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心愿之旅(共同关注系列丛书)
2726700000003

第3章 寻亲

记者李 欣 夏日尧 郑忠营 张先屹 邵展

编导 吕 涛

2005年10月26号,辽宁省盘锦市14岁的少女任爽突然被诊断出患有白血病,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使她的母亲顿时晕了过去,全家人都陷入了痛苦之中。

从任爽的主治医师这里,记者了解到,她患的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经过化疗,现在病情已经比较稳定。但是要想彻底治愈,唯一方法就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造血干细胞最难的就是寻找配型,在普通人中寻找的难度很大,在同胞兄弟姐妹中相配的几率比较大。听了医生的介绍后,任爽的父母都没有说话。

任爽有一个妹妹,但是这个妹妹却不可能给姐姐提供配型。其中的原因涉及到一个秘密,一个任爽的父母小心翼翼地掩藏了14年的秘密。

住院后,有一次从母亲和婶婶的谈话中,任爽无意间听到了这个秘密,原来现在的父母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妹妹也不是同胞妹妹。

知道自己不是亲生的以后。任爽心里萌生了想见见亲生父母的愿望,并且这个愿望越来越强烈。

知道进行骨髓移植是根治任爽疾病的唯一方法后,任爽的养父任昌林就开始四处打听、寻找任爽亲生父母的下落。当年他是在大甸子村采石场抱走任爽的,所以现在也只能从那寻找线索,几经周折,他终于打听到了一个叫孙连志的人,孙连志说,当年在采石场有一个叫吕云书的四川人曾经把一个女儿送了人。这个吕云书会不会就是任爽的亲生父亲呢?但是他们一家在几年前就离开了采石场,现在又在哪里呢?记者和任昌林一起前往大甸子村采石场看一看,希望能找到新的线索。

由于孙连志出外跑运输了,所以记者来到了他的妹妹孙素珍家。孙素珍说,吕云书很可能就是任爽的亲生父亲,并且吕云书还有两个女儿。

由于没有什么新的进展,于是记者与任昌林找到了当年抱走孩子的小屋。

听说要找当年住在这里的人,采石场的很多工人都聚了过来。他们说吕云书当年就是住在这个小屋里,他也确实把孩子送给别人抱养过,并且送了不止一个。

虽然工人们提供的情况进一步证实任爽的父亲可能就是吕云书,但是谁也不能确认这一点。更重要的是。他们谁也说不清楚现在吕云书一家人在哪里。

线索就这样中断了。

就在任昌林和记者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位村民提供的新的线索让查找有了重大转机。原来,吕云书曾经在一位姓曹的村民家租过房,于是,记者立刻赶了过去。姓曹的村民翻出了一张老照片,是吕云书一家的合影。经过辨认,任昌林确认吕云书就是当年把任爽抱给他的那个人。

这样,经过一系列的查访,再加上这张珍贵的照片,终于可以基本认定吕云书夫妇就是任爽的亲生父母了。

就在大家喜出望外的时候,路过的其他村民又提供了两条新的线索。一个是说吕云书的二女儿叫吕桂兰,嫁到了距离这里二十多里地的毛屯村。另一个线索是,吕云书的大女儿吕桂芳嫁给了易县一家裕村一户姓陈的村民,但是已经离婚走了。

面对这两条珍贵的线索,记者与任昌林商量后决定,先去毛屯寻找二女儿吕桂兰的下落。在毛屯找到了村委会主任,他说,村里真有一位媳妇原籍是四川的,并亲自带着记者去找她。去了之后发现,这个人并不是吕桂兰。

从毛屯出来,任昌林的情绪有些低落。

现在唯一的线索就是吕云书的大女儿曾经嫁到的一家裕了。这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抱着一线希望,记者一行抓紧时间又赶到了距离毛屯二十多里地的一家裕村。向村民和村干部打听后,都没有吕桂芳的消息。

一家裕是最后一个线索,如果在这里一无所获就意味着在当地再找不到吕云书家的消息了,大家都不愿意接受这个结果。

这时天色已经越来越暗,记者抱着最后一线希望不断地找村民打听,问他们知不知道有一个叫吕桂芳的人。就在大家快要绝望的时候,一个人出现在记者面前。他就是吕桂芳的前夫。

记者说明了来意,经过劝说,他终于同意帮着找找吕云书家的地址。翻了半天,他终于找出了几张纸。上面的字让大家全都兴奋不已。这是当年吕桂芳结婚时四川当地政府开的证明,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吕桂芳是吕云书的女儿,户口所在地是四川省宣汉县天台乡董坪村五社。

至此,经过一天的奔波,记者终于证实吕云书夫妇就是任爽的亲生父母,并且也知道了他们的详细地址。任爽的养父任昌林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采访札记

李欣

从2004年11月这期节目播出开始,在半年多里,我的生活都和任爽连在了一起。任爽是我们共同关注栏目心愿之旅的第一位主人公,她有两个心愿,一个是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一个是治好自己的白血病。于是,从2004年底,我和其他几位记者都踏上了帮任爽圆梦的心愿之旅。我曾经两次前往四川达州山区寻找任爽的亲生父母,但是都没有结果。后来,中华骨髓库为任爽找到了造血干细胞配型,供者是湖南农业大学的学生路敏。2005年元月8日任爽在解放军307医院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我们共同关注栏目进行了一个小时的直播。经过治疗。5个月后任爽终于康复出院。

当时《东方时空》栏目也在跟踪拍摄任爽的故事,以及我们帮助任爽圆梦的心愿之旅。记得《东方时空》的记者在采访我的时候,一直在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会为了任爽踏上心愿之旅”,因为他从我的节目里看到,帮助任爽寻亲的过程很艰难,那里是贫困山区,条件非常恶劣,可供寻找的线索很少,希望很渺茫,还有其他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他想知道究竟是什么让我有这么大的热情一次又一次踏上艰难的心愿之旅。因为当时很紧张,我已经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回答得了,反正说得不怎么好,不过这个问题深刻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究竟是为什么呢?我觉得这个心愿之旅与两个词紧紧相连,生命和亲情。踏上心愿之旅是为了挽救一个14岁少女的生命。是为了帮一个从小被遗弃的少女寻找失落的亲情。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