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密很可能起源于古代的上访制度,而这一时期,还不具备后人所认定的告密特点。所以,无论是告密鼻祖崇侯虎,还是告密专业人士卫巫,都不足以承担告密文化这一重大历史题材。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他们吃了第一个螃蟹,所以告密史上应该留下他们的恶名。
从“肺石”说起
想要了解告密的起源,就必须从一块石头说起。
宋人沈括在游览长安古宫那个著名的景点时,发现了这样一个物体:形状像寺庙里敲击用的响石,但比响石更大,颜色赤红,长达到八九尺,形状如下垂的肺。如果你阅读过《梦溪笔谈》,你就知道,沈括是个无所不知的人。据他观察此物体所得出的结论就是记载于《周礼》卷66《秋官·大司寇》篇的肺石:“以肺石达穷民,凡远近茕独老幼之欲有赋予上而长弗达者,立于肺石,三日,士听其辞,以告于上,而罪其长。”
在沈括看来,肺石是“使百姓的冤屈达于上。”推究其意,原是伸冤者敲击肺石,然后站在它的下面三天三夜,最后,官员才肯见申冤者。而之所以做成肺的形状,沈括认为是为了便于垂挂。当然,古人往往喜欢象征,所以,肺主声音,声音用以表达冤情。而颜色赤红,则是“使(上告者)赤心不妄言。”
“肺石”最早运用于西周时期,如果说这就是上访的雏形,却是有待商榷的。据后来许多儒生所发表的言论,我们可以知道,早在尧舜时代,就已经有了上访现象。
尧舜时代的美好是否真的存在,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尤其是进入战国后因对现实不满,意淫出来一个尧舜时代也未可知。不过,如果真的是他们凭空想出来的,那后人应该佩服他们的想象力。据晋人孙楚的说法:“尧悬建鼓,舜立谤木,听采风谣,唯曰不足。”意思是说,尧在坐天下时,就在门外支了一面鼓,如果天下百姓谁有事情想要说给他听,就去敲那面鼓;舜比尧要细心,他或许认为许多百姓千里迢迢地赶到自己的办公地点很是辛苦,于是“立谤木”,所谓“谤木”,就是安在路边,以供行人识别道路的标志。后人又称它为“诽谤木”,当然,那个时代“诽谤”二字还不是今天的“诽谤”。但的确已经具备了讨论“是与非”这一内涵。舜规定,每个人都可以在“诽谤木”上留下想说给他听的话,或者是讨论某人某事的是与非。
建鼓,也就是土鼓,和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鼓大致相同。但“诽谤木”是什么,却让人很模糊。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还是晋朝人叫崔豹的给我们做了如下解释:“(诽谤木)今之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谏也,亦以表识衢路也。”有点跟西方的十字架相象。在今天,北京天安门前的华表就是由“诽谤木”经过小小的演变而来的。
但是,无论是建鼓还是谤木,恐怕都不能催发告密者。我们知道,在尧舜时代,生产力偏底,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百姓们只在生计问题上就会忙得不亦乐乎,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去告密?况且,仅拿诽谤木而言,尧舜时代,中国即使有文字,恐怕连甲骨文都谈不上,有谁能把自己的事情写在上面?
所以,“尧悬建鼓,舜立谤木”即使不是后人的杜撰,恐怕也起不了什么作用。但到了夏朝,就有史料记载,做天子的鼓励百姓来给自己和别人提意见了。《夏书》中谈到,一些官员手持浓缩了的“谤木”,但它已经变成了一种敲击乐器(上部横向的中空共鸣器为细腰鼓状,与其细腰垂直,中间接一手柄)。这些人行走在全国各地的大路、小路上,敲击它以吸引百姓来报告事情和提意见以及论某人某事的是与非。
所以如果你生在夏朝,很可能会经常听到一种乐器在路上响起,这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并不悦耳,但绝不刺耳。如果你有什么冤情或者是对某些人看不惯,你就可以走到街上拦住敲打乐器的人,对他们说出你想说的话。
据说,夏朝的开创者启不但让官员四处去寻找百姓的“心里话”,还在宫外支了一面鼓,鼓励百姓来敲打这面鼓。夏朝的历代王都一以贯之。
夏朝的统治者之所以要这样做,很可能跟夏朝的司法机关有关,由于史料缺乏,只知道中央司法机关有“士”与“理”两个单位,地方的司法机关不得而知,或许根本就没有。即使有,由于司法程序并不如后来朝代的完全,所以百姓们很可能有了事有不喜欢到地方司法机关,而是直接到中央。
