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兰州鼓子词的起源与产生,学术界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认为起源于宋代。《四库全书总目》集部别集类《詞話》提要说:“宋末安定郡王赵令始作“商调鼓子词”,谱《西厢传奇》”。又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卷三记载,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六月初一日,孝宗游西湖,说:“后苑小厮儿三十人,打息气唱道情,太上云,此是张抡所撰《鼓子词》。”说明鼓子词起源于宋代,但其形式与今天稍异。宋代的鼓子词说唱时以鼓为节奏。以同一词调重复演唱多遍,或间以说白,用来叙事写景。现存鼓子词都是封建时代知识分子阶层写景抒情之作,多用于朝廷州府筵席宴会,有北宋欧阳修咏西湖景物的《采桑子》等。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元微之崔莺莺商调蝶恋花》。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编撰的《说唱艺术简史》(北京艺术出版社1988年出版)一书称:“兰州鼓子源于宋代,流行甘肃兰州地区。”形成于宋代的鼓子词,首先传入安定郡,经过赵德麟加以丰富,然后再传入兰州,又吸取了当时兰州流行的“平调”、“勾调”、“当调”的优点,成为了兰州流行的十大调之一。在宋代产生,经过数百年的流传衍变,不断发展成熟,形成了今天兰州鼓子词的独特的演唱形式、曲目内容和艺术特色。另一种说法认为,兰州鼓子词可能由宋词、元曲的诸宫调演变而来,并与唐代的敦煌变文有着血肉关系。然而《兰州鼓子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一书,却提出一种新的见解:“兰州鼓子的产生,应当在北京八角鼓、陕西眉户的成型之后,而且应该说是由外地传来,并非由当地某一人所始创……”,“由北京八角鼓繁衍而生的新型地方曲艺——兰州鼓子,大约在清道、咸前后,便开始在当地娱乐场所慢慢传唱了。”这里明显地存在着产生年代的差异,该书明确提出了清代的道光、咸丰时期。不过,以上几种说法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兰州鼓子的产生,绝不是一个人所能成就的,而总是有一个历史发展的形成过程。至于哪一种意见才是正确的结论,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兰州鼓子词主要有坐唱和帮唱两种演唱形式。坐唱形式,可一人自弹三弦自唱,也可多人弹唱。弹唱者应分工不同,互相配合。演唱者不穿演出服装,不化装,不拿任何道具,不拘泥于场合地点,也无身段动作,弹起三弦即可演唱。帮唱,俗称“帮腔”、“接声”或“拉哨子”,兰州皋兰县艺人称“拉坡”。这种形式继承了宋代鼓子词的“奉劳歌伴,再和前声”。有由衬字起腔的帮唱,有帮唱衬字句,还有重复帮唱句尾。其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扬琴、板胡、二胡、琵琶、月琴、箫、笛子、梆子、小铃为辅。兰州鼓子音域幽广,旋律清雅,起伏平和,适于表达喜、怒、哀、乐的复杂思想情绪和变化多样的主题内容。
兰州鼓子词传统曲目所反映的内容,多以赞颂、祝贺、历史传说、民间故事、咏物写景为主,其中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占主导地位,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思情曲,如《茑茑酬简》、《独占花魁》、《宝钗扑蝶》等;一类是英雄曲,如《武松打虎》、《林冲夜奔》、《延庆打擂》、《木兰从军》、《岳母刺字》等。这些兰州鼓子在悠扬的曲调下塑造了一个个形象鲜明的历史人物,重现了许多家喻户晓的历史民间故事,成为中国民间文化的瑰宝。