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兰州历史文化(四):民族移民
2775600000013

第13章 兰州晏公庙与江南移民(3)

在第十八集团军驻甘办事处和****甘肃工委谢觉哉、彭加伦、伍修权领导和影响下,兰州的抗日救亡团体相继成立,如甘肃青年抗战团、******学会、西北青年救亡读书会、回民教育促进会、平凉学生联合救国会、小学抗战慰问团等。在“创办刊物,改造舆论”的工作方针下,妇女慰劳会创办的《妇女旬刊》、谢觉哉指导下创办的《西北青年》,青年进步作家吴渤主编的《战号》,顾颉刚创办的通俗刊物《老百姓》,共产党员丛德滋、于谦创办的《民众通讯》,萧军、塞克分别主编的《甘肃民国日报》副刊“西北文艺”和“剧运”等,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兰州大地上。

著名的文化人萧克流亡寓居兰州,《大公报》的记者范长江也来到兰州,用他们的笔触描写报道了祖国的西北角。

兰州的话剧一度兴盛,著名的有联合剧团、平津流亡学生演剧队、新安旅行团、王氏兄妹剧团等十多个剧团。当时上演的都是与抗战有关的剧目,如《松花江上》《放下你的鞭子》《打鬼子去》《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等等。

音乐家任光地(1913—1975年),原籍山东聊城,他也是援兰的文化人之一。他自幼酷爱美术音乐,1937年毕业于上海新华艺专。

对钢琴、小提琴有独特爱好,造诣颇深。1938年,他来兰州,除任兰州高、中等学校音乐课外,还兼任机关、工厂音乐辅导教员,他组织的“七七口琴队”及抗敌后援会合唱团,经常深入邮局、石油公司等单位表演,他创作的《光地歌集》《新青年歌集》多次在音乐演奏会上演唱,博得观众掌声雷动,鼓舞了热血沸腾的大后方人民的抗日激情。他演唱《嘉陵江上》时声泪俱下,感动得台下听众泣不成声。

同样,聂青田的事迹也是感人至深的。聂青田字晓村,化名石作明、聂贵典,****党员,1935年赴南京考入中央大学中文系学习。在“南大”,他才华横溢,威信极高。在南京他目睹了日寇野蛮行径,痛恨国民党的腐败无能。两年后愤然弃学,到遥远的兰州从事抗日救亡活动。来兰后,他即与八路军驻甘办事处和甘肃工委取得了联系。1937年8月,他首先联络在外地上学的50多名学生成立了省外留学生抗战团,通过编印《热血》周刊、上街演讲、演剧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揭露日寇的侵略暴行,讴歌抗日英雄,同时发动募捐,号召青年不当亡国奴,踊跃参加抗日救亡活动,省外留学生抗战团因之成为甘肃最早的抗日救亡组织之一。同年11月,他充分发挥话剧的宣传威力,联合青年抗战团、妇女慰劳会等组织的话剧爱好者组成联合剧团并担任团长,女共产党员邢华任副团长,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樊大畏、尚馅延、马兆男、朱芳兰等为骨干,他们在“八办”和甘肃工委谢觉哉、刘日修(刘南生)等领导同志思想上、业务上、斗争方针策略上的帮助指导下,以文艺形式做了大量抗日宣传工作。

流亡来兰的文艺家们用壮怀激烈的诗篇、立场鲜明的剧作表演启发大后方人民的觉悟,来鼓舞大后方人民的抗战斗志,极大地增强了民众必胜的信心,大批青年走上了抗战的前线。兰州的人民也永远怀念着鼓舞他们抗战的文化战士们。

如歌的岁月——内地援兰大写意

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副司令员张宗逊、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和****甘肃********张德生等,以及军管会工作人员随军进入市区,并宣布从即日起对兰州市实行军事管制。由解放区派来的3869名地方干部和部分军队干部陆续分配到省、市党政领导机关工作。

老区来的干部成为新生兰州的第一批移民。他们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克服困难,全身心地投入新兰州的建设之中。

1949年底,兰州市城市人口总数仅为19.97万人,是全中国最落后的城市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兰州与北京、杭州、柳州一并被列入国家进行重点建设的四座城市之一。到1952年底,兰州市城市(非农业)人口就上升到23.56万人,至1955年底,城市人口已经猛增至40.1万人;1956年为57.78万人;1958年已经跃为70.8万人。在1950年至1959年10年期间,兰州市区人口增加了66.09万人,到1960年底,城市人口的数量已经激增到85.76万人。其中自然增长12.44万人,迁移增长53.65万人,在增长的人口中迁移增长占了64.89%,其中80%以上都是50年代移民来的。1960年,兰州市区面积也急速扩张至9688平方公里。

