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兰州历史文化(十二):歷史名人
2775800000014

第14章 段坚:坚守儒道 济事为先(4)

作为岳飞的后裔,带给岳钟琪的是荣誉和威胁;作为一个手持重兵的大将,他拥有的是权利和压力。尤其是在那个满人排挤汉人的清朝前期,岳钟琪作为一个手握重兵的汉人,令其他满族大臣心生不满。而作为抗金名将岳飞的后裔,这使他们感到畏惧,唯恐他有反叛之举,于是在雍正帝面前多次弹劾岳钟琪。岳钟琪虽深受雍正帝的信任,而且对于鼓动他起兵反清之人,他也深明大义的向朝廷做了告发,但面对无端的猜忌,无休止的弹劾,他对清廷的一片赤诚之心换来的却是因“误国负恩”之罪于清世宗雍正十年(1732年)锒铛入狱。

一个曾为清廷的稳固立下战功的大将,却成了一个阶下囚。直到清高宗乾隆二年(1737年)度过了5年牢狱生活的岳钟琪才“放归田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破了红尘万物,看淡了功名利禄的岳钟琪,没有任何怨言地回到了四川,居住在成都。于是在风尘滚滚的沙场中少了一位叱咤风云的将军,在成都的乡村田野中多了一位经常手持书卷,吟啸自适,徜徉于山水之间,悠然自得的乡叟。

乾隆十三年(1748年),四川金川酋长莎罗奔等发动苗民叛乱,清政府派张广泗前去征讨,却无功而返。乾隆帝重新起用岳钟琪为四川提督前往招降。岳钟琪先是挫败叛军,又亲入苗寨进行招降,平定了金川叛乱,被加封为太子少保,加兵部尚书衔。岳钟琪重返朝堂觐见天子,受到的礼遇甚为隆重,乾隆帝御书“壮猷茂绩”四个字赐予他,肯定了他的功绩。乾隆十五年(1750年),西藏珠尔默特叛乱,岳钟琪虽然年事已高,但国家有难,他义不容辞,亲自带兵出征平息叛乱。乾隆十九年(1754年),岳钟琪卒于资州(今四川省资中县),享年78岁,天子震悼,谥曰襄勤。乾隆皇帝有感于岳钟琪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所作出的功绩,在所作的《御制怀旧诗》中称岳钟琪为“三朝武臣巨擘”。

唐琏:翰墨丹青存精神

他是清代兰州著名的书画家;他精通诗、文、书、画、印、琴、道学,集多种技艺于一身,尤擅书画;他的艺术传略被收录到国家有关权威部门出版的《中国历代书画家大辞典》和《中国历代书画家名录排序》中;他是清代兰州最有影响、最有代表性的书画大家,在中国书坛画苑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他就是翰墨丹青存精神的唐琏。

转益多师是吾师

唐琏(1756—1836年),字汝器,号介亭,别号栖云山人,因其书屋名为松石斋,故又号松石老人,兰州人,生活在清乾隆、嘉庆、道光年间。见识高超、才气豪迈的唐琏年少时便见解独特。当同龄人读着孔孟之书,走着“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求仕之路时,他却对医学、音乐、书画、篆刻、诗文情有独钟。他不屑于仕途,而在线条和色彩中实现着他“济人”、“自乐”的文化之旅。

为了学有所成,唐琏勤奋好学,虚心求教。对于求师拜师,他在《松石斋自序》中写到:“盖闻德无常师,主善为师,以是知师无定在,惟善则是,听人之自得之也。”有了这种“惟善则是”的拜师标准,唐琏曾向多位老师学习多种技艺,从中更是“听人之自得之也”,可谓是转益多师,受益匪浅。其中他曾向流寓兰州的善画山水画的蒿斋学习山水画;向大劳山人黄菱溪和王柏崖学习书法;向独工于琴,造诣高妙的王珊苔学习琴艺;又向刘一明、复初老人学习医术。此外,他还利用闲暇时间,漫游北京、武昌、山东、张掖等地,寻师访友,凭吊名胜古迹,既开阔了视野,又增进了艺术修养。嘉庆十三年(1808年),唐琏曾应兰州翰林、湖北盐法道秦维岳之聘,赴武昌任其幕友。在此期间,他与擅画山水的黄谷原相携同游,切磋技艺。南方的佳山秀水,使唐琏流连忘返,师法自然,画艺大增。

心手相忘在翰墨

作为著名的书画大家,唐琏向汉唐宋元等书画家学习,博采众家之所长。但唐琏在“采他山之石,为我所用”的同时,也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

