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沉沙诡影
2739600000125

第125章 百鬼夜行

思来想去之间,最后便决定动用炸药!最后终于,炸药炸开了这堵坚硬的铁筋墙壁,在硝烟弥漫的残砖断石中,再向下深挖数丈,终于呈露出一面汉白玉石墙,它就是金刚墙。从墙中间拆下几块石头,露出一个黑森森的洞口。

大虎和二狗终于用炸药炸开了慈禧太后的定陵!进去之后,那地宫里面简直是如同天上仙宫一般,金碧辉煌,气势磅礴,雕龙画柱,珍珠、翡翠、玉石、象牙、雕刻、字画、书签、宝剑等无可计数,堆积成山!

其他官兵一看这些宝贝眼睛都直了,直接就扑上去各种抢夺劫掠,而大虎和二狗则是彼此对视了一眼,在他们的那个高级军官主子的带领下,径直走向了慈禧太后的纯金棺椁!

在指挥着几个亲卫营的官兵打开了慈禧的纯金棺椁之后,大虎和二狗发现棺材里面的慈禧居然还没有腐烂!甚至都没有一般死人的苍白颜色,而是面色红润,就好像是睡着了一样,更神奇的是,慈禧的双手放在胸前,两手上下搭在一起,两只手下面居然是压着一块形状奇特的小木牌!

当时那个高级军官一看就知道这块被慈禧太后似乎贴身下葬的奇异小木牌才是真正的宝贝。所以就命令周围的亲卫营官兵去把那小木牌拿出来。结果怪事发生了!所有接触到这个小木牌的人,都在一瞬间衰老了!而且这还不算,然后还直接化成了一堆枯骨!

这下那个高级军官和大虎二狗更加确定了这个东西肯定是一个具有神奇魔力的宝贝!一定要搞到手!而且这东西不是金银珠宝,孙殿英肯定不会喜欢,说不定他们可以偷偷的留下来……

可是这东西能把人化成一堆枯骨,实在是太可怕了点儿。这时候,还是细心的二狗发现了异常。

他对大虎和那个高级军官说到:“师座,大虎哥,我刚才计算了时间,我发现第三个被化成枯骨的人比第一个化成枯骨的人时间长了很多,也就是说这东西的能力是有限的,说不定我们可以……”二狗说到这儿就闭口不言了,但是那个高级军官和大虎都明白了他的意思。

于是让亲卫营的人继续去拿那个小木牌。果然,那些亲卫化成枯骨的时间一个比一个长,终于,到了第十三个亲卫拿起那块被慈禧贴身葬下的小木牌的时候,他只是突然好像变成了一个八十岁的老翁,但是却没有化成枯骨!

他们就知道成功了!

而这个时候,一起进来的军队也已经把地宫里面的金银珠宝都全部装起来了,一箱箱的宝贝往外面搬运。这次盗墓一共有多少宝贝呢?历史上没有具体的记载。

但是早在盗陵之前,孙殿英就曾以“体谅地方疾苦,不忍就地筹粮”为名,向遵化县征调大车三十辆,可想而知这三十辆大车要装多少宝物!

终究是纸包不住火。孙殿英掘墓盗宝的事情终于还是被人发现了。消息一出,举国震惊,满人哗然!而部分旗人团体,以及逊位的清皇室,包括居住在天津日租界的末代皇帝溥仪等满人更是直接上告到******那里,要求严惩。此案件一时轰动全国!

但因案情盘根错节,难以判决。最后孙殿英迫于个各方压力,只能是弃车保帅,居然把那个高级军官推出去顶罪!大虎和二狗营救失败,只能俩人独自逃走了。结果被全国通缉!

两人一商量,现在去哪儿都麻烦,毕竟全国通缉也是个麻烦事儿,这下子该躲到哪儿去呢?

