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心愿之旅(共同关注系列丛书)
2726700000031

第31章 回 归

记者 牛巧刚 张先屹

编导 万 昆

前一段时间,《共同关注》栏目的热心观众刘大爷从成都打来电话,说有一个叫周黎的年轻人被他的父母赶出家门已经十多年了,刘大爷特别想让周黎和他父母和好,能够像一家人一样生活。这就奇怪了,多大的仇能让亲生父母狠心将自己的儿子赶出家门呢,这个叫周黎的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刘大爷又和这事有什么关系呢?

2005年12月6日,刘大爷和记者一起来到了周黎的父母家。开门的人是周黎的嫂子。周黎的嫂子听说刘大爷是为周黎的事情了的来,似乎有些紧张。周黎的嫂子说:周黎的父母都去外地旅游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来。

周黎嫂子的这番话让刘大爷感觉到有一些奇怪,刘大爷是打听好周黎的父母在家他才过来的,周黎的父母怎么会突然去外出旅游呢?是不是周黎的父母在有意地躲避刘大爷呢?刘大爷不停地给周黎的嫂子解释,周黎现在已经改好了,自己只是想和周黎的父母谈一谈。周黎嫂子始终坚持周黎的父母并不在家里。

显然周黎的父母是在有意躲避刘大爷,周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父母为什么这么不想见到周黎呢?这是周黎工作的工厂。说起周黎,他的同事们都认为周黎虽然以前犯过不少错误,但是现在工作特别吃苦,已经是厂里的技术骨干,大家都很尊重周黎。但是在厂里,周黎的生活很特殊。逢年过节,周黎总是一个人,从来没有见过他回家,生活的很孤独。

他的同事们说周黎的经历特别复杂,周黎的父母都是医科大学毕业的医生,家里各方面的条件相当不错,可是周黎从小就沾染上了偷东西、打架的毛病,最后沦落成了街头的小混混,成了公安局里的常客,也被劳动教养过。但是,劳教以后周黎依然没有太大的变化,周黎的父母一气之下就把周黎赶出了家门。那么,是什么把周黎变成了这样一个人呢?

30多年前,周黎的爸爸、妈妈在生下周黎和他的双胞胎姐姐以后,响应国家的号召一起去了阿坝自治州,支援那里的医疗工作。年幼的周黎跟随他的奶奶在成都长大。周黎9岁那年,他的奶奶去世了,周黎来到阿坝自治州,回到了爸爸妈妈的身边。长时间的分别让周黎和爸爸、妈妈的感情有些疏远了。在周黎的记忆中,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生活没有几天,就被妈妈不知道什么原因打了一顿。

从奶奶身边回到父母身边。周黎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失去了奶奶的疼爱,而且父母并不像奶奶那样迁就他了。逐渐,周黎和父母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并且开始讨厌他的爸爸、妈妈。周黎觉得从小到大跟他的父母没有语言上的交流,也没有感情上的交流。

在阿坝自治州的几年里,周黎经常偷拿家里的钱跑到外面玩,几天都不回家。并且还向他父母的同事、亲戚要钱去挥霍,周黎的这些举动激怒了他的父母。但是,一次次的暴打,并没有改变周黎的恶习。反而,让周黎的逆反心理更加严重,觉得自己没有了依靠,没有亲人,什么都没有了。周黎甚至产生这样的念头,既然这个世界上有好人就有坏人,那我就当坏人,在人生舞台上我就演个坏角色。

后来,周黎一家搬回了成都生活,周黎的父母把周黎送到了工读学校学习,毕业后为周黎找了十多个工作,但是周黎都没有做下去。反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因为盗窃被判劳教。周黎的父母十分气愤,把周黎赶出了家门。周黎被父母赶出家门以后,居无定所一直在外面流浪,这个时候周黎遇到了刘大爷,并且收留了他。

刘大爷的儿子刘亚成小时候也很调皮,经常受到刘大爷的打骂。一次挨打以后,刘亚成5年没有回家。儿子的出走警醒了刘大爷。刘大爷开始改变教育孩子的方法。刘大爷还总结出了一些教育孩子的观点:搞好儿女跟家庭的,父母跟儿女的关系,一个观点就是千百年以来有一个说法,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是一个观点,还应当加一句话,尊重儿女的自尊心,要把这句话加进来,这两句话才能平衡。而且作为儿女要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作为父母亲,要理解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一旦失去自尊心,就没有主动性,没有主动性就不想把学习搞好,这就是刘大爷的一个观点。

