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心愿之旅(共同关注系列丛书)
2726700000033

第33章 23年的感恩之旅(2)

接到平反通知以后,一家人相拥而泣。盼了多少年的事,突然间变成了现实,一家人觉得好像在做梦一样。此后,儿子们相继娶上了媳妇,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沉浸在无比喜悦之中的丁学山越发地想念刘路,如果没有刘路,很可能就没有眼前的一切。

此后,寻找刘路最终成为了丁学山有生之年最重要的事情。年复一年,他不知又去了济南多少次。但刘路却始终不见踪影。

2001年,丁学山的孙女丁辉初中毕业打算读中专,二儿子丁星科经过与妻子商量,决定宁可多花点儿钱,也要送女儿去济南读书。一方面是让孩子出门锻炼锻炼,另一方面是借这个机会寻找刘路。

知道孙女要去济南读书,丁学山格外地高兴,他郑重地把寻找恩人刘路的重任交付给了只有15岁的孙女丁辉。到济南读书后,除了学习之外,丁辉几乎把课余时间全都花在了寻找刘路这件事情上。每次放假回家,她都要向爷爷汇报寻找的进展情况,而爷爷的每一次嘱托,都让她感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又重了一分。

为了实现爷爷的心愿,小小年纪的丁辉几乎跑遍了她能想到的所有地方,采取了她能想到的所有办法,甚至还去了派出所。可是,沧海桑田、世事变迁,消息打听起来十分困难。直到2004年中专毕业,丁辉也没有能够找到恩人刘路。而这个时候,丁学山已经年过80,疾病缠身,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特别是一年前,由于右腿股骨头坏死,连走路都已经十分困难,所有这一切都清楚地说明,丁学山已经是风烛残年了。他多次流着泪对孩子们说,一定要找到刘路,了却自己的这块心病。

就在这时,又一位家庭成员站了出来,接过了寻找刘路的接力棒。她就是丁学山的二儿媳妇、丁辉的妈妈王志芹。没过门之前,王志芹就知道丁家人苦寻刘路的故事,过门之后,又亲身体会到一家人对刘路的感情。于是她萌生出一个心愿:如果有机会去济南,一定要想办法帮公公找到刘路。

2005年9月,王志芹的小儿子丁丁也要到济南读书,于是她决定到济南去一次,一方面是照顾读书的小儿子和毕业之后在那里工作的大女儿,另一方面也是想借机找一找恩人刘路,了却公公丁学山20多年的夙愿。

来到济南后,除了一早一晚给两个孩子做饭,王志芹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寻找刘路上。她逢人就问,吃了许多的苦,而且还承受了不少的委屈,有的人听说她是在替公公寻找一个20多年没有见过面的恩人之后,简直无法理解。有的人说她像个疯子傻子,有的人让她给公公撒个谎。可倔强的王志芹并没有理会这些人的冷嘲热讽。即便是躺在床上,她脑子里也还在想这个事。

两个月过去了,王志芹没有得到任何有关刘路的有价值的信息。正当她一筹莫展的时候,她突然想起曾经在电视上看过的一则报道,其中说,济南有个韩大妈专门帮助别人解决各种难题。几经周折,在好心人的帮助下,王志芹最终在振兴中街社区找到了的韩大妈。韩大妈名叫韩秀芝,70多岁,当过两届济南市人大代表,干了一辈子的街道工作,虽说早已退休,但闲不住的她还是经常帮助大伙儿解决一些生活难题。在了解了王志芹的来意之后,热心的韩大妈深受感动,也毅然加入了寻找刘路的队伍。原以为干了一辈子的街道工作,人熟地熟,可谁知找起人来同样是困难重重。

碰了不少钉子以后,韩大妈突然想到:刘路会不会已经不在济南了?是否能在报纸上登个寻人启事呢?在韩大妈的提醒下。王志芹和女儿丁辉一起,走进了《齐鲁晚报》社,也就有了本文开篇的那一幕。

丁家三代人苦苦寻找恩人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齐鲁晚报》的记者们。两天后,一篇题为《一家三代23年苦寻恩人》的文章大幅见报。这样做到底有没有效果呢?每个人心里都没有底。记者们打算,如果两三天之内找不到的话,就通过公安厅去查刘路的户籍,然后从一大批刘路里边再去一个一个地筛选。

谁都没有想到,当天中午,就有一个电话打进了《齐鲁晚报》社,打电话的人,正是刘路!