这可能就是后来中国历史上“告御状”的起源。在后来的朝代中,“告御状”官方定名为“诣阙上诉制度”,又叫“京控”,该制度在汉代就已经实行。可以说,“诣阙上诉制度”是对常规司法程序的一个补充,由皇帝指定的人来裁决。
“肺石”制度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在尧舜、三代,即使统治者大为鼓励百姓前来谈心里话,却很少有告密事件发生。这是因为,统治者是正向的鼓励,或者说,是一种设置障碍的鼓励。仅拿“肺石”来讲,告状人必须要在石边站上三天三夜,不允许饮食,也不许有休息的举动。试问,在这样的障碍面前,如果没有天大的冤屈,谁会来受这份罪?要知道,告密者都是一些投机取巧之辈,他们不可能用这么笨的方法,也无法忍受这样的煎熬。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告密者全是投机取巧之辈,一些奸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其意志力之顽强,恐非我们正常人所能知晓。我相信,在夏、商、西周时代,肯定也有告密者,偏要站在那块石头边三天三夜来达到作机的目的。但是,这种情况依旧很少见,原因就是,三代的大多数帝王不鼓励这种告密。告密虽然起源于上访制,但由于统治者的“心不在焉”而没有形成气候。
谁是告密鼻祖
自有信史以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告密者应该是商纣时的崇侯虎。崇侯虎是崇国(陕西户县地区)的诸侯王,名叫虎,据说其长得就非常特别。面如锅底,下巴一部络腮红髯,两道黄眉,一双蛤蟆眼,最喜欢的事就是每天早上起床后对着蓝天厉声大叫。
从寥寥无几的正史记载来看,崇侯虎应该是纣王设在陕西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密探,他的主要任务就是监视高原上的其他诸侯国。商朝实行分封制,把全国分成若干个国,每一个国都设一个头,外环方国领导人称为“伯”,中环诸侯的领导人就称为侯。外环离中央比较远,所以许多“伯”都不是太老实,崇侯虎在陕西密切注意的一个“伯”是封地在歧山的周伯侯(姬)昌。此人就是后来被千古传诵的周文王。
周伯昌是商朝的一个人物,曾与两个诸侯王鬼侯和鄂侯被纣王任命为本朝的“三公”。在一般人的眼中,能享受到这种待遇就完全可以知足了。至少周伯昌是非常知足的,但鬼侯却不这样想,他认为自己身列三公之位,并不能光宗耀祖,还应该继续向上攀登。众所周知,纣王喜欢美色,鬼侯就把自己漂亮的女儿献给了纣王。纣王当然很高兴,暗示鬼侯将来必有大大地好处。鬼侯这里还没有准备迎接好处,厄运就临头了。
据史料记载,纣王是个****之人,而鬼侯的女儿不喜欢把所有时间都放在男女之事上,尤其是看不惯把男女之事当成事业的纣王所为。纣王的自尊受到了打击,立即将这个美人杀掉。这还不解气,他又找来鬼侯,把鬼侯也杀掉,又剁成肉酱。鄂侯站出来为已经死掉的鬼侯申冤,认为纣王做得太过分。纣王又把他杀了,然后把他的尸体做成了肉干。
周伯昌当时也在商朝的都城朝歌,听到这样的事后,没有为两位同道说一句话,就回到了自己的封地。
崇侯虎这个时候就闪亮登场了,根据司马迁的记述,崇侯虎跟周伯昌的关系是不错的。首先,大家同朝为官,而且封地又临近,两人时常无事就会来回走动。在一次谈话中,周伯昌就把纣王杀掉鬼、鄂二侯的事说了一遍,最后很可能叹息了几下。崇侯虎当然也没有阻止周伯昌的叹息,很可能周伯昌在叹息的同时,也发了几句不满甚至是咒骂。
崇侯虎回到自己的封地后,反复考虑很久。我们知道,纣王是不鼓励告密的,所以,崇侯虎想要把告密一击必中,就必须拿出确凿的证据来。如果他是只简单地跟纣王说,周伯昌那老家伙对你杀掉鬼喉和鄂侯的行为表示不满,纣王很可能会找到周伯昌问,周伯昌看上去木讷,但在关系自己性命的问题上,绝对可以口若悬河。到那时,崇侯虎很可能会偷鸡不成反蚀米。
他必须要有所调查才行。据后世的一些知识分子说,周伯昌是个仁义到家的人,在他的封地,他把三泽对外开放,让百姓进去狩猎砍树,又免征各种税收。歧山之地,商人们发大财,农夫也发财。对于一些孤寡老人,周伯昌颁布各种法律条文,维护他们的基本权利。如果仅仅做到这点,周伯昌还不能称之为仁义之王,他不但对活人这样好,对死人也不例外。连挖坑的时候挖出无主的尸骨来,他都命官吏用公款安葬它,这就是后世赞叹不已的“泽及枯骨”。
崇侯虎在经过一系列调查后,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告密者。有史料记载他的告密原话为:西伯大行仁善,诸侯都十分拥戴他,这样下去将不利于大王您啊!(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将不利于帝。)
