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邢澍诗文笺疏及研究
2726800000020

第20章 考订序跋文笺疏(1)

南江考

古今言三江者,惟班固《地理志》为最确,虽不明言《禹贡》,而实释《周礼·职方》[1],其意以为《职方》明,则《禹贡》亦明也。颜师古知之,故即据此以诂《禹贡》之三江焉。[2]且不但与《职方》合也,推之而《国语》所谓“吴之与越,三江环之”,又“与我争三江、五湖之利者,非吴也?”[3]又《管子》、《荀子》、《淮南》诸书所谓“禹疏三江”者[4],无不合焉。何也?惟其为扬州之川,故襟带吴越,而其为江水下流。故可以用疏,与九河同功。[5]

若如宋蔡氏解[6],则苏松一隅既不足以跨吴越。即如苏氏解,则沔汉为荆州川,与扬无涉,而大江上流,亦难以言疏矣。[7]乃胡东樵氏反云:“《禹贡》三江之不明,误自班固始。”岂不过与?《水经·江水篇》既残缺,而《沔水篇》亦有错简。[8]《水经》云:“沔水与江合流,又东过彭彝泽,又东北出居巢县南,又东过牛渚县南,又东至石城县,分为二:其一东北流,其一又过毗陵县北,为北江。又东至会稽余姚县,东入于海。”[9]此据戴吉士震校本。郦《注》虽疑其误,而不能考正,其援引《地理志》,又误会其意。[10]班《志》于吴下曰:“具区泽在西,扬州薮,古文以为震泽。南江在南,扬州川。”于石城下曰:“分江水首受江,东至余姚入海。” [11]在吴县南者,言其中间所经历。自石城至余姚入海者,言其首尾。是分江水与南江为一事,而与震泽截然不同。以震泽为南江,以过乌程县南者,为南江支流,而中江则竟无考。

《禹贡锥指》曰:“汉魏间,芜湖水已不复东,故《水经》有北江、南江,而无中江。”然学者于千秋下陵谷迁变后,犹得以踪迹,自石城至余姚入海故道者未始,非郦《注》之功也。[12]今西自江南之太平、宁国至建平,可由江口直达。东自浙江长兴之四安镇,以至湖、杭二府治,亦舟楫可通。惟建平至广德,水稍小,不通舟。广德东亭湖以下,长兴大小环桥以上,中间二三十里,水道梗塞,然特为塘坝所阻,无高山大岭之限,且其地正在故鄣之南,安吉之北,具区之西,与《水经》相应,以为南江故道,无可疑也。所惜者,郦《注》于南江枝分乌程之间,甚明晰,似乎入具区复出具区,然后过乌程至余姚者[13],而实不然也。

今四安水东流至吕山西,分为二派:一北流过长兴县城至沉渎,即《水经》长渎,入太湖; 一东流至塘口桥,与龙溪水即笤溪合。胡东樵又疑“从乌程南通余姚之道,必经归安、德清、石门界中,至海宁,海宁地独高,境内水皆北流,势难东趋余姚”云云。此其说亦拘夫长堤之筑,沙淤之积。[14]此在后世则然,而岂古来果如是哉?《通鉴》:唐乾宁三年,杨行密遣“安仁义以舟师至湖州,欲渡江应董昌,钱遣顾全武守西陵。”[15]胡三省曰:“自湖州舟行入栁浦,可渡西陵。”据此知唐时此道尚通。今由湖州舟行,东过新市至海宁之长安坝上,南过武林头,又东南至会城之北关止。

至浙与渐,原属两水,此在《班志》、《说文》、《水经》及应劭《史记注》俱可证。《山海经》或系偶舛,而郭璞注《山海经》、司马彪作《续汉书·郡国志》,有浙江无渐江。[16]刘昭《注补》即引郭璞说、阚骃作《十三州志》、郦道元注《水经》,俱以渐江为浙江。[17]至顾野王作《玉篇》,并以出东阳者为浙江[18],而名称益混矣。所以淹通卓识之儒,不得不起而决其疑也。[19]

笺疏:

[1]该文见冯本、国图本、中科本、校点本。《职方》:《周礼》中一篇关于山川舆地物产的文献。《周礼》卷33《夏官·职方》:“东南曰扬州,其山镇曰会稽其泽薮曰具区,其川曰三江,其浸曰五湖。”唐贾公彦疏:“扬州所以得有三江者,江至浔阳南合为一,东行至扬州入彭蠡复为三道而入海,故得有三江也。”邢澍于“方”下自注:“《职方》:‘扬州,其川三江。’班《志》于中江、北江、南江,俱曰扬州川,是正于《职方》相应。”

