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财富路
2766600000361

第361章 运输的问题

林晓阳给县印刷厂厂长出的主意,就是让他把广告分开来印,印好了再拼凑成一幅大图。

小号报纸的规格是四公分乘六公分,一百张这样规格的图片拼凑起来,不就有二十四个平方?

县印刷厂是家国营的老厂,他们平时只印刷一些县政府的宣传文件、当时盛行的政治学习资料,还给县里的其它厂印些标贴等等这类的小件,就是那台二开的印刷机,从林晓阳前世工作的那间厂调来后,也基本没怎么使用,所以,他们哪做过什么大的活,像林晓阳这样的活,他们想都没有想过。

县印刷厂厂长清楚********亲自叫他来接的活,他就一定要干,所以,他也不敢怠慢面前这个貌似也慬一些印刷的大孩子,答应了回去之后,召集所有的技术员、老师傅,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活拿下。

县印刷厂厂长告辞后,林晓阳谢过了方书记,然后对他说出了自己与黄大师早前商量好的旅游业务开展。

由于当时海山还没有一家的旅游公司,甚至连旅游局都没有设立,所以,林晓阳他们只能自己在县城成立第一家的旅游公司。当然,说公司有点夸张,说接待点恰切些。

也就是说,林晓阳他们准备用林晓阳在县城里买下的其中一家空房子,成立一个旅游接待处,负责接待当地的游客和外地的散客,然后组织、带领他们出游。

要带游客出游,就要有交通的工具。

在现阶段,不要说海山,就是整个的江口地区,都还没有私营的营运,所以,就算林晓阳他们有钱买客车,也不能办理这个营运的牌照。

既然自己不能上交通的工具,当然就要找有运载能力的单位啦。当时的整个海山,有这个能力的单位,只有县城里唯一有资格营运的县车站。

当时的海山县汽车站,可以说是整个海山的汽车聚集地,它不单包揽了海山的所有客运,连货运也几乎包揽。因为那个年代,整个的海山县,除了两家特大的国营工厂有自己的卡车外,机动车就剩下了林晓阳这些天在使用的、华侨捐赠给县府的专用车,所以,要带游客出游,就只能找县汽车站。

林晓阳向方书记提出的第二个请求,就是当他们的招待处组织到一定的客源时,能否以包车的形式,向海山县车站包车来带游客出游。

听了林晓阳的请求后,方书记当即招来了今天的第二个行业负责人,县汽车站的站长。

听了林晓阳的意图后,县汽车站的站长不解地反问林晓阳,什么是包车?

林晓阳说,就是以协商好的价钱,让车站专门替他们出车。

汽车站站长听后,摇了摇头说:车站是国营单位,按规定,不能收私人的钱后专门为私人服务。

此时的林晓阳,才醒悟了过来,自己的思路超前了,在计划经济的年代,哪又有什么包车可说?连承包这个词,这个年头可能还没有出世,又何来的包车?

没辙的林晓阳,只能用目光向方书记求援。

方书记沉吟了一下,问汽车站站长,问他们那里现在的经营情况。

从站长的叙说中,在座的人知道了车站客源、货源都不多,许多的时候,部分的客车和大部分的货车都停在站里休养。

唉,当时的经济大环境决定了当时的车站客源,收入仅够裹腹的人,除非迫不得已,否则又哪有什么余钱来出行?而且,那个计划经济的年头,除了一些特殊的单位和农忙时,货车有活干之外,又哪来的货运?

方书记听了站长的话后,考虑了一番,对站长说:林晓阳他们投资的旅游项目,是省委都重视的项目,而且对县里也有莫大的利益,所以,县里和下属的单位,都要想办法尽量解决他们的困难。

汽车站站长听了方书记的指示后,哪还敢怠慢?他连忙说,可以让车站多开一个班次,来解决林晓阳的这个问题。

方书记同意了站长的这个主意。

了解了汽车站还管着货车时,林晓阳又生出了一个念头,就是他们的土特产运输问题。

比如林晓阳早些天谈好的冬瓜,所有环节已经解决,香港那边也已经联系好了市场,就是因为这个运输问题没有解决,直到了现在还没有成交,急得那冬瓜产地的书记,准备用手扶拖拉机来运载。唉,一辆手扶拖拉机一次不过拉那一千几百斤,而且这个扶拖拉机的速度又极有限,那几十公里的路,上几十吨的货,靠这家伙运到猴年马月?

当林晓阳把这个困难告诉了方书记后,方书记现在才知道了林晓阳他们还有这档事。

林晓阳他们这一着,能给一方水土的农民带来了收入,对县里来说当然就是好事。对县里是好事的事,县委当然就要大力支持,所以,方书记马上指示县汽车站的站长,不但把这事给包揽了,并让他以后就听林晓阳他们的调度,给他们无条件提供支援。

既然县里最高领导人的指示,县汽车站的站长只有服从,不过,他向方书记提出了一个自己的难题。站长说,如果这个支援次数不多,那绝对没有问题,但如果这样的支援多了,汽油的提供可能不够。

方书记听了站长这个难题后,问他,可不可以从国营的企业中调挤?

站长说,海山有调挤能力的国企,也不过一两家,调剂的数量有限。

方书记又问,可不可以向邻县的汽车站求援?

站长说,问题不大,但相信数量也极有限,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邻县汽车站的客流量比这边大。

方书记沉吟了一阵后,对站长指示,让他先向刚才说的那些单位调剂,如果到时确实不够,由他向市里、甚至省里提出请求,毕竟,外资项目的地位在上级部门的眼里不简单。

林晓阳在旁听了方书记与汽车站站长的对话后,见到了他们为自己煞费苦心、大动干戈,有点过意不去,忙向他们问道:书记、站长,汽车站给我们运送时,我们可不可以自己出钱买汽油?

站长对林晓阳反问道:你要从哪买汽油?

林晓阳当然就知道那时的汽油,是由国家统一计划分配。但他也知道,处于开放改革初期的市场,不少商品的销售方式不同,就是除了国家统一分配的牌价商品外,还有议价、市价的商品,只是他不知道汽油有没有这个牌价之外的销售,所以,他试探向在座的两人提出这个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