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兰州历史文化(一):文物名勝
2775200000019

第19章 古代建筑(4)

青城因水烟而繁盛,因水烟而没落,可以说是“成于水烟,败于水烟”。青城浓缩了兰州水烟栽种加工史。民间传说,青城水烟始于明初,一户姓周的大户人家随肃王从甘州迁兰州,选中了青城定居,开始栽种烟叶。史料记载,兰州水烟兴起于明末清初,盛于光绪年间,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以“丝、香、味”三绝闻名全国,素有“兰州水烟天下无”之誉。水烟具有避疫、消食、杀虫、解闷的作用,能提神顺气,消瘴解烦,预防虫、蛇咬伤,对居住在阴湿山区和瘴气弥漫、地气潮湿地区的人,特别是长年下水耕作的农民和下河海捕鱼的渔民十分有益,被视为“神药”。

民间传说中,兰州水烟的引入与诸葛亮密切相关。传说三国时诸葛亮征讨南蛮,深入南方不毛之地,瘴气不时伤害将士,隐士孟节说“薤叶云香草”,含一片可除瘴疠。故而兰州的水烟业都将诸葛亮视为始祖,号称“云香事业”。青城人在明末清初引进水烟制作工艺,到康熙年间,青城人的水烟已经形成品牌,一个大型的货物集散码头逐渐形成,运往包头、广东、福建等地,行销全国各地。清朝光绪年间,兰州水烟达到了极盛,据说有140多家商号。青城成为方圆几百里的商贸中心,驼队、车队、马帮,尤其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成为水烟运输的主力。青城有大的商号作坊70多家,从业人员3000余人。

水烟品种也由黄烟种,增加到了麻烟、棉烟等多个品种,销售区域遍及全国各地,最为出名的品种则是“广东红”。

人们在做工和配料上研究,逐渐形成了宏字、泰字、兴字、昌字等各自不同的品牌,到了十九世纪中叶,青城地产水烟中的“甘字、条字、蓉字”等品牌,在西南、东南沿海地区,甚至台湾都非常畅销。

随着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大量的洋烟进入中国市场,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纸烟”,同水烟相比,纸烟简单方便,易于携带,水烟业逐渐开始走下坡路。20世纪50年代,铁路通车了,汽车多了起来,青城这个水旱码头就逐渐失去了它昔日的辉煌。

高氏祠堂:清代祠堂的缩影

兰州市榆中县青城镇民风古朴,是甘肃省历史文化名镇。这里虽是乡村但人们谈吐文雅、彬彬有礼、乐善好施、轻财好客。虽商贾云集而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明朝初期,朱元璋的第十四个儿子被封为肃王,他带领大批护卫、仪仗队以及其他的部属,来到了甘肃。青城许多家族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甘肃的,他们在此逐渐形成了以家族为核心的宗族文化,如今保存完好的青城高氏祠堂,给我们展示了青城地区浓厚的宗族文化。

青城高氏来自于山东渤海村,当初兄弟三人随肃王来到甘肃,先是居住在陇西,后移居兰州庙滩子。在战争中二弟、三弟为国捐躯后封护旗将军。后来举家迁之青城城河村。高氏后人在1785年修建的高家祠堂保存至今。

高家祠堂是高姓祭祀先祖的场所,始建于清高宗乾隆五十年(1785年),占地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殿堂、廊坊20多间,是一处典型的明清建筑。一进大门便是视野开阔的大厅,迎面就是祭祀祖先的厅堂。过厅中悬挂着咸丰皇帝赐予进士高鸿儒的匾额,白底黑字上书“进士”二字。建筑风格为典型的明清时期建筑,造型独特别致,气势宏伟庄严,院中一株百年古柏巍然屹立,使整个祠堂更显古朴典雅。一副“源宗渤海家声远;春满青城雨露新”的对联,道出了整个家族的历史。2003年,该祠堂被列为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青城地区的张家祖籍南京,兄弟俩人跟随肃王来到甘肃,一人留在甘州,一人移居兰州。有两副对联说的就是这段历史“凤阳三迁戍条堡,龙沟六世发金城”;“随洪武保肃王功绩永留史册,怀壮志戍边疆声名久著金城”。