“学书七要”便是唐琏书法理论中的高见,从中他提出了学习书法的七点要求:“一要师授法,二要考古,三要多览古论,四要专攻,五要会悟,六要心手相应,七要心手相忘。”其中他既简明扼要地说出了学习书法的规律,又表明了自己书法创作的追求。他重视“师授法”但还要“会悟”,因为“书法一道,为师者只授其规矩法程,至于变化之巧妙,为要自己心领神会。”此是书法学习中的真谛所在:学习书法只有会悟了,才能了解到其中的神妙莫测,才能提高自我的书法技艺。也正是在这种“会悟”之下,唐琏书法中真、草、隶、篆都各有特色。他重“考古”、“多览古论”是为研究书道,探究文字源流,考究书体的发展演变,不去做媚世之书,在书法技艺精深的同时,更体现了一种精神。他提倡“专攻”,并在“心手相应”的同时,提升到“心手相忘”,使书法水平达到一种更高境界。

唐琏书法诸体皆精,尤以行书、草书而显长。他继承传统,又突破传统,流传于世的作品也较多。欣赏行书作品《唐琏行书——七言对联》会觉其洒脱秀丽,飘飘然如有仙气。而晚年时的草书,更是用笔老辣精到,章法和谐有致,布局气韵贯通,造型优美劲健,非但宝刀未老,反而如酒,醇香四溢,令人回味无穷。书法中那种以画入书的灵动,也给人带来美的艺术享受,让观者感叹作者极好艺术修养和极高艺术造诣的同时,又有一种返璞归真、自然天成之感。唐琏的代表作有《松石斋自序》、《松石斋铭》墨迹手卷、《松石斋印谱》等作品。

笔秃万管悟丹青

唐琏丹青之中贵在墨画和指墨画,而墨画和指墨画又以山水、人物为主,兼及小品和其他种类。绘画中点染云山,只有淡淡几笔,便可有苍茫古秀的特征,有出尘之致,且画中有诗,富有意味。请看这幅《古木寒鸦图》:树身老状离奇,枝乱而整,简而有趣。寒鸦数十,姿态横生。有的缩着脖子,有的反顾相呼,有的盘桓将落,有的还没站稳、树枝儿仿佛还在颤动。每一只鸦只有三四笔,但一个有一个的样子,绝不雷同。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凄清寒冷的冬日景象,又把我们带到了一种美的艺术境界中。欣赏完毕,收起画卷,也许欣赏之人还站在古木之间,看那寒鸦树枝,萧瑟一片。

“骨格清奇,笔意生动”是唐琏作画的主张;“一要从明师,二要避俗,三要读古人论,四要会悟,五要师造化”是学画中的要求,芸芸众生能做到者也许不在少数,而唐琏却更加技胜一筹,则在这成功的背后,那“笔秃万管”的苦练之中。而绘画中的奥妙也正是在这种苦练之中得以领悟,才有了唐琏绘画水平的日渐提高,才使他在绘画史中留有伟名。唐琏,有了笔秃万管悟丹青,才有了墨笔丹青显精神。

才自清明志淡泊

唐琏因其出众的才华而受到世人的景仰,但除了书画方面卓有成就外,对道教也颇有研究。唐琏20岁时丧偶,但却终生未再娶。

24岁时就跟刘一明学医、学道,讲求长生不老之术,深入研究道教。唐琏勤于著述,道教方面也不例外。他曾给刘一明所著的《三易略》、《修真辩难》、《云游集》作序;还将自己研究道教的心得体会编为《证道录》。对于道教的研究,直接影响了他人生的志向,形成了淡泊平和的性情,以及看破生死的豁达。道光十五年(1835年)的秋天,即逝世的前一年,唐琏便写好了自己的碑文,并在碑文中总结自己的一生,感慨“生平所学,自知不足”——其谦虚精神可见一斑。次年10月,唐琏无疾而终,享年81岁,被葬在九尾山。

唐琏布衣终生,从未做过官,他不钻营奔走,不阿谀权贵,具有高尚的品格,而他把这种人格和书画结合在一起,从而使他的品格更高洁,书画更有成就。唐琏自己曾刻有一块“淡泊明志”的图章,这四个字是他人生的写照,他是当之无愧的。这就是唐琏,翰墨丹青存精神的艺术家,一个任时势沉浮,自有淡泊平和之心的人。

秦维岳:名儒出自后五泉

在风景秀丽的雁滩公园,有这样一座书院,它小巧玲珑,而又不失典雅庄重;它的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与公园的园林景物、湖水倒影融为一体,让人如临仙境,别有一番韵味在其中。它就是历时三年,迁址重建的五泉书院。饮水思源,看着这闹市藏幽的新五泉书院,我们不禁会想到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为建五泉书院而慷慨捐资的那位循吏名儒——秦维岳。

沃土育英才

在清代,兰州后五泉出了一位循吏名儒,他为官清廉,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这人就是秦维岳。秦维岳(1759—1839年),出生于书香之家,他的父亲是国子监的太学生,热心教育事业,曾从北京购买来大量书籍,倡办官园(今民勤街)义学,免费教育贫寒子弟,造福民众。此事对秦维岳影响极大,以后他兴办学校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其父的影响。

