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送你一个真女人
2735800000001

第1章 引子“女人味”是热门话题

“女人味”是现代社会经常被提出来讨论的主题。

它不但是我这一代女性年轻时热衷的话题,也是积极的开创人生的女性前辈所遭遇过的困扰。

有些人对所谓的“女人味”颇为反感,因为这常常同男女不平等联系在一起,似乎一个女人富有女人味,就意味着她输给了男性,处于弱势地位。

有些女权主义声称在“女人味”这个口号下,女性受到不当的压迫和差别待遇。在这种时候,哪有男女平等可言?法国女作家波娃在她的著作《第二性》中写道:“女人并非一生下来就是女人,而是被迫变成女人的。”她指出,在男人掌握实权的男性本位社会中,女性从少女时代就被灌输“女人不如男人”的观念。倘若不铲除这类强加在女人身上的“女人味”、“永远的女人”等谎言,女性便没有真正的自由可言。

可是,像波娃女士般“以女人身份活得极有价值”的人并不多。换句话说,那种形式化或强制性的“女人味”,和“波娃”女士那种以真正的女人活在世上,并让自已的才华开花结果,是截然不同的。此外,波娃女士生活的法国社会,和目前我们置身的社会,对女性的看法也大相径庭。因而,表现得像一个女人,并不会阻碍女性的进步、女性的解放、以及男女权利均等。

我本身在少年阶段是不大女性化的。由于家母是个自由、放任主义的信徒,因此无意将我教成‘女性化’的女孩。从小,我喜欢玩跳房子、跳绳甚于办家家酒,也常常和哥哥们玩打仗游戏。当时的我,似乎轻视那些较为女人味的事,反倒对于自己近似男孩的举止,显得洋洋得意。

不过,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还是受到合宜的管教,对我而言较为幸福。我读到前东宫侍从,滨尾氏的《女孩的管教法》一书时,便颇有同感。无论如何,女孩接受能充分发挥她们优美的教育,是非常美好的事。

以我为例,当我度过男孩味十足的青春时代,而爱上一个人,并且和对方结婚时,我是多么希望自己具有十足的女人气质啊!当我就职时,我也企盼自己活得更像一个女人。

这种问法可能不会出自于女作家之口,因为我的前辈及同事,很多都是以否定“女性化”为基础,展开她们的职业生活,否则她们无法获得忠于本身理想的生活,也得不到现在的地位。在这种意义下,身兼妻子和职业妇女身份的我,既能尽情地朝心中向往的方向发展,又能保有“活得有女人味”的想法,实在太幸福了。

有些人(主要是女性)认为张罗三餐和养育子女都由女人负责,一点也不公平。

但我们试想,如果女人不想做家事、照顾儿女,那么打算做什么?男人不做饭、不带小孩,至少他们进入社会工作,赚取一些酬劳养育妻子儿女。相对地,如果女性认为做家事并不是她们的本分,那她一定得做某些更重要的事,好对世人有所交代吧!女人到底想做什么?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有些女人在工作方面非常努力,自认不比男性逊色,在家务方面,虽然做得不算完美,但至少肩负起这方面的责任。造成这种形势,是因为她们的另一半拙于家务,而她们也认为丈夫们与其帮助分担家中的琐事,不如专心在工作上冲刺,或是进修与工作有关的课程。虽然由于工作和家事的双重负担,她们十分忙碌,但精神上却非常愉快,因为她们和丈夫完全平等、彼此尊敬,而且互相承认对方的价值和自由。

这种生活方式,能说是盲从男性的古板生活吗?

现在一些年轻女性,平时高呼男女平等,讨厌别人说她们富有“女人味”,然而面临结婚这个关卡时,却丝毫不加深思熟虑,义无反顾地纵身跃入婚姻生活中。在这种时候,她们毫不避讳地采取了非常“女人味”的行动,毫无理性可言。

如果你真心拥护男女平等,那么选择对象的首要条件,应当是愿意帮助自己实现这种理想的男人。结婚以后才懊悔自己怎会选上这种人,既不能让自己发挥才能,也不肯协助自己,那时就为时已晚了。不幸的是,多数女性都未能确定重要的前提,就匆匆奔向红地毯的另一端。

倘若你真心地否定“女人味”,并想充分发挥自己,不结婚也应该无所谓。波娃女士就不拘泥于婚姻的形式,而以自由之身,和萨特维持固定的关系。然而一般人却往往不能如此,当周遭的亲友们纷纷步入婚姻生活时,很少人能不为所动。

当你在忙碌的生活中,情绪变得暴躁,或者对事物不再专注时,你的丈夫很可能会在细节上提醒你注意。大概是因为他希望你成为有女人味的温柔妻子吧!曾经有一位男性长者鼓励一位事业有成的女作家说:“保持女性的气质,对事物的想法和应付,都呈现圆润的情趣。”

如何成为“具有女人气质”的女人,不仅取决于你的温柔贤惠,还在于你是否具有自信,在工作中的表现不亚于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