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NO!我不是大清正史
2740700000050

第50章 传首九边

辽西也丢了,大明朝关外的地盘丧失殆尽。

既然出了岔子,那自然是需要人负责的。

干这种落井下石的事儿朝廷的官员都很在行,熊廷弼、王化贞一个也没跑,全下了大牢。

虽说都是犯人,但待遇是不一样地。

老熊平常就没啥朋友,湖北老乡在朝里又被打压的抬不起头来,从进来就没人看过他。还好凭着前高干的身份混了个单人牢房,不然老熊一世英雄估计到最后就要沦落到在号子里给人洗马桶的份儿。

反观王化贞这边。自己的老师是首辅,又投奔了魏公公。那自然是好吃好喝好待遇。没事了还能叫个唱曲儿的进来唱两段儿,连老王的珍藏本都送进去了。

人抓了,下面就要讨论怎么处理。

魏公公保持了心黑手狠的本色,坚决要求判熊廷弼死刑,并且要立即执行。

杨涟,左光斗等人上书为老熊求情。

这几位兄台不上书还好,一上书熊廷弼必死。

原因很简单:这几位全是东林党的人。

还没明白?没关系,我从头说。

天启朝的党争主要是在阉党和东林党之间进行。熊廷弼下狱的时候,阉党已经占了上风,但占上风不代表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东林党在台上的还有不少人,什么杨涟、左光斗、叶向高那都是骨干份子。

熊廷弼死不死对魏忠贤来说根本不重要。但老魏早就对东林党这帮人的心理了如指掌,就怕你不救熊廷弼,只要你救,那你就算上了套了。

果然,杨涟、左光斗的奏章刚送上去,马上就有一堆人跳出来说他们收了熊廷弼多少多少银子,才这么卖力为老熊脱罪。并且说的有鼻子有眼儿,有时间有地点,连证人都找好了。

东林党的各位先生也不甘示弱,马上组织反击。

这一下朝廷里热闹了,天天打口水仗,偶尔还发生打架斗殴的现象。

当时在朝廷里混的人,那都是有帮派的,你要说你是个白丁一点靠山没有,运气好的回家抱孩子,运气差的充军流放甚至掉脑袋,那都不是没可能。

所以一旦出现两帮火拼这种事,那都是集体上阵,谁也别想躲清闲。

所有人都去吵架了,但他们都忘了当初为什么吵架。

没有人来管熊廷弼。不过这样也好,这些年的戎马生涯让他很少有这样清净的时候。

最近他常常回忆起那些少年的时光:一个牧童,手握横笛坐在牛背上,笛声悠扬的在群山中回响……

熊廷弼并不怕死,他只是遗憾自己不能战死疆场。

如果当时他并没有入关,而是象自己的好友兵备道高邦佐一样独赴松山,以身报国。

那么今天,他会不会更平静的面对死亡?

该来的终究是要来。

天启五年八月,经过长达三年半的辩论,熊廷弼以“失陷广宁”“纳贿贪赃”的罪名被判处死刑。并且籍没家产,暴尸不葬,传首九边。

阉党派人抄家时,逼迫熊廷弼的长子熊兆硅交出所谓的三十万两“赃银”,兆硅自缢,其女熊兆瑚吐血而亡。

他日傥拊髀,

安得起死魄,

绝笔叹可惜,

一叹天地白。

——熊廷弼绝笔

值得一提的是,曾经搭救熊廷弼的杨涟、左光斗于天启五年七月亦被魏忠贤下狱,同年死于狱中。

不该死的全死了,该死的都活的好好的。

王化贞就活的很好,所谓的“诏狱”对他来说不是监狱,那根本就是养老院。

不过“善恶到头终有报”。七年之后,崇祯上台,不到三个月干翻了魏太监,顺手把老王也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