刘路告诉《齐鲁晚报》的记者们,当年他确实是在济南的舜井街工作,但是在与丁大爷分手后没多久,他就因为工作原因离开济南,去了淄博。由于当时条件所限,没有留下任何的联系方式。至此,23年来,丁家三代人苦苦寻找恩人刘路,而始终无法找到的原因,终于水落石出。另外,刘路告诉《齐鲁晚报》的记者们,当年自己为丁大爷提供了一些帮助,完全是微不足道的,根本就没想到,因为这件事,丁家人会苦苦寻找他23年。

刘路终于找到了1 20多年的付出,许许多多人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j喜讯传来,丁家人以及所有参与过寻找的人无不激动万分。当然,最激动的还是已经80多岁高龄的丁学山老人。接到喜讯的当天,老人便与苦苦寻找了23年的刘路通了电话。

刘路与老人约定,周末的时候亲自去邹城看望老人。可放下电话,丁学山却再也耐不住了。他期盼着能早点儿见到刘路,而且坚持要亲自到淄博去。对于父亲的心情,孩子们非常地理解,但是对于父亲要亲自去淄博,大家却异口同声地表示反对。

因为丁学山已经是83岁高龄了,不但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等多种疾病,而且因为右腿股骨头坏死,行动非常地困难,而邹城距离淄博200多公里,路上要走好几个小时,老人的身体很可能经不起长途颠簸。

可是,老人的倔劲儿上来了,谁也没拗过他。2006年1月9日,全家人起了个大早,租了一辆面包车,送老人去淄博。

中午时分,一家人终于赶到淄博。老人终于和刘路见面了!见面的刹那,老人喜极而泣、失声痛哭。为了这一天,丁学山老人整整等待了23年。为了这一天,丁家三代人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劳和汗水。这是一次迟到了23年的感恩之旅,这是一次凝聚着一家三代真情实意的感恩之旅。这一次,老人毕生的心愿、全家人的殷切盼望。都在瞬间化为了现实!

采访札记

晏琴

善良和感恩

这是一个关于善良和感恩的故事。在节目里,我用了这样的几句话来形容:一次偶然的邂逅,一桩无心的善举,一个家庭的悲欢;23年的苦苦找寻,一家三代的感恩之旅。

故事涉及祖孙三代。时间跨度20多年,这也是当初吸引我的原因之一。采访中刘路说,他从来没想到过丁家人会有如许举动。我相信这句话出自至诚。所谓“无心”,正是善良的最高境界。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古人早已把许多道理讲透,却少有人去认真思索。也许一次无心善举、一桩举手之劳,就会直接或间接地改变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命运。

很幸运,八旬老人多年的心愿终于得偿。老人和刘路相见的那一瞬间,虽然短暂,却深刻地印在我脑海里。每一次采访,都会有难忘的记忆。而这一次让我难忘的,是老人的执著不悔、晚辈的至纯至孝,是采访中老人的屡屡哽咽、王志芹的含泪微笑,是韩大妈的热心快肠、还有小丁辉的纯真可爱。

这是懂得感恩的一家。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懂得感恩,便会珍惜生活给予的每一份馈赠;懂得感恩,便会忽略人生中的许多不如意。有很多人,总是抱怨生活不够公平,认为别人对自己的好是理所当然,不懂得珍惜,更不懂得感恩。还有很多人叹息现在人情冷漠,大家都变得越来越物质、越来越实际。但实际上,还是有这样真诚而朴实的心灵;在浮躁喧嚣、急功近利的世界里,更显得弥足珍贵。而那些抱怨和叹息的人有没有想过,也许问题就出在自己身上?

倘若人人都能有一颗善良而感恩的心,人会单纯快乐得多,世界也会美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