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安国继续也顺着王恢的思路争辩:“利不十者不易业,功不百者不变常,是以古之人君谋事必就祖,发政占古语,重作事也。且自三代之盛,夷狄不与正朔服色,非威不能制,强弗能服也,以为远方绝地不牧之民,不足烦中国也。且匈奴,轻疾悍亟之兵也,至如猋风,去如收电,畜牧为业,弧弓射猎,逐兽随草,居处无常,难得而制。今使边郡久废耕织,以支胡之常事,其势不相权也。臣故曰‘勿击便’。”他的思想是:作为三代盛世的夏、商、周从来没有要求夷狄归附华夏,众所周知,不是因为这三代的力量不足以制服夷狄,而是因为夷狄距离他们太偏远,很难征服。按照成本,利益达不到十倍时,决不能改变原来的职业,功利达不到百倍时绝不更改固定的事业,古代的国王谋划事情必定以祖宗成法为例,施政也要查问经典,这是做事太难的缘故。而匈奴人追逐水草,居无定所,剽悍迅速,来如疾风,去如闪电,很难制服。现在让边郡的百姓长久的放弃农耕,来支持匈奴习以为常的事,这样做得不偿失。所以,绝对不能攻击他们,无疑,这就是韩安国两年前说的与匈奴开战有些得不偿失的理由。即使得到了他们的地盘,也是百无一用。
王恢很聪明,他没有反驳韩安国,而是另辟一条思路:“臣闻凤鸟乘于风,圣人因于时。昔秦缪公都雍,地方三百里,知时宜之变,攻取西戎,辟地千里,并国十四,陇西、北地是也。及后蒙恬为秦侵胡,辟数千里,以河为竟,累石为城,树榆为塞,匈奴不敢饮马于河,置烽燧然后敢牧马。夫匈奴独可以威服,不可以仁畜也。今以中国之盛,万倍之资,遣百分之一以攻匈奴,譬犹以强弩射且溃之痈也,必不留行矣。若是,则北发月氏可得而臣也。臣故曰‘击之便’。”
王恢用秦穆公的事情打比方,秦穆公当初居雍地,其地不过三百里,而这位君主借助时势变化,攻取西戎,从而得地千里,吞并十二个国家,由此把陇西与北地都并入了秦国的领土。
然后又举了秦朝的大将蒙恬,蒙将军率领军队进攻匈奴,开辟疆土数千里,把黄河南北全部划归秦帝国境内,再加上修筑万里长城,使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这二位所以能得到后世的赞叹,就是因为他们向匈奴使用了武力。对于匈奴,必须要用武力,因为不可能用仁义来教化他们。如今,凭借帝国强大的国力,只需要分出百分之一的兵力来进攻匈奴,就好比是用强弩来射穿溃烂的毒疮,必定势如破竹;如果真的制服了匈奴,还可以迫使月氏感到危险,会前来臣服。所以,对匈奴使用军事手段是必须的,也是有利的。
韩安国最后说道:“臣闻用兵者以饱待饥,整治以待其乱,定舍以待其劳。故接兵覆众,伐国堕城,常坐而役敌国,此圣人之兵也。且臣闻之,冲风之衰,不能起毛羽;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夫盛之有衰,犹朝之必莫也。今将卷甲轻举,深入长驱,难以为功;从行则迫胁,衡行则中绝,疾则粮乏,徐则后利,不至千里,人马乏食。兵法曰:‘遗人获也。’意者有它缪巧可以禽之,则臣不知也;不然,则未见深入之利也。臣故曰‘勿击便’。”
他的意思是说,古圣人用兵大都讲究以逸待劳。倘若真与匈奴开战,帝国军队必须出去几千里之外,如果人与马走得太快,后续粮草必然跟不上,如果人马走得太慢,就会丧失战机。所以,他认为,深入敌人纵深境内与匈奴作战根本没有什么利益。
王恢似乎也没有考虑过深入匈奴腹地:“夫草木遭霜者,不可以风过;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通方之士,不可以文乱。今臣言击之者,固非发而深入也,将顺因单于之欲,诱而致之边,吾选枭骑壮士阴伏而处以为之备,审遮险阻以为其戒。吾势已定,或营其左,或营其右,或当其前,或绝其后,单于可禽,百全必取。”
王恢所以要建议与匈奴开战,就是因为:草木遭到霜打就经不起风吹,很快凋零;清水像明镜一样,里面的美与丑就会显现出来;精通大道学问渊博的人,是不可能用语言打乱他的心思。现在我所说的进攻方法并不是深入匈奴腹地作战,本来就不一定要深入敌后作战,而是用利引诱匈奴单于进入我们的边境里来,我们选择精明强干、勇敢迅猛的骑兵设下伏兵,审时度势加强警戒,进可以抵挡来敌,退可以断绝其后路。擒拿单于万无一失,一定会大获全胜。
