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柏拉图的时空隧道
2773600000023

第23章

刘雪不再说话,他很像是睡着了,可一想起晓晴的事情,阿伟却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入睡,他决定趁着这夜深人静的时候再做点什么有意义的事情,于是他跳下床,重新找到提包里的手机,在手里摆弄起来。阿伟觉得,只有当自己和这个手机在一起的时候,才会感觉到和晓晴在一起,才会没有那种被抛弃之后的孤独感。

阿伟打开手机之后,除了通话记录和短信之外,他还注意到了其它的东西。电子相册里有一些晓晴过去的照片,这些照片中的大多数都是和一个矮胖的中年男人一起照的,这男人的身高比晓晴还要矮了一截,年纪看起来一点也不轻了。就这样,阿伟对那个男人的印象十分深刻了,无论是五官、脸型还是身材,都一一印在了自己的脑海中。之后,阿伟打开了视频存储文件,里面都是晓晴曾经用手机拍摄的视频文件。阿伟一直不停地翻弄着,当他翻到最后一条记录的时候,发现文件创立的时间竟然是昨天上他和晓晴见面之前的早上六点多钟。

阿伟点开了那段视频,这视频只有短短的十几秒钟,可是,看完视频之后的阿伟脸色很难看,双手也有些微微颤抖。

视频中,黑暗的背景里一束强光忽然出现,接着是一个布袋被打开,露出了一个巨大的口子,从那里可以模糊地看到里面装着几具死人的残肢,好像是两只并排放着的手臂,在强烈灯光的照耀下显得煞白煞白的,那胳膊肘的连接处还在滴血。可以想象,布袋的深处还装着更多的被肢解的部分。

接着,画面晃动了一下,视频很快就停止了,转眼间什么都没有出现。

阿伟的心开始剧烈地跳动,他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了昨天早上看见的晓晴那惊慌失措、一言不发的离奇神态,以及后来酗酒的状态。或许,也只有那种恐惧才可以让一个人表现得如此疯狂与失常。

可问题是,晓晴为什么会看到这样的景象,在那个寒冷的早晨,她又究竟去了哪里。阿伟猜想着,晓晴是不是正好遇见了刘雪他们常常谈起的“超自然现象”呢。

阿伟不知道如何解释这些,他颤颤巍巍地把手机扔到了桌子上,闭上眼睛,脑海里马上就又出现了那个布袋,他仿佛又看见了那里面装着的白色残肢,还有斑斑的血迹。

由深沉的思念转向彻骨的恐惧,是一种很奇特的心理体验,它会更加让当事人感到自己的生活在瞬间滑入了深渊,一时很难自拔。他正在经历的东西或许也就是晓晴昨天经历过的,只不过他不知道现在晓晴去了哪里,身处何地,又打算何时回来。他感觉到胸口略微有些发紧,呼吸也变得沉重,他的胸口有一种隐隐约约的疼痛感,仿佛被什么东西割伤过,他的头在一瞬间变得眩晕起来,渐渐有些沉重,他的眼睛也一阵难受,仿佛就快要破裂。终于,他的泪水顺着脸颊流淌下来。他找出自己的手机,把耳机插在了插孔上,用播放器放出了自己平日里最喜欢的音乐,可是这更让他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他突然觉得,晓晴就是那个被什么神秘的力量肢解了的人,她或许早就已经不是这个世界上的人了。

第二天,在学校的计算机房里,阿伟急切地在网上搜索着,终于,他看见了G博士的个人博客出现在了网上,他的眼睛在那些冗长的文章里不停地搜索着,试图寻找“时空隧道”的蛛丝马迹。终于,在一篇文章的中间,他发现了一段出自G博士之手的文字。

“我觉得柏拉图笔下的那个‘洞穴’有着特殊的含义,他试图通过这个描述来说明什么,这并不是如同一般的人认为的那样,这仅仅是一个哲学意味很浓的比喻,他应该还希望指向其它的东西,我猜想应该是指时空隧道的入口。时空隧道的真正出入口应该是遍布于世界各地的各个洞穴,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洞穴都能够有那么幸运,我指的是一些特别的洞穴。柏拉图在那个年代应该是通过一种不为人知的手段获得了关于这些事情的某种启示,所以他在著作中以这样的方式提醒人们注意,洞穴往往就是揭开关于人类的许多秘密的出发点。

