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事物的异同之辩
当我们为了弄明白“白马非马”论,去学习“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时候,相信古人在棺材里默默流泪了。对于传统文化不太关注的人们,估计对“名家”是何物估计都不清楚。但是,提到“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这些字眼时,不少人会恍然大悟,不就是哲学中的逻辑学嘛,辩证法嘛。我们时常会被微积分学里那些弯弯曲曲的符号折磨得抓耳挠腮,当提到“南方无穷而有穷”,“轮不辗地”这些命题时,不少人拍案惊奇,这不就是“变量”的引入嘛,没错,这并不是从西方进口的新鲜玩意儿,而是完完全全的土特产,是我们的老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在研究的东西了。
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他们提倡的“正名实”,是要“正彼此之是非,使名实相符”。在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的纷乱里,提出这样的主张非常普通,儒家有“必也正名乎”,法家有“综核名实”,墨家有“以名举实”,都与之类似。那“名家”又何以为“名家”呢?“名家”与各家不同之处,正是在于“正名实”的方法。他们主要是以逻辑原理来分析事物,辩论的内容,又多半集中于与政治事务无关的哲学问题,惠施和公孙龙是最为知名的代表。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会“辩”并不能“富国强兵”,也不能扩大地盘,更不能称霸一统天下,所以,那时不屑于讨论“名实之辩”的人占多数,甚至称“名家”是“诡辩”,连庄子都曾评论公孙龙“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到汉代以后,名家的思想就成了绝学,不仅没有人继承发扬这些思想,甚至连这些思想家哲学家遗留的作品都失传了,据说现存的只有《公孙龙子》一书。
惠子,本名惠施,宋国人。但是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并没无惠子其人,更别说事迹,不过在《战国策》的魏策和《韩非子·内储说》上都有关于惠子的记载,在《庄子》中,惠子的一些思想更是可见。现在,我们也只能从《庄子·天下篇》提到的只言片语中拾起光彩依旧的智慧了。《庄子》的记载中被称为“历物十事”的十个命题可能是战国时惠子针对墨家的辩论。但是,记录在案的也仅仅是这几句话而已,没有具体的内容,也没有详细的论证。
这些命题都是惠施对自然界的思考,经过历代后人对当时文献的整合,发现这十个命题不仅是惠施对于自然界的思考,还有更深层的认识和思想。如今,处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和平年代,站在我们的角度上,去追究当时惠施想表达的确切意思已经毫无意义,与其如此,不如主观地对其内涵外延加以注释并为我所用。我们就从庄子记载的这十个命题作为了解惠子的切入点吧!
第一个: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大一”是说整个空间大到无所不包,不再有外部;“小一”是说物质最小的单位,小到不可再分割,不再有内部。这是惠施对无限空间抽象出的一种有限概念,“大一”和“小一”分别是大、小的极限。换句话说,“大一”和“小一”就是无限大和无限小,而“无外”“无内”也是一个无限的过程,并不是确切的存在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两个无限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极限”。只是由于那个时代对宇宙宏观及微观的认识有局限性,能够把宇宙抽象出“至大无外,至小无内”,已经显示出当时的最高认识水平,没有做的,只是用数学方式来求解而已。但透过时间这个望远镜去看惠施的这个命题,当我们再去面对微积分学的鼻祖莱布尼茨时,是不是感觉不一样了呢?
不仅如此,这个概念是惠施思想主张的集中体现,其他的命题基本上都是以这个为基础的。后人称惠施的理论是“合同异”,很有道理。我们都知道,除数不能为零,那么“小一”的出现就可以解决这个麻烦。把“小一”视为一个可以变化的过程,什么样的过程呢,就是任意小,所以说,“小一”不是定量,而是一个变量,这个变量正是自然界中事物自然属性的回归。
第二个: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墨子·经上》曾说:“厚,有所大。”墨家认为有“厚”才能有体积,才能有物体的“大”。而惠施反驳说:“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意思是说,平面就没有厚度,体积也是零,但面积却可以是无限大。但从当时几何学的发展来看,立体几何并没有真正的成为一门学问,所以,我们所说的平面,确切地说,应该是惠施所说的“小一”。这个命题在如今的我们看来,非常简单,但是对于战国时代没有变量数学的这些学问家而言,去量化地论证自己的观点难度很大。这个命题,更像是惠施对于自然界,也就是宇宙的一种哲学思考,还是从惠施的“小一”概念出发,来肯定宇宙之中“无厚”的存在。根据“小一”的性质,很易得出“无厚”是“不可积”的,而由“小一”在宇宙中的无穷无尽,由“小一”堆积而起的“无厚”自然也可“其大千里”了。再来看我们今天熟知的积分学,惠施这个命题像不像是“无限求和”这个概念呢?
