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揭秘明十三陵
2792200000027

第27章 昌平古今(2)

鼓楼重建以后,先被辟为“民众教育馆”内置图书报刊,供人借阅。抗日战争后,昌平城被日军侵占,鼓楼就成了他们军事控制的制高点和娱乐场所。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用沙袋将三个门洞堵死,西拱门也堵住了多半,仅容一人出入,有士兵持枪把守,使之成了一个城中碉堡;上层则成了囚禁壮丁的牢笼。当时楼上的壮丁遥望家乡,盼望能和亲人最后见上一面,壮丁的母亲和妻子,聚集楼下,仰望儿子丈夫,担心他们有去无归,终日哭声不断。因而,鼓楼曾一度被称为“望乡楼”和“哭楼”。解放以后,五十年代一度为文化馆所在地,七十年代被拆除,楼上的更鼓已无存,铜钟则被送到了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收藏。

永安古城多牌坊

牌坊,在明清两朝特别盛行,一为宣传礼教,二为标榜公德以昭示后人,在祠堂、庙宇、陵墓前以及街头巷尾居多。

因永安古城始于明代,又是陵区的基地,所以街巷的各类牌坊甚多,它们风格各异的结构,华美庄重的造型无不闪烁着明建筑文化的辉煌。史料记载:昌平城多牌坊,计有十三座之多,其中十一座是明代建的,两座是清代建的。这些牌坊凝聚着历史的变迁与历史人物的故事。

可惜的是这些历史的瑰宝已不复存在,我们不妨根据史料来回故和了解一下它们的风姿,也只有雾里看花之癖了。

在鼓楼西大街中间,原有“孙少保坊”。该坊清代被毁,其基座在1931年重修鼓楼拓宽街道时被拆除,遗址已不复存。根据老人们回忆,基座是大青石,石质细腻,与十三陵石人石马是同一种石料。只是牌坊是什麽样就无从考察了。该坊是为抗清名将孙祖寿所建。

孙祖寿,字必之,祖籍汴梁陈州(今河南开封淮阳)。其先祖辅佐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天下有功,授指挥,以后随成祖朱棣北征。成祖迁都北京后,改任长陵卫,遂迁家于昌平。孙祖寿是万历年间的武进士,授保镇固关守备,崇祯二年,清兵再犯京师,时孙祖寿任蓟州总兵,与另一总兵满桂合在北京城南战清兵于凉水河,满桂合主战不支,孙突围前去解救,被流矢击中额部而死。朝廷赐“廉威忠勇”四字晋升三级,授少保,在昌平西街立“孙少保坊”,表彰其忠勇为国,供后人缅怀。

孙少保之妻张氏,也有一坊,名“张节妇坊”位州治东(今政府街)。据《光绪昌平州志》记载,蒙直隶御史批示说:孙总兵夫妇义烈,令阖学生员,严加再访,访后上陈曰:总兵官孙祖寿,娶妻张氏,娴于妇道,事姑尤慎。祖寿初任固关守备时,时值荒旱,祖寿同吏士同甘共苦,过劳成疴,卧病不起。张氏涕泣呼吁于天,愿以身替,并胯股肉医治夫病,孙病果痊愈,张氏则心力瘁倒。孙于万历三十九年正月痊愈,二月初一张氏遂逝。崇祯四年七月,蒙礼部批准,加祭一坛,立坊,合葬。

鼓楼东大街,原有“进士坊”,为明代兵宪刘应召建。此坊基座亦在三十年代拆除。刘应召,昌平人,万历甲辰年进士。崇祯九年秋七月,清兵自灰岭口、贤庄口、锥石口侵入昌平,兵宪刘应召战死,故立坊。

鼓楼南大街原有四座牌坊。“解元坊”为都谏刘雪山建。此坊在《康熙昌平州志》中即注明已废。另三座牌坊,一为“世科坊”,为三位举人立;三位举人都是昌平人。一是景泰七年丙子举人刘泰(曾任山西阳城知县);一是弘治五年壬子举人刘嗣荣(曾任赵府右长使);一是正德二年丁卯举人刘朴。在“世科坊”前是“翰林坊”,为正德六年辛未进士刘朴建,他曾任司马局洗马。《康熙昌平州志》记载,这俩座牌坊已废。第三座牌坊是“世卿坊”为弘治十八年乙丑进士崔桀立。崔曾任光禄寺卿。

学宫内还有三座牌坊,即“仰圣坊”、“泮宫坊”,“兴贤坊”。其中“仰圣坊”为嘉靖二十九年庚戌进士崔学履建。崔曾官居尚宝寺少卿,并编修过《隆庆昌平州志》。其他二坊为谁所建不详。

