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卖家在西大街(中央广场至西关十字张掖路段)路南,有一条窄道道,三尺多宽,人称肋巴缝(今兰州警备区对面),极言其狭窄,有如肋条。肋巴缝沿街口处摆个小摊,支个炉灶,生有煤火,上搭一口铁锅,内放马牙大豆,锅上扣一个破洗脸盆。说破,是说脸盆无底,窟窿洞开。摊主持一双长筷子,不停地搅动大豆,只听到锅内乒乓乓乓作响,原来是大豆受热,不断蹦跳,撞到穹隆形的脸盆壁上,纷纷落将下去。经过反复翻炒,到一定火候,拔锅,将大豆倒入铁筛内,只见大豆外表呈深褐色,香味四溢。等候多时的顾主,顷刻买光,接炒一锅。铁锅大豆分外坚硬,没有钢牙利齿,绝对咬不动它,只好含在嘴里,慢慢浸软,浸软一层,享用一层,一天也就只能享用几粒,然而味道绝佳,馀味无穷。
卖五香大豆的
选饱满大豆,洗净,浸泡吃足水分,置锅内加盐、大香、桂皮、花椒等调料,再加适量碱面,加水,文火熬煮,使大豆烂而不走形,呈咖啡色,即成,然后盛入一个木箱内。木箱长两尺许,宽一尺多,高五六寸,四角有弧度,呈黑红色,两头钉皮带。小贩将皮带套入脖项,置木箱于胸前,边走边摇铜铃,边吆喝:“五香大豆——!”花个五六百大(五六分钱),他就从高高的一叠三角纸袋中,抽出一个纸袋,用勺子舀上一装,递给顾客。其味咸香、绵软可口。
明清以来,兰州人的服饰,与关中乃至中原地区大同小异,但因经济水平、文化环境、地理气候的不同,也有一些明显的差异。
明代,男人留发,簪在头顶,士人戴方巾,正中缀一枚玉石帽花子,穿长裤,套宽袖长袍。平民戴软帽,穿交领窄袖短衫、长裤。
女的从小就要缠足,以三寸金莲为美,大脚是嫁不出去的。因之,兰州有“尕脚拐拐,银子块块”的说法,意思是说把脚缠得小小的姑娘,能找到富有的夫婿。然而,病态的审美观,戕害了妇女的心身健康,对于我们民族的繁衍生息极为不利。富有家的妇女内穿膝裤、着裙子,外穿无领无袖的长衫;平民穿直领小袖对襟衫。入清,清廷用武力强行剃发,男人剃去头颅四周的头发,将留在中心的头发梳成一条大辫子。富有人家的男人戴红顶瓜皮缎帽,缀玉石帽花子,冬天戴暖帽,穿大裆裤,着长袍马褂。平民戴瓜皮布帽,无红顶,无帽花子,穿大襟短褂、大裆裤,冬天戴棉耳套或皮耳套。富有人家妇女穿各式长衫或花袄,套长背心,穿长裤,每逢红白事,要套条裙子。清同治间,兵燹频仍,小伙子尚武自卫,崇尚“黑头勇”,竞相头裹
适应环境的民间服饰
黑巾为荣。清末,西风东渐,兰州一些官绅、教员、学生,得风气之先,率先剪去辫子,留为分头,或径剃光头,被守旧者视为怪异。
1912年农历二月,兰州官绅才承认共和政体,甘肃都督赵维熙会同甘肃省临时议会颁发《剪发令》,陈述剪发理由:一是“剪发原取大同主义”;二是“留辫非中国本俗”;三是“留辫于外交不便”;四是“留辫于军事及农工不便”;五是“留辫于衣服被褥等,易增秽垢”;六是“留辫于民国观听有碍”。同时制作白话告示,广为劝喻,半数男人剪去辫子,剃为光头。有些遗老拒不剪辫,蓄起发来,盘在头顶,用簪子簪住,戴个方巾,换长袍马褂为宽袖长袍,腰里系一条丝绦子,坠块玉佩,恢复明代衣冠,以市隐自居,不与当局合作。至20世纪20年代中期,虽然当局一直倡导剪辫、放足,但是一些男人仍然留着辫子,还有一些人把辫子剪去了,但只剪到耳垂下,人称“二毛子”,犹如当今艺术界的现代派。
1912年农历四月,甘肃都督府通令全省各府州县,禁止妇女缠足,令各机关张贴公示、各绅士长老苦口劝勉,开明人家即不让女孩缠足,已缠的让放足,然而守旧的依然如故。1917年,甘肃省民政厅成立天足总会,各县设立分会,专门从事禁止缠足、放足的工作。
