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印象中,崇祯是个很硬气的主儿,但到此他也明白了:光硬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杨嗣昌当年提的那条议和的路子,也许真是个办法。
但这个事情不太好办,那时候不象现在,说把皇太极手机号码找来,打个电话,说咱们别打了,有啥条件你尽管提,我们尽量满足。只要崇祯的手机没被窃听,那神不知鬼不觉就能把事儿办了。
可当时没这个条件,要议和也好,要谈判也罢,你总得派个人去办,而且一般的人还不行,官太小了人家说你不重视。
崇祯思来想去想到了兵部尚书陈新甲。
陈新甲这个人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但百度里专门有介绍他的词条,也不知道是哪位仁兄给他下的定义,说老陈“先是****冒险主义,后是****投降主义,典型的明末无能官员代表。”
过了,绝对过了。
我可以保证,在大明能混到兵部尚书正部级干部的,没有无能之辈。
至于说到他投降主义,应该就指的这回崇祯让他议和的事儿。
其实就这一回老陈也是冤枉,我们前面说了,议和不代表就是投降,况且不是陈新甲要议和,是皇上要议和。
不过也不能说老陈一点儿过错没有,起码他不是个谨慎的人。
事情是这样的,陈新甲奉了崇祯密旨,暗中和清军接触。
当然,老陈是不可能自己去的,到不是他怕死,主要是他的目标太大,引人注意。所以陈新甲派了自己手下一个亲信也是兵部的职方郎中叫马绍愉出关找大清谈判。
开始进行的很顺利,老马也不负众望,和清军进行了秘密谈判。但马绍愉官卑职小,人家提出了和谈条件,他做不了主。于是老马就给陈新甲写了封信,把清军提出的和谈要求,一一写明,要领导来决定。
陈新甲收到信之后,拆开看完,也不知道是心情过于激动呢还是精神太紧张,反正他看完之后把信往办公桌上一放,人就跑了,估计是找崇祯汇报情况去了。
出事儿就出在这儿了。
象陈新甲这种级别的干部,一般都要配几个秘书帮助领导办一点琐事啥的,毕竟领导也不可能事必躬亲,也要休息嘛。
老陈出去之后,他的一个秘书就进了他的书房,意思是看看有啥公务需要处理的,刚好就看见这封要命的信。
拿起来一看封面。哦,关外来的,那甭说了,肯定是塘报。(塘报就是类似于今天军情内参)这哥们也就没仔细看,直接让人交给了各省的驻京办进行传抄!
这下炸锅了!
有几个言官直接拎着板儿砖满世界找陈新甲,并且放话出来,别让我看见陈新甲,见一次打一次,不拍死他不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