第三个: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墨子·经上》说:“平,同高也。”墨家认为同样的高度叫做“平”,而惠施反驳说:“天与地卑(“卑”是接近的意思),山与泽平。”意思是说,天与地一样低,山与湖一样平。这很明显,是惠施对于相对论的一种解释。还是以“大一”“小一”为出发点,把宇宙视为“至大”,那么,天再高,也高不过宇宙,地再低,也还在宇宙之内,把天地山泽的参照物都选为无限大的宇宙空间,天与地不是接近的?山与湖不是相平的?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中引用李颐的话:“以地比天,则地卑与天,若宇宙之高,则天地皆卑,山与泽平矣。”这跟惠施的本意接近。但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天是什么?看不见摸不着,大地之上空虚之境皆为天,所以天与地仅仅相随,没有天高地低的区别,在高山之上,天就高,在水泽之下,天就低,因此天地等齐,无论是高山还是湖泊,与天地距离都很相似,所以山与泽平。这与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相比而言,我们的先人已经意识到要确切地描述一件事物,必须有参照系这个前提,否则,这个对于事物的描述就是不成立的。
第四个: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不少人对惠施的这个命题持有否定态度,原因是:他无条件的承认“亦彼亦此”,只讲转化而不讲条件,否定事物的相对稳定性。但其实不然,我们再来仔细分析:太阳刚升到正中,同时就开始西斜;一件东西刚生下来,同时又走向死亡。前面一句是说,太阳在正“中”的时间仅仅是一个点,极为短暂,相对于宇宙的时间而言,瞬时即罢。以地球为参照物,太阳的运行轨道是椭圆形,可以看做是一个点以地球为中心沿着一个椭圆无休止地运行。那么以地球上的人为参照物,当太阳到达正中的位置时,以这个点为椭圆画一条切线,切线是水平的。可是再选取轨道上的下一个点,这个切点的切线必定是斜的。从事物运动的趋势发展来看,太阳到达正中的那一刻,可以看做是上升的顶点,也可以看做是西落的起点。这是对事物绝对运动的认识。后面一句:万物在出生的那刻就走向死亡。相对于前面那句而言,应该不是惠施对于生命的单纯感叹,而是借助于“生”“死”的流转来阐述自己对于万物不断变化的认识。
古代李颐评价说:“凡中昃(太阳偏西)之与升没,若转枢循环,自相为前后。始终无别,则存之、死生,与之何殊也?”意思是:太阳在中天和偏西与升起和落下,如同门轴转动一样循环,互相为前为后。始终没有差别,那么存与亡、生与死,有什么差别呢?这是惠施对于矛盾运动的辩证思想——世间万物,都是在运动变化之中。如果说前面的命题是惠施对于空间的认识,那么这个命题就是对于时间的认识。我们知道,只承认运动否认静止,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只承认静止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从我们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惠施是承认事物的运动,但没有否认静止。所以,“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这与我们现在的观点不谋而合。
第五个: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这里是指事物本身的同一与差别的相对性。“大同”和“小同”有差异,这就叫“小同异”;万物都相同又都不同,这就叫“大同异”。什么是“大同”呢?墨家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微小的不可再分割的物质粒子所构成,从惠施“大一”、“小一”的思想中可以看出,他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万物既然都由微小的物质粒子构成,同样基于“小一”,所以说“万物毕同”;但是由“小一”构成的万物形态千变万化,在“大一”中所处的位置各不相同,因此又可以说“万物毕异”。在万物千变万化的形态中,有“毕同”和“毕异”的“大同异”,也还有事物之间一般的同异,就是“小同异”。他把事物的异同看做相对,但又是统一在一起的,这是同一与差别的辩证关系。
举个例子,羊和猪都是生物,这是“毕同”,但是两者根本不是同一种动物,这是“毕异”,整体看来,这就是“大同异”。再者,两者都属哺乳类,这就是相同之处,但是前者有角后者没有,这是小异之别。但是你反过来讲,二者不同,惠施便会反驳说,一样,因为它们都是生物。所以,惠施是用“大同”的观点来淡化“小异”之处,也就是“合异同”。
第六个:南方无穷而有穷。
《墨子·经说下》说:“或不容尺,有穷;莫不容尺,无穷也。”后期墨家曾经严格区分空间的“有穷”和“无穷”。认为个别区域前不容一线之地,这是“有穷”;与此相反,空间无边无际,这是“无穷”。而惠施反驳说,“南方无穷而有穷”。不少人理解为地理上的南方,实际上有边际,是因为看不到尽头所以说无穷。但是我认为这很牵强。
