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清朝陕甘总督左宗棠在甘肃留下了“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的佳话。如今,来自他的故乡的3万多名湖南籍商人在兰创业发展,每年为兰州带来了两个多亿的利税,解决了5000多人的就业,业务涉及房地产、商贸、餐饮、石化、建筑、装修、药业、箱包、眼镜、建材等多个行业,是兰州商贸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左公”后人在兰州续写着新的诗篇。
在兰的湘籍商界精英们不但成立了商会,还在商会中建立了党的组织。据甘肃省工商联湖南商会党组书记、荣誉会长、左宗棠第五代后人左崇高先生介绍,在兰湘籍流动党员有300多名,他们之所以在商会中建立党组织,就是为了教育他们为第二故乡多做贡献。
今天,在兰创业发展的潇湘儿女的代表人物有:甘肃省温泉商务大酒店董事长、湖南商会会长钟建华,他的商务大酒店项目投资达2.5亿元,是2005年兰州市招商局重点项目;商会常务副会长、兰州龙瑞公司总经理周庚玉女士在西固区投资8000多万元建成一座7000多平米的龙瑞大厦。另外还有甘肃保洁石油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亦民、总经理周亦农,甘肃众联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德鹏,兰州黄河磨具磨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毛录民等。
在兰的鄂商,则成为连接中西部共赢的纽带。他们成立了湖北商会,选举李俊、黄兆斌、龚少雄为荣誉会长,范顺才为会长,孙光秀为执行会长,孙中才、柳永刚、王秋未等为副会长,肖云龙、罗刘云为正、副秘书长,有会员600多人。改革开放以来,响应祖国开发大西北的号召,先后有五万多荆楚儿女积极投身兰州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在兰州经商、务工。他们先后办起了五百多家企业,涉及房地产、工程装饰、洗涤化妆品、电子、商贸、餐饮、娱乐等十多个行业。如今在甘的鄂企资产上千万元的有二十多家,上亿元的有三家。
黄兆斌满怀豪情地说:兰州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四周群山逶迤,莽莽无限,千年的丝绸之路横跨欧亚、连通五洲。甘肃历来商贾云集,英雄辈出,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无数精英,大批的湖北籍企业家和经营者在这里耕耘、开拓、发展、壮大,并为兰州经济的繁荣进步贡献了一份力量,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史记》记载,中国最早的大商人,也就是后代商人的鼻祖“陶朱公”范蠡(前473年)就是战国时期越国的名臣。而南宋时期浙中学派的代表人物陈亮提出“义利并举”的思想与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8世纪,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与上海口岸的开放更是为浙江商人提供了历史舞台。以宁波帮为代表的浙商群体对上海近代化的演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浙江许多地方都有着悠久的民间经商历史。在义乌,拨浪鼓文化在清乾隆时就已经兴盛。而浙江人天生就有一种经商精神。在改革开放之后的20世纪80年代初,远在千里之外的浙江人以木匠等小手工业者身份,在兰州开始了他们的资本原始积累。人们都清楚地记得,一群一群的浙江木匠,身背斧锯,冒着风沙,深入城镇乡村,进入平常百姓家,为兰州人打制家具。兰州并不是没有木工,只因本土的木工大哥的手艺太古老,而浙江木匠所做的家具款式新颖,精工细做,服务热情,因此深受当地人的欢迎。浙江人为当地百姓打制家具被称作是“富人替穷人打工”。
