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兰州历史文化(十):民俗民風
2775700000027

第27章 开煤场子的(5)

“洋画片”,兰州人读为“洋挂片”,民国初年传入兰州,它是厅装香烟铁皮筒里的赠品。大小比名片略微窄一些,正面彩印京戏人物,如戴翎子的周瑜、摇鹅毛扇的孔明,均为全身像,背面印有相关戏名和剧情简介。“吉庆牌”香烟盒中则是《水浒》人物。娃娃们为了凑齐一百单八将,常要吸烟的大人去买这个牌子的香烟,有重复的,则与小朋友交换。四五十年代的“洋画片”约略火柴盒大小,印为十六开大的一整张,卖一角钱。小男孩从学校门口的杂货摊上买来,剪为十六张,作为玩具,每张都是彩印戏剧脸谱,有黑面黑胡须额头画月牙的包公、花脸红胡须额头画一枚黄葫芦的孟良。他们从夸张的造型、绚丽的色彩中获得了美感,感受到了忠奸善恶,应该是他们无意识中的历史知识和美育的启蒙。

有了“洋画片”,就要拿它做游戏,玩法大致有两种:即扇“洋画片”和“吸油”。

扇“洋画片”。每人出三五张“洋画片”,正面朝上摞为一沓,用“石头、剪子、包(布)”决出先后,把它放在右脚外侧,弯腰用右手掌拍打右脚脖扇风,使之正面朝地,归为己有,每人只能扇一次,直到扇完为止,接着再来。有的蹲在地下,直接把手掌拍在地下扇风,玩法和上面一样,直到扇完为止。

“吸油”。每人出若干张“洋画片”,摞成一沓,放在“锅”里,“锅”是在地上画的一个长方形,离“锅”四五米处画一道横线。然后用“石头、剪子、包”决先后;也有“碰斗鸡”,以输赢决胜负的。每人拿一块片石,扁而圆,像个小铁饼,都是从黄河滩上拣来的。依次站在横线上,朝“锅”的近处抛去,每人只能抛一次。直接抛入“锅”里者就被“煮”死,淘汰出局,这样的情况不多见。小男孩的策略是逐步向锅逼近,确定最佳角度持片石向“锅”内砍去,砍出“锅”来的“洋画片”归己,但是片石非得随之砍出“锅”外,倘若留在“锅”内,就被“煮”死,即被淘汰出局,并将砍出的“洋画片”吐出来,放入“锅”内。砍完之后重新再来。

玩三角板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小男孩爱玩三角板,他们爱搜集香烟盒子,叠为三角板,什么“老刀牌”的,一个海盗持一把弯刀,站在帆船前;“大婴孩”,是一个精条条的笑嘻嘻的胖娃娃。把它们叠为三角形,在叠的过程中无意识地对名胜古迹、人物、故事有了粗略印象。后来用二十四开的旧课本叠为较大的三角板。

玩法有二:一是“吸油”,玩法与“洋画片”、“吸油”一样;二是背三角板。每人出若干枚三角板,然后一枚一枚套起来,有时能套一尺来长,决出先后来玩。玩时,将一叠三角板放在手背至胳膊上,然后屏气抛向空中,待其下落的瞬间,敏捷地用手掌和臂弯将其收拢,一般的男孩只能收拢其中的一小部分,大多坠落地上,高手能将一尺多长的三角板全部收拢,技巧差的一枚也收不拢。收拢多少,归自己多少。高手中的高手能够做到“挖一跌一”,即把码了一胳膊的三角板抛向空中,洒落一枚,其余全部收拢。这种玩法能够训练小孩的手眼协调能力、手和手臂的灵敏度。

飞抛子

飞抛子是种掷胡墼疙瘩或小石头的器具。用羊毛捻为线,编为细绳,中间是个小网兜,左右是两股毛绳,长约三尺,一股绳的末端有个小环,将核桃大的胡墼疙瘩盛在小网兜里,右手食指套环,将另一股绳捏住,伸右臂抡圆了甩几圈,得劲之后,瞄准目标,突然将绳松开,胡墼疙瘩飞镖一般地向目标射去,其射程有十来丈远。

