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财富路
2766600000377

第377章 海山的暑假

既然大家步调一致,林晓阳只好带着大家起程,前往他奶奶的乡下。

林晓阳奶奶的乡下离县城不远,只有十多公里。只用了十多分钟的车程,林晓阳他们已经来到了林晓阳奶奶乡下所在的墟。

林晓阳奶奶乡下所在的墟,绝大部分的建筑物,和海山县城一样,是典型的两层旧式的、有骑楼的洋楼建筑,只是这里的洋楼建筑物,没有县城的华丽。不过,不过这里的建筑物,却多了一份质朴,与乡下的周边景色合成了一幅和谐风景画。

在众人下车边拍照边欣赏这藏匿在乡间的美景时,设计室老板这个对特别的建筑物情有独钟的人,对林晓阳赞叹海山这特有的人文景观的同时,无意地问到了哪里还有这样的景观时,林晓阳想起了他奶奶大队的那间学校,也是这样的洋楼建筑。

带着众人参观了让一行人都叹为观止的全旧洋楼建筑物的学校之后,黄大师感慨说,可惜这里的景观少了些,否则,凭这里离县城这么近的地理优势,足可以投资建造一个旅游项目。

黄大师无意的一问,让脑筋活络的林晓阳,马上想到了这个地方还有两个旅游的景点,决定趁还有两个多小时天黑的这段工夫,带众人去观赏一番,然后回去再商讨能否把景点串联起来,建造成一个旅游项目。

林晓阳奶奶的乡下,属海山的山区,不但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丘陵,还有几座在这一方水土算高的大山。

这地方最高最出名的山,是南峰山。

南峰山因动植物资源丰富,后来被专家誉为“北回归线上的动植物基因库,珠三角最南端不可多得的一片绿洲”,被开发成了国家的森林公园。

主峰海拔922米的南峰山,是珠三角第一峰,拥有山林观赏、探险等宝贵资源,在林晓阳前世时,南峰山就推出了峡谷漂流、溯溪探险、绿色长廊等旅游项目。

此类旅游,让游客领略大自然的风采,感受奇石飞舟的激情,享受惊险刺激,挑战自身极限,沐氧于天然氧吧,达到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享受人生的目的。

南峰山在林晓阳前世开办旅游项目的地方,离林晓阳他们众人现在所在的地方不远,只是几里路的路程,不过,这几里路却是崎岖的盘山路,非常不好走。

用了大半个小时,带着黄大师他们一行来到了现在还是一片荒山的、前世开办旅游项目的地方,把这里前世那鼎盛的情形,当成了自己的想象说出后,黄大师等人来了兴趣,连说这里的风景有观赏的价值,而林晓阳的想像,也有开发的价值,这个想法值得考虑。

从南峰山下来,林晓阳马不停蹄地带着众人来到了这个地方的另一个景区,就是海山古八景之一的“石笔飞瀑”处,让众人观赏之余,考察它的开发价值。

“石笔飞瀑”这景点由三条的小型瀑布和一段溪、一个潭组成。

潭叫石笔潭,是一个大水库的源头。潭的源头是一条溪,由多座山的水流聚在一起,汇成的一条溪。溪的尽头是三段落差十几到几十米的石山壁,水从山壁上飞纵而下,形成瀑布的景观,最后,水汇集到一个万亩的大水库里。

“石笔飞瀑”的这三处景观,各有特色,引人入胜。

溪,夹在山峰中的溪蜿蜒深幽,溪中奇石嶙峋,两旁绿树成荫,溪水冰凉清澈,是野营、休闲的胜地。

瀑布,几米宽的白练飞流直下,颇为壮观。林晓阳记得前世时,他曾带现在的技校同学来这里玩过,那时大家刚好看过《神雕侠侣》,都想感受一下杨过在瀑布底下练功的滋味,结果没人承受得起飞流的冲击。

潭,三面环山,一面通水库的潭,清澈见底,在四周绿树的倒影的映衬下,显得秀丽清幽,潭边有座很小的孤峰,峰顶上有一块石头像倒竖的笔,直指苍穹,也不知哪个年代的人在石上刻了“石笔清潭”几个清秀的大字,潭也因此而出名。

林晓阳还知道,他在过十年左右后,这个景区因修建了多座水电站,瀑布没有了,变成了涓涓细流;潭也变得不算潭了,只剩下一汪不大的清水。

唉,这就是林晓阳与黄大师那天在林晓阳的外婆家讨论过的问题,人类的发展为什么总是站在自然的对立面呢?

游览了“石笔飞瀑”后,林晓阳他们匆匆赶往他奶奶的乡下。

一路走在那并不好走的山区路上时,林晓阳的脑子没有闲住,他调出了前世的记忆,对经过的每一处地方进行辨别,确定这些地方在他前世时的用途。

山区,当然就是山多地少,所以,林晓阳的奶奶乡下,一直过的是半吃饭、半吃山田作物的生活。既然,现在的林晓阳他们,已经开展了海山土特产的运作,他的思路当然就时刻放在了这些生意上。

林晓阳奶奶的乡下,不少的山田作物在海山大名鼎鼎,如香薯、芋头、玉米等。而且,林晓阳奶奶家乡的土地很特别,就是那种一层土夹一层沙的地,这样的土地适合种西瓜、西红柿、茄子和辣椒等等的作物,在林晓阳的前世时,这里就曾大量种植这些作物。

林晓阳想起了这些之后,探过了奶奶,顺道与这个管区的负责人见上了一面,向他们提出了收购这里盛产作物的意向,准备在黄师傅回香港进行了市场调研之后,再签定合作种植的协议。

林晓阳家乡这个管区,是海山县的贫穷管区之一,见到了本地这些在市场无人问津的特产作物,竟有人上门来寻求合作后,管区的负责人当然就大喜过望,连连催促林晓阳他们尽快前来签约,他们保证全力满足林晓阳他们的条件。

从奶奶的乡下回到县城时,已经是晚饭的时分,林晓阳这餐晚饭没有与黄大师他们一起吃,因为,他要回家一趟,准备明天回江口上学的用品之余,还要与整个假期没有聚过的家人吃顿团聚饭。

吃过了饭后,林晓阳就提着简单的行李出了门,因为,这个暑假在海山的最后一个晚上里,他与黄大师还有事要办。

林晓阳与黄大师要办的事,就是要到他们的生意有关联的负责人家中去联络感情。

带着黄师傅从香港带过来的礼物,一气拜访完了县水产部门负责人、管旅游的工交负责人、车站站长和公安局长等几个与他们的生意有关联的负责人后,已经是夜深。

回到了林晓阳买下的房子里,除了韩雪与丹青她们几女外,其他的人并没有休息,三家的股东一起研究刚刚观赏完的、林晓阳奶奶乡下的景点,商讨开发、投资的可行性。

林晓阳奶奶乡下的景点开发,最大的门路是筑路。否则,以现在的路况,哪能吸引到游客?因为,游客已经被山路颠簸昏了,还哪有心情、精神来游玩、观景?

筑路可是一笔不菲的投资。虽然,林晓阳也想他的乡下、他的乡亲,能更早点富裕起来,但理智上,他清楚以他们现在的财力,发展这个项目还力有不逮,所以,众人最后决定先挂起这个项目,看他们在海山的旅游项目以后的发展状况,如果机会合适再开发。

众人睡觉后,林晓阳并没有睡,而是练了两趟的阴性内功之后,坐到了阳台上,对着晴朗的夜空,对这个暑假作了个全面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