曾经以手工业者身份和携带大量廉价的小商品抢滩兰州的浙江人,他们中间的一部分精英在发展中迅速实现了升级换代,投资兰州,以兰州为第二故乡,做起了实业家。四万多名浙商,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一代兰州新移民——季中良先生是最早把目光瞄向兰州毛纺产品的浙商。改革开放之初,他就把兰州的毛纺产品发往浙江沿海,随后又把加工好的服装运回兰州。后来,精明的他索性承包了兰州三毛厂的一个车间全部产品的产供销,从而实现了滚动发展,再后来的1995年,西北地区唯一生产高档西装的中美合资“中良西服公司”诞生了……西北地区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东部服装批发市场,自20世纪80年代建设以来,浙江商户占到了总商户的80%以上,多达5000多户,3万多人。可以说,没有浙江人就没有东部市场的今天。
与此同时,义乌小商品批发城也在兰州崛起。那是1997年,七八个义乌人,带着1亿元,来到商场林立的兰州,建成了兰州最大的室内批发市场,开业不足一年就创下了西北综合市场启动最快、效益最好的纪录。创造这一奇迹的人就是来自浙江义乌的儒商余汉平。
几年后,浙商钟国庆、朱爱娟与苏商顾月芬等3人集资7000余万元,倾其所有合力打造了占地70亩、总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的鱼池口小商品批发广场。该广场是西北第一家上规模的小商品的批发基地,集物流、仓储、工商、税务、金融、住宿、餐饮为一体。就是这样,浙江人在兰州着眼小商品,放眼大市场,将强烈的生产意识渗透到小商品之中,大眼光造就了大文章,大手笔写下了新篇章,他们全新的理念和成功运作,不能不令兰州人刮目相看。
2003年10月,兰州的街巷里,人们传说着这样一条惊人的消息,浙江的红楼集团以每股1.6175元的价格受让了6738.9172万股的国家股,占民百集团总股本的28.75%,同时,向政府捐资3000万元,用于当年政府对民百的财政补贴。对这一大手笔,人们有惊惶,有不解,有伤痛,但最多的,是对浙商慧眼和胆识的钦佩和羡慕……
二十多年过去了,移民兰州,在兰创业的4万多浙商,2千多家企业在为自己挣下了一份可观家业的同时,也为兰州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林贤友、丁小福、胡定丰、蔡根泉、朱仁爱、江福民、金信存、王美中、戴青朋等企业家创办的国芳百盛工贸集团、甘肃大陆桥房地产开发公司、兰州亿嘉新型材料责任有限公司、兰州新世纪家具汇展中心等大型企业,每年销售额达100亿元。形成了“凡有市场处,皆有浙江人”的格局,他们是新时期来到兰州的最大的一支移民队伍。
那么,浙商究竟给兰州带来了什么呢?
在赚钱的同时,每年30亿元的利税、25万人的就业机会就是浙商对兰州最直接的贡献。还有,浙商带来的经营观、经营方式、竞争力等为兰州经济的腾飞注入了活力。一部分发展起来的浙商还为兰州的招商引资做起了大使……兰州日益发展的经济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他们的发展又为兰州的腾飞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更重要的是,通过浙江人在兰州的活动,强烈地冲击着兰州人的观念,启发了兰州人的经济头脑,另外,很多浙江人还在兰州安家落户,兰州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这对拉动兰州消费市场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浙商是在兰州创业的所有外来商家中最有组织性的商家,他们在兰州的成功有目共睹。浙江人不仅在兰州建起了一座座新商厦,更重要的是构筑了一种全新的理念。“浙江”二字已由地名转化成了一种品牌,一种信誉,甚至是一种无形资产和社会感召力。
我们不难想象,五里铺没有东部批发市场,雁滩没有家具和布料批发市场,东方红广场没有国芳百盛购物中心,小西湖没有义乌商贸城和温州城,兰州的商业格局将会是什么样子?这些能够左右兰州百姓生活的经济实体都是浙江实业家的“作品”,并且这只是他们在兰州创造的财富的一部分。现在,一个浙商投资的新高潮正在掀起。
2005年下半年,众多的浙商突然在兰州掀起了一个购房热潮。