放羊娃和羊羖长(羊)常用飞抛子去打离群的羊,或指挥羊群的走向。有的练就百发百准、百步穿杨的功夫,若用小石头做弹药,能击毙飞鸟和野兔,也能击伤野狼。

兰州城区十来岁的男孩,也常自制飞抛子,用细绳拴住一小块皮子当兜,装上小胡墼疙瘩,比赛谁甩的远,击得准?往往在远处立块砖或石头当靶子。

养鸽子

兰州的民居、寺庙、衙署多有野鸽子窝,人们认为财丁两旺,野鸽子才来安家,是吉祥的象征,悉心呵护,听任它们飞来飞去。

也有养家鸽的习俗。廊檐下安装鸽堂子,养一些“压项”(兰州话读hang)、“围项”、“两套乌”(两头乌)、“沙衣子”、“花花”、“瓦斑”、“瓦青”、“皂儿”等。喂的是豌豆、麦子等。尾巴装着鸽哨。飞到空中是一群,随着悠扬的鸽哨,鸽群忽来忽去。有时把他人掉队的鸽子,胁裹而落,落在院内,落在房上。鸽主提着三尺长的“鸽兜子”,小心翼翼地逼将上去,猛然打下去,将其扣住,用线抹住翅膀,攫为己有,称之为“趁鸽子”。若是好鸽子,就会养驯它。有的趁来的鸽子,养一阶段,放飞后,它会眷恋旧主,飞回老家,说不定还会带上几只,一同私奔。不好的,则去鸽子市卖掉。有的鸽主把自己的好鸽子卖了,过几天,它又能返回故巢,还能“策反”几只同归,称之为“撇价”。鸽子的天敌是鸽虎,学名叫普通,它在城墙、高树上筑巢,在空中作环状翱翔,一见鸽群,迅猛袭击,利爪攫鸽返巢享用。听到鸽哨,或鸟儿飞过,昂首四望,不管脚下的,十有八九是鸽主。居民屋顶有咚咚脚步声、仰尘上唰唰落土时,定然是鸽主在抓鸽子。

老百姓养鸽,给人带来乐趣,有益心身健康。官衙养野鸽,能看守银库,这是《池上草堂笔记》中的逸闻。清代,甘肃布政使衙门(今兰州军分区驻地),有大堂而无二堂,大堂之北为大院,院前为藩库,高大宽敞,为各省之最。每年西北各省协济新疆的数百万两饷银,都集中在这个藩库里,再由甘肃转运新疆。库前栖息数千鸽子,有的在匾额后筑巢,有的在屋檐下造窝,每月支库银,购买豌豆、麦子饲鸽。夜深有无故走近库门的,群鸽轰然而起,乱啄其头,惨叫逃离。其实,这是野鸽子自卫的本能。衙署人员视之为神鸽,敬而畏之,鸽蛋堕地,相戒不敢拾取。

乾隆末元旦早晨,某布政使着崭新朝服、顶戴,在大院登轿,拟往庆祝宫参加朝贺典礼,不意几泡鸽粪掉在衣冠上,扫兴之极。连忙退入内室,洗冠换衣,急忙赶到庆祝宫,只见总督早已来到,这是十分失礼的。礼毕,他气冲冲地归署,急令戈什哈持铳轰击鸽子,打死打伤一百多只,并减其粮,捣其巢,砸其蛋,狠狠出了一口恶气。

过了几天,鸽子衔起公案上的朱笔,飞到空中抛下。后来,又衔其帽顶,掷在客人面前;衔其朝珠,散撒在地上。末了,官印不见了,到处搜索了两天,终于在鸽堂子里找见了。这样闹腾了一个多月,把这个布政使气病了。又过一个多月,此公因贪赃枉法,被罢官押进监狱了。有人说此公就是巨贪王亶望,这可能是憎恨他的贪污行径的人编的故事。然而,藩库多鸽群是不争的事实。道光时,甘肃按察使伍长华署甘肃布政使,在臬署接官印时,鸽群随官印飞往藩署,但留守藩库的不过一百多只。至梁章钜任甘肃布政使接官印时,鸽群全部归来。直到光绪年间,谭嗣同随其父甘肃布政使谭继洵住在藩署时,亲见鸽群翻飞藩库上空,每年仍由藩库支银一百多两,为之购饲料,酬谢守库之劳。见谭著《石菊影庐笔识》,谭说:“甘肃布政使署多鸽,《池上草堂笔记》纪其灵异,皆不诬。”只不过,大堂左右为外库、二堂为内库。

养百灵

兰州人爱养鸟,有百灵、地蚂蚱、麻鹩子、腊嘴子、金枝子,但最爱养百灵。百灵雏雏子是从绥远贩到兰州,选出雄的,一两银子买一只,装在鸟笼里,挂上笼衣,藏在被子或皮袄下,不让它听到鸟鸣和各种声响,以免模仿杂音而串口。每天还要提着鸟笼遛鸟,以慢慢磨去它的野性。然后,寻找能鸣叫一整套叫声的百灵,征得主人同意,提笼去学。有的主人保守,不同意,就悄悄藏在大门外偷听。并且,调教它站在笼内唱台上,扇动翅膀,连舞带唱。好的百灵能叫“十三口”,能惟妙惟肖地模拟麻雀、喜鹊、燕子、鸽子、鹞鹰、猫、狗的叫声,还能学麻鹩子的叫声:“juhuisuijiu”,甚至能模仿赶驴的吆喝声:“deiqiu”,母鸡下蛋的叫声:“guaguadan”。

