他认为是这个浩大工程中其用人不力,而不是他真的相信这个世界上就没有神仙。他所做的这些忏悔又何尝不是整个帝国的忏悔,由于用人不力,使得耗费了巨资,劳民伤财的巨大的神仙工程无疾而终,如果武帝再有生命于人间,他还会重新来过。而汉帝国的所有人也会支持这一工程,毕竟,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这是一个如果成功就能有益社会的工程。

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发生了一起震骇全帝国的大冤狱。这起冤狱共持续了两年的时间,从长安到地方,株连所及,上至****、公主,下至兵丁、普通百姓“坐而死者前后数万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巫蛊之祸”。亲自制造这一大祸的就是武帝。

所谓“巫蛊”,是方士和巫师们教人制作木头人,在上面刻上冤家姓名,再埋到地下或放在房子里,然后日夜诅咒。人们普遍相信,如果长此诅咒下去,就可以让对方遭殃,而自己得偿所愿。即使这个时候还没有心灵术这一概念,但依方士们的说法,这一诅咒显然有心理学上的某些影响。或许在那个时代的人们就已经相信通过某些心理暗示与催眠,能让对方不知不觉地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神鬼本来就是一家,武帝既然迷信神,自然不会对鬼置之不理。特别是在武帝的晚年,由于寻仙工程的大失败和他身体的每况愈下,更使他对巫蛊之术心惊胆战。事实上,在这个帝国中,作为神鬼风尚,巫蛊之术相当盛行,仅在巫蛊之祸之前,在皇宫内就发生过多起巫蛊事件。武帝的皇后陈阿娇由于不受宠幸,于是就找来巫师诅咒那些受汉武帝宠幸的嫔妃们,特别是新宠卫子夫。该事败露之后,陈阿娇被废掉。

而新上任的皇后居然也因为巫蛊事件被废掉,这所有的一切都应该从武帝的两个梦谈起。征和元年,武帝67岁。他的身体早已经失去了当年的生气,后半生的光景逐渐显现出来了。某日,武帝在中午睡觉的时候突然梦见一个人举着一柄长剑冲进了他的卧室,并且在他身边看了很久,却不急于砍下去,武帝大呼,却没有人来。他自己也无法动弹。最终,那人还是慢慢地举起了剑,武帝几乎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大喊一声,举剑的男人一转眼就消失了。武帝也从睡梦中醒来。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搜寻那个用剑的人。但是搜查了很久后都没有找到。武帝不相信找不到,更不相信那只是一个梦,他叫来自己的宠臣江充,希望他能拿出一个解释和对策来。

江充本是赵国邯郸人,多年前,他的妹妹嫁给了赵太子刘丹,他也因此而成了太子府的常客。不过,刘丹似乎对这个人十分不满意,有一天,就把他赶出了太子府。江充城府颇深,又有智谋,并善于观察,所以了解了很多刘丹的情况。他在一气之下就跑到长安告发刘丹在地方上违反法纪,武帝在查证属实后把刘丹捉进牢里,同时重用了江充,在征和元年,他已经被提拔为西汉最大的特务机构的一把手(直指绣衣使者)。

我们这个帝国不乏被宠幸之臣,文帝时代的邓通富可敌国,全因为他被皇帝宠幸。这些人虽然被后人所不齿,然而想要一跃而成为皇帝的宠臣,其所付出的努力与汗水和所承受的舆论压力却是巨大的。江充能被武帝宠幸,如果不是苍天所安排,那一定就是他对武帝心思的不断琢磨和对错综复杂的宫廷政治有所感悟以及能承受住时论压力的良好心态。

江充往往能从武帝的一个眼神与一句无关痛痒的话中感受到他的需要,并且会将这种需要立即奉上去。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当武帝把那个梦告诉他的时候,他立即就有了反应:可能有人施巫蛊。

武帝的脸色微变,江充知道自己猜中了。武帝在这个时候要的就是这个。但到底是谁施的巫蛊,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查。或许是天意如此,正当江充无人可查的时候,监狱中传来了有人要告发朝廷重臣的消息。原告是一个叫朱安世的草莽英雄,被告就是当朝太仆公孙敬声。

