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寻找你的命运之轮
2741400000020

第20章 放下,也是一种命运的承担(3)

我首先要挑战的,就是他们的信仰。

“我相信。”陆太太很坚定地回答。

“这可不好说,虽然,有很多所谓的神秘事件,可以推测人死后也许真的还有另外一个世界,但是,那只是假设,对于科学无法验证的事,我还是有所保留。”

“那你是如何看待死亡这件事的呢?”

叶先生的表情异常窘迫,面对我直白的提问,他感到措手不及。

“我觉得那是很自然的事,有生就有死,那是必然的存在。”

“一个人的时候,想到死,会不会害怕呢?”

“以前没想过,自从父亲过世后,我有时候会想,心里也会感到后怕。”

叶先生下意识地握住母亲的手。

“别胡思乱想,我这不是好好的么。”

陆太太及时打断了儿子的话,这一刻,她变得尤为坚强。

“你前阵子真的很糟糕,我觉得你根本就不想活了。”

“胡说八道。”

“真的,你只想和爸爸在一起,完全忽略了我们的存在。你整天活在那个神秘的自我幻想的国度里,专注于研究人死后究竟去了哪里,在干什么,有没有办法和死去的亲人重新建立沟通的桥梁,这实在太恐怖了!”

“没什么恐怖的呀,那是因为你不相信那些东西嘛。”

陆太太觉得这种想法很正常,大部分的人都会对灵异事件产生出莫名的好奇心,尤其是那些亲身经历过生离死别的人。

“我一直觉得,人的信念是绝对会从根本上影响一个人的,甚至,彻底改变他的行为,你老是想着要跟爸爸会合,那么,你不知不觉就会这么去做,这真的让我很害怕。”

“他的说法有根据么?”

陆太太转回头来问我。

叶先生的情绪很激动,让她有些无所适从。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心想事成’的确有它的根据,既然叶先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那么陆太太,您是真的相信人死后是有另外一个世界的,对么?”

我当机立断,把话题重新转回来。

“是的,我相信。而且,你说过我可以保留自己的信仰,只是我现在看待它的角度和原来不一样了,我还是会继续研究这些学问,但是不会像以前那么走火入魔就对了。”

“不行,你不能再去碰那些东西,那对你一点好处也没有!”

叶先生很着急,母子俩在这个问题的立场上,发生了明显的冲突。

我想,我必须站出来说句公道话。

“对于死亡后的事,其实,我们都是无知的,就这一点上,人人平等,因此,我们最好对不同层面、不同形式的‘死亡探索’都抱持开放和宽容的态度。”

“难道,要把它当作日常话题拿到饭桌上来讨论么?”

叶先生无法理解。

“为什么不行呢?”

我坚定不移地反问他,他顿时瞠目结舌。

“这...这怎么讨论啊?”

“我倒是有很多话题可以跟你说呢。”

陆太太貌似很明白我在说什么。

“你知道人的灵魂是有重量的么?你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科学家在研究人死后会去哪里么?这些知识,我可知道得比你多。”

“那些都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的扯淡,没有人可以证明那是真的。”

“这世界上大多数真理,都不是现在的科学可以证明的,科学不能证明的事物,并不等于不存在,你可以不接受你母亲的观点,但是,却可以耐心聆听,以便深入地了解她对死亡的真实看法。”

“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重点是你肯不肯听我把心里的话说出来,先别管这些话对你来说是否合情合理,否则,我迟早还是会旧病复发!”

陆太太无比认真地瞪了儿子一眼,那种孩子气的表情和叶先生如出一辙。

“当真要把死亡看作人生的一部分,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正如你刚才所说,以前不会去想,但是父亲的突然过世让你开始思考有关死亡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其实从我们生下来那一刻起就已经存在了,这就是真相,我们恐惧死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我们一直在回避‘生与死’是同时存在的这一真相。”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越来越多地面对各种各样的死亡,与其到那个时候重新开始学习,不如,现在就开始了解它,探索它究竟是什么。我们看到很多人热衷于体察各种与死亡有关的神秘事件,有些人会觉得他们很无聊,甚至认为,一个人好好地去研究‘死’是很变态的一件事,我觉得,这绝不是一种消极的举动,回避谈‘死’才是消极抵抗的表现。相反,在活着的时候越了解死亡的意义,就越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越明白,活在当下有多么地重要。”