百灵装在竹制圆顶笼中,笼底要铺上细沙,以适应它在草原沙地上奔跑的习性,正中置蘑菇形唱台。笼子竹蔑条间装有瓷水罐、食罐,讲究的是铜的,并嵌一两枚麻将牌作为装饰。一般喂豆面拌熟鸡蛋、熟牛肉末、蚂蚱等。夏天,喂黄瓜蒂,嗓音洪亮。炎热时,喂儿茶、马齿苋以消暑。喂大板瓜籽仁,可使毛色油亮。

上山掏雀儿,下河洗澡儿

男娃娃们三五结伙,登龙尾山、皋兰山,爬白塔山、九州台,打胡墼仗,采沙葱菜,还不过瘾,就要掏雀儿。所谓雀儿,大体指一些干旱山地栖息的野禽,有麻鹩子、腊嘴子、金枝子、火食架架(大山雀)、土百灵、卟卟嗤(戴胜)以及野鸽子、红嘴鸦儿等。山是黄土山,没有树林,只有野草和一些耐旱的小灌木,称之为“刺棵子”,因之有些鸟巢就筑在悬崖上,藏在“枯泉”(山洪冲刷而成的井状深坑)里,躲避天敌。娃娃们就会搭人梯,兰州叫“支肩儿”,从半崖上掏几只雏雏子。或解下裤带,续成长绳,蹲在“枯泉”旁,把胆大的吊将下去,掏出小鸟。这些鸟野性大,大多养不活。只有麻鹩子、腊嘴子、金枝子能养活,叫得很好听。红嘴鸦儿也能养活,还能教它说几个简单的词。抗战时,张大千小住兰州,朋友曾送他一对红嘴鸦儿,很受张的寵爱,后来带到四川。娃娃们“掏雀儿”仅仅是个由头,真正的意图是显示自己的勇敢。同时,他们的父母也不让“掏雀儿”,一来怕娃娃摔下,二来怕伤生。

一到放暑假,炎热难熬,男娃娃们成群结伙跑到黄河边“洗澡儿”,也就是普通话的游泳。刚学时,趴在汊河子浅水处乱扑腾。那时,都穿大裆裤,就将两个裤腿扎住,用两根小棍绞架十字把裤腰撑开,一人拉裤腰,另一个拉裤腿,举高,喊“一二三”,同时猛然扎近河里,裤子像充满气的羊皮胎膨胀起来,赶紧把裤腰扎住,就制成一个土救生袋。学水的娃娃把它抱住,双腿击水而进,慢慢就能学会“狗刨子”了,进而学会“扎猛子”(潜水)、“踩水”、“踩水夹膀子”、“死人淌板”(仰泳)。技术最高的是“推磨牛儿”,据说陷入旋涡时非用此着不可,头和双腿伸出水面,双臂在水下划动,旋转起来,像老牛推磨,转给几圈,就能从旋涡里逃生。水性提高了,就试探着到大河里去游,顺流而下,颠颠簸簸,从中山铁桥穿过,到庙滩子登陆,那就是“高水”了。然而,这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因此,每到暑期,家长把男娃娃管得极严,严禁到黄河里“洗澡儿“,每晚当爹的都要用手指抠一下儿子的胳膊或腿,倘出现白道道,定然下过黄河,因为泥沙大,身上裹了薄薄一层泥沙,哪能没有白道道呢?那就得在屁股上留下十几条红道道。然而第二天就忘了屁股疼,又去“洗澡儿”,晚上又得留下红道道。第三天,聪明了,黄河里洗完了,就找清水擦一遍,自以为能蒙混过关,结果从发际、耳后发现了白道道,屁股上又增加了红道道。当爹的就将红印章盖在儿子的胳膊和腿上,这下“没治”(没辙)了,只好待在家里玩。命算保住了,但不是个“旱鸭子”,就是只会“狗刨子”的“穰水”(水性不高的人)。

锅锅灶

秋天,洋芋开花,白的、紫的,像一簇簇小铃铛,这标志着洋芋已经能吃了,放羊娃等就开始挖“锅锅灶”,烧吃洋芋了。兰州城里的调皮男娃娃,也摩拳擦掌,登皋兰山“祸害”农民,吃“锅锅灶”了。十五六岁的大娃娃,率领七八个十岁左右的娃娃,自龙尾山向皋兰山挺进,每人都得沿路拣干蒿子,用裤带绑为一捆,背着前进。到了三台阁背后,是一望无际的洋芋地,找一处土坎,大娃娃持小刀,在地面上挖一个口小肚大的圆形灶膛,从土坎挖一个半圆形的灶门,再把鸡蛋大的胡墼疙瘩,在灶膛边码成一座空心金字塔,“锅锅灶”就成了。然后,大娃娃领两个机灵的小娃娃去挖洋芋,其余的点火烧灶,不断把蒿子塞进灶门,先是烟熏火燎,逐渐火势熊熊,最终将胡墼疙瘩烧得通红。这时,大娃娃哼哧哼哧地把洋芋扛来了,“口袋”是大裆裤子,扎住裤腿和裤腰,满满当当的,挎在脖子里。

