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兰州历史文化(七):文學文獻
2775100000005

第5章 壮美山河绚丽诗篇(1)

坐落于黄河之滨的兰州,不仅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曾有众多的文人墨客络绎不绝地来到兰州这块土地,他们或是被贬谪边关,人在旅途,或是因仕宦缘故终身客居兰州,或是逃难暂作数月停留,……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他们在这块土地上流连忘返,为这块土地留下了无数值得回味的诗文辞赋,他们挥毫题咏金城的壮美山川,抒发感慨,以自己的生花妙笔深情地歌颂着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给后人留下了一份份宝贵的文学遗产;有些作品以纪实的手法叙写兰州的风土人情、人文形势和沧桑巨变,成为不可多得的见证兰州历史的珍贵资料。以下将历史上曾经驻足过兰州并留下诗文作品的作家一一展现给读者。

古代篇:诗家端爱唱边歌

历史上究竟谁是以文学作品叙写兰州的第一位诗人?文献无征。但我们今天可以从经过岁月洗涤和大浪淘沙后仅存的资料中得知,至迟在南朝就有人明确地在诗作中歌咏兰州了。以南朝宋时的诗人吴迈远最为著名。

吴迈远,生卒年及生平不详,但从《南史·檀超传》中可知,他曾被宋明帝召见过,他的《棹歌行》是早期提及兰州的作品。诗写道:

十三为汉使,孤剑出皋兰。西南穷天险,东北毕地关。岷山高以峻,燕水清且寒。一去千里孤,边马何时还?遥望烟嶂外,瘴气郁云端。始知身死处,平生从此残。

“棹歌行”是乐府相和歌瑟调曲曲名。棹歌是船公行船时所唱的歌谣。这首诗中提到的“皋兰”有两种说法,其一是指今山丹一带,其二是指兰州市南面的皋兰山。因《兰州古今诗词选》等兰州诗词选本将其选入,我们也暂且列入。皋兰山西起龙尾山枇杷岭,东至龙须山老狼沟,全长14华里,面积6200余亩。最高处为三台阁,海拔2129米,庄重肃穆,巍峨壮观,自古以来就是鸟瞰兰州,远眺百里金城的最佳地点,历史上曾留下了不少名人的足迹和笔迹。凭阁南眺,万里关山重峦叠嶂,气势磅礴;向北远望,群山起伏,天外有天。所以,文人骚客登高怀古者,不尽其数,留下了不少名篇佳句。

从诗意看,可能是一首送别诗或壮行诗。诗中主人公少小离家,独自远赴边关,路途崎岖坎坷,艰险无比,前途未卜,归期难料,那高峻的岷山,清寒的燕水和弥漫云端的瘴气都使全诗笼罩在凄凉和悲壮的氛围之中,令人心生寒意。最后一句“始知身死处,平生从此残”,更发出沧桑之感,悲凉之情溢于言表。作者用沉着的笔力、开阔的境界和雄浑的格调,为我们勾勒了一幅苍茫辽远的边关图景,奏响了一曲震撼心灵的慷慨悲歌。

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边塞诗则是唐代诗苑中的一朵奇葩。宋代诗人严羽说过:“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别离之作。”(1)严羽所说的这几类题材基本都属边塞诗歌。唐(1)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