我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从很早的时候就听到过一个故事。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初南京保卫战的时候,有近二十五万国民党军队云集南京城内外,守城军的总司令是唐生智。当时,七十二军、七十四军、九十三军等五个军是从淞沪战场且战且退来到南京城外布防的,还有几个师、旅是最高统帅部从四川、安徽、江西等省紧急抽调来的。这些部队原先大多是地方保安团队,虽然同仇敌忾,士气高昂,但装备太差,只有步枪、机枪、手榴弹和少量迫击炮。而日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拥有骑兵、炮兵、化学兵、坦克、装甲车还有飞机助战,水陆并进,海军舰队也已逼近南京。因此,在城外山地激战中,顽强抵抗的中国军队损失惨重。据南京东郊马群、白水桥地区一些人的回忆,当年损失最惨重的是远道而来的川军,他们本来就不属于国军中的精锐部队,而且缺吃少穿,饥寒交迫,但仍求战心切,并不畏惧敌寇。更为可怕的是,他们的弹药可能被混入的间谍做了手脚,所以多为劣质品,就这样,他们在防卫战中几乎全军覆没。川军有一个团,因奉命担任主阵地左翼京杭国道一侧对敌警戒任务,未直接参加战斗,该团团长于战事失利后,审时度势,为保住有生力量,遂带上全团二千余官兵在夜幕掩蔽下急行军向南撤,趁日寇还没追杀过来,进入绵延十几里的青龙山山区,但却从此消失,无影无踪!

攻占南京的日本华中派遣军总司令部,在战事结束后统计侵略成果时,发现中国军队有一个整团自皖南朗溪县开至南京东郊麒麟门定林村一带,未被歼灭或俘虏,未接战,也未放下武器进入由万国红十字会和国际难民委员会共同划出的难民区,而是转移走了,但该团似乎又没能突破日军最精锐的第六师团设下的两道封锁线。日军将领松井石根大将、朝香宫中将、冢田攻中将等人都认为此事蹊跷,不可理解。新州国民党作战大本营于1939年底统计抗战两年多来的作战情况时,也注意到这一怪事,列为“全团失踪”,记载入国军军事档。

我记得这个事情最早是一九九零年夏天的时候我从英国伦敦出版的《观察家》杂志上看见的,这本杂志里列举了军事史上一连串神秘失踪事件,书中把抗战时期发生在南京青龙山山区的这次失踪事件和在国外发生的另外几次军队失踪事件放相提并论。这篇报道给了我很大的震动,尤其是在近几年里,它促使我不断思考其中的奥秘。关于那次发生在中国的失踪事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说他们是在进入了山区内的洞穴之后失踪的。我认为,这正好印证了柏拉图的暗示,也就是说,在那个山区存在着一种巨大的神秘力量,这神秘力量就按藏在当地十分多见的山体洞穴中,当那些可怜的军人走入洞穴避难的时候,他们意外进入了在那里一直存在的时空隧道,也就是所谓的‘柏拉图的时空隧道’。虽然我知道,世界上分布着的时空隧道并不一定都存在于洞穴地带,它们中的大多数都是随机存在的,也就是说,一旦某地的形成条件具备,那么这些隧道就会产生,并且随机通向某些时间和某些地方,行人和交通工具等一旦偶然进入了这样的区域,他们就会被卷入时空隧道,从而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消失,以后,他们或许会出现在另外的时间和地点,但这些规律就并不为我们所知了。

据我了解,青龙山距南京城东南约二十公里。因山势迂回曲折,如龙盘旋,加之山石色偏青,故名青龙山。青龙山呈西南—东北走向,长度在十五公里左右,宽约两公里,有武岗山、小茅山等海拔两百米以上的山峰,主峰海拔两百七十七米,那里广泛分布着各种岩洞、溶洞。我们完全有理由设想,在那里一定存在着柏拉图暗示中的一个洞穴,它是所有失踪事件的元凶。”

阿伟坐在电脑前,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