他们买房,是为了定居。而让他们更愿意做兰州新移民的理由是来自于7月份浙江企业联合会第二届年会上,****甘肃省委常委、兰州********陈宝生的一句话:“我们要把浙商看高一点,看重一些!”就因为这句话,除了更大的生意投资外,他们纷纷在兰州购房置业,迁移户口,争做兰州的新移民。他们感觉在兰州自己不再只是个行商,也不再只是旅居兰州的过客。今天,浙商们从兰州官员的态度中看到了兰州和兰州人的胸襟,看到了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正因为有此共识,大批浙商才决定购房,决定移居兰州。浙商不仅在兰州买房,而且大多将户口也随房迁了过来。他们名正言顺地成了数量最大的新一代的兰州移民。因为他们已真正认识到兰州是自己的第二故乡,要饮水思源,回报故乡。
浙江新移民为兰州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为兰州人带来了市场经济的经营方式,加速了兰州经济市场化的迈进速度;为兰州的市场经营带来了思想观念大转变的春风,带来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思路,在创业实践的过程中推动了兰州思想解放的进程。
兰州市工商联魏职勤会长介绍,异地来兰商家组成的行业、同业、地域业商会就有107个,会员8300多人,在兰州经商的外省籍人员总数有30多万人。
多民族和谐共处的乐章
从古至今,金城就是培植中华民族多民族之花的沃野。早在西周时代,居住在青海的西羌民族,就经常到兰州一带游牧。秦末汉初,居住在北方的匈奴民族不断南下攻扰,兰州的东北部一度为匈奴所有。汉武帝征匈奴、逐诸羌以后,为了隔断匈奴和西羌的联系,以巩固西北边防,开始从中原向河西大量移民,让他们在那里屯田戍边。羌人欣慕汉族文化,陆续加入汉籍,并迁居凉州一带,金城郡遂成汉、羌杂居的地方。而这些羌族人民也由游牧生活变为农业生活。
在此后的历史变迁中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人民之间的兄弟友谊、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不断地得到发展。历史上一些有远见的封建官吏,如西汉名将赵充国、曹魏金城太守苏则等,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对少数民族实行“剿抚兼施”的政策,对金城各族人民的和睦相处,也起了积极的作用。古代的汉族和少数民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里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开发了兰州这块沃野,创造了金城灿烂的古代文化。时至今天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都以加强民族团结为己任,他们愿把兰州建设得更加美好,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笔丰厚的文化、物质遗产。
高速公路的修建,交通工具的快捷,大大缩短了地域空间的距离,兰州人的婚嫁不再局限于本乡本土,而是远远超越县界省界甚至国界,因而有不少外地女子因婚姻而迁入兰州,她们不是大规模的移民,但总体上来说是由远方迁徙而来。
除了各民族间的融合、嫁娶,外地和兰州的沟通之外,在民间,涉外的文化交流也有了潜移默化的势头。兰州大学在榆中成立分校之后,该校的一位英籍女教师,向当地一位农村青年妇女学中国书法的事,就被人们传为佳话。
榆中夏官营镇一位邴姓农家妇女爱好书法艺术,农闲时苦学苦练,功夫渐渐就上道了。有一天兰大外语系的一位英籍女讲师来找她。女教师说外国话,她听不懂,经在场学生翻译,这才知道,这位外籍讲师是英国人,名叫阿玛娅,她也想学写毛笔字,学中国书法。
该妇女便欣然收留了她。对阿玛娅来说,毛笔蘸墨汁,在纸上书写方块汉字,是件很新鲜的事,所以她随身带一支毛笔,在授课之余,便学写汉字的横、竖、点、撇、捺等笔法。阿玛娅虚心而认真,缓慢地小心翼翼地学习如何握毛笔,怎么蘸墨,又如何先横后竖,先外后内。当人们问她,你怎么对中国书法产生了兴趣呢?她说,万里海空来中国,业余时间想把中国特有的书法和太极拳学学,机会难得。就说汉字的“伞”字吧,在我们英文里是写作“umbrelar”的,而中文“伞”字就是很形象的一把伞,好看。阿玛娅说一不二,很有恒劲,悟性亦好,所以进步较快,笔底下已很像那么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