不过,这个告密版本很可能是假的。据《左传》记载,歧山封地的政府曾发布过这样一条政令:搜捕逃亡者,捕后严厉制裁。这说明什么?这就说明周伯昌领地的百姓不安分,居然从世外桃源逃跑了。他们为什么要逃跑?很可能是周伯昌心有二志,如果真的心有二志,在那个时代,仅靠仁义就能实现?绝对不可能。
周伯昌肯定会大肆敛财,只有钱财充裕,才能招兵买马,才能把“异志”付之实践。于是,崇侯虎的告密原件很可能就是:周伯昌把自己领地的百姓搞得生不如死,大肆积攒钱财,图谋不轨。
事实上,第一告密版本,并不能让纣王相信。毛主席就说过,纣王这个人能文能武,就是说,是个非常有才能的王。在他的时代,千百个诸侯都听从他的调遣,凭他的智慧,他不能认识不到,靠仁义就真的能成就一番事业。众所周知,一个人想要成大事,就必须够狠。儒家的那些读书人认为,仁义可以得天下纯属扯淡。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建立者都是通过暴力手段达到目的的。
所以,崇侯虎的告密原本很可能是第二个版本,纣王在听到这个秘密后,立即将周伯昌捉来,扔进了羑里城。这可能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监狱。在原始社会,如果一个人犯了罪,就会被捆绑起来扔在荆棘丛生的地方,或者像牲畜一样地赶到圈牢之中,地点和形状不固定。纣王可谓是监狱的创造者。
据古文献记载,周伯昌在羑城被囚禁了七年。在这七年时间里,已经很老的周伯昌并没有闲着,而是发奋治学,专心研究上古伏羲的八卦,进而演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编成了《易经》,所以,司马迁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之说。由此可见,监狱是最好的读书与创作的地点。
崇侯虎在告密后,并没有得到纣王的特别关照,他依旧回到自己的封地去当他的侯爷。当周伯昌在监狱里演习《易经》的时候,崇侯虎正在专心地盯着陕西高原上的那些诸侯们,在那段时间,他肯定告了许多人的密。而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自有信史以来中国历史上的告密鼻祖。
不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虽然勇气可嘉,但首创者未必都能得善终。在成为告密鼻祖的七年后,周伯昌的儿子来到朝歌,希望纣王能放了自己的父亲。纣王当然没有那么好说话,有人对他说,周伯昌这个人善于预知未来。在纣王看来,这种人就是巫师。但是纣王不相信。在商朝历史上,纣王这个人很特别,他之所以后来得到“纣”这个恶称,跟他违反商朝的传统有关。商朝以巫术立国,上至王侯,下至百姓,做什么事之前都要占卜一下,如果占卜得到的结果是坏的,那无论这件事有多大油水,都不会去做。但纣王却不这样,他在那个时代就认为这是迷信,不足取。所以,商纣时代,一向吃香的巫师的生存环境都不怎么样。
不知纣王是不是喜欢恶作剧,他把周伯昌的儿子剁成了肉酱,包成包子送给了周伯昌。按他的想法,你周伯昌不是能预知吗,那就看你是否能预知包子的馅是你儿子的肉。如果你真的不吃,那我相信你;如果你吃了,那你就是个骗子。
结果,周伯昌一面吃着自己儿子的肉,一面叫好。纣王哈哈大笑,把周伯昌给放掉了。但在放掉周伯昌之前,纣王又搞了个恶作剧。他对周伯昌说,“我为什么要囚禁你?因为有人告你的密,那小子就是崇侯虎。”
纣王为什么要这样做,没有人知道。很可能是这位能文能武,才干卓越的王也不喜欢打小报告的人,又或者是,像周伯昌这样连自己儿子的肉都分不出来的人没有什么大碍,告诉他,他也不能做什么。不过据历史记载说,周伯昌是推算出了那包子里的馅就是自己儿子的肉,但他必须要吃,只有吃了亲生儿子,才能有活路。况且,他儿子多如牛毛,吃一个也不算什么。
后来的历史我们已经耳熟能详,周伯昌回到歧山后,发奋图强,招兵买马。在经过艰苦的准备后,他有了与中央对抗的实力。宣布起兵后,先是攻破犬戎、密须、阮、共,然后就把矛头对准了告密鼻祖崇侯虎。
崇侯虎当然也不是吃醋的,他经营崇城多年,该城的防御设施庞大而坚固。但架不住周伯昌军队的猛烈攻击,再加上周伯昌制造了几种云梯、临车、冲车等先进的攻城器械,结果,崇城被攻下,崇侯虎力战,请示过周伯昌,看是否可以投降。但周伯昌坚决不允。所以,只好力战而死。
据说,周伯昌在杀掉崇侯虎后,每天都睡不安稳,一闭上眼就看到告密鼻祖站在自己床前,披头散发,看着自己冷笑。
这说明崇侯虎虽然是个不耻的告密者,但对于国家而言,他还是有功的。也就是说,为了维护国家的统治,这种告密当然应该受到鼓励。所以,崇侯虎觉得自己死的冤枉,我们也从周伯昌“撞鬼”这件事上看出,周伯昌杀崇侯虎并不是那么正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