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册)
2740400000049

第49章 曾左双簧

答案就在曾国藩的识人之道、用人之道。

说到曾国藩的这种识人之道、用人之道,就要提到一个比较时髦的词——黄金搭档。

当然我们说的黄金搭档不是什么保健品,而是生活里、事业中,乃至一个团队中,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那些人。

你看李嘉诚多厉害,把长江实业做那么大。我们一般只知道李嘉诚,但事实上,帮李嘉诚打江山的主要是霍建宁和李泽钜这些“打工皇帝”。而李嘉诚也从来不把霍建宁、李泽钜当手下、当下属来看,而是把他们当成搭档看,这种搭档就是“黄金搭档”。

同样,还有比尔·盖茨的例子,我们知道比尔·盖茨创办了微软帝国,但真正的商业运作并非比尔·盖茨所长,他之所以能把微软发展成一个帝国,他自己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首富,是因为他也有他的黄金搭档,也就是比尔盖茨曾经最信任的CEO鲍尔默。

所以办大事,不仅要有人才梯队,不仅要有帮得力的下属,更是首先要有黄金搭档。这些人在团队里可能地位不如你,但你不能把他当手下看,否则你就会限制其作用的发挥。

曾国藩也是深谙此道。他组建湘军,一手打造了晚清乃至近代史上最具有战斗力的团队,他自己当然是这个团队的核心。但曾国藩高明之处在于他从来不以一个团队的核心自居,就算大家公认他是这个团队的领导人,他也要适时地把自己放到和某些人相同的位置上。这些他能以平等地位对待的人,就是他要找的黄金搭档。

事实上,曾国藩最先找的黄金搭档不是左宗棠,而是胡林翼。

胡林翼一开始的时候地位比曾国藩低很多,但曾国藩发现胡林翼为人既沉稳又灵活,所以非常推崇他。曾国藩以汉人的身份带湘军,备受朝廷的猜忌,所以咸丰咸老板活着的时候几乎时刻都提防着他这位能干的曾员工,就是不给巡抚这样的实权。但胡林翼因为会做人,跟满族官员关系处理得好,很快就得到了朝廷实授的巡抚这样的实权。这样一来,曾国藩虽然没有行政方面的实权,但胡林翼有,就基本上可以保证湘军的物质和粮饷需求了。

最为难得的是胡林翼虽然地位越来越高,但他对曾国藩的知遇之恩却丝毫不忘,处处推曾国藩为湘军的第一,而自己甘居第二。这样曾国藩在前面带兵,胡林翼在后方统筹,湘军于内于外都有了保障。

按理说这样也就行了。可胡林翼有一次却高瞻远瞩地指出,要想保证湘军的发展,要想保证曾国藩这个湘军主帅身后的令名,必须还得依托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经常跟你曾大帅闹别扭的左宗棠。

曾国藩多聪明的一个人,胡林翼一说,根本不用解释,曾国藩立刻心领神会,并对胡林翼的说法深以为然,也就是他还得再找一个黄金搭档,这个人就是左宗棠。随后,曾国藩就开始大力推荐左宗棠,最终也把他算是扶到了黄金搭档的地位。

既然胡、左都是曾国藩的黄金搭档,但曾、左之间矛盾又为什么这么大呢?

这就要说到在用人上,曾国藩高超的用人艺术了。

胡林翼作为曾国藩的黄金搭档,他的作用是与曾国藩紧密配合,内外分工,两个人的关系那是水乳交融。左宗棠要也是这个作用那就显得多余了。所以左宗棠也是曾国藩的黄金搭档,但他的搭档的作用,或者说他的价值,出人意料,就表现在矛盾与抗衡上。

怎么说呢?

我们知道曾国藩是极谨慎的一个人,朝廷向来就有满汉相防的政策,他自己又带着天下战斗力最强的部队,问题是这支军队它还不是政府军,它几乎等于是曾国藩的私人武装,这一下曾国藩的处境就麻烦了。虽然朝廷不得不借助他的湘军来对付太平军,但同时也极为担心他的湘军会成为第二支太平军,所以咸丰当年会说:“走了半个洪秀全,又来了一个曾国藩!”可见防备之心。

曾国藩要是肯造反也就罢了,但他偏偏又是一个近乎于愚忠的人,他既然决不肯造反,那就是想想怎么才能明哲保身了。

当初打下天京之前,胡林翼就写信给曾国藩说,眼见大功告成,却也未必是好事。你看看古来像你曾公这样创下如此大基业的人,会有好下场吗?你灭了太平军之后,眼见着只有两条路可以选,要么是继续造了满清的反,要么就是解甲归田,朝廷会让你手握重兵成为心腹之患吗?但造反你不肯,解甲归田那就等于手无寸铁、任人宰割了,那到时恐怕不是你曾国藩要遭难,你湘军这些手下恐怕都得遭难。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那就是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胡林翼这番话其实是旧话重提,曾国藩也不是想不到,也不是考虑不到。事实上,他跟胡林翼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当时胡林翼就提出了解决办法,那就是再扶植一个黄金搭档,那就是左宗棠。

因为胡、左两家是世交,胡林翼对左宗棠非常了解,曾国藩跟左宗棠也是神交已久,所以对于胡林翼这个建议,曾国藩是深以为然。

于是,当湘军攻下天京,终于大功告成的时候,左宗棠突然发难,揭露曾国藩放走了洪秀全的儿子。当时朝廷下旨责备曾国藩,而一向宽宏大肚的曾国藩竟然像小孩儿一样也掉转枪头向左宗棠发难。上了一道奏折,说左宗棠他凭什么说我,当初他左宗棠攻下杭州的时候,不也让当时太平军的伪康王逃走了吗?而且我打天京只逃走了几百人,他打杭州被太平军逃走了十万人。他凭什么来说我?

