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时代潮
2725400000024

第24章 通讯(12)

滕大夫于1964年从兰州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大靖卫生院工作,一去就是20多年,和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凡在他跟前看过病的人都对他赞不绝口。多少日日夜夜,多少春夏秋冬,他送给患者的都是温暖。1982年,有一个年轻媳妇辛菊瑶结婚后宫外孕,由于流血过多,患了休克性肺炎,到滕大夫处求诊。滕大夫一接到病人就高度负责,亲自量血压、注射葡萄糖和抗菌素药物进行抢救。他深知这种病情的严重性,于是在病房里一守就是三天三夜。他眼角发红了,身子疲惫了,可心里只有病人,时时诊断,时时观察,最终使患者得救。同年,有一男青年患了阑尾穿孔化脓性腹膜炎,当时医院的条件较差,做不了手术,又面临春节,眼望别的人家就要欢颜团聚,病人家里人急得直跺脚,那眼神中的希望之光投向滕大夫。滕大夫整天守在病榻前,一面耐心地安慰患者,一面施展他多年积累的精湛医术,用一副副中药治好了患者的病。1984年,周万寿因患肠梗阻,手术后又患了脓胸,滕大夫亲自治疗,经胸腔穿刺抽脓,还是无济于事。谈到这里,他风趣地说:“周万寿眼看成了周无寿了,我也很着急。”病情日益加重,家里将驴、猪都卖了,钱也花光了,患者的母亲在流泪、妻子在哭泣,但滕大夫并没有气馁,拿“死马当活马治”,千方百计治疗,患者服用近一个月的中药后病情痊愈。求医德、讲医风,这是滕大夫多年的行医宗旨。他对记者说:“热情为患者服务,这是我们医生的天职,丢了医德就丢了根本。”记者平时常到他家做客,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家就是一所诊所,不少患者来不及赶到医院,就干脆找到家里,休息时间,滕大夫照样挂着听诊器,拿着体温表,给病人检查、开药。他的妻子笑着对记者说:“我的老头子其他都好,惟有一条就是不操心家务,只管他的病人。”滕大夫几年如一日,走到哪,处方都随身携带,不管街头路边,还是商店剧场,只要有人说声看病开药方,他从不推辞,就是前几年任县卫生局局长时也是这样。今年50岁的他,虽然有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但还是不满足现状,大力进行业务投资,每年都要花一笔钱,订阅各类医学杂志10多种,加强修养,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现在他被调到县城医院二门诊就医,每天要接待患者60多人。

(原载1988年7月20日《武威报》)

“李神仙”与病魔

——记武威市中医院院长、主治中医师李其林

1973年,武威市张义山区的一个孕妇病情严重,当家人用担架把她抬到武威谢河医院时,已是奄奄一息。院长李其林亲自诊断,确诊其为宫外孕,必须立即做手术。但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手术无法展开。李大夫急中生智,找来一辆车将病人护送到地区医院,经手术后病人转危为安。他正确的诊断救活了一个生命。从此,李其林“李神仙”的美名在武威城乡不胫而走,人们传诵着这位医坛上的成功者的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

成功者必奋斗。1951年,13岁的李其林参了军,次年上了西北军区三军卫校。1954年毕业后在部队上当了卫生指导员,同病魔打上了交道。1958年他又转业到老家武威,先后在黄羊和谢河医院共待了26个年头。刚到地方医院,面对接触到的不少患者,迫使他不得不自学中医,走中西医结合的路子。从此他迈着艰难的步履跋涉在中医的茫茫大道上。当时当地很有名气的齐顺先、王正品、张开华三位中医老将成了李其林的启蒙老师,他一遇到难题就向这三位老前辈请教,直到融会贯通。当有了一定的基础后,他用4年时间学完了由北京中医学院等合编的中医学24册教材,并认真地学习了《伤寒》、《内经》、《金匮》、《本草纲目》等中医中药名著。在这些年里,早晨5点起床成了他的规矩,在医院周围的田埂上留下了他的串串脚印,每天用背书的声音迎来美好的曙光。他不但把汤头歌诀写在墙上背诵,而且编成小卡片装在兜里,默念不下去的时候就随时掏出来对照记忆,尤其对《瘟病条辨》、《伤寒条辨》更是如此。他向记者说:“我能背下400多个汤头,不然是应付不了的。”他把自学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学以致用,重点以治脾胃病和心血管病为主,中医医术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程度。