从此,在兰州随处都可以听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方言,可以看到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群。大家虽然过着极为俭朴,甚至可以说是艰苦的生活,但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渴望,他们立志要在兰州这片热土上建功立业。

自古以来,兰州就是一个移民城市。20世纪50年代因“支援大西北”而来到兰州的人最多,是历史上规模最大、水准最高的一次移民活动。它奠定了兰州移民城市的地位,提升了移民文化,打造了城市精神。兰州也由此进入有史以来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阶段。

中央决策:支援兰州社会主义建设

新中国一成立,就立即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这便是全国人民在行动上的一盘棋。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改变地区差距,力求平衡发展,是党中央建国后的一项重大决策。为贯彻这一决策,国家把兰州列为重点发展城市,并将其确定为我国重点工业基地之一。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全国确定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在兰州兴建的就有8项,即兰州炼油厂、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兰州石油机器厂、兰州化工机械厂、西固热力发电厂、兰州自来水公司、五○四厂、兰州钢厂、长风机器厂、万里机器厂、兰州毛纺厂。

1953年12月,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李富春率领中央专家工作团来到兰州,经实地考察,确定了兰州的城市性质、发展规模和工业布局。应该说,这是兰州发展史上迎来的第一个春天,它为兰州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兰州发展史上一次难得机遇。从此,建设者从四面八方汇集兰州,特别是老工业基地东北更是一马当先,先后派出数以万计的技术力量千里迢迢支援兰州,涉及铁路、电力、冶金、炼油、化工、机械制造、建筑安装等各行各业。这些开拓者中不乏高中级工程技术人才、企业管理干部、大中专毕业生、身怀绝技的技术工人。

一时间,新兴的兰州,到处是工地,建设队伍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而全市商业、服务业的现状与迅速发展的工业和城市建设的要求极不适应,仅仅依靠兰州乃至甘肃的力量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这一问题。另一方面,上海这座远东的第一大都市,建国前工商业服务业高度发展,过分集中。建国后,由于外部的封锁和国内消费的变化,经营很不景气,使其工业、商业、服务业一度处于低潮,一些企业的资金需要寻找新的投资环境,一些闲散下来的职员、技师、工人也需要有新的工作,社会上还有很大一批人需要就业。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决定,采取企业内迁和劳动力调配办法,组织动员上海一批企业、资金、人员支援内地建设,同时缓解上海的矛盾。而上海的援助,使得兰州市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了城市服务功能的建设,为后来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建设大军涌如潮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外地援兰建设大军几十年如一日,胸怀祖国扎根兰州,为大西北和兰州的经济建设,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为兰州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著名诗人公刘的《兰州》,写于1957年夏天,真实地记录了当时兰州建设的场面,歌颂了全国人民支援兰州的献身精神。几十年过去了,现在读起来仍散发着昔日的芬芳——

兰州的马路尘土飞扬,一堆堆砖瓦一堆堆泥浆,这边的厂房在安装机器,那边的学校散发着漆香。市声喧嚣,人群掀起彩色的波浪,各路口音,各路的梳妆,过往行人偶一驻脚,就能在身边发现故乡……粗线索勾出一个大理想,城市的每瓣肌肉都透露着生活的力量;同志,你是

否也觉得它像一个少年,发育异常,却绷着一件窄小的衣裳?为迎接支援者的到来,兰州市政府专门成立了接待安置组,专门负责迁兰企业和人员的接待安置工作。兰州人民敞开了热烈欢迎、真诚邀请的怀抱。

1955年夏,全国各地数百名高校毕业生分配兰州当教师;1956年3月底,北京、天津、上海4000教师到达兰州。同年5月6日,中科院西北分院迁兰。

为了解决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需要,国家建工部从1955年到1958年三年间先后从全国各地调迁数路大军,汇集黄河之滨,摆开建设现代化工业城市的战场。1954年底曾转战大西北,为解放兰州立过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筑工程第三师(简称建三师)戎装未解的八千余名官兵,在师长张占云、政治委员吴松率领下由西安调进兰州,同来的还有以申景泰为副经理的西北一公司近二千余名职工,从此拉开了建设兰州的序幕。

1956年初,建工部再次做出决定:将从事工业建设基础较好、并有一定大工业施工经验,以边敬为经理、延景玉为副经理的哈尔滨东北第一建筑工程公司调迁兰州与西北兰州工程总公司合并,这是一支力量雄厚,且对大型工业建筑施工具有丰富经验,拥有11334人的劲旅。同年8月,兰州总公司从河南招工11701人,从上海招工3064人。12月,******决定从兄弟省(区)支援甘肃768名干部和固定工2057人。