其工作人员到庙会、名胜等热闹场所,演讲缠足的害处:女娃娃四五岁就缠足,疼痛啼哭,扶墙抹壁趔趄而行,犹如废人,做父母的难道无恻隐之心?缠足之后,血脉不畅,种族因此衰弱,听任列强瓜分,而无还手之力,种族灭绝就不远了!时代崇尚天足,缠足的将难以择得如意郎君。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对于天足的认同,不缠足逐渐成为新俗。
1925年,国民军刘郁芬入主兰州,省长薛笃弼贴公告,开讲演会,让“讲圣谕”的老秀才讲新词,大力宣传,厉行剪辩。有时,他带几个随从,都带剪子,漫步街头,一见留辫的,挡住就剪。看是省长,不敢抵抗,只能拿着剪下的辫子失声痛哭。在这种强有力的推行下,省城无人再敢留辫子,留“二毛子”的人自惭形秽,自觉剃为光头,或留为分头了。
20年代中期,国民军入主兰州,政界、教育界盛行穿中山装、戴礼帽,影响所及,人们以穿中山装、戴礼帽为荣。由于中山装上衣有硬领,穿上显得很为硬挺,四个明袋,均衡对称,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裤子比大裆裤显得紧凑、笔挺,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暗袋,便于装必需品。然而,个别公职人员由于患关节炎、寒腿,穿的是中山装,却外加一条套裤,还扎着脚把,为了免受疼痛,顾不了许多。所谓套裤,就是无腰、无屁股、只有两条腿的棉裤,前面有两根带子,系在裤带上。它既能暖膝关节,又便于行走、起坐。然而,一般男性仍然穿清代的衣服。上身穿一种叫“缠腰子”的背心,兼具背心、兜肚、腰包的功能,中老年以黑色为多,年轻人多用鱼肚白、月白色。
冬天的薄薄装一层棉花,春秋是夹的,夏天是单的。它右侧和正中开口,钉有纽襻,便于穿脱;下部为大口袋,用来装钱及贵重的物品,外面绣花,不外乎是绣着牡丹玉兰的“玉堂富贵”、莲藕莲花的“并蒂同心”。再穿叫做“汗禢子”的衬衫,春秋穿夹袄,冬天穿棉袄。外系一条七尺长的青布“系腰”,正中打成“虎抱头”结,拒寒风于身体之外,因之兰州话有道是:“十单不如一棉,十棉不如腰里一缠。”下身穿大裆裤,黑裤白腰,前面竖向一折,扎红裤带,用来辟邪。扎脚把,用以保温,防尘土入内。穿白布袜子,登“双梁牛舔鼻”千层底布鞋。冬天,穿自捻毛线自打的毛袜子,再穿叫做“棉鸡窝子”的棉鞋。家境稍好的,鼻梁上架着蚂蚱腿大椭子石头眼镜子,镜腿末端为一分硬币大的铜圆片,紧紧扣在脑瓜上,用以固定眼镜。
石头镜片按色泽分,有水晶、茶晶、墨晶,戴什么晶的,就得看自己的经济实力了。一般男性都把头剃得精光锃亮,冬天戴棉帽或耳套,春秋戴瓜皮帽,夏天则戴七十二旋的草帽。这种打扮,麻利、干散,便于耕作、操劳,适应高原昼夜温差较大的气候条件,还能避免紫外线的直接照射,有利于身体健康。30年代,政界、学界男性有吹风烫头、打领带、穿西装、着皮鞋的。至抗日战争中,东南一带难民涌入兰州,反法西斯同盟国美国、苏联友人不断来临,风气所及,穿西装的多了起来。
姑娘额前有刘海,梳一条长辫,戴银耳环、银手镯,穿花布大襟上衣、长裤,绣花布鞋。初夏,她们采几株花池子里自种的海纳花,放在“姜窝子”里,捣为草泥,手内握一团布,把草泥涂在指甲上,用向日葵叶子包住,再用手巾扎住,过一夜,除去叶子、草泥,指甲变得鲜红晶莹。五颜六色的茉莉花开了,像一个个美丽的小喇叭,小姑娘总会摘上一朵,从花管处抽出花蕊,细丝下垂,末端是一枚小小的彩珠,再把花冠沾在额头,把自己装扮的分外妩媚。这时韭薹子正上市,就取两根,隔两三分长就剥去一小截肉,但透明的外皮却连接着,制成耳坠子,挂在耳朵上,花骨朵向下坠,轻轻摇曳,十分好看。