清代所建的两座牌坊,均为表彰贞节烈女的“节妇坊”,一个在泮宫西胡同内,另一个在今献陵胡同西口外。

这些在今天看来十分虚无的记载,虽然没有什麽实际意义,但它作为历史的记录,会给后人一种启示,即昨天的一切与今天的历史变迁是一种必然的潮流。试想那时的昌平城会是一种什麽模样,高大坚实的城墙,四门拱立,官府林立,庙宇如毛,牌坊随处可见的境况,那古朴的民风,那冷兵器的刀光剑影,那繁杂壮观的祭陵仪仗,会随着思绪在人们的脑海里时时的闪现。这就是历史。

昌平城庙宇知多少

以上曾介绍了昌平城的关帝庙及其传说,淡描了城区庙宇的一斑,下面根据手头的资料,我们来浏览一下城区的庙宇。

昌平城旧有“七十二座庙和七十二眼井”之说,意思是庙多井多。昌平城内到底有多少庙?没有准数,据《光绪昌平州志》记载,永安城和三关共有:祠12个,坛4个,庙13个,寺14个,庵3个,观1个,堂1个,合计48个。按照久居昌平的老人说,这个数字是不完全的。就说庵吧《州志》中只计有新井庵,位于西关外,建于明嘉靖二十九年,和城内的白衣庵、观音庵。实际上除了这三个庵以外,还有西草庵、海朝庵、侯家庵、弥勒庵、两庙俺、铁佛庵。这六个庵《周志》上都没有记载。特别是铁佛庵,人们记得很清楚,庵在二中后的铁佛庵胡同,佛用生铁铸成,抗战期间被抬到北城根娘娘庙,解放后还在,1958年大炼钢铁时才被打碎化铁。由此看来,永安城72庙之说,是有可能的。

《州志》中记载的祠,有神祠4个,生祠8个。神祠有土地祠、吕公祠。吕公祠俗称吕祖阁,在今县医院处。二层楼阁,阁前,有碑,明朝董宗伯其昌撰书。吕祖阁香火很盛,据说吕洞宾成仙得道后乐于助人,“有求必应”。香客中有求仙问卜的,有求消灾解难的,有求神治病的。还有张仙祠,在东门瓮城里,早废。还有螟神祠,在州治西,元代至正三年重修(1349年),按此记载推算,此祠重修比永安城早107年。

生祠有八个,计有狄、刘二贤祠,英济侯祠、许公祠和白、曹。尤、陈四公祠。这些人氏,都有功于昌平,受民敬仰,故予立祠。唐代狄仁杰,在中宗反正期间,自右肃政御史大夫,改任河北道行军元师,曲赦河北协从人民,获免者数千万计,其有大恩德于燕赵间,故上谷、渔阳古镇均有公祠。刘筼在唐文宗时,愤宦官专权,挟持朝政,应制对策极言祸福,被贬柳州司户。昭宗时,为其昭雪,赠谏议大夫,谥文节,封昌平侯。原在昌平旧县有祠,明嘉靖年间昌平巡道粟永录,在永安城又建狄、刘二贤祠。白、曹、尤、陈四祠,即明代昌平巡道白栋、巡道曹愈参、明末大将尤世威、和清初昌平巡道陈维新之祠。

《州志》记载的城外四坛是:西门外的社稷坛;南门外的云雨、风雷、山川、城隍坛(当地人称天坛);北城外的先农坛;东门外的历坛。据当地老人讲,城内还有过义和团的神坛。

《州志》记载有庙13个,但实际上要多。如关帝庙,《州志》中只记两个,一个在州治西南,一个在东门外。老人们说三关都有关帝庙,三义庙中也有关帝,而且,南关和西关庙内都是铜像。人们称孔子为文圣,称关帝为武圣说他是“忠烈千秋,亘古一人”。所以,不仅昌平有关帝庙,北方各地都有关帝庙,在十三陵陵区也有数座,能知道的在石牌坊西南和昭陵村既有两座。北城根还有“天仙庙”,俗称娘娘庙,三个娘娘都是铜像,据说,日本占领昌平时,三座铜像被他们弄走做枪炮子弹了。还有“五道庙”,老人们说,城里城外至少有数十个。可《州志》中无一记载。过去习俗,人死后,家人要到五道庙“报庙”,意思是说人死了,要到五道神那里报道,就有了归宿。据陵区的老人们说,五道庙村村均有,只是比起城内的较为简陋,庙堂的正面墙上,贴着五道神的纸像,亦有直接画在墙上。居丧家人用黄表纸写上死去人的名字,贴在指定的位置就算报了到。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民国以后。

《州志》记载昌平最早的庙要算“白马山神庙”,庙在永安城州治的西北,金代成安年间建(1196-1200),这个时间比永安城早250余年。最奇特的庙是“八腊庙”又称虫王庙,在南门外,明万历年建。碑文记述:腊神有八,即:先蔷、司蔷、百种、农、邮表缀、禽兽。坊、水庸、皆宰农事,为万民司命。