可见,青城保留下来的家族文化和中国传统的忠孝节义思想一脉相承。

甘肃贡院的兴衰

一段被遗忘的历史,永久地封存在了西关十字临夏路这条老街上。

许多人曾经到兰大二院内探访过一个大院,它的北面是一个大殿,里面住着三四户人家。两侧是走廊和厢房。院子极空旷,几株大树,长势极旺。如今这里的一切早已被拆除了。这就是甘肃贡院旧址。甘肃贡院始建于光绪元年(1875年),由陕甘总督左宗棠主持修建。至公堂的门上方悬挂着一个大匾,上面写着“至公堂”,门两侧悬左宗棠撰书楹联:“共赏万馀卷奇文,远撷紫芝,近搴朱草;重寻五十年旧事,一攀丹桂,三趁黄槐。”上联写批阅试卷,选拔人才(紫芝、朱草),不使人才埋没。下联左宗棠回顾自己的科举道路的坎坷不平:“一攀丹桂”写他参加一次乡试中了举;“三趁黄槐”,说他会试三次都名落孙山。今天,兰大二院内至公堂大匾上左宗棠的题款依然清晰可见。

甘肃贡院落成之前,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学子们要想参加乡试必须长途跋涉,到陕西三原陕甘学政驻地进行考试,由于交通不便,仅到达考场,就要花费三四个月,甚至更多的时间。不仅路途花费大,而且常常被雨雪所阻,一些考生没有到达考场就已病卧途中了。一般情况抵陕考试不到3000人,而甘肃籍(包括宁夏、青海两省)学子最多不过600人。

左宗棠担任陕甘总督后,1875年上《奏请甘肃分闱疏》后,清政府同意陕甘分试。当时,全省各界踊跃捐助很快就筹集到了51万两白银,修建起了这座贡院。

据《甘肃新通志》记载,甘肃贡院坐东向西,占地长140丈,宽90丈,外筑高墙内建号舍等考试办公用房。此院规模宏大,建筑壮观,一次可以容纳4000名考生考试。贡院正门左右设有点名厅和搜拣厅,考生们通过点名检查之后,穿过三门和龙门,就是明远楼,楼前面是闱墙,墙上开有两个门,分别为南文场门和北文场门,进去就是号房。明远楼后面有一个水池,上面有一座桥,过桥之后就是观成堂,对读所、弥封所、誊录所等考试的主要机构就设在这里。观成堂后面是衡鉴堂,最后是至公堂。今天人们在兰大二院里面看到的至公堂是甘肃贡院仅存的建筑,明远楼后来被刘尔迁往五泉山。

从这里我们能看出科举考试的一些规程,考生将试卷答完后,先要交到受卷所,然后由专门的人誊录,再由专门的人对读看看誊录的是否正确,然后再密封起来,交由考官审阅。

甘肃贡院落成之后,左宗棠亲自主持了第一次考试,参加人数甚多,盛况空前,这是自康熙五年陕甘分治之后,209年来在甘肃举行的第一次乡试,3000人参加了考试,当年的第一名就是素有“陇上铁汉”之称的安维峻。

安维峻一生清廉,不阿权贵。1894年12月他上《请诛李鸿章疏》,其忧国忧民之心、激昂慷慨之情为天下关注,“陇上铁汉”即出于此。清政府废止科举制度后,昔日热闹的贡院沉寂了。从光绪六年(1880年)甘肃贡院落成至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共选取了646名举人赴京会试,考中进士116名。其中著名进士除安维峻外,尚有编纂《重修皋兰县志》的张国常、求古书院山长天水刘光祖、重修五泉山的刘尔炘、兴办实业的河州邓隆等。

从隋代实施科举制后漫长的1300多年间,甘肃出的武将多,文人少。从汉代的赵充国、李广到清代的张勇、王进宝,在历史上姓名著录的甘肃将领多达千余人,但是甘肃进士却没有多少。据《甘肃全省新通志》、《甘肃通志稿》和《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所载,自唐代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1300年间,甘肃考中进士者总计775人。文进士中,唐18人,五代2人,宋38人,金7人,元11人,明218人,清348人。清代进士又有武进士133人;明清考中举人者总计4777人,武举人1707人。

1914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将他在甘肃的亲信、时任甘肃总督的张广建封为“子爵”。于是,张广建打着修建甘肃机器局的旗号,为他修建了一座“子爵府”。老百姓称之为张大帅官邸。1917年,这里变成了甘肃制造局所在地,开始大规模生产各种枪弹、炸弹、炸药,同时进行军械修配。

1946年8月1日,国立甘肃学院同西北医学院兰州部合并为“国立兰州大学”,也是以此为校址的,解放后此地就成了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5年,改名为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从甘肃贡院到机器制造局,从机器制造局再到甘肃化工机械厂,从兰州大学到兰医二院门诊,洋务运动、平定阿古柏叛军、建立新军、袁世凯复辟、雷马事件、兰州事变、日本人轰炸兰州等等的事件中,我们都能从这里看到它们的踪迹。往日人声鼎沸的甘肃贡院现在只剩下了至公堂等两座建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