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世界是对的,你也是
2763500000004

第4章 香港的拒绝

不再追剿“背奶”之后,香港又开始限制“背米”。尽管网络评价这是有违自由港使命的愚昧举动,但香港市民不管。之前之后,民间团体特意用“残体字”发布抵制“双非”广告(几年后“双非”小朋友内地入学受阻,这夹板可比广告厉害得多),发起白纸投票,公知对内地前去就读的学生不懂“蛇斋饼粽”表示礼貌的鄙夷,小学生拒唱“红歌”,民众抵制地震捐款,表演系毕业生对特首三鞠躬……在大开怀抱吸纳“精英移民”的同时,香港对更多贴着“内地”标签的人们,挂起拒绝的表情。虽然此前,也经历过一度热忱。

拒绝来自紧张。港人心理层面的紧张度,与经济层面的开放度相映成趣。而紧张出于维护,深远点说,维护经济繁荣环境安定民众荣誉,直接点说,就是维护一贯的秩序与整体水准,不容许“劣质”因素渗入。香港社会从豪门到底层,都有着强烈的精英意识,这一点与内地不同,至于精心维护的秩序与水准从何而来,殖民地时代、回归时代,每个政府与各方力量为其注入了什么,港人并不时时盘点,他们只担忧既成的体系受到侵扰,使努力不能得到公正回报——要说努力,香港人是真努力。

当然,香港也有挣扎的草根,也有纠结怨念,但最终仍归于向上的争取。一只画出来的小猪麦兜,偶然又必然地成为这一群体和群体心态的代表。母子一分分“悭钱”的街市,越搬越远的粉岭家居,为幸福而来的火鸡,这大腿是你的吗,南丫岛完美一天的多宇宙(这个是麦唛了),以及,“这是一条简单的路,多么易走,多么难行。”这样的香港形象,流露出宝贵诚意:巿井的智慧与温存,卑微故事,光彩真心。种种不完满之下,仍与这社会踏实依存。麦兜那种微微忧伤的开怀和傻乎乎的透彻,几乎是心理辅导想要达到的理想效果:自我关怀……宽容、接受不确定性、敢于尝试、参与……直至自我接受。所以你看,若那个社会仍不能放下疑虑,我们也尚未作为“精英”加入,至少试着去了解,她的拒绝背后,什么在支撑运转——是我们所不熟悉的信赖。能信赖一点什么,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