人从中原地区远赴的边塞,一般包括两个地方:一是东北的燕山,一是大西北。尤其是大西北,成为众多唐代文人向往的地方,也是许多唐代边塞诗人成长的摇篮,因此,可以说唐代边塞诗是大西北的山山水水孕育出来的产物。许多著名的诗人在赴边疆入幕时都要经过兰州,他们被兰州壮美的山川和边塞风云所吸引,创作出了许多描写边塞风光的诗歌,在唐诗中大放异彩,“志士每多登陇首,诗家端爱唱边声”,这不仅是盛唐文化的一大景观,也是兰州文学的一份珍贵宝藏。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和岑参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高适(702—765年),字达夫,唐代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二十岁曾到长安求仕不遇,于是北上蓟门,漫游燕赵,想在边塞寻求报国立功之门,但仍没找到出路。直到四十岁以后,才因宋州刺使张九皋的举荐,中“有道科”,任封丘尉。天宝十一年(752年)随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赴河西掌幕府书记,先后在河西生活了两年有余。后为左拾遗,任淮南、剑南西川节度使,代宗时任刑部侍郎,后转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卒赠礼部尚书。高适是唐代诗人中的显达者。有《高常侍集》行世。高适随哥舒翰奔赴河西时,途经兰州,写下了著名的《金城北楼》一诗: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垂竿已谢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这首诗写于玄宗天宝十一年(752年)秋。诗中所写的“金城”就是今天的兰州市。《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兰州,天宝元年改金城郡,治五泉县。”此诗以登金城北楼所看到的壮美景观为开头,展现了兰州河山的险峻和边塞残月的凄美,黄河因河床浅低而水流湍急,金城关隘因居高山而险峻,突出了兰州的特殊地形和重要地理位置。紧接着用两个典故,由景入思,极富哲理,表现了诗人对个人前途的忧虑,抒发了诗人对仕途的感慨。最后询问边庭事,倾诉羌笛怨,表现出作者对边疆战争未能平息的忧虑,令人回味无穷。尤其是写“残月”、“羌笛”两种意象,将悲凉的环境和哀婉的音乐相融合,将视觉与听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人因怀乡而惆怅的幽寂气氛。整首诗情景交融,哀而不怨,意境高远,气势宏大,是高适边塞诗中的佳构。

岑参(715—770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出身于官僚家庭,但父亲早死,家道中落。二十岁至长安,献书求仕。后曾北游河朔。天宝三载(744年)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岑参在天宝八年(749年)和天宝十三年(754年)先后两次出塞,至德二年(757年)回朝。后任右补阙、起居舍人、嘉州刺史等职。著有《岑嘉州集》。岑参的《题金城临河驿楼》是他在玄宗天宝十三年第二次出塞,赴北庭途中经兰州所作,诗中写道:

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凉。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庭树巢鹦鹉,园花隐麝香。急如江浦上,忆作捕鱼郎。

这是岑参为金城的临河驿楼所题的诗。“金城”即兰州。诗中的“古戍”即金城古关,金城关在金城郡治北,《元和郡县志》载:

“金城关在州城西,周武帝治金城津,隋开皇十八年改津为关。”今金城关旧地正在北山根,隔河与兰州城相望。因该关南阻大河,北临崇岭,故谓之“重险”。关城壁立于黄河之滨,控扼山河之间蜿蜒曲折的驿道,沿驿道向西北,就是十六国时争雄角逐于河湟和河西地区的五凉。“五凉”,指十六国中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和西凉,活动中心在今甘肃武威、张掖、酒泉及青海乐都一带。后来称这一带为“五凉”。金城关下有蜿蜒的驿道和飞流湍急的黄河。“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两句,将金城关的险要地理位置描绘得恰如其分,诗中还对山下独具特色的庭院景致进行了细致描绘,大树上巢居着的鹦鹉,园花里隐约可见的麝香,显得鲜亮而和谐。陇右一带盛产鹦鹉和麝香,杜甫在秦州(今甘肃天水市)所作《山寺》诗中就有“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的句子。最后两句因看到山下流动的黄河而想到在长江边打鱼的情景,归隐情绪在诗人心中油然而生。整首诗将时间和空间、色彩和声音有机地融合起来,格调豪壮、意境高远,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一座历经沧桑而依然耸立的临河驿楼,并且展示了兰州这座塞上名城的形势、景色和物产。

到了宋、金时期,歌咏兰州的诗歌更具特色。这里有金戈铁马之气、期盼和平之声,还有对兰州名胜与物产的推崇赞美之意。其中以宋代的王珪、郭傅师、刘宪、秦致通、李致亨和金代邓千江的作品最具代表性。

王珪(1019—1085年),字玉禹,先世为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后迁徙至舒州(今安徽潜山县)。宋哲宗时累官至尚书左仆射。

善写文章,朝廷典册多出自他手,著有《华阳集》。王珪的《次韵和元厚之平羌》一诗,大约作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李宪大败西夏收复兰州之后,诗写道:

