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财富路
2766600000175

第175章 扩大生产

第二天一早,林晓阳例行他的晨练。

技校的教职工宿舍并不在校内,而是在离学校有好几百米的、林晓阳每天晨跑必经之路上。

美女班主任韩雪在林晓阳晨跑时,已经下了床。正在阳台梳头的她,见到了那条平时没有什么人行的土路上,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在跑步时,不由留心一看。

留心之下,美女班主任就看清了晨跑的人是昨日让自己失态的得意学生林晓阳。

在这冷得呵口气出去都能霜化的日子,林晓阳竟只穿着背心短裤在疯跑。

韩雪清楚林晓阳脚下的那个位置,无论从哪个方向到学校,都起码要走两三公里的路程,也就是说,无论林晓阳从哪出发,他都已经跑了两三公里的路程,而且还要再走两三公里的路程才能回校。

难道这个林晓阳每天都要跑这么长的路?这样的运动量是不是太令人吃惊了点?莫非他的好身体就这样跑出来的?美女班主任韩雪就带着这重重的疑问,在以后的日子,成了林晓阳每天晨练的固定观众。

林晓阳跑回学校之后,洗了个冷水澡,才骑车到美女班主任的宿舍下,搭上韩雪再赶往工场。

坐在林晓阳后面的美女班主任,又一次感到了他那让人迷醉的气息,不过这次,韩雪努力抗拒了这股气息的诱惑,没有像昨日那般失态。

进入工场之后,韩雪才知道林晓阳的大手笔,以一个学生的身份,竟敢把这么大的一个地方承包了十年,难道他就不怕亏了?二百块钱一个月的承包费,已经相当于她四个月的工资,如果一旦接不到工,他不就要每个月白白付出了四个像她一样的人的工资?

全面参观了自己这个得意学生的工场和产品之后,韩雪不由对自己这位学生更是另眼相看,就是他的那份魄力,就值得任何人括目相看啦。

林晓阳踏入工场之后,对美女班主任说了声抱歉,让她自由参观,就投入了工作中。订单太多了,他不得不争分夺秒地抓紧每分钟的时间,来做多一点工。

林晓阳他们来到工场不久,美女班长与她的舅父联袂而至。

美女班长见到了美女班主任之后,先是一愣,然后马上亲热地上前问好,并给她介绍了自己的舅父。

林晓阳没空陪的韩雪,正在感觉无聊时,见到了美女班长这个伴到来,当然就欢喜了。两人闲聊了几句之后,就已经亲如姐妹地混到了一起,无话不谈。

美女班长的舅父则第一时间向林晓阳汇报了最新的订单情况,说这段时间找上门来的客户越来越多,如果按他们现在的生产进度,到手的订单就是做到了农历新年也做不完,所以,他问林晓阳,订单还接不接?

接,有得做、又有钱赚哪能不接?林晓阳回答了美女班长的舅父后,就与他研究起招人扩大产能的问题。

一通商量之后,美女班长的舅父接受了林晓阳的提议,把他们的工程分成四组来做。两组由美女班长的舅父负责,上门到客户家中去安装;两组由林晓阳负责,分日夜两班在工场中赶生产。

根据设备的多少与工作量的大小,两个负责不同工作的组,人数也不同。美女班长的舅父负责那两个组,每组两人;林晓阳负责的那两个组,每组三人。出就是说,林晓阳他们的工场,要在原来有五人的基础上,再添加了五人。

协商完毕之后,林晓阳让美女班长的舅父立即去联系有这方面技能的人,越快越好,趁自己在这里,现场考核合格之后就立即上岗,争取把农历新年前的订单在新年前拿下,这样才能安心过年。

那年头,通处都是待业的人,特别是一些以前在如林晓阳他们承包的这个修船厂之类的集体单位工作的人,随着这类小作坊式的单位跟不上形势而被淘汰,许多有技术的人都待业家中,所以,要招几个人并不难。

美女班长的舅父出去不到一个钟,已经把林晓阳需要的人给带了回来。

林晓阳对几人做了简单的考核,就知道这几人胜任这项工作。

收下了这些新工人之后,林晓阳集中了他让美女班长的舅父通知回来的所有员工,招开了这家还没有挂名的工厂的第一次职工大会。

会上,林晓阳先阐明了工厂现在的形势,然后颁布了几条简明的纪律,再公布了他昨晚想好的按件计工法。

那年代,无论大小的企业,都在吃大锅饭,反正你上足班,干不干都是拿这么多的工资,干再多也是拿这么多的工资,所以,那年代的工人,有句这样的怪话,叫“做不做都是三十六”。

三十六块,是国家当时规定的一级工人的工资。这句话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劳动与薪酬的状况。

劳动不与酬劳挂钩,又哪能调动人的积极性?这也是国家后来取缔大锅饭的原因。林晓阳既然从后年代过来,他当然就要少走弯路,在管理上一步到位了。

工场上的众人,听了林晓阳这个按件计工法之后,都是新奇无比,在林晓阳把每一个工序的价钱分布出来时,大家的心都在暗自计算了起来。

林晓阳招收的这些工人,都是一些熟练工,前头招的几人,更已经在工场工作了有一段时间,所以,这些人很快就能根据自己的工种,算出了自己能力相等的工资。

大家算出的结果大同小异,基本都是如果自己不停手地干,一个月下来,都要比当时工厂的三级工工资要高。

在当时的年代,许多人做到了退休,才是五级工。要评上三级工,从学徒算起,最少要十年以上的工龄,甚至更长,所以,林晓阳定下的这个计件工资,在众人的眼中已经不低了。

工场今天才招来的工人中,有一个大胆的不太相信地问道:“这位领导,你说的话算数吗?我们的工作真就按这个工资算?”

那时还不兴叫老板,所以,这个问话者结了一巴才给林晓阳找了个不大合适的称呼。

“我今天把我公布的工价写在这块黑板上,月尾时,你们可以一一对照,少了一分钱,你们就来找我。”

得到了承诺的众人,在看得见的工钱计算方式驱使之下,当即群情汹涌,大家摩拳擦掌地准备上场凭自己的力气来赚钱。

嘿嘿,国家规定的一个三级工的工资,也不过是五十四块一个月,能用这样的价钱来点起燃大家的积极性,林晓阳已经赚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