《州志》记载的寺有14个,如瑞光寺、神寺、九圣寺、正通寺等。最早的属香水寺,据记载在州治西南,汉代建武五年(公元29年)建,比永安城早1500余年。按《昌平地名录》记载,明景泰元年建永安城以前的辽代,此地为“仁和乡”、“东道里”。汉时有没有村庄,没有记载,可是却记载了香水寺。《州志》中记有“圆通寺”在州治北,地极清幽,今废。这个圆通寺可能就是后人说的城后(壕)寺在今火车站北。

《州志》中记载的城内有观一座,玉虚观在西门外。还有堂一座,即观音堂,在城内东大街。而其他没有记载的还有:斗姆宫、大仙堂、岳神庙、城隍庙、龙王庙、三义庙、五义庙、七圣庙、马神庙、火神庙、灶君庙、鲁班庙等。属于宗教信仰的还有:清真寺、福音堂、神召会等。

昌平还有“有庙无神,有神无庙”之说。孔庙是“有庙无神”,因为只供奉孔圣人的牌位,没有神像。原鼓楼供有真武大帝神像,但鼓楼是楼,不是庙。传说真武大帝修行时,不进饮食,肠胃饿的乱叫,真武气极道:吾修道怎容而等捣乱。气愤之下,一手将肠子掏出,一手将胃揪掉,扔在一旁,肠胃不干,争说:我们不离开你,你成仙,我们也要占点仙气!结果,真武成仙,封为空腹之神,肠胃封为龟、蛇之神。真武即玄武,属于古代神话中北方之神,二十八宿中的北方七宿。玄武即龟蛇神,同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合成四方四神。道教称保卫神,得“玉清圣祖紫霞元君”传授无极上道,而得到飞升,玉帝册封玄武。宋真宗因避所尊圣祖赵玄朗讳,改玄武为真吾,尊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其祀像为披发、黑衣、仗剑、踏蛇龟,从者执黑旗。过去在昌平城内,每年正月初八为顺星日,州官、地保等人登上鼓楼,摆设香案,祷拜真武帝君。百姓则很少有人进香,由此看来,真武乃帝王、官吏之君,老百姓对他并不感冒。

庙的修建始于汉唐,明朝最盛,尤以嘉靖皇帝最喜斋谯设坛,所以明以嘉靖年间建庙最多。昌平的庙宇有汉唐建的,有辽金建的,而数明代最多。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人们信仰的变化,庙宇大多被废。有的虽有遗迹,但也都改作它用。人们却往往忽略了一点,这些庙宇是中国古老宗教文化的精髓,是研究中国宗教文化的活化石,近些年,国家对此引起了重视,逐渐修复与重修了神庙,如花塔寺、银山塔林、和平寺、虎峪百仙神洞、黑山寨的延寿寺等。但昌平城内遗留的却寥寥无几,即便存在,也被高大的建筑群包裹其中;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昌平文庙话古今

两千五百多年前,山东就有了孔庙。历代陆续在通都大邑增设,宋朝以后,各府、州、县的治所,几乎都建有孔庙,借此提倡孔子学说和封建礼教,并祭祀春秋这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丘(公元551-479年)。

祭祀三国时期关羽的庙宇叫武庙,俗称关帝庙或老爷庙。为了区别,祭祀孔子的地方就称文庙。

昌平的文庙,从唐朝到明前期的七百多年里,一直和旧县城在一起。明景泰三年,被鞑靼人掠走的朱祁镇的弟弟朱祁玉继位,为抵外侵,他下旨新修了永安城,即之在城东南又新建一座文庙。即现在昌平二中所在地。

紧邻文庙西边,同时建有“儒学”,是当时全县最高学府,又叫做县学。正德八年,昌平由县改州又称州学。已经在州、府考试中得到“秀才”称号的,或具备一定文化水平的,在这里学习,不论年龄大小,一律叫做“生员”。秀才们在这里准备每三年举行一次的省级和国家级的考试,希冀获得“举人”和“秀才”称号,以光宗耀祖。升官发财。

儒学里的教师,有学正、教谕、训导、教授等名目。每逢开学、放假。孔丘诞辰(农历八月初七)和春秋两季中各一个“丁日”,师生到文庙参拜孔子,祭祀隆重,活动由州县官主持。通常每逢初一、十五,则在儒学里“拜圣人”。考上秀才的,在文庙由地方官主持典礼,祭拜孔老夫子这位“万世师表”;这种典礼叫做“入泮”。

昌平文庙坐北朝南,由棱星门、泮池、戟门、和主建筑大成殿等组成。解放后,除大成殿保存至今外,其余建筑,随着改建宿舍,连同儒学旧址,已陆续拆除。

文庙供奉的孔子号称孔圣人,历代庙宇能够与皇帝并驾齐驱的称谓都在文庙里展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