这时候又是二狗灵光的脑袋起了作用,他对大虎说到:“大虎哥啊,咱们在外也闯到了二十多年了,你还记得咱们是当年十四五岁的时候从家里走丢了,误打误撞的到了城里,遇到征兵才跟了师座吗?现在师座也死了,我们也被全国通缉。是不是该……”

大虎也不是笨蛋,二狗这么一说,他就明白了二狗的意思。是想回家了,回到那个偏僻的闭塞小村庄,那个地方跟外界交通极其困难,很难被发现。他们可以回去避避风头,再出来。虽然他俩都是村子里的孤儿,但是村里的人还是认识他俩的,当年对他俩也不错。

两人一合计,这事儿还真可行!所以两人连夜出城,一路向南,换乘各种交通工具,躲躲藏藏,终于从北京赶回了重庆。然后凭借这当年的记忆,终于找到了回村子的路,他们回到了村子里面!

这下子村子里面热闹了,从外面回来了两个人,还是消失了二十多年的大虎和二狗,村里人本来早就以为他俩是在山里玩儿的时候被什么山精野怪才狼虎豹给叼走吃了,现在看到两人也算是衣锦还乡了,当然是热烈欢迎了!淳朴的村民看到两人都衣着光鲜,而且出手大方,根本不知道两人居然是通缉犯。

所以大虎和二狗就在村子里面重新住了下来,本来这事情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也许这村子也就这样了,跟千百年来一样,但是如果这样的话,那个无名小村庄,也就不会成为后来恐怖的江零村了……

大虎和二狗是在外面闯荡惯了的人,这一回到村子里面闲下来,刚开始还觉得挺舒服挺新鲜,可以好好放松放松了,可是这样的日子一久,他俩就觉得憋得慌,总想干点儿刺激的事情。终于有一天,刺激的事情来了!

那本来是村子里面普通的一天,但是那天下午,本来在山上准备新开一块荒地作为农田种粮食的时候,突然挖出来一块石碑,再往下挖,居然发现了一个厚厚的石门。石门上面写着一些稀奇古怪的字,还画着一些奇奇怪怪的图案。当时在那儿开荒的村民叫叶子,年纪也不大,一看挖出来这玩意儿,当场就给吓坏了!也不敢再继续挖土开荒了,直接就跑回了村子里面,把这事儿告诉了村民。

村民们也没什么文化知识,加上这事儿和他们关系也不大,听了也就算了。当时大虎和二狗却起了个心眼儿,他俩一听那叶子的描述,就知道那个地方肯定是有一个古代的大墓了!因为听叶子的描述,有那么反复的花纹和文字装饰的墓门,而且还如此厚重,显然至少也是一个达官贵人的墓了!

想到这个古墓,两人不仅就动了心思。虽然有贪图古墓里的陪葬宝物的意思,但也是因为这个闲适的乡村生活太平淡了,让习惯了热血刺激生活的大虎和二狗都闲的卵蛋子都疼了!

当晚,大虎和二狗两个人偷偷摸摸地到了叶子家里,给了叶子大把的银元,就是想让叶子再叫上一个强壮的年轻村民,四个人一起进那古墓里去看看。叶子这下子知道了那是一个古墓,有些不敢去,因为毕竟农村人还是觉得人死为大,入土为安的。但是年青人毕竟都有些追寻刺激的心理,这个无论在任何时代都是如此。想想每当乱世的时候,最先起来造反的那群人都是热血的年青人,就知道这个情况了。

所以这叶子拿了银元,再加上被大虎和二狗什么“懦夫”啊“胆小鬼”这么一激,忍不住当场就拍板到!干了!盗墓去!

然后这叶子又带着大虎和二狗去找了他的一个好兄弟,四个人一起,偷偷摸摸的上山去了。准备去找到白天叶子开荒的地方,找到那个古墓!