[2]颜师古:颜籀,字师古,雍州万年人,齐颜之推裔孙,唐高宗时中书舍人,专掌机密、制诰。太宗时,擢拜中书侍郎,封琅琊县男,奉诏于秘书省考定《五经》,师古多所厘正。贞观七年(633年),拜秘书少监,专典刊正。后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十九年(645年)从驾东巡,道中病卒,卒年65岁,谥曰戴。有《颜师古集》60卷,注《汉书》及《急就章》。 三江:见《尚书·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厎定”。《汉书·地理志上》:“三江既入,震泽厎定。”唐颜师古注:“三江,谓北江、中江、南江也。”

[3]吴之与越:《国语·越语上》:“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邢澍节引为“吴之与越,三江环之”。

[4]禹疏三江:《管子·轻重》:夏人之王“疏三江,凿五湖,道四泾之水,以商九州岛之高,以治九薮民。”《荀子·成相篇》:“禹有功,抑下鸿,辟除民害,逐共工,北决九河,通十二渚,疏三江。”《淮南子·本经》:“舜乃使禹,疏三江五湖。”

[5]九河:《禹贡》“九河既道”,伪孔传:“河水分为九道,在此州界,平原以北是。”当时黄河流至今河北平原后,“北播为九河”,近人以为“九河”泛指古代黄河下游的许多支流。

[6]蔡氏:宋代蔡沈,少承家学,师从大学问家朱熹,曾隐居九峰,受朱熹命注《尚书》,凡十年余,于宋嘉定二年(1209年)撰成《书经集传》6卷。《集传》卷2《禹贡》:“松江下七十里分流,东北入海者为娄江,东南流者为东江,并松江为三江。其地今亦名三江口。《吴越春秋》所谓范蠡乘舟出三江之口者是也。”

[7]苏氏:宋苏轼有《书传》20卷。《书传》卷5《禹贡》:“三江之入,古今皆不明,予以所见考之,自豫章而下入于彭蠡,而至海为南江。自蜀岷山至于九江彭蠡,以入于海为中江。自嶓冢导漾东流为汉,过三澨大别以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以入于海为北江。此三江自彭蠡以上为二,自夏口以上为三,江汉合于夏口,而与豫章之江皆汇于彭蠡,则三江为一。过秣陵京口,以入于海不复三矣。”

[8]胡东樵:名渭,字朏(fěi)明,晚号东樵,浙江德清县人,清初著名经学家,素习《禹贡》,著《禹贡锥指》20卷,参与编纂了《大清一统志》。“三江不明”见《锥指》卷6“三江既入”。《锥指》又云:“班固所说南、北、中之名虽同,而实非《禹贡》之三江。”

[9]《沔水篇》错简:清戴震于《水经注》卷29《沔水》经文“又东北出居巢县南”下注云:“案此《经》及下,又东过牛渚,当在‘其一东北流’之下,‘又过毗陵县北为北江’之上。”又于“又东至石城县”下注云:“案牛渚乃山名,非县名。大江过其北,非过其南,县南二字之上有脱文。牛渚在今当涂县西北二十里,石城故城在今贵池县七十里。道元辩《经》之误云,‘不得迳牛渚而方届石城也’。今考石城不特在牛渚西,且在居巢西,居巢故城在今巢县东北五里。《汉书·地理志》丹阳郡石城下云:‘分江水首受江,东至余姚入海。’余姚当是余杭之误。作《水经》者本之,曰至石城县分为二,其一东北流,其一又过毗陵县北为北江,入东至会稽余姚县,东入于海。”

[10]魏郦道元《水经注》卷28《沔水》于经文“又东至石城县”下注:“牛渚在姑熟、乌江两县界中,于石城东北减五百许里,安得迳牛渚而方届石城也?盖《经》之谬误也。”

[11]班《志》:《汉书·地理志上》于会稽郡吴下曰:“南江在南,东入海,扬州川。”于毗陵下曰:“江在北,东入海,扬州川。”丹阳郡芜湖下:“中江出西南,东至阳羡入海,扬州川。”

[12]石城至余姚:清胡渭《禹贡锥指》卷6于“三江既入”下云:“大江其自湖口泄入具区者,乃枝流,而东至余姚入海者,其正流也。郦元恐违《汉志》,反以历乌程县南者为枝流。”

[13]郦《注》:魏郦道元《水经注》卷28《沔水》注:“江水至山阴为浙江,今南江枝分历乌程县,南通余杭县,则与浙江合。”