后来,刘大爷和儿子的关系逐渐缓和,也让刘大爷知道了好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当周黎提出想和刘大爷学一门手艺的时候,刘大爷并没有嫌弃他,爽快地答应了周黎的请求。刘大爷感动了周黎,周黎也把刘大爷当作了自己的亲人,平时亲切地叫刘大爷“老爸”。刘大爷也对周黎十分放心,甚至像收钱这类的活都会让周黎来做。一次,工厂里的钱突然少了,虽然刘大爷并没有怀疑周黎,但是周黎自己心里却紧张了起来。周黎一直在想,“老爸”会不会怀疑我呢?后来,钱找到了,周黎悬起来的心一下放下了。

通过对周黎几年的观察,刘大爷觉得周黎是可以改好的。但是,他几次去找周黎的父母。周黎父母都不愿意接受周黎,不想让周黎再打搅他们平静的生活。但是,刘大爷却并不这么认为。刘大爷认为:国家和谐的前提是家庭和谐,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如果每个家庭都和谐了,那么国家不就和谐了。刘大爷多年来一直有这样一个心愿,就想让周黎和他爸爸妈妈能和好。

可是,周黎的父母不愿意见周黎,这怎么能解决问题呢?这时,刘大爷想到了周黎的姐姐,周黎的姐姐是周黎家里唯一来工厂里看过周黎的人,周黎单位宿舍里的被子和一些生活用品都是周黎的姐姐送过来了,能不能通过周黎的姐姐来传达消息呢?周黎的姐姐告诉了刘大爷周黎父母的工作单位。

第二天一早。刘大爷就找到了周黎爸爸的单位。听说刘大爷是为了周黎的事情来找自己的,周黎的父亲十分生气,为了赶走刘大爷,周黎的父亲居然叫来了110。周黎的父亲为什么对周黎有这么大的抵触,他们父子之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隔阂呢?

在单位领导的劝说下,周黎的父亲终于同意和刘大爷谈一谈。周黎的父亲说:周黎一回家大家都害怕,她妈妈吓的都发抖。一回家就使劲敲门,你那天去我们还以为他回来了呢,就不敢开门。

提起前几天刘大爷去家里的事情,周黎的父亲承认当时确实在家里,可是起初并不知道是谁,以为是周黎回来了,所以不敢开门。他们为什么这么惧怕周黎呢?周黎的父亲解释说他们真的很害怕周黎回家。周黎以前每次回家都会把家里所有的柜子都橇开,拿走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

刘大爷一再解释,周黎现在好了,他特别想回家。但是周黎的父亲却不相信,并且对刘大爷说你觉得他改好了,那你就留着。我们是不会要他的。看来周黎和他父母的矛盾并不是一下就能解决的。周黎的父亲还一再表示不希望周黎去打搅他们的生活,但是能看出来周黎的父亲心里还是很关心周黎的,只是需要时间来相互沟通。

我们向刘大爷这样的好心人表示敬意的同时,也希望周黎能够继续努力,用真诚、用行动重新赢得父母的信任,回归家庭。

采访札记

牛巧刚

周黎是一个讲义气、好面子的人,正是这些特点让他可以接受刘大爷的关心。在别人疏远他的时候,刘大爷接纳了他,他能够感觉到刘大爷对他好,如果辜负了刘大爷,就是不讲义气,就会很没有面子。缺少家庭温暖的周黎,把讲义气看作了他的道德最底线。

分析周黎父子之间的矛盾,缺乏沟通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周黎从小在奶奶的宠爱中长大,没有和父母之间建立很好的感情基础。很大程度上说,是家庭和教育把周黎变成了这样一个人。

我通过周黎的姐姐了解到,其实周黎的父母还是很关心周黎的,周黎在工厂里用的被子,是周黎的妈妈亲手缝制的,让周黎的姐姐送过去的。周黎的姐姐并没有告诉周黎,被子是妈妈亲手给他缝制的,即便说了周黎也不会相信的。可见,他们之间的隔阂已经很深了。虽然,现在周黎很想回归到家庭,但是他却不知道怎么样和他的父母相处。

可怕的是周黎这种生存状态,已经影响到了他的下一代。两年前,周黎和一个女孩同居了,并且有了一个儿子。但是,不稳定的生活让两个人很快就分手了。分手之后孩子就不知去向了。刘大爷多次追问孩子的下落,周黎说他把孩子送给了一个不认识的人。上一代的悲剧,会不会延续到孩子的身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