因为大虎和二狗只有两支手电筒,所以就他俩用手电,叶子和他那个好朋友一人搞了个火把,四个人在漆黑的夜色里面深一脚浅一脚的出了村子,偷偷的沿着山间的小路摸上了山。夜晚的荒郊野外一片漆黑,草丛里面传来各种各样虫子的叫声,吱吱吱的,偶尔还有一些稀奇古怪的动物叫声从山里传来,听上去有些恐怖。

但是大虎和二狗可不怕!他俩打了二十多年的仗,什么样的场面没有见过?可以说是尸山血海都见过,从无数的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的主儿,可不会被这场面给吓着。

很快的,四个人就找到了白天叶子开荒的那块地里。这一到这地方,眼前的场景就把四个人给吓着了!

四个人到了叶子白天开荒的这块土地上面,隔老远就看见了那个白天被叶子给挖出来一小半的古墓!

这大半夜的,外面黑漆漆的,你说这四个人怎么能够看得见古墓呢?

因为现在那古墓附近,居然飘荡着一团团蓝幽幽的鬼火!饶是大虎跟二狗见过大世面,看到这大半夜,深山老林里面,一座古墓,蓝幽幽的鬼火四处飞舞,这诡异而渗人的场景,也不由得有些后背发凉,感觉到一股寒气从脊椎骨升腾而起,冲到脑袋里去。

而叶子和那个兄弟更是吓得发抖,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啊!毕竟那是民国年间,科学还没有昌明,大多数城市里面的人都无比惧怕和笃信这种神鬼之事,更何况本来就是深山里面的村庄居民了?所以叶子和他那个兄弟这时候已经是打起了退堂鼓,准备要退走了。

这时候大虎和二狗虽然心中震惊,背后凉气直冒,但也算不得是非常害怕。两个人稳住了心神,看到叶子他们萌生退意,于是又是好一顿劝说,才稳住了叶子和他那个一同过来的好友,说服了他们一起往前。因为他俩自觉是行军打仗的行伍之人,手上人命无数,冤魂条条,煞气极重,也不怕这些鬼火。

当下四人慢慢地摸到了那个古墓的墓门之前,在手电和火把的照射下,大虎和二狗开始仔细的观察起来这个古墓的墓门。虽然他俩是皇陵都盗过,但那也是因为好几百荷枪实弹装备精良的官兵一起行动,现在就他们四个,又是三更半夜,由不得他们不谨慎,想通过墓门来判断一些这古墓的情况。

只见这古墓的确跟之前叶子说的一样,这墓门很宽很大,粗略一看宽度露在外面的部分已经有接近两米了;因为这座古墓是埋在地下的,所以也就无法看出墓门的高度有多少。他们四个现在相当于是在这个墓门的上方,的确是能看到露出土层的墓门上面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符号一样的东西。

因为早就知道这是一个古墓,所以大虎和二狗出门之前就带好了工具,他俩的背包里面装着四把特制的军工铲,据说是当时他们的主子所跟随的第一个军阀向德国人买的,他俩作为那个高级军官的亲卫营的正副营长,偷偷留下几把军工铲的能力还是有的。

当下四个人一人一把军工铲,就开始卖力地挖起来。四个人都是年轻人,身体又都是不错,很快就往下挖出了一个一米好几的深坑,而这时候这个古墓的墓门露出来的部分更多了。现在他们才发现,这墓门上的奇怪符号主要集中在墓门的两侧,而墓门中间的部分,居然是画着几种可怕的东西!

首先是一种大概半人来高的怪物,这怪物两根尖利的犬牙刺出了嘴唇;大耳朵,鹰钩鼻,四肢胳膊非常的瘦小,但是肚子却非常的大,好像是怀孕的孕妇一般;可是那双眼睛,虽然是浮雕,但是却感觉露出凶光!第二种身材高大,四肢健壮,脚下踩着一堆堆的骷髅头,青面獠牙,很是恐怖!第三种则是浑身长满鳞片的一种看不出形状的怪物,不过显然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这三种可怕的恶鬼模样浮雕上面,是一个个的好像是罐子一样的东西,一个个整整齐齐的摆放着,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居然可以在这些恶鬼形象之上!

看到这墓门上面画着的几种凶神恶煞的恶鬼形象,大虎和二狗也是心头有些发怵。但是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