待茉莉花败了,结出黑色的种子,姑娘们采集一些,研磨成粉,配些香料,制成香粉,扑在脸上,极易匀净,润泽肌肤。王烜赋诗吟此习俗:“烂漫阶前碎锦铺,芳香绝艳袭人襦。女儿拨叶收花子,言向妆台作粉敷。”冬季,天寒风尖,空气干燥,姑娘们提取软儿梨汁,抹在脸上,润泽皮肤,可防皴裂,王烜有诗咏此:“梨花观下果盈田,珍品冬来树树鲜。有味有香甘若醴,无丝无缕软于绵。沁心绝胜哀家爽,润面能回婉女妍。满瓮琼浆春更好,羡他老圃乐欣然。”姑娘出嫁后,绾纂纂,插银簪子,穿大襟上衣,长裤,扎脚把。家境好些的,穿旗袍,富有的,烫头,戴金银首饰,穿缎子旗袍、高跟鞋,天热时穿无袖旗袍。这在一些老先生看来很怪异,王烜于1946年写《竹枝词》,予以评论:“首若飞蓬乱象多,捉襟见肘奈穷何?年来都说防空惯,盈尺莲船好涉波。”“疑是人来响屉廊,轻盈得意自扬扬。高跟进步新花样,也似弓鞋羡窈娘。”烫发头是“飞蓬”,天足是“盈尺莲船”,当然比三寸金莲的女性便于行走,跑防空时方便多了,各种款式的高跟鞋,羡煞武则天时的只能穿弓鞋的、能歌善舞的美女窈娘。
因地制宜建民居
住宅是人们安身立命的地方,也是人们维系伦理关系的空间。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兰州先民就已建筑房屋居住,以耕种、渔猎为生。
房屋平面呈方形、长方形和圆形,多靠崖边、山麓建成半地穴式的房屋。考古工作者在兰州青岗岔发掘的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房址,它的四壁均立有木柱,外面抹有一层草筋泥,分为大小两种房屋。大房子约十四丈见方,中间立着四根木柱,房顶建成两流水。小房子约四五丈见方,没有立柱,房顶是平的。此后,历经秦汉、魏晋十六国、隋唐元明清的发展,尤其是明肃王移藩兰州、清设陕甘总督以来,兰州逐渐形成以四合院为主的民居,并产生了颇具特色的民居民俗。
兰州地处黄河谷地,南北两山夹峙,黄河自西南向东北蜿蜒流过,把谷地分割为南北两半,平地面积只有近一百二十七平方公里,城池建在谷地中部黄河南岸,民居分布在城池的东西两翼。由于空间有限,兰州人因地制宜,在平地建四合院,在崖边和半山建悬楼,在黄河堤岸上建水榭,并且利用黄土建箍窑,形成多姿多彩的民居文化。
四合院
《易经》有“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的说法,“向明而治”的意思是“向阳而治”,这在建筑方面,就要追求坐北朝南的朝向,以获取冬暖夏凉的效应。因此坐北朝南成为四合院的最佳方位选择,倘若不是这个方向,就要请勘舆家调整开门的方向和房屋的位置。
四合院的格局取“天圆地方”的观念,即四面建房,面向院中,形成封闭、内向的院落。天井上面覆盖的是苍穹,体现了“天圆”的观念;五行学说认为土居中,四面房屋围定的院子是土地,并且处于院子的中心,坐实了“地方”的观念。这样的布局使院子四个边、四个角都有所布置,显得严谨、安全、敞亮、空气清新,上望蓝天,下得地气,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身心健康的需要,能实现人和环境的和谐。