1956年上半年,以牟建章经理和张学新书记率领的二千多名职工来到兰州,改称为甘肃省城建局第三工程公司。不久,以迟不思为院长的青岛市勘察测量队的一百余人也到达兰州。

1957年7月,建工部将部直属的张掖建筑工程总公司第二工程处、运输队、加工厂约二千名职工,划归兰州总公司领导。

在这支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五万余名建筑健儿队伍中,有原西北军区、甘肃省军区所属建筑公司,他们是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政治部联络部部长范明将军牵头于1950年组建的“共和建筑公司”,其中包括有以通晓我国明代建筑艺术而闻名的总建筑师杨耀为首的“五一”建筑公司。

1963年,以张思良为经理和单国栋为书记的五千七百余名职工,从南国的广东茂名市风雨兼程来到了兰州。

为了建设大西北,为了建设新兰州,来自全国各地的10多万建筑大军,离开舒适优越的生活环境,告别父母妻儿,从四面八方来到了气候干燥、风沙弥漫、生活艰苦的兰州。那种忘我劳动、不计报酬只求奉献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就这样,无数建设大军汇集黄河之滨,摆开了建设现代化工业城市的战场。他们以无畏的拼搏精神,克服种种难以想像的困难,在艰苦的岁月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兰州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丰功伟绩。

什么是奉献,这就是奉献!

什么是时代精神,这就是时代精神!60岁的医学博士刘景辉率领华东建筑职工医院职工,从上海一路风尘来到兰州,为创建甘肃省建筑职工总医院而呕心沥血的动人故事,让兰州人永远也不能忘怀。

当年的省建总公司(时称兰州建筑工程总公司)医院是一家设备简陋,仅有职工80余人、病床约50张的诊疗所,除两名大学毕业生外,其余医务人员都是部队集体转业的初级卫生技术人员。由于未经正规培训和系统学习,技术水平较低,不能进行较大的手术,也不能治疗比较疑难复杂的病症,遇有重病人只好转送其他医院治疗。远远不能满足几万人的大企业治病、防病的需要。正当总公司领导为此忧虑之时,国家建工部作出决定:华东建筑职工医院集体迁兰,支援西北建设。

时值1956年2月初,那个激情澎湃的岁月。

华东建工医院的前身是刘景辉先生解放前在上海创办经营的一家私营医院。刘景辉,山东省潍坊市人,1926年毕业于山东齐鲁大学医学院,曾获加拿大医学博士学位。上海解放后,他多次向政府申请将自己的私营医院无条件交公,因多种原因未能实现,直到1953年6月,才经上海市卫生局同意接收并移交华东建筑工程管理局。从此,刘景辉成为革命队伍的光荣一员。

接到医院集体迁兰的命令之后,身为院长且年已60岁的刘景辉没有丝毫犹豫,他说:“到祖国最艰苦和最需要的地方去是我的希望所在!”两个月后,他率领全院年轻职工(除组织上决定部分留沪人员外)共89人毅然来到兰州。他们中有获加拿大医学博士学位的原华建职工医院肺科主任龚理平教授,1934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的原口腔科主任医师袁伯亚教授,还有高级医师高如峰、曹元甲、刘永壮、徐衍熙、宋黎影等人。在医院迁兰过程中,从领导到群众,从共产党员到普通职工都表现出献身祖国、支援大西北建设的高贵品质。

共产党员陈德东、匡学文,侨眷会计张志祥表示:服从党的分配,积极支援大西北建设。工人薛海清当时爱人生孩子还不满月,完全有理由推迟来兰,但他却将爱人送到了娘家,押运装有器械家具的货车按期抵兰。大家以百倍的精力积极投入到艰苦的建院创业之中。

迁兰后,医院很快走上了发展的黄金时期:1967年第一例断指再植成功;1971年左臂中段断裂再植成功;1975年骨髓损断伤肋间神经骨髓植入术获成功;1981年断肩再植成活等等。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院组织的几次重大医疗抢救,在省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以华建医院迁兰职工为主要技术力量的医技人员以自己高超的医术和重大的医疗成果,使医院的社会知名度大大提高。华建医院迁兰职工在甘肃省建筑职工医院的发展历史证明,他们是千百万华东人民支援西北建设的优秀代表,他们无私无畏的精神,以及他们的辛勤劳动,为兰州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