“又比如,这张TAROT死亡牌,如果你能仔细看一看,就会发现,它并没有你想像得那么可怕。”

我再次拿起桌上纸牌。

“死亡牌上的死亡骑士,手中挥舞的是一面胜利的旗帜,他正勇敢地迈向生命的尽头,马蹄脚下,盛开的,是无数充满着生命力的鲜花。”

“TAROT死亡牌迎接的,不是一个永远的结束,而是一个你我尚未知晓的,焕然一新,恒古不变的开始。也许,这才是死亡最美丽的容颜,而我们,却因为内心的恐惧,直到生命的尽头,都未能睁开眼来好好看清楚它的美,我觉得,这才是灵魂最可悲的终结。”

叶先生默默聆听,微微颔首,似乎略有顿悟的样子。

“你的意思是,我们其实是可以和亲人一起来探讨死亡的。”

他的语气不再像刚才那么决断了。

“当死亡这件事,被我们当作生命的一部分侃侃而谈的时候,它会渐渐地,变得比‘生’更加伟大更加可爱。”

陆太太的眼中洋溢着我从未见过的感性光芒,那夺目的光环紧紧地围绕着她年迈的身躯,正推动着她,进一步迈向新的坚强。

“既然,我们因爱而‘同生’,那么,我们也可以牵着彼此的手,一起为‘共死’作准备,那才是生命真正的意义所在。”

5、 “我们需要一个仪式让自己放手。”

“当你完成这个仪式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让你痛苦的并不是失去

的那个人,而是失去的那份爱。”

这一次的家庭作业,是和叶先生一起阅读米奇·阿尔博姆的《相约星期二》。

“小时候,是她为我朗读枕边童话,现在,轮到我为她朗读了,那种感觉很新奇,很享受。”

每天晚上十点,陆太太准时上床听儿子讲故事。

叶先生花了一个半星期的时间,把整本书读完。

期间,陆太太还特地打电话告诉我,自从小叶开始为她朗读这本书,她就再也没有做“噩梦”了。

“是否以后都不会再做了呢?”

她满怀希望地问我。

“这个,我没办法向你保证哦。”

我保持一贯的坦诚,不会为了让来访者感到舒服而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

解铃还需系铃人,一个人的自愈力一旦被剥夺,哪怕进入恢复期,也不是短短几个月,就能自动自发地像往常那样工作的。我还是那个笃信自我力量的治疗师,因此,我推荐了阅读疗法。

文字是能够给人无限灵感的,尤其是在一种好的状态下,足以刺激一个人的行动欲和学习欲,陆太太需要累积积极正面的精神力量,更需要学习叶先生的耐心。他们母子间的沟通、互动与分享,无时无刻不影响着陆太太,亲人之间的支持和鼓励往往来自于情感本能,这无疑是最天然的心灵治愈剂。

第三个星期日的下午,我们再次相约畅谈米奇的书。

“等到我即将离去的时候,我希望可以像书里的那位教授那样,和亲朋好友一一惜别,怀着幸福平安的心情死去。”

陆太太说这话的时候,叶先生的神色略微起伏,他还是不太习惯母亲那么直白地谈论这样的话题,这让我再次发现,接触过灵修和未接触过的人之间最明显的区别是对死亡的坦然。

“要真正做到这点,还有很多功课需要做。”

“是的,所以,我并不想这么快就结束我的TAROT咨询。”

“你确定我可以帮助你么?”

“哦,我很确定,非常非常确定。”

我和陆太太不约而同地流露出前嫌尽释的笑容。

叶先生默默地观察着我们俩交谈的方式,约莫体会到什么。

“我发现,你们俩之间有一种我和她之间很难达到的平等与和谐。”

“那是因为她是你的母亲,你们之前的感情远比我和陆太太要复杂浓烈得多,越浓烈的情感越容易让人感觉不平等。”

“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我可以用两张代表不同情感层次的TAROT牌来解释给你听。”

我抽出TAROT圣杯牌组中的圣杯二和圣杯十,并排放在他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