就把洋芋从灶门中塞进红彤彤的、厚厚的蒿子灰中去,再一顿脚把金字塔踩平,上面覆盖一层土,炊事工作完备。

然后,分为两拨人马,开打胡墼仗,胡墼纷飞,杀声震天,只打得灰头土脑,才停战言和。这时,洋芋已散发一阵阵清香,娃娃们早已肚子咕咕叫,口水朝下咽。大娃娃刨开热土、烫土,用小棍拨出一枚枚黑黢黢的烫洋芋蛋,根据背来蒿子的多少,论功行赏。大家迫不及待地抓起烫洋芋,吹着气,两手倒过来倒过去,使它凉一些,掰开,缕缕热气升腾,香气扑鼻,外表是一层草灰,外壳黄黄的、脆脆的,内瓤沙沙的,开嘴就咬,烫,先小口,凉点,再大口,带股草味的喷香,三下五除二就吃了个精光亮。这时,肚子饱了,互相一看,脸上、嘴上都是黑灰,五花六道的,各个是黑面瓜娃子,情不自禁,开怀大笑。然而,口干舌燥,难以忍受,大家奔跑下山,跑到五泉山瀑布之下,捧水狂饮。然后,拖着疲惫的双腿,披着斜阳余晖,朝家里走去。

阿娘阿娘开门来

一般在晚饭后,乘着皎洁的星月,两个以上的娃娃做游戏。

一个女娃娃装扮“阿娘”;一个娃娃,不拘男女,扮成阿娘的“儿子”;其他娃娃扮“藏藏狗娃”,蹲在地上,边做动作,边用河州话道白。“儿子”先在虚拟的门外,一脚抬起向后屈,一脚蹦蹦跳跳,跳一圈后,来到门前,抬脚落地,边作敲门状,边说:“阿娘!阿娘!开门来!”“阿娘”自“屋”中走到“门”后,问到:“半夜三更,敲我的花花门者做啥呢?”“不要你的针,不要你的线,单要你的藏藏狗娃呢!”“藏藏狗娃还没有下哈呢。”“儿子”闻此言,又单脚跳一圈,又来敲门问询:“阿娘!阿娘!开门来!”“半夜三更敲我的花花门者做啥呢?”“不要你的针,不要你的线,单要你的藏藏狗娃呢!”“藏藏狗娃刚下哈,眼睛还没有睁开呢。”狗娃没要到,又蹦跳回去。跳一圈后,再蹦跳回来,依旧敲门,同样对白,要狗娃。

“阿娘”以“藏藏狗娃眼睛刚睁开,还吃奶者呢!”,委婉拒绝。

娃娃再跳,再要,“阿娘”说:“藏藏狗娃能吃食了,你挑一个吧!”并开门,迎进,指着地上的一群“藏藏狗娃”:“你挑吧!”“藏藏狗娃”蹲在地上,双手抱头,将脸埋在怀中,缩作一团,惟恐被挑走。“儿子”认真逐个将“藏藏狗娃”的脸抬起仔细观察、对比,将“藏藏狗娃”浑身摸遍,看身体是否结实?好不容易选中一个,欢天喜地跳跃出门而去。

此后,“儿子”不断敲门,编造各种理由,讨要藏藏狗娃。如果“阿娘”问:“藏藏狗娃前一晌刚要走,怎么又要来了?”他编道:“前两天不小心者让拉拉车(马拉大车)轧死了!”如此等等理由,最终将“藏藏狗娃”统统讨走。

讨来的“藏藏狗娃”都以蹲姿移动,扮为河里的石头。“阿娘”与其“儿子”,则弯腰划动双手,在虚拟的河里摸石头,边摸边说:“大河里摸,小河里摸,一摸摸了个黑石头!”则表示摸到了一个男孩子,倘若摸到花石头,则说明摸到了一个女孩子。从“河里”摸到的“石头”,都“放”到“河边”,直到摸完一“河”的“石头”为止。最后互换角色,开始新一轮的讨要“藏藏狗娃”游戏。

所谓“藏藏狗娃”就是产自甘南藏区的藏獒之幼仔,它们都是通过河州运往兰州的。这个游戏,折射了汉族与藏族文化交流的历史信息。

弹蛋儿

蛋儿是小玻璃球,晶莹透明,内核是彩色的,有红黄绿蓝黑各色;还有一种无内核的,叫水晶蛋儿。玩法大致有四种:“吃肉肉”、“钻洞洞”、“坐锅”、“一枪一拃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