武威自古出名医,李其林真正称得上后起之秀。1984年,武威市成立中医医院时就把他任成院长,这更使他大显身手,有了用武的大场面。每天接待患者90人次以上,每年不下2.8万人次,其中就诊胃病的占60%。如果说他在中医上学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那么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中他才掌握了真本领。他把胃病归结为4种类型:即脾虚肝郁型、气滞血淤型、胃阴不足型、脾胃虚寒型,对症下药,治愈率很高。近几年,他又在治疗心血管病上取得明显效果。他说:“我算了一下,一个人从生下来到50岁,心跳次数达13亿次。”所以他认为心脏疲劳是造成胸闷、心血淤阻等的主要原因。据此,他对心血管病也总结出了4种类型:即心气虚、心阴虚、心阳虚、心血淤阻,并研制出胸痹一号方到胸痹4号方,专门治疗心血管病。这些成功经验,为不少患者解除了痛苦。武威市城建委和地区建筑公司的两名患者长期心肌梗塞,经李大夫治疗3个月后痊愈。

良好的医德又是李大夫的宗旨,他对待患者从不分贵贱、不论贫富,以治病为根本,凡到他处求医的病人,他都能满足其需要。去年地区医院一职工的母亲患了浑身麻木病,跑了几家医院都没治好,求到他处便马上接待,用一周时间就治愈了,赢得了患者的尊敬。有的患者为了表达对李大夫的感谢,就千方百计问他的居处,以便送东西,都被他一一谢绝,他是“心如清水不沾尘”。他说:“我18岁入党,成长全靠了党,只要把群众的病看好,我就心安理得了!”

多年来,他曾多次被省卫生系统等上级部门树为先进个人和优秀知识分子,他领导下的医院同样得到了许多殊荣。目前,52岁的他在荣誉面前不止步,又在潜心钻研治疗乙肝的医术。

(原载1991年2月23日《武威报》)

商战常胜女将李荷花

她,快人快语、坦率直爽,具有经理特有的风度。

她,思维敏捷、灵活机智,具有商战大将的气魄。

她,就是武威外贸进出口贸易总公司的总经理李荷花。

如果说近几年武威外贸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的话,那么更为重要的是武威外贸为经济人才的脱颖而出铺垫了丰厚的土壤,为一匹匹骏马的奋蹄疾驰开拓了广阔的疆场。

李荷花就是一匹很有代表性的骏马。她自豪地对记者说:“我到外贸未做过亏损的买卖。”其实在商战中,亏损对于任何一家企业和任何一位厂长、经理都是有可能遇到的,有时甚至一败涂地。而她之所以能够始终做赢利的生意,长期处于不败之地,并能使企业的雪球越滚越大,一步一个脚印,关键是她不仅有超人的胆识和谋略,而且有一种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素质。她于1976年到外贸工作,翻过羊皮、抬过麻袋、当过保管、干过出纳,直到1992年7月她被聘任为外贸粮油分公司副经理,开始在商战中运筹帷幄、东拼西杀。1993年7月她又出任外贸进出口部的经理。当时这个公司的账面上只有不到1万元钱,是亏损企业,公司连她共4个职员,其中还有1人身体健康不佳。面对这样的现实,她带领其余3名人员走南闯北,不到两个半月挣回票子23.4万元,企业扭亏为盈。这个转折来之不易,李荷花激动不已:“我觉得太苦了,也太累了。”作为一个女同志,可想而知她创业的艰难和苦衷。真是创业难,女人创业更难。到了这年年底,原公司改为外贸进出口贸易总公司,这时她想退下阵来,但外贸总公司总经理潘好武慧眼识才,拒绝她退阵,她又只好从命,继续在商战中南征北战。如今,10名职工在她的率领下,全公司经济效益一年一个台阶:1993年扭亏为盈,1994年实现利税13万元,1995年实现利税30万元,1996年实现利税35万元。特别是当她干到1995年年底的时候,外贸人对她刮目相看,称赞有加。

市场机遇固然重要,但有机遇不抓也是得不到效益的。李荷花的成功,就在于她善于抓市场机遇,注重市场调查,做到了“春江水暖鸭先知”。1995年10月份,她预计小茴香的收购价为每公斤2元,但她下到民勤6趟都未打开收购的局面。直到11月底她又到民勤进行实地调查,骑着自行车,一身土、一身泥,几乎踏遍了全县的产地,发现小茴香的社会产量太少,全县总产量不上700吨,原来预想的价格看来肯定收不上,而且她根据社会产量,做出了将来小茴香价格定会上扬的正确判断。于是,在调查的基础上,当机立断以每公斤6.8元进行收购,并从民勤向武威有库存小茴香的单位打电话,以每公斤6.5元的价格订购了两个车皮的货源。她胸有成竹地将其中一批小茴香有意压到12月份才开始出售,这时每公斤已达14.8元,很快便销售一空。这年共发小茴香500多吨,其中仅秋季购销150吨,净挣10万元。