它们的唱词颇具雅俗共赏的特点,既有我国古典诗词的典雅自然、委婉清幽、直率奔放、幽默风趣的艺术特色,又有古朴粗俗、游戏笔墨、口语白描的民间乡土风格。它们的词句,继承和保持了我国诗词和敦煌变文的三、四、五、七、十、杂言等长短句式的特点,同时继承了依谱填词的传统。它们的韵文,讲究平仄韵辙,通用我国北方的十三辙。语言以关陇语区的兰州方言为规范。但韵辙运用既无严格限制,也未遵循一定章法,比较自由,灵活多变。每个词段,多为一韵到底。但因兰州方言字音和发声的关系,也有几个韵辙混押现象。此外,它们的音乐唱腔在漫长的衍变和发展过程中,经过历代演唱实践,形成了牌调、越调、悲宫调、平调、令儿调、百合调、海调、荡调、宫调、勾调(已失传)等十大调的声腔系列,其音乐曲牌结构也分为单曲迭唱体式和曲牌联缀体式两种。
清代至民国间,演唱兰州鼓子词蔚然成风,培养了一大批像苏韶琴、张式儒、王寿山等名家。本世纪三四十年代,魁世荣、邓性奄、张国良、卢应魁、米永庆、朱延明、梁海龙、李海舟等人,经常在兰州“青年馆”、“兰山学会”等地演唱,并创立有兰州鼓子词演唱研究组。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和支持挖掘、收集、整理兰州鼓子词。1958年,****兰州市委员会、兰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兰州鼓子词改革发展成“兰州鼓子戏”,在兰州市戏曲学校增设兰州鼓子班,招收学员进行培训。同时还抽调音乐工作者李耀先、罗延龄与兰州鼓子名艺人卢应魁、张国良、梁海龙、王满堂等相结合,组成了兰州鼓子戏音乐研究组。并于1960年排演了兰州鼓子戏《拷红》、《三难新郎》、《一文钱》等剧目,在兰州公演二十余场,受到省、市领导、文艺界和广大观众、听众的赞赏与好评。1962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兰州鼓子词曲目和音乐唱腔专集——《兰州鼓子》。在兰州鼓子的发展史上,值得一提的是老艺人李海舟,他在鼓子的搜集、整理、创作演唱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的专著《兰州鼓子研究》。此书1987年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是甘肃省第一部对兰州鼓子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的专著。八十年代以后反映现实的曲目日渐增多,例如《智取威虎山》、《焦裕禄》、《学雷锋》、《韩英见娘》等现实题材曲目都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目前兰州市七里河区王家堡村、安宁区桃海茶社、皋兰县水阜乡等地的兰州鼓子艺人,仍然坚持开展兰州鼓子演唱活动,并有不少青年人学唱兰州鼓子词,皋兰县文化馆每年组织一两次兰州鼓子演唱活动。此外,以兰州为中心,沿丝绸之路和毗邻的临洮、定西、临夏、武威和青海省民和县部分农村,每逢节假日、婚宴寿诞、春季花会,艺人和爱好者在公园、茶社、酒楼、庭院等地欢聚一堂,都在乘兴演唱兰州鼓子。这一民间说唱艺术形式正在不断地流传发展,散发着无穷的艺术魅力。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兰州民间文学都以其强劲的生命力,贴近大众的鲜活性,高亢粗犷的动人旋律,成为兰州文学中一颗光彩闪亮的明星,在中国民间文学这片广阔的天空中熠熠生辉,耀眼夺目。
简牍遗书文献足征
出土篇:皋兰自古有遗编
地方文献
兰州地处西部,历来是通向西域的交通要塞和兵家必争之地,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所以兰州也珍藏了许多西北地方文献,并以甘肃省图书馆所藏为最。
甘肃省图书馆自建馆至今,一直非常重视收集和保存西北地方文献,并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我国著名图书馆学家刘国均先生在1944年创立国立西北图书馆(今天的甘肃省图书馆是由1916年创建的甘肃省立兰州图书馆和1944年创建的国立西北图书馆合并而成的)时就提出要以搜集西北文献,收罗西北文物,编纂西北问题参考书为基本任务之一,这也奠定了西北地方文献藏书建设的基础。经过半个多世纪不懈努力,甘肃省图书馆收藏西北地方文献约15000种,5万余册,拥有了在全国图书馆界占有优势的西北地方文献藏书体系,也因此成为海内外研究西北问题的文献中心。
