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心愿之旅(共同关注系列丛书)
2726700000001

第1章 序言

写在前面的话

这是一个浮躁的年代,战争、灾难、恐怖……种种声画信息强烈刺激着人们的感官。

然而,当我们看到失学的孩子兴高采烈地重返校园、因家庭贫困放弃治疗的重病患者在社会力量的帮助下重新燃起生的希望时,我们知道:这个世界还有一份关爱、一份亲情,它给世道人心带来安宁。

2003年5月1日,CCTV新闻频道开播了《共同关注》栏目,它以“弱势群体”为主要关注对象,提出“关爱,从关注开始”的理念,高举起公益的大旗。

关爱本身既是情感的表达,也是理性的抉择,在价值观层面上,它的意义更是超越了种族,超越了年代,成为人类共有的永恒的精神家园。生命因爱而珍贵,社会因爱而和谐,从现实的角度说,爱的沃土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也需要不知疲倦的播种者。如果说“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是阳光和雨露的话,《共同关注》就是一个辛勤的播种者。

我们知晓自己身上肩负的社会责任,我们在用“一叶知秋”的方式,微观地、人性地、真实地记录着中国的历史:一笔教育捐款被拒绝的故事,显示的是农村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一个被抛弃在医院里的孩子,牵扯出医疗制度改革缺位导致的普遍无奈……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讲,《共同关注》给公众提供了选择生活榜样的机会。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面对不如意,有人恐慌,有人哭泣。小平同志在评论****后的伤痕文学时曾说过:“哭哭啼啼,没有出息。”《共同关注》在关注个体的现实困难时,恰恰符合先辈的理念,张扬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展现着一个民族面对困难所表现出的伟力。节目当中的许多主人公,成为“八荣八耻”的楷模,还有像魏青刚、洪战辉、丛飞这样的普通人。成为“感动中国”的人物。这些现实中的普通人正成为我们励志图强的榜样,让我们有机会在生活中进一步尊重自己,进一步接近幸福。

《共同关注》的价值取向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数据显示,节目于2003年开播后收视率一路走高,到2005年底栏目的平均收视率在新闻频道日播栏目中名列第三,仅次于《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栏目同时得到了专家、学者的认可,在20()5年中央电视台优秀栏目评选中,《共同关注》获得了优秀栏目二等奖。

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因为我们有着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因为我们在坚守着关爱弱势群体的价值取向。

关爱让我们变得勇敢。“非典”期间,《共同关注》的记者冲进隔离区长期作战,是全国首批进驻非典隔离区的记者,他们制作的《非典日记》系列节目获得了国家大奖。批评性节目《探查琼海走私车》是在枪口下采制完成的。3年来,《共同关注》的记者深入到最艰苦的地方工作:麻风病村、矿难现场、茫茫戈壁……

关爱增加我们的智慧。栏目很少人云亦云,经常能够给观众提供新的视角和信息。非典期间,绝大多数报道呈现了一种紧张焦虑的情绪,而栏目的片花则反复播出隔离区内医务人员乐观必胜的一声“耶”。在许多青少年问题与互联网纠结在一起的时候,记者通过调查揭示出:问题的根源还在于一些家庭基本教育理念的缺失,单纯拿网吧遮羞是不负责任的。

因为关爱,我们负责。《心愿之旅》《寻人启事》等特别节目帮助了很多有需要的人们。“我要上大学”公益大行动,报道了一批家境贫寒但自强不息的贫困学子,引起强烈反响,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收到捐款1000多万元,资助2000多个孩子圆了大学梦。至于在采访前后,大家更是经常帮助那些急需救助的人们,吃一口饭,塞200块钱,送个书包、火车票……

这套丛书记载的是中国电视事业当中一个小小的片断,是中国社会草根阶层命运的变迁。有一天,这一切都将成为历史,我们将为记录过这些历史而自豪。

《共同关注》栏目组

200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