[14]清胡渭《禹贡锥指》卷6于“三江既入”下云:分江水“自湖口以东历乌程县南,通余姚与浙江合者,其故道亦无可考。盖从乌程县南以东达余姚,则必经今归安、德清、石门界中,至海宁由浙江以入海。海宁地独高,境内诸水皆北流。故宋元嘉及梁大通中,以沪渎不通,尝欲穿渠引吴兴之水以泻浙江,而功卒不立,盖水性就下,地势有所阻故也。南江必衰周时,吴越以人力为之,易致壅塞,历世久远,不可得详。”

[15]乾宁三年:中华书局点校本《资治通鉴》卷260作“乾宁二年”(895年)。该年“安仁义以舟师至湖州,欲渡江应董昌。钱镠遣武勇都指挥使顾全武、都知兵马使许再思守西陵,仁义不能渡。”元胡三省注:“安仁义自润州以舟师至湖州,何从而渡江哉?盖欲自湖州舟行入柳浦,而渡西陵耳。然钱镠在杭未容得至西陵。”

[16]浙水与渐水:《汉书》他文有浙江(今富春江),但《地理志》和《说文》均无浙水、渐水,或浙江、渐江的文字。《史记》及三家注有浙江,但无渐江或浙水。此处邢澍误记。汉应劭《史记注》原书散佚,关于“浙水与渐水”的注,不知何书所引。《山海经》卷13《海内东经》:“浙江出三天子都。”晋郭璞注“按《地理志》浙江出新安黟县南蛮中,东入海,今钱塘浙江是也。黟即歙也。” 又《水经》卷40:“渐江水出三天子都。”邢澍谓“《山海经》或系偶舛”是正确的。

[17]以渐江为浙江:晋司马彪《续汉志》原83卷,《宋志》惟载刘昭《补注后汉志》30卷,不著录彪书,是至宋仅存8卷《地理志》,故移以补《后汉书》,因此今《后汉志》即《续汉志》。《后汉书》也有浙江,而无渐江,卷32郡国志:会稽郡“山阴会稽山在南,上有禹冢,有浙江”。梁刘昭补注:“郭璞注《山海经》曰‘江出歙县玉山’。”据《中国历史地图集》,东汉、魏晋时期,今富春江自发源地安徽歙县境至建德谓渐江,建德以下谓浙江。魏郦道元《水经注》卷28《沔水》注引阚骃《十三州志》曰:“江水至会稽与浙江合。”《水经》卷40:“渐江水出三天子都。”魏郦道元注:“《山海经》谓之浙江也,《地理志》云‘水出丹阳黟县南蛮中’,……浙江又北历黟山县。” 《山海经》郭璞注、阚骃、郦氏此处皆以为渐江就是浙江。

[18]《玉篇》:梁顾野王撰,卷19水部:“浙,发源东阳,至钱塘入海。”东阳江发源于东阳大盆山,至兰溪与发源于江西上饶玉山衢江相汇,称东阳江。至建德与发源清徽州府(治歙县)西部的渐江相汇,称为浙江,至钱塘入海。

[19]古代关于三江论述综述:①班固以芜湖至宜兴入太湖者为中江,出太湖入海之松江为南江,芜湖以下之长江为北江。②《水经》以石城(今安徽贵池市西七十里)至毗陵(治今镇江丹徒)之长江为北江。石城分水江过宁国、安吉至浙江长兴吕山西流经长渎入太湖者为南江。中江缺焉。③郦道元注北江、南江从班固说,汇通《水经》、班《志》认为南江自石城分水江入太湖,复出太湖入海之松江为南江。戴震云:“按《地理志》丹阳郡石城下云‘分江水首受江,东至余姚入海’,于会稽郡下云‘南江在南,东入海’。本属二水,各不相蒙,道元合之为一,非也。”④秦汉之际盖以岷江为北江,以芜湖水东至阳羡由太湖入海者为中江,以分水江东历乌程至余姚合浙江入海者为南江。⑤庾仲初以为出太湖之松江以下七十里有分水口,东北流入海者为娄江,东南流入海者为东江,松江、娄江、东江合称三江。⑥郭璞云:三江者岷江、松江、浙江。⑦韦昭《国语》注以松江、浙江、浦阳江为三江。⑧胡东樵认为长江至石城枝分为分水江,东迳宣城之临城县南、宁国县、故障县、安吉县又东北为长渎,历湖口,又东至会稽、余姚入海为南江。以芜湖水至阳羡入太湖,过吴县入海之松江为中江。芜湖至毗陵入海之长江为北江。胡云:“毗陵、江都最北,故谓之北江;石城、余姚最南,故谓之南江;芜湖、吴县居二江之中,故谓之中江。”⑨邢澍与胡东樵同,尤对南江考证确详。邢澍认为分水江至长兴县吕安西分为二,枝流至长渎入太湖,主流东合苕溪水经湖州西南,与武康、钱塘诸水合,至余姚入海。其余言三江者,与《禹贡》无关。