西北地方文献的主要载体形式有图书、报刊、档案、文告、碑志、拓片、传单、谱牒、印模等。这些文献学术价值与文物价值都很高,有的甚至在国内外都是独一无二,弥足珍贵的。以下分两类略作介绍论述。
西北方志
根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统计,全国图书馆现存西北地方志共793种,甘肃省图书馆就收藏了682种,占79.2%,共有2257部之多。其中流传较少,文献价值较高的罕见方志就有64种。如明万历刻、清康熙增修重刻本《重修凤翔府志》、清康熙刻《静宁州志》、清康熙刻《朔方广武志》、清顺治刻《秦州志》等都是海内珍品。民国时期编修的《甘肃通志稿》无论在志书体例、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方面都堪称一流,具有代表性。
《甘肃通志稿》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开始撰修,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完成。1934年曾将已编好的《甘肃省县总分图》和《甘肃地理沿革图表》以单行本付印,其余编好后因抗日战争爆发没有付印,原稿本和定稿本均藏于甘肃省图书馆。1995年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影印《中国西北稀见地方志》本6册。
《甘肃通志稿》是陕甘分治后编修的第三部通志。全书分舆地、建置、民族、民政、财政、教育、军政、交通、外交、职官、选举、人物、金石、艺文、纪事、变异、杂记等17纲93目,共一百三十卷,约450万字。此书内容广博,考证翔实,结构严谨,为研究甘肃历史提供了大量丰富的资料,是一部珍贵的西北地方文献。
历代乡贤著述
甘肃省图书馆等处还藏有许多兰州乡贤的著述,这在珍藏的西北地方文献中,很具特色。
根据张维《陇右著作录》记载,兰州乡贤的著述十分丰富。但是,兰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火频仍,许多兰州乡贤的著述都因焚毁而散佚,尤其明代以前的著述散佚情况十分严重,只留下一些零星的记录。例如晋代郭冲的《诸葛亮隐没五事》、北魏宗钦的《沮渠蒙逊记》、北魏赵柔的《祇园精舍图偈注解》、南朝梁释保志的《文字释训》等原书虽已散佚,但在一些史书及目录书中都有记载。
《诸葛亮隐没五事》
一卷。晋郭冲撰。郭冲是晋代初年的金城人,生平履历不详。
晋代初年,扶风王司马骏带领手下诸官镇守关中时,曾讥评诸葛亮力小谋大,不能度德量力,错误地托身蜀汉而不选择辅助曹魏,结果功败垂成,劳困蜀民。郭冲却不赞同,他认为诸葛亮权智英略,非常人所及,于是撰写此书,列举了治乱世用重典,慧眼识破受曹操指使刺杀刘备的刺客,空城记吓退司马懿大军,降伏姜维、开拓边境,大败曹丕等五件世人未曾听说的诸葛亮事迹为其辩护。诸人听罢无言反驳,连扶风王司马骏也认为郭冲所言很有道理。该书两《唐书》及《通志》皆有著录,以后官私目录皆无记载,大约佚于五代至北宋初年。
《蒙逊记》
十卷。北魏宗钦撰。宗钦(?—450年),字景若,北魏文学家,金城人。初仕北凉(沮渠蒙逊)为中书郎、世子洗马。太延五年(439年),魏太武帝灭北凉,宗钦归魏,赐爵卧树男,加鹰扬将军,任著作郎。后因崔浩国史案株连被杀。《魏书》卷五十二有传。
《十六国春秋》曾记载宗钦在河西撰写《凉记》十卷,可见此书初名当为《凉记》。“蒙逊”为魏史追述之词。此书为宗钦仕北凉时所撰,主要记录了北凉的国史国事。该书宋以后的史书不见著录,大约亡佚于晚唐五代时期。《晋书》卷一百二十九有《北凉·沮渠蒙逊载记》,记述了蒙逊由边将直到建立北凉的一生经历,其史料来源,当多取自宗钦的《蒙逊记》。
《文字释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