韩安国已经没有争辩的理由,这场辩论最终以武帝的同意而宣告结束。
武帝并非真的喜欢战争,也并非真的喜欢把生命当儿戏。他所以那么痛快地定下与匈奴决裂,无非是因为王恢的计策事半功倍。
王恢所谓的马邑城是汉帝国雁门郡的一个县,在这个县城里,有一位汉人富商,他的名字叫聂壹。聂壹是通过与匈奴做生意而发家致富的。由于长期和匈奴人做生意,他与匈奴的关系非常亲密。亲密到了他可与匈奴单于坐在一起谈人生谈贸易。由此可知,这样一个人无疑是对匈奴情况了如指掌的。作为商人,特别是富可敌国的商人,聂壹具备了所有商人的一大特点,那就是他希望能跟政府搭上可靠的关系,以此来确保他的经济利益。作为汉人,聂壹自然与汉帝国亲近一些,于是,他向当时在边境巡视的王恢建议说,我跟匈奴打交道多年,我发现,近几十年来,他们对我们帝国很是放心。但谁都知道,两国不可能长期友好。因为有大仇恨,如今,倒不如趁着匈奴对我们非常放心的情况下,将他们一举歼之。
始终主张与匈奴决裂的王恢立即来了兴趣,他问聂壹该怎么做。聂壹说,匈奴人大都贪心十足,我跟他们的关系很好,我可以去向他们说,由我来做内应,将马邑县的县令杀掉,然后把他的人头挂出来作为信号,然后你们带着你们的主力进入城中,将这个县城的人口、财产都拿走。这是一本万利的事情。王恢听后,觉得这个事情很有搞头。就把这一计谋告诉了汉武帝。这就是历史上的马邑之谋。
按照王恢的计划,先是弄一个人头挂在城墙上招引匈奴单于进入马邑城,然后让事先埋伏好的帝国军队迅速包围马邑城,来个瓮中捉鳖。事实上,匈奴单于的主力有十万人,如果是别国的十万人守卫一个马邑城,汉帝国还真的很难攻下。这个计划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匈奴人不善于守城。如果计划真的可以实现,那么,帝国就完全可以达到六十多年来始终梦寐以求的愿望,只用一个计谋就可以灭掉宿仇匈奴。
韩安国似乎也没有对这个计谋提出异议,这位始终将仁义挂在嘴边的帝国干将,在听了这个完美无缺的计谋后,也改变了自己的立场,有时候,仁义纯粹只是说说,人类最需要也最渴望的就是对利益的获取。只要有利益在,其成功的把握非常大,任何仁义都不过是话语,与实际行动往往相左。
韩安国被任命为此次行动的主帅,手下四名大将,李广、公孙贺、李息和王恢。在武帝的授意下,韩安国带领这四员大将动用了三十万军队埋伏在了马邑城的周围,只等着匈奴的到来。
匈奴方面自然对汉帝国的这一计谋一无所知,当聂壹以边贸的名义进入匈奴,找到匈奴单于,把事先与帝国约定好的计划说了一遍后,匈奴单于当即就决定出兵入马邑城。匈奴人不是没有警惕性,实在是因为这个虚假的计划对他的诱惑力太大了。在匈奴单于看来,对汉帝国的掠夺往往都有高风险,六十多年来,匈奴每次进入汉帝国掠夺,虽然都有收获,但其损失也不小。近几年来,匈奴的入侵不但没有收获,许多时候还损兵折将。匈奴人渐渐地感觉到,这个帝国的军队已经开始强大,他们也在搜寻能否用最小的损失换取最大的利益。聂壹说给他们的这个计划就是能用最小的损失换取最大利益的一条通道。
然而,匈奴人之所以敢于向马邑城进兵,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匈奴单于对商人聂壹的信任。聂壹在边境上行走多年,并且的确给匈奴带来了很多好处,有资料表明,聂壹把汉帝国最好的产品不断地输入给匈奴,多年来的感情使得匈奴早已经把聂壹当成了自己这一方面的人。匈奴人无论再聪明,也不会想到,这个看上去一心只注重利益的汉人会真的有爱国心,而将始终给他利益的异国推向悬崖。
在完成军队大集结后,匈奴人立即向马邑城进发,可当走到距马邑百十里地的时候,匈奴单于发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这件怪事就是:马邑城周围的牲畜非常多,但是牲畜的周围看不到放牧的人。常常出兵帝国边境进行抢劫的匈奴单于对这种情况相当敏感,他停了下来。然后突然就向帝国的一个边境城攻击,在攻破后,他捉到了一个俘虏,这个俘虏并非是边城里的人,而是朝廷派来巡视边境的。许多天以前,他就知道帝国的计谋,所以在匈奴的威逼下,他说出了真相。匈奴单于大惊,他无法想到,帝国真的敢跟自己叫板,更没有想到,那个始终在他面前微笑着的商人会欺骗自己。