原来早在武帝的那个梦之前,公孙敬声因擅自动用征讨匈奴的军饷两千万而被武帝治罪。公孙敬声的父亲是当朝丞相公孙贺,他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被治罪,就与武帝讨价还价。最终二人达成协议,公孙贺只要捉住武帝所嫉恨的草莽朱安世,这件事就自动完结。公孙贺的妻子是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的姐姐,臣子与皇帝达成这样的协议显然已经违反了法律,然而这正是我们这个帝国的一大特色,皇帝所领导的帝国是个相当灵活并具备了卓越变通能力的帝国。一切制度只是摆开来看,什么时候该执行和执行什么以及对什么人执行都是皇帝一人说了算的。

不久后,公孙父子真的就把朱安世活捉,在进入监狱的那一时刻,朱安世说了这样一段话:“你公孙丞相是想拿我命换你儿子的命,但是你抓错人了,你抓了我要我的命,我要你全族的命。”朱安世说到做到,他在狱中就写了封信,据信上说,他在长安城中多年,并且时常与一些要人往来,所以对一些政府官员以及后宫中的事比皇帝本人还要了解,据他说,公孙敬声与皇后卫子夫的女儿阳石公主私通。武帝让人查,结果的确如此。但江充知道武帝要的不是这个,所以,朱安世的信中就又出现了下面的内容:两个人之所以私通是因为公孙敬声想在武帝经常经过的甘泉宫驰道埋偶人,诅咒皇上。

武帝震惊,在他的震惊下,江充对公孙父子大用酷刑,二人不久后就死在了监狱中,公孙整个家族都被处死。几个月后,武帝与卫皇后的女儿诸邑公主和阳石公主都因为巫蛊罪而被处死。阳石公主与大臣私通不要紧,在武帝看来只是道德问题,而一旦涉及到巫蛊,武帝就绝不手软起来。

卫子夫因失去了两个女儿的伤心还没有彻底结束,武帝又做了一个梦。仍旧是中午时分,武帝在梦中见到许多人拿着木棒对他进行围攻,这一次他立即就醒来了,冒着浑身的汗,把江充叫来。江充认为有人在对皇帝实行巫蛊,与他对寻仙的态度一样,他丝毫没有半分犹豫,立即叫江充去查。

江充最先查的是京城各处,他查的方法就是四处抓人,在抓到人以后,通过拷打,让被抓的人供出一批同伙,在严刑拷打之下,他自然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接着就是郡县,仍旧是这个办法,仅在两个月时间内,江充就杀掉几万人。此时,帝国的所有人都仿佛死了一样,任凭江充这样折腾下去,政府部门没有一人站出来说一句反对的话,宫廷内更是如此。要知道,我们这个帝国自武帝开始,独裁政治已经深入人心,丞相的权力早已今非昔比,作为帝国政府的首脑如果都没有权力和胆量站出来为这个已被江充污染了的帝国说上一句公道话,那么,其他人也就没有这个胆量,更没有这个义务了。

后宫的太子以及卫子夫因为得不到政府部门的援手,而更是把自己封闭起来。武帝虽然已经老去,然而其执政几十年来的威严和所作所为已经给整个帝国烙上了浓重的刚愎自用与刻毒凶狠的印痕。巫蛊之祸之所以发生,无非因此。

绝对的权威已经没有人敢挑战,所有人都知道这一点,江充自然也不例外。他希望把这种恐怖气氛继续弥漫下去,一来是为了安慰武帝那颗冰冷的心,二来,他想借此把他的仇人太子搞掉。

江充与武帝的太子谈不上有什么深仇大恨,江充的确得罪过太子,但这并不能说明太子就恨他入骨。但在政治场上多年的江充万事谨慎,他不想让日后成为皇帝的太子重新提起旧事,那个时候,他很可能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在京城大搞了几个月后,江充去见武帝,他认为,民间已经查得大半,但仍不见皇帝您好转,很可能巫蛊就在宫中。他建议武帝离开皇宫去甘泉宫养病,自己在皇宫中查找。