惠施的思想是以“大一”和“小一”为先基础而论证的。同样的,这个命题也是“大一”和“小一”的运用。“南方”并不是特指一个方向,也不是一块区域,而是泛指宇宙中的一个“可以沿一个方向变化的范围”,通俗地讲,就是“取一个有方向的变量”即“一个可以变化的矢量”,这个也可以解释为“一个半开放性的区间,这个区间的起点是不固定的,包含在宇宙内也包含宇宙本身”。这个特殊的“变量”又被称为“矢量”,“区间”有这么两个特点:一是“无穷”,因为它有方向,并且依照“至大无外”的思想,既然可以延伸,那么就可以延伸到无穷远处,直到“无外”;二是“有穷”,因为尽管它有方向,它还是属于宇宙这个范围内,所以是有穷尽的。个人认为,这种解释更为符合惠施对于自然界的宏观认识。
第七个:今日适越而昔来。
如果有人自某地“适越”,临行时人问则可说“今日适越”。到越后,次日人问何时而来,则可回答“昔来”。这是惠施对于昨天、今天、明天,过去、现在、未来在时间轴上的思考。每个今天都有明天,而每个明天又都会成为昨天。过去都曾是未来,未来也总要成为现在。但惠施此命题似乎更主要的是说明了不同的地方存在不同的时间,也就是时差。虽然那个年代对于时差并不清楚,但他似乎已经发现东方比西方较早看到太阳升起的事实,由此而认识到各地“今”“昔”起止时间是不同的。若按古老的记日法,以第一日日出到第二日日出为一日,那么,对东部的“越”来说已进入新的一日,对西部的“楚”来讲或许还在“昔”;对西部的“楚”来讲是“今”,对东部的“越”则已可能进入更新的一天了。假定在越之新的一日刚开始时,从越楚边界自东向西向楚出发,到达楚时,楚或许还未进入新的一日,如果以新的一日为今日,那么,则可以说是“今日适越而昔来”。假定在“楚”之今日,从楚自西向东向越出发,在当日即将结束时到达越,按楚之时间尚为今日,按越之时间或已进入更新的一天了,此可谓今日适越而明日来。这可以给人一个假象,使人以为这不违反常人的看法。但反过来,如果以到达越时的更新的一天为今日,那么则可以说是“今日适越而昔来”。“今日适越”之“今日”是出发时以楚地时间为标准的,“昔来”之“昔”是到达时以楚地之“今日”相对越地之“今日”而为昔。惠施对于不同地域时间起点的认识,对于现代的我们而言,还是有着深刻的意义的。
第八个:连环可解也。
这个命题至今都没有能令人信服的解法。冯友兰的解释也只是草草地说“成毁是相对的”(连环是不可解的,但是当它毁坏的时候,自然就解了),一笔带过。如章太炎引《国策》解连环法,认为解连环是用铁锤敲碎(章太炎《诸子略说》);牟宗三认为:“‘连环可解也’并不是独立的一条,而是对前两句的提示,‘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连环可解也’就是把宇宙看成圆的”(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胡适认为“关于连环可能是最没意义的”(胡适《中国名学史》);郭沫若:“庄子所谓‘得其环中以应无穷’,连环如各得环中以运,则彼此不相拘束,是不解而自解了。”(郭沫若《十批判书》)
这里有一个故事。曾有一个鲁国人献给宋王两副连环,说是最聪明的人才能将这两副连环解开。宋王倾尽举国智囊,也未能解开这副连环。就在宋王窘迫万分之时,一位风尘仆仆的辩士赶到宫廷,轻易地解开了其中一副,然后就说:“都已经解开了。”他解释道:“另一副连环本来就不可解。不可解便是这副连环的解。”由此看来,“不可解即解”。
但我个人更倾向于郭沫若先生的解释。一是庄子与惠子本来就是好友兼辩论的对象,而惠子也是庄子唯一可以对话的人。而记录在《庄子》中的惠子的命题,均是惠子与墨家辩论的内容,那么,按照庄子“得其环中以应无穷”的观点来解释惠子的命题,就再为合适不过了。结合庄子与惠子生活的年代,我们可以把这个连环看做当时诸子百家不同的思想学说,表面上看,这些不同的学说在不同的年代为不同的王室服务,但是究其思想本质却互为相通,所以,只要这些学说互相不约束彼此,又可以运用到各国的建设发展中去,将理论运用于实际,那么即便天下有再多的学派,再多不同的思想潮流,不同学术之间的矛盾也可以迎刃而解了。个人觉得,这样的解释更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惠施的政治思想。
第九个: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也。
《墨子·经上》说:“中,同长也。”墨家认为,以“中”为分界,两边的部分是等长的。而惠施反驳说:“我知天下之中央,燕(当时最北的诸侯国)之北,越(当时最南的诸侯国)之南是也。”有人解释为:因为空间无边无际,无限大,到处都可以成为中心。看似是“宇宙时空观”的解释,但又很牵强。“燕之北”也就是说中国以北,“越之南”也就是中国以南,为何中国之外是天下的中心呢?中国之外,周围都是实力尚浅的蛮夷之族,何谈“中心”呢?我们应该考虑到惠施“去尊”的思想,这正是他“平等”思想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