四合院讲究开设大门,一般人家都开在院子的东南角上,不敢开正南正北的“子午门”,害怕承受不住,招来灾祸。只有翰林、进士,可以开子午门,门楣上悬挂“太史第”、“进士第”的匾额,光耀门庭。百姓的门楣上用一块红布呈菱形包住,中间是一个小包内装五谷杂粮,外面横插一双筷子,称之为“包梁”,以寄托五谷丰登、吃穿不愁、快生儿子的良好愿望。大门如果正对路口、桥梁,就要在门外立一块石条,上刻“泰山石敢当”,用来镇邪避祸。即便大门不对着路口,也要在大门两侧各置一个大石头,或置长方体的上马石,也当作“泰山石敢当”,借用泰山的神力,以抵挡邪恶的侵袭。其实这些石头可以起缓冲作用,以免大车轱辘剐坏门墙。大门外砌三五级石台阶,其上建大门,兰州人叫做“前门楼子”。门墙用青砖砌就,白灰勾缝,悬山式筒瓦顶,兽头瓦当,讲究高大气派。门楣上有砖雕,多雕刻方天画戟、磬,花瓶,寓吉祥、平安之意。大门两扇,讲究厚重坚实,大门之上槛两侧突出两个门簪,断面雕为牡丹、佛手,寄寓富贵、长寿。正中有铁制圆形门环,左右各半,既可拉住开门、关门,亦可轻轻叩门,唤人开门。如急切猛叩门,最无礼貌。跨过厚重的门槛,进入门道,对面是一字照壁,须弥座,墙面用方砖呈菱形砌就,正中有砖雕圆形吉祥图案,一般为“喜鹊蹬枝”、“松鹤延年”等等。有的在山墙上用砖砌就照壁,上面砌有土地神龛,里面供奉土地爷和土地奶奶。龛下是花池子,栽竹子一丛,有“竹报平安”的寓意。有的用木板制成照壁,正面绘有“狮子滚绣球”的“太师图”,还有“少师图”,其实是几个小狮子跟大狮子嬉戏的场面,都能用来避邪。照壁能增加大门的气势,隔断路人的视线,阻挡风沙,能营造一种和谐、安谧、安全的环境。
进入院内就是天井,四面都是房子,对面的间数相同,形成对称,均建在台阶上,以隔潮气,但是上房、下房要高于厢房。上房左侧是茅厕,右侧是厨房,下房右侧倘为大门,那么左侧就是仓房。院子一般不铺地砖,辟有十字甬道,将砖侧埋镶边,再用黄河卵石嵌在土里,摆成各种吉祥图案,如牡丹、菊花、莲花、花瓶等等。还设有“水岔眼子”,可将雨水排到院外。院子中间搭建葡萄架,架下摆放“鱼鼓子”(鱼缸),浸泡绿藓假山,喂养金鱼,有的种有子午莲,“鱼戏荷叶东,鱼戏荷叶西”,充满生机。旁边搭花架,架上摆满盆花,无非是些火红的石榴,粉红的夹竹桃,绿色的无花果。上房、下房台阶两侧栽植紫藤、金银花,扯到房檐上,形成一个绿叶与鲜花组成的芬芳花门,花门两边再栽植一对牡丹、榆叶梅或四季丁香,姹紫嫣红,生机勃勃,寄寓追求一种吉祥、富贵、家庭兴旺、日子火红的愿望。厢房窗前台阶下是花池子,种着牵牛花、刀豆,攀缘直上房檐,织成绿帘,开满万紫千红的喇叭花、缀满鲜红的碎花花,使人心旷神怡。上房与下房相对,上房也叫堂屋,两侧为厢房,兰州人称为厦房子,不论何种类型房子的间数,都讲究单数,忌讳双数,一般为三间、五间、七间。何以取单数呢?因为按阴阳学说,单数为阳,吉祥,双数为阴,不吉利。有的上房是两层木楼,两侧突出的叫“虎抱头”。
兰州人盖房子有“木七泥三”的说法,意为木匠用力最多,泥水匠用力较少。泥水匠先开房屋条形基础,夯实后,用砖石砌起,高出地面一尺五,两侧用青砖砌墩,再用胡墼砌成后墙和山墙。城南上沟、下沟一带是龙尾山麓,黄土层较厚,开挖条形地沟夯实后,用糯米汁石灰浆浇筑一层小坩锅,再用砖石砌出基础,接砌墙体,抗力很强。再由木匠立木、上梁。大梁正中要凿一小孔,塞入红布袋,内装五谷杂粮、麻钱,富有人家还要装入元宝,期盼五谷丰登、招财进宝。还要在梁上题写:“岁次某某年某月某日上梁大吉。”鸣放鞭炮,念颂吉祥语。主家要用好酒好饭招待。梁架好后,再设檩、椽,两椽之间一片压一片铺敷榻板子,上抹几道草筋泥即成房顶。瓦房先在榻板子上抹一道草筋泥,再布瓦,布一道仰瓦、夹两道筒瓦,形成廊檐沟,以利排淌雨水。居室内的顶部都要设置“仰尘”,也叫顶棚,用来承接榻板子缝隙中落下的干泥屑或灰尘,还可保温、防风。
房顶一般为“一流水”(房顶向院内倾斜,以利排水),无论泥墁,还是布瓦,上房房脊正中必定建有青砖小龛,称为“吉星楼子”,供奉姜太公的牌位,用来避邪,以收“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