秦维岳7岁发蒙,学习非常刻苦,并立志博览群书,为国所用,为民造福。他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中举人。后来进入兰山书院,学习经史和古诗文,学业大有长进。终于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考中进士,被授职翰林院编修,后参与修撰国史,此后又晋升为督察院御史。良好的家庭教养,深厚的文化背景,个人的刻苦努力,坚定的报国志向,培育了这位循吏名儒。

从政擅改良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政坛这个大江大浪之中,秦维岳显示着他的英雄本色。清朝政府,风雨飘摇,积弊重重,但在这错综复杂、混浊不堪的官场之中,秦维岳清者自清,从善如流。漕运积弊日渐严重,身为督察院江南道御使、浙江道御使的秦维岳,敢于直言以谏,上疏揭发,又能提出改良措施。此外当时各省拔贡赴京朝考的时间不一,考生到京时间有早有晚,因而存在等候迟误考生的麻烦。

对此他又上疏请求统一考试时间,既方便了考生,又利于选拔人才。

在他出任顺天乡试同考官时,严肃考场纪律,认真批卷,给考生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他还不拘一格,秉公识拔人才,其从善之心,日月可鉴。

振兴教育,如同一条红线贯穿着秦维岳的一生。他奖励人才,无私捐献养廉银数千两,创建了江汉书院、勺庭书院,为莘莘学子提供了求学之所,对于家境困难的考生,还资助他们参加会试的旅费。

在任湖北乡试提调、监试官时,他革除宿弊,选拔贤才。期间他聘兰州画家唐琏为幕友,使唐琏得以饱览江南秀丽河山,画艺猛进,又使东南士人领略了陇人的书画艺术风采。和那些看重蝇头小利、嫉贤妒能之辈相比,更显示了秦维岳的大家气度,儒家风范。

为官清廉,知人善任,秦维岳可谓是政绩卓著。清朝吏治腐败,秦维岳“出淤泥而不染”,上为朝廷社稷,下为黎民苍生,鞠躬尽瘁。

幽兰自芬芳

秦维岳是位循吏,更是一位名儒,有着深厚的文化造诣。他虽身在官场,却在潜移默化中结缘于文学。秦维岳和朴学大师阳湖洪亮吉、阶州邢澍为同榜进士,常常在一起谈经问学,互相砥砺,泛舟于学海,友情甚笃,在切磋学问中,秦维岳受益良多。嘉庆四年(1799年),秦维岳被任命到武英殿国史馆纂修,从而得以遍览皇室秘籍,增进了学识。因所献赋颂铺张扬厉,踵事增华,颇得嘉庆帝称许,而被选入《皇清文颖》之中。

有着深厚文学底蕴的秦维岳曾将清贫潦倒的兰州塾师陈增的遗作精心编选,并出资刊刻为《世德堂诗文集》行世,使陈增作品得以保留并流传于世。现在的人们如果想了解乾嘉道年间兰州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情况,那就应阅览秦维岳的呕心沥血之作《皋兰县续志》。此书乃道光十三年(1833年),秦维岳受知县黄憬之邀,在黄建中所编的《皋兰县志》的基础上精心纂修的。书中补充了许多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的史实,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其文笔洗练优美,记叙名胜古迹的文字堪称隽永优美,读其文则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而顿生流连忘返之意。

热爱着兰州这块沃土的秦维岳,作为诗人用他无声的笔,书写着兰州的有声世界,向后人展示着清代兰州的美丽画卷。漫步在秦维岳的诗卷中,读着吟咏兰州的山水人物、名胜古迹、风物民俗的诗句,我们仿佛看到了清代中叶兰州地区的自然和社会风貌。读着对家乡山川的赞美之词,我们又可见秦维岳的那颗赤子之心。拨开历史的尘埃,我们依稀可见兰州后五泉山听雨山房中,有位老人在用真情书写,那本《听雨山房诗钞》正用优美清新的文字向我们娓娓道来。

书院余香远

高处不胜寒。厌倦了官场的秦维岳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因母病逝辞官回兰守孝,从此再未出仕为官,而是热心公益事业,兴学从教。他根据当时的教育需要,向陕甘总督长龄等提出建议,并率先捐银1000两,创建了兰州府立五泉书院,给兰州府属士人提供了求学之所。他自己也先后被聘为兰山、五泉两书院山长,辛勤课训士子,为国培育德行兼备之才。他十分重视人品,要求学生“先品行,后文学”,要知礼懂法,并时刻约束自己的行为,作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他的这种教育要求,既认识到了教育的本质,又符合时势。

他创立的五泉书院,与省立兰山、求古和县立皋兰书院并称兰州四大书院。五泉书院不仅向士人提供了求学之所,还曾是兰州乃至全省重要的学术交流场所,文人骚客常聚于此,吟诗作画,热闹非凡。

1998年,因兰州通渭路拓建,五泉书院的主要建筑迁至雁滩公园。从新建的五泉书院中,依然可赏其原有风姿,如今这小小的书院在雁滩公园继续向人们讲述着它百年的历史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