桓水考

《禹贡》叙梁州入贡之道,而曰“西倾因桓是来,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1]按西倾及潜、沔,诸儒尚无异论,惟桓之名不见他经,而众说歧出,莫可折中。于是以桓为水名者,孔安国、马融也。[2]以为水出蜀山入南海者,班固《地理志》及《水经》也;以为陇坂名者,郑康成也。[3]郑氏固非,乃唐初作《正义》,独取班氏之说,而不知其均不合也。[4]且既知桓水之必入潜水矣,乃复索引班氏以自生纠葛,殆不可解也。[5]自是以后志舆地者,亦知此水之宜出西倾,而不能因源以尽委。[6]

有宋诸儒多诂此经,要皆揣测之词繁,而证实之谈少,惟苏氏轼引《前汉书》证逾沔入渭之道,为世所称,而于浮潜以上仍略。[7]黄氏度引《山海经注》、《沙州记》[8],于上流详矣,而亦不能以宋时地理确指其曲折所经。

然前人支离之说,遵者渐寡,而窥寻有绪矣。至南宋永嘉薛季宣,又生别解,以桓水北流入河而不至蜀汉。[9]夫北流入河者,洮水也,出西倾山北;桓水出西倾山南。虽同出一山,风马牛不相及也。且《经》明言“浮潜、逾沔、入渭”,而薛氏顾云不至蜀汉,是非惟不知桓,并不知潜、沔矣,可谓大愚。而明代之浅学者,乃相率而从之,何哉?[10]

夫桓水非无征也,西倾因下,潜、沔而上,实有水焉,联络其间,载籍犹可稽也。本朝胡氏渭著《禹贡锥指》[11],谓此水当由洮州卫径达文县,以入蜀境。顾氏祖禹著《方舆记要》,谓此水当由洮州而径西和、成县、阶州、略阳、宁羌、文县界而后入蜀境。[12]胡氏所本者《水经注》[13],顾氏所本者《魏书·吐谷浑传》。[14]二君皆精于地学,皆有所据,固非后学所敢轻议。然予家阶州于此,询究有年,窃有所未安,而不敢妄为附和也。夫曾和之言之误,胡氏《锥指》辨之矣。[15]

《水经注》于白水所历,叙述凿凿,宜非臆撰。然据今日而论,实无一水出洮州境内,直入文县境,以达四川者也。若夫由洮州、西固、阶州、文县以入蜀境,而合于嘉陵江,则有之矣,阶州之白龙江是也。[16]

古今水道迁移,或未可知。然求之目验而信,证之比文而合,则谈桓水者,舍白龙江奚属哉?伏读《钦定书经传说汇纂》引《地理今释》“桓水一名白水,出今陕西岷州卫东南分水岭,至四川保宁府昭化县东入西汉水”。[17]即以此江为古桓水,而不从《水经注》。斯诚通变折中,千古不刊之至论矣!故敬述之,并博征诸家异同之说,以为后来者稽焉。

笺疏:

[1]该文见冯本、国图本、中科本、校点本。西倾:西倾山,位于甘肃、青海南部与四川西部,一名西强山,亦名嵹台山,东西绵亘千余里,洮水出其北山,桓水出其东南。 桓:桓水,今白龙江,流经甘肃南部地区迭部、舟曲、武都,在文县碧口与白水江相汇,在四川广元西南流入嘉陵江。 潜:潜水,一名西汉水,又名犀牛江,发源于天水南部秦岭乡,流经礼县、西和、成县地区,在陕西略阳注入嘉陵江。《钦定书经传说汇纂》卷4引《地理今释》:“西汉水出秦州嶓冢山,上流为犀牛江,下流为嘉陵江。”又《大清一统志》卷185汉中府《浊水》:“唯西汉为嘉陵之正源,今西汉水别号为犀牛江。” 沔:沔水,又称泉街水、漾水,是汉水的上游,发源于秦岭东狼谷,流经西汉沔阳(今陕西勉县),故称沔水。《尚书》卷5《禹贡》唐孔颖达疏:“泉始出山为漾水,东南流为沔水,至汉中东行为汉水,是汉上曰沔。”又:“计沔在渭南五百余里,故越沔陆行而北入渭,渭水入河故浮渭,而东帝都在河之东,故渡河陆行。”绝,横渡。

[2]以桓为水名:伪孔安国传、马融皆以为“桓”为水名。澍于“也”下自注云:“孔安国《传》:‘桓水,自西倾山南行。’《史记注》引马融曰:‘治西倾山因桓水是来,言无余道也。’”《史记·夏本纪》南朝宋裴骃《集解》引马融曰:“西倾山因桓水是来,言无余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