他立即退兵,帝国精心布置的马邑之谋以失败而结束。在匈奴单于退兵后,帝国的主力部队还不知道,只有带领三万人马的王恢知道这个消息,他想过要追击,但在权衡利弊之下,他放弃了攻击匈奴辎重的打算。
无疑,那个被捉住的帝国的官员促成了历史的拐点。如果不是他的泄密,匈奴的十万主力很可能就被帝国军队消灭在了马邑城中了。但这个官员的泄密同时也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马邑之谋在整个帝国内部已经尽人皆知,其对匈奴的满不在乎已毋庸赘言。
武帝得知了计划的失败后,非常恼怒,他把王恢扔进了监狱,认为他不该撤兵,而是应该攻击匈奴的辎重部队。王恢解释说:“当初是想让匈奴进入马邑城,伏兵再出击,而由臣攻击匈奴辎重,可获大利。现在单于不到马邑城就撤走了,臣手下三万人,敌不过匈奴,要打的话也只能丧师辱国。我知道就这样撤退会得到惩罚,可是,我保全了陛下的三万士卒。”
武帝根本不听他的解释,下令将其处死。王恢没有给武帝这个机会,自杀在监狱中。在王恢没有自杀前,他曾要求当时的宰相田蚡为自己求情。田蚡就找到了自己的姐姐王太后,王太后对武帝说,王恢是马邑之谋的主谋,现在因此事未成而杀掉他,等于是替匈奴报仇啊。
武帝没有听这种看似很合理的解释,仍旧没有放过王恢。
在今天看来,马邑之谋不可谓不完善,这个计划所以失败,无非就是那个泄密的小人物的泄密由此改变了历史。不过,如果仔细推敲这个计谋在后来汉帝国与匈奴之间的战争中就可以知道下面的信息。
两个国家的战争是不可能通过一场阴谋就能决定胜负的。武帝在这个时候不可能不知道,这个计谋即使实现也不能把匈奴一步到位地击败。原因很简单,匈奴主力十万人的确可以全歼,但匈奴民族却不可能屈服,他们仍旧会重新挑选另外十万人出来与汉帝国做殊死一搏。想要彻底让一个民族屈服,不是一次战役,也不是一次完美而周密的计划就可以实现得了的。武帝所以要杀王恢,一方面是王恢的确应该攻击匈奴,另一方面,武帝认为,与匈奴决裂的第一次对抗居然就是以阴谋而展现,实在有辱帝国国体,因为目标难以实现,又给人留下了笑柄,这才是武帝所以要迁怒于王恢的根本原因,作为这次计划的主谋者,王恢的死在许多后人眼中被认定是冤枉的,实在是无稽之谈。
在我们这个帝国中,从刘敬的和亲政策到一系列阴谋的出炉都暗示了我们这个帝国善于使用阴谋,武帝所以那么痛快地让三十万军队出动,无非是因为帝国多年来积攒下来的阴谋资本足够让他相信,靠阴谋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在今天看来,马邑之谋比不宣而战还要让人感到可笑,使我们对大汉帝国的印象大打折扣。与匈奴的开战实在不是一件小事,而在整个国家机器还没有开动起来后,居然想用一个阴谋就获得近60年来都无法获得的成果,表面来看,武帝的智慧似乎真是有限。
马邑之战虽然没有打成,但马邑之谋却成了汉帝国与匈奴关系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两个国家虽然有许多次军事冲突,但主旋律仍旧是以和亲的方式来维持两国关系的。长期友好的高调始终在两国领导人的心目中时常响起,即使大家都知道,这种友好的时间将在某一时刻终结,而匈奴人却无法想到的是,这个时间来得似乎有点太快了。
从此后,匈奴人再也不会向帝国要女人了,因为他们知道,这个阴谋的国家不定会再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而汉帝国也不会再向匈奴输送女人,他们自然也知道,匈奴不可能再对他们信任。
武帝在这个时候必须要向匈奴开战!而在彻底开战之前,武帝的开战理由居然是,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