李荷花深有感触地说,做生意有时必须跳出从市场看市场的圈子,主动从产地看市场,注意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在经营地位上的转化,把握市场主动权,该垄断的时候就要垄断,但必须掌握好度,有些货进到一定的时候要立即停下来,哪怕价格再涨也不收购出售,不然被一时的效益冲昏了头,结果后悔莫及。1995年的生意就充分印证了她的这些观点。去年她用同样的招数收购红瓜子,仅用五六天时间,收购出售50吨,创利税8万元。

李荷花在武威外贸人的眼里是一名能在商海中搏流击浪的佼佼者,是一位在商战中屡战不败的名将。1994年,她所在的企业被总公司评为外贸先进企业,1995年和1996年连续两年被树为外贸优秀企业,1996年她本人被总公司树为外贸优秀经理。

(原载1997年2月1日《武威报》)

汗水浇铸的“炼丹炉”

——武威天马制药厂兴厂纪实

金秋,记者慕名采访了武威天马制药厂。这家粲然崛起的兽药制造企业,在短短的10年中,实现了一步步新的跨越,如今誉满陇原,蜚声西北,被人们称为“神奇的炼丹炉”。

一年前,我省首条年产3000万支的兽用青霉素分装生产线在这个厂建成投产,对他们来说真是如虎添翼,从此,世人投来了更多敬佩的目光。时隔仅仅一年,他们又捧回了四大金奖。菌必治、禽服安、“三合一”肥牛羊、土霉素钙粉在由国家科委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和黄河流域9省区联合主办的“黄河流域9省区首届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上均获金奖殊荣。这就是对这个“炼丹炉”的最高评价,充分显示着“天马”的内蕴。

谈及10年的创业和发展,厂长王淇民道出了真经:科技立厂,质量取胜。

坚持科技兴企的方针,依靠科技求发展。他们始终坚持把技术进步作为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环节,不断引进科研技术成果和开发新产品。成立了新产品开发办公室,聘请有关专家教授担任技术顾问,并同科研单位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组织企业技术人员攻关。经过多年的努力,产品由建厂初的10多个发展到今天的70多个。近几年先后生产了猪强力健胃散、红根草颗粒剂等16种新特产品,其中有14种填补了我省兽药生产的空白。菌必治、口服补盐滴、红根草颗粒剂3种产品,被列为国家四类新兽药,如今这些产品行销近半个中国。

这些成绩的取得,还归功于他们狠抓工艺、设备改造,逐步实现企业现代化,使产品上档次、生产上规模。从1992年起,他们不断改进生产设备及工艺手段,一年一跨度,形成了规模化的生产体系,改输液剂半手工操作为联动流水线作业,扩建饲料添加剂生产线,向规模要效益。这两条生产线的改扩建及片剂车间的完善,使全厂的实际生产能力较设计能力提高10倍。

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强化企业管理。他们把全面质量管理贯穿于生产全过程,建章立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81项,工艺规范、操作规程70项。对一线生产人员和检测人员培训考试、持证上岗。已形成了从班组、车间、科室到厂长的质量管理网络,并把产品质量纳入企业和个人经济责任制的考核中,同个人的收入挂起钩来。在车间推行“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制度,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相应地,“天药”在市场上扩大了占有量。从新疆牧区到青藏高原,从宁夏平原到********大草原,受到广大农牧民百般推崇,产品供不应求。

10年艰辛,10年发展,“天药”人踏上了成功之路,为我区的经济发展增了砖、添了瓦。近几年,累计完成产值2483多万元,实现利税171.1万元。

(原载1995年9月19日《武威报》)

十里春风杏花香

——杏花楼餐饮公司发展纪实

在餐饮业发达、餐馆云集的武威城区,杏花楼餐饮公司名声大振,独具魅力。以往“连锁店”只有外埠企业、商家在武威开设,如今杏花楼餐饮公司从武威城区“开花”,在四大街安“营”扎“寨”,连锁牛肉面馆香飘八方,亮丽窗口引人瞩目。

5月1日,装扮一新的杏花楼大酒店向人们展示了新形象,重庆老汤火锅河西特许店更是锦上添花,吸引着众多消费者。至此,杏花楼餐饮公司总店这一“龙头”以其雄厚的实力,显示出更强的带动力。投资新布设在武威城区、武威南、民勤县城的10家杏花楼牛肉面连锁店与其“龙头”首尾相应,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公司能步入现在这样一种佳境,主要是凭着一种敬业创新、做大做强的精神,得益于定位准确,得益于总经理蔡鹤的干练果敢。