这一下曾、左之间立刻狠掐起来,再加上曾、左之间向来有不和的传言,于是慈禧断定,湘军起了内讧。所以,这时候御史也起来弹劾曾国藩和他手下的湘军,但唯独不弹劾左宗棠,也就是天下人都认为湘军内讧了。

湘军一内讧,慈禧放心了,看守湘军的几路人马都可以撤下来了。接下来,曾国藩主动要求裁撤湘军,慈禧对曾国藩算是彻底放心了。

于是曾国藩在扑灭太平天国之后,既没有选择造反,也没有选择解甲归田,他居然出人意料地又在仕途上官运亨通地走了下去。

对于这个让曾左不和公诸于世的湘军内讧,其实还有几个细节更能说明问题。

第一,当初曾国藩上疏跟左宗棠争吵,争吵的架式固然跟没肚量的孩子一样,但奇怪的是他攻击左宗棠的上疏在递交朝廷之前,总是派人用密信先送给左宗棠看。要是真的是内讧,又怎么会这样干呢?

第二,左宗棠弹劾曾国藩放走了洪天贵福,最终责任人虽然是曾国藩,但直接责任人却是领兵攻下天京的曾国荃。曾国荃也因此受到朝廷的敕责。奇怪的是依曾国荃的火爆脾气,他并没有因此忌恨左宗棠,反而一直与左宗棠保持书信来往,也保持着很好的私人交情。如果曾国藩与左宗棠确已势同水火,一生都拼命为大哥的曾国荃,他的表现不是太不合常理了吗?

第三,虽然曾、左表面上关系交恶,但不论是曾国荃,还是曾国藩手下那帮忠心耿耿的将领,后来跟左宗棠的关系都很好,没人因为左宗棠跟主帅曾国藩闹别扭而攻击左宗棠,更没人在这件事上指责左宗棠是窝里斗,是胳膊肘向外捌。这不很奇怪的表现吗?

所以胡林翼曾说过,他一生最敬佩的两个人,一是曾国藩,他说曾国藩是“吾楚一人”,就是我们湖南、湖北最杰出的人才,另一个就是左宗棠,说左宗棠是“忠肝义胆”。要是这两个人不是一路货,不是真正的黄金搭档,胡林翼又怎么会同时钦佩他们俩,并和他们俩成为湘军中鼎足而三的三大核心呢?

这些都说明,所谓的曾左不和、湘军内讧,本质上不过是政治需要的一出双簧。

而这出政治的双簧戏,正是曾国藩煞费苦心的一种人事安排。

所以,当1872年曾国藩病逝的时候,左宗棠这时候也是封疆大吏了,当时天下人都认为两个关系这么不好,左宗棠对曾国藩肯定不会有什么好评价。

但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左宗棠不仅给曾国藩送来了挽联,而且挽联的内容是:“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这一联也被称为是晚清名联。其内容我们前此分析过,就是说我左宗棠和你曾国藩其实一生都是同心同德的,这一点只有我们俩自己知道,而世人全不知晓,所以你我此生,算是“相期无负平生”了。

说到这份儿上,真是堪比鲁迅先生赠与瞿秋白的那句名言——“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当然,虽然我们说曾、左貌离神合,演了一出双簧,但毕竟也还有性格决定命运的成份。左宗棠脾气大,平常不愿把曾国藩放在眼里,这也是事实。所以也不排除曾左不和中确实有假戏真做的成份。但左宗棠越是假戏真做,就越能体现出曾国藩的境界来。

左宗棠晚年曾问手下幕僚:“世称曾左,而不称左曾,何也?”

有人回答说:“曾公眼中有左宗棠,左公眼中无曾国藩也。”就是说人家曾国藩能容你左宗棠,而你左宗棠却不能容曾国藩。

因此,连民国时期著名的爱国将领蔡锷都评价说:“曾国藩之荐左中堂,不以恩怨而废举劾,名臣胸襟,自足千古。”(《蔡松坡集》)

这些都说明,曾国藩识人、用人的过程中,在绝大的智慧之外,那种开阔的胸襟,也实在是他成就人生事业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胡林翼、左宗棠都是曾国藩心中的黄金搭档,但要领导一个团队,要让这个团队高效地运转与运作,就不能光有搭档,还要得力的下属和手下,这才能保证一个组织、一个团队的行动力和执行力。

那么,曾国藩在对待下级时,又有怎样识人、用人的智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