诏收新土凤林东,四百余年陷犬戎。葱岭自横秦塞上,金城还落汉图中。轻裘坐款无遗策,触发来庭有旧风。零雨未音已捷,不劳归旅咏周公。

从诗的题目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唱和诗,是和元厚之的。诗中的“金城”即兰州。兰州在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被吐蕃攻陷,后又被西夏所占,宋神宗下诏派李宪攻打西夏,收复失地。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李宪大败西夏,收复了兰州。这首诗不仅记录了这段历史,而且对李宪收复兰州的功绩进行了高度的赞扬,是一首宋代的边塞诗作。全诗笔力沉着,格调刚健,境界雄浑。

郭傅师,生卒年不详,北宋时人,曾任陕西宪司。他曾经在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来到兰州,并有《留题挦麻湾石壁》诗一首,这首诗发现于兰州市永登县连城镇水磨沟内挦麻湾的石崖上,此诗后刻有“宣和乙巳仲夏”字样。这首题壁诗这样写道:

水漱寒敲玉,山光翠泼蓝。虽然居塞北,却似到江南。

这首诗赞美了兰州一处有名的风景区——连城镇水磨沟秀美怡人的景色。此处位于兰州城西180公里处的连城林区中,属永登县辖地,是兰州著名的风景游览区之一。这里地貌特征奇特,气候温湿,景色秀美,清流潺潺,峰峦叠翠,林木茂密,水草丰饶。难怪宋代郭傅师以“却似到江南”来评价这里的山水风光。

刘宪,生卒年及生平不详,只知是宋代人。他所作的《摩云岭》诗,载于《重修皋兰县志》中。诗中写道:

九月秋初到,千山雪已深。石危妨去马,林晚怯栖禽。草没平沙暗,云涵邃谷阴。谁言边塞苦,今日属登临。

“摩云岭”,一名关山,是马衔山的西支,高峻耸立如在云中。在今兰州市七里河区魏岭乡。旧设关,为兰、秦间的孔道,古关遗址在今七道梁南部。后来公路开通,旧路被舍弃,关岭也不存。这首诗记录和抒发了诗人在初秋时节登临摩云岭的所见所感。将摩云岭的高、危、寒、阴描绘得淋漓尽致,并表现了诗人不畏边塞之苦的乐观精神。

秦致通,生卒年不详,南宋衡阳(今湖南衡阳)人。他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1年)与嵩山道士李致亨相约共游兴隆山,写下这首歌咏兴隆山之作:

依山危阁贴重冈,细路萦洄玉磴长。曲涧碧流疏宿雨,夹山红叶映斜阳。

兴隆山号称“陇右第一山”,被誉为“兰郡之胜境”。它位于兰州市榆中县西南7公里处,距兰州市区45公里,是马衔山的一条支脉,森林覆盖面积约27万亩,海拔3021米。兴隆山东西两山对峙,东山名兴隆山,西山名栖云山,山间为兴隆峡,从马衔山流出的大峡河以及山间的涓涓流水曲折而来,而横跨河上的云龙桥连接两山,是一座具有拱形画廊的卧桥式建筑。两山气势雄伟,林木葱郁,是各类动植物的栖身之所。秦致通的这首诗正赞美了兴隆山独特的景致,尤其最后两句“曲涧碧流疏宿雨,夹山红叶映斜阳”写兴隆山的晚秋景致,不觉令人神往。

李致亨,生卒年不详,原名元曾,南宋人,曾为谏议大夫,后为嵩山道士。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1年)与秦致通相约共游兴隆山,并写下这首抒怀之作:

富贵功名久不题,心灰意冷学痴迷。迩来性懈无人事,好向云山深处栖。

作者与朋友同登兴隆山,竟然被这里的景色迷住,忽动了在此隐居的念头。这首诗主要反映了作者淡泊功名,消极遁世,追求自然的思想,但是从侧面突出了兴隆山秀美的风光。

邓千江,生卒年不详,金代临洮府(今甘肃省临洮县)人。曾作《望海潮·献张六太尉》词,被收录于清代朱彝尊所编的《词综》卷六之中。陶九成认为这首词可与苏轼的《念奴娇》、辛弃疾的《摸鱼儿》和朱淑贞的《生查子》等词媲美,被称为“近世大曲”。词写道:

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名藩自古皋兰。营屯绣错,山形米聚,襟喉百二秦关。鏖战血犹殷。见阵云冷落,时有雕盘。静塞楼头,晓月依旧玉弓弯。

看看,定远西还。有元戎阃令,上将齐坛。瓯脱昼空,兜鍪夕解,甘泉又报平安。吹笛虎牙间。且宴陪朱履,歌按云鬟。招取英灵毅魂,长绕贺兰山。

“云雷天堑”,指黄河声威之壮,“金汤地险”,指兰州地理位置之重要,“营屯绣错,山形米聚,襟喉百二秦关”,表现驻扎军队的军营如锦绣之交错相置,皋兰山形如巨大的米堆,拱护兰州,形势险要,是出入秦地的咽喉要塞。“鏖战血犹殷”,写战争之残酷。

“时有雕盘。静塞楼头,晓月依旧玉弓弯”,写时有飞雕在天空盘旋,在夜晚塞外的城头上,能看见一弯明月。下阙写战争的经过与胜利的情景。这首词既展现了边防重镇的地理位置和边塞独特的壮美风光,又描绘了艰苦的边塞生活,同时赞美了戍边将士的英勇豪迈。整首词情景交融,气势高昂,意在言外,是一首典型的豪放派词作,显然是受了宋代苏、辛等豪放派词人的影响。

明代因游历、仕宦、贬谪而驻足兰州的客籍作家众多,他们留下的歌咏兰州的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也写得情深意真,各具风采。

其中以陈质、丁晋、李文、杨一清、唐龙、光霁道人等人为代表,以下分别作一些介绍:

陈质,字太素。明广信(今江西省上饶市)人。精医术,善吟咏,著有《瓦瓿集》。他于明太祖洪武年间(1368—1399年)谪戍兰州。在游五泉山时作了一首《步韵五泉山》:

梵宫高耸与云连,昼静僧梵宝鼎烟。入钵龙收檐外雨,听经鹤隐洞中天。岩廊幽阒那知暑,金碧交辉不计年。丝辔锦囊游乐处,吟成珠玉思如泉。

五泉山,因山中有五眼泉水与佛寺古刹而闻名陇中。传说霍去病讨伐匈奴途经兰州城南的皋兰山,士兵口渴,霍去病以钢鞭击山,皋兰山上出现五个泉眼,这就是今兰州城南的五泉山,是陇上游览胜景。作者在幽静肃穆的名山古寺中畅游,感悟着自然与人生的交融,是那么悠闲惬意,更有意思的是,在游览中不觉灵感突发,才思泉涌,真可谓是智者乐山,挥动神来之笔,写下了这首佳作。

丁晋,字希敏,昆山(今江苏昆山县)人,明洪武时谪戍庄浪卫。永乐中选肃王府校尉,工诗、画。《皋兰明儒遗文集》辑录丁晋《黄河歌》诗一首:

君不见,黄河之势何壮哉!迢迢远从天上来。咆哮万里裂坤轴,盘涡倒卷声如雷。萦回九曲复东注,刊山湮谷苍溟开。曾闻源流上接银湟水,饮之不减中美。龙门迢遥连底柱,山岩兮石磊。原泉混混自朝夕,古往今来可能息。问渠那得常如斯,元气淋漓为扶掖。我思擎楫泛中流,春风杜若沿芳洲。船头只载一斛酒,醉倚柁楼歌棹讴。相邀织女寻牵牛。

全诗汪洋恣肆,气势恢宏豪壮。诗人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在寥廓无垠、瑰丽多变的宇宙和无尽的想象中驰骋纵横,体现了奔放飘逸的艺术风格。《永登县志》收录其七律《庄浪》一首:“金城天险控边关,有客凭高落照间。粉蝶鸦啼风满树,碧潭鱼跃水平滩。乘槎博望何年去,握节中郎此路还。怪底渡头人影乱,琵琶山下月如环。”这首诗音韵铿锵,气骨刚健,在细致的景物刻画中,展现着庄浪的美丽风姿。

李文,字焕章。明大同(今山西省大同市)人。李文能诗善书。在明英宗正统年间(1436—1450年),随父亲兰州守备李进宦游西北,在兰州期间,写了许多题咏之作。在游白塔山时写下了两首歌咏白塔寺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