武帝第二天一走,江充立即行动。这一次他没有抓人,还是用了循序渐进的方法逼近太子和皇后卫子夫。他最先在那些被武帝冷落的后宫妃子开始,然后慢慢地向皇后与太子的宫殿逼近。

在经过几天的挖掘后,江充挖出如下东西:桐木人无数个、帛书一卷。上面的字迹非人类所写,但江充却浏览一遍就读懂了。他认为太子不但在诅咒皇帝,还想谋反。

谋反与巫蛊都是大逆不道之罪,太子刘据惊恐之余,立即找到了自己的老师石德。作为太子的老师,石德有许多事情并不尽如人意,比如他不能融合已经日益疏远的皇帝与太子的关系,他不能给太子出谋划策让太子有办法应对江充的恶毒的胡闹。太子在这个时候来找石德,显然已经是慌不择路了。他把事情的经过说给这位老师听后,石德陷入沉思。

然后,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太子您可还记得公孙贺父子事件?”

太子点头,这件事并不遥远。

石德开始了挑拨:“公孙丞相一死,您的两位妹妹也陆续被处死。这自然是您家族的不幸。而他们之所以死,是因为挖出了证据。现在太子您的情况也是如此,皇上年迈被江充所欺却不知。一旦江充把事情报告给皇上,太子您的命运可想而知。”

太子立即问对策,石德说,如今之计,只有冒用朝廷的符节收捕江充以及其党,然后马上处死,江充已死,您再向皇上解释,还有得救。

我们这个帝国的符节非经皇帝许可,任何人都不得擅自领用,石德在这个时候出了这样一个主意,显然已经让太子走上绝路。如果真如他所言的,那就是纯粹的谋反了。

但石德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依他所言:“现在皇上说是在甘泉宫养病,但生死谁知道?而江充却以皇上的名义如此作恶,太子殿下难道忘了当初秦时太子扶苏被诬杀的事情吗?”

他的这段话自然给了太子以勇气和回旋的余地,如果真的杀掉了江充,那么将来在父皇面前完全可以解释是,不知父皇生死,以为江充要谋反。

最终,太子决定冒用朝廷符节。

此时离公孙贺巫蛊案才过去了四个月,这一年是征和二年(前91年)阳历7月9日,太子派出了自己的门客充当使者收捕江充等人。当他的门客当众宣布圣旨时,江充的同伙韩说立即说圣旨是假的。门客当场将其杀死,其他人只好乖乖就范。不过由于疏忽,还是有江充的余党趁乱跑出了皇宫,快马加鞭奔到了甘泉宫。

江充是不会乖乖就范的,据他对太子的了解,太子仁厚,不可能杀他。况且,作为武帝的重臣,他在这个时候绝对不能服软。他大喊,说太子造反。刘据没有给他任何回应,而是让人把他杀掉,紧接着,刘据进宫禀明皇后卫子夫,并将皇后的车马拉来乘载射士,同时调出武库的武器,调动自己宫中长乐宫的卫队,发布告说江充造反已被诛杀。

跑到武帝跟前报告的江充余党的确没有说谎,他把太子捉拿江充的事情简单地说了一遍,武帝已经惶惑不安,这位在甘泉宫中的老人明显感到威严的失去和力不从心。但他还是做出了命令,他下诏令当时的丞相刘屈氂调动军队捉拿太子刘据。刘屈氂并没有立即动手。我们这个帝国的丞相此时已经不具备政府首脑的作用,在他看来,这件事纯粹是宫廷斗争,是父亲和儿子之间的事,自己作为本就已经权力衰落的丞相最好不要插手,因为一旦日后两人和好了,自己在哪一面都得不到好处去。武帝见他仍无动静,就又下诏,令京城诸县的将士都归丞相调遣,并把自己印有玉玺的诏书让人交给刘屈氂,上面写道:“捕斩反者,自有赏罚!当用牛车为橹,毋接短兵,多杀